山脉力矩论文_巩贺,黄玫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脉力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脉,力矩,数据,全球,精度,地球,时空。

山脉力矩论文文献综述

巩贺,黄玫[1](2019)在《基于NCEP、ECMWF、MERRA叁套再分析数据的全球山脉力矩数据集(1979-2012)》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脉力矩是大气与固体地球角动量交换的传输途径之一,直接影响大气环流的状态。作者采用Huang等(1999)修正的山脉力矩计算方法,利用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和MERRA(The Modem 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叁套再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全球范围内1979–2012年平均的山脉力矩空间分布数据;并计算了1979–2012历年欧亚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叁个区域的山脉力矩距平,得到基于叁套再分析数据的全球山脉力矩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两部分:(1)1979–2012年欧亚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叁个区域每年的山脉力矩距平数据;(2)1979–2012年平均的全球山脉力矩空间分布数据。其中基于NCEP数据的结果空间分辨率为T62高斯格点(192×94),基于ECMWF数据的结果空间分辨率为0.75°×0.75°的均匀格点(480×241),基于MERRA数据的结果空间格点为(2/3)°经度×(1/2)°纬度(540×361)。本数据集存储为.xlsx、.grd和.nc格式,由7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2.53 MB(压缩为1个文件,1.58 MB)。该数据集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气象学报》2017年第75卷第3期。(本文来源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1期)

巩贺,朱琳,黄玫[2](2017)在《基于多套再分析数据的全球山脉力矩计算及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脉力矩是地球与大气角动量交换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深刻地理解全球的大气环流变化,比较了NCEP再分析数据、欧洲中心中尺度天气预报的ECMWF再分析数据和NASA的MERRA再分析数据计算的1979—2012年的全球山脉力矩的时、空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研究发现叁套数据计算的山脉力矩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显示北半球的青藏高原、落基山脉以及南半球的安第斯山脉是对全球山脉力矩贡献最大的叁个区域。NCEP再分析数据计算的山脉力矩空间差异和多年变化标准差明显高于其他两套数据,其在纬向上的积分廓线与其他两套数据也差异较大,但是全球积分以后其平均值与标准差与其他两套数据基本一致,而且其在欧亚、南美和北美区域的积分与其他两套数据也没有明显差别,因此,NCEP再分析数据适用于大尺度的山脉力矩模拟。在研究空间尺度较小的山脉力矩变化时,建议优先考虑ECMWF和MERRA再分析数据。叁套数据对北美地区山脉力矩计算的一致性较高,其次是欧亚地区,对南美区域山脉力矩计算的一致性则较差,表明北美地区气象数据质量要高于亚洲,南美洲气象数据质量较差。欧亚地球山脉力矩与大西洋—欧洲环流有很强的相关,北美山脉力矩与太平洋区极涡面积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朱琳,黄玫,巩贺,李悦悦,刘苏峡[3](2014)在《全球山脉力矩时空变化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脉力矩是大气轴向角动量变化的主要外部因子之一,是研究地球运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变量。利用NCEP/NCAR第一套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48—2011年的全球山脉力矩,定量分析了全球山脉力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地球自转速率(以日长表示)的关系。研究表明,近64年山脉力矩变化最为显着的地区集中在青藏高原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东西两侧的山脉力矩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滞后相关分析显示,全球山脉力矩与日长的相关系数在日长滞后5年时达到最大(滞后相关系数为-0.482),而南美安第斯山和青藏高原的山脉力矩则分别于日长滞后2年和9年时达到最大(滞后相关系数分别为-0.461和-0.689),因此山脉力矩的变化早于日长变化。从年代际变化看,全球积分的山脉力矩和南亚高压强度指数趋势上基本一致,可以作为表征天气、气候变化的一个强信号。(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4年03期)

山脉力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脉力矩是地球与大气角动量交换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深刻地理解全球的大气环流变化,比较了NCEP再分析数据、欧洲中心中尺度天气预报的ECMWF再分析数据和NASA的MERRA再分析数据计算的1979—2012年的全球山脉力矩的时、空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研究发现叁套数据计算的山脉力矩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显示北半球的青藏高原、落基山脉以及南半球的安第斯山脉是对全球山脉力矩贡献最大的叁个区域。NCEP再分析数据计算的山脉力矩空间差异和多年变化标准差明显高于其他两套数据,其在纬向上的积分廓线与其他两套数据也差异较大,但是全球积分以后其平均值与标准差与其他两套数据基本一致,而且其在欧亚、南美和北美区域的积分与其他两套数据也没有明显差别,因此,NCEP再分析数据适用于大尺度的山脉力矩模拟。在研究空间尺度较小的山脉力矩变化时,建议优先考虑ECMWF和MERRA再分析数据。叁套数据对北美地区山脉力矩计算的一致性较高,其次是欧亚地区,对南美区域山脉力矩计算的一致性则较差,表明北美地区气象数据质量要高于亚洲,南美洲气象数据质量较差。欧亚地球山脉力矩与大西洋—欧洲环流有很强的相关,北美山脉力矩与太平洋区极涡面积关系密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脉力矩论文参考文献

[1].巩贺,黄玫.基于NCEP、ECMWF、MERRA叁套再分析数据的全球山脉力矩数据集(1979-2012)[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9

[2].巩贺,朱琳,黄玫.基于多套再分析数据的全球山脉力矩计算及比较分析[J].气象学报.2017

[3].朱琳,黄玫,巩贺,李悦悦,刘苏峡.全球山脉力矩时空变化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J].气象科技进展.2014

论文知识图

2 山脉力矩(4 山脉力矩<-90×103 山脉力矩<-90×104.1力矩的年平均值(细实线)和在19...4.7力矩的趋势变化,图a、b、c分别...山脉力矩和摩擦力矩,实线为模...

标签:;  ;  ;  ;  ;  ;  ;  

山脉力矩论文_巩贺,黄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