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再结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晶,静态,镁合金,自动机,硅钢,合金,耐热。
静态再结晶论文文献综述
于永梅,李文强,李长生,王国栋[1](2019)在《粗晶硅钢热变形后静态再结晶及晶粒尺寸的演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模拟方法对硅钢不同工艺参数热变形后的静态再结晶及晶粒尺寸演化行为进行研究。单相铁素体硅钢及双相硅钢(含奥氏体)再结晶激活能分别为197、226 kJ/mol。单相硅钢晶界的叁角地带(晶棱)是优先的形核位置,双相硅钢以晶界和晶内再结晶为主,优先位置形核比例随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静态再结晶期间,随着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增加,单位体积可移动晶界面积出现峰值,双相硅钢的峰值较单相硅钢峰值更高,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峰值降低。随着退火温度的降低和应变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方剑,黄彦,喻国铭,胡章咏[2](2019)在《冷变形对Al-Mg-Si-Zr耐热铝合金性能及静态再结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l-Mg-Si-Zr耐热铝合金进行冷变形和退火处理,并试验分析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冷变形促进了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行为以及第二相Al3Zr和Mg2Si的弥散析出,并细化了再结晶晶粒和组织。工业热处理生产Al-Mg-Si-Zr耐热铝合金管母线时,在固溶处理前可采用大程度的冷变形(≥50%)来提高耐热性,在时效处理前可采用小程度的冷变形(≤20%),来缩短时效处理时间。(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8期)
师先哲,杜诗文[3](2019)在《LZ50钢静态再结晶机理及元胞自动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LZ50钢是经典的车轴钢,但在其锻造过程中组织演变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探究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LZ50钢进行双道次热压缩模拟试验以分析其静态再结晶行为,发现高温、高应变及高应变速率下,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越大,温度及应变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影响也越大,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构建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可以对LZ50钢静态再结晶行为进行预测。模拟发现:温度越高,新晶粒生长速度越快;应变及应变速率越高,新晶核生成速度越快。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形变后LZ50钢的微观组织取向分析表明:LZ50钢静态再结晶的形核方式为晶界弓出形核,在原始晶粒的晶界两侧存在位错密度差,晶界会向位错密度高的一侧迁移,促进晶核的产生。得到的组织演变规律对生产加工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周宜阳,陈林[4](2019)在《HD合金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D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模拟得到应变速率为0. 1,0. 5 s~(-1),变形程度为20%,30%,50%以及变形温度950,1 000,1 150℃的应力-应变曲线,对HD合金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变形温度下,变形抗力与变形程度成正比,变形程度一定,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成反比.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对HD合金钢的再结晶行为影响较大,即变形温度高、变形程度大材料会发生完全再结晶.通过金相观察发生完全再结晶的试样,组织晶粒较初始晶粒明显变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田建英,云洋[5](2019)在《Q690MPa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道次热压缩法探究Q690 MPa级别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分析了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因素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增加,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基本也随之增加,这与材料的位错密度和位错增殖速度直接相关。同时,建立了该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339.44 kJ/mol。(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6期)
熊涛,徐光,袁清,张庆枭,胡海江[6](2019)在《07Ni5DR低温钢150 mm连铸板坯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不同间隔时间的双道次压缩实验,模拟热轧条件下5%Ni低温压力容器钢07Ni5DR的变形过程,实测了实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软化率,绘制出软化率-时间曲线,确定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温度变形后不同保持时间内的静态软化率。此外,分析静态再结晶动力学过程,为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研究表明,5%Ni低温钢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33.97 kJ/mol。此外,建立了5%Ni低温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9年01期)
徐倩虹,张驰,张立文,申文飞,唐晓乐[7](2018)在《Nimonic 80A高温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元胞自动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Nimonic 80A高温合金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中静态再结晶组织结构演变特征,基于热加工过程中加工硬化、动态回复、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等物理冶金学原理,建立了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给出了静态回复系数、孕育期、晶界迁移速率等参数的变化方程。为了确定各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一系列双道次热压缩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间隙时间和温度的增加,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再结晶分数均显着增加。其中,随着间隙时间的增加,未再结晶部分的静态回复作用增强,新晶粒的长大驱动力逐渐减小,静态再结晶分数增加的速率缓慢降低直至趋于0。实验结果证实,该元胞自动机模型能有效预测Nimonic 80A高温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行为。(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新宇[8](2018)在《Mg-Al-Zn系合金中Mg_(17)Al_(12)第二相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是最轻的工程结构金属材料,由于其密度低,比强度高,在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hexagonal close packed,HCP),室温时开启的滑移系少,导致其塑性和成形性较差,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发展。细化晶粒是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再结晶是镁合金细化晶粒,获得良好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相特征对镁合金的再结晶有较大影响,可以利用第二相调控镁合金再结晶组织。目前第二相粒子与再结晶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是镁合金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本文选择Mg–Al–Zn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随合金含量、热处理参数和变形条件的变化,Mg_(17)Al_(12)第二相的析出行为;重点研究了动态析出和时效析出的Mg_(17)Al_(12)相对Mg–Al–Zn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Al含量对热轧Mg–Al–Zn合金动态析出行为的影响。随着Al含量的增多,动态析出Mg_(17)Al_(12)相尺寸、数量和分布有明显差异;AZ31合金中几乎没有第二相析出;AZ61合金中弥散分布着大量细小的Mg_(17)Al_(12)相(~100nm);AZ91合金中Mg_(17)Al_(12)相呈弥散分布且大小混杂(90nm–1.5μm)。(2)研究了动态析出Mg_(17)Al_(12)相含量对热轧Mg–Al–Zn合金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在退火温度相同的条件下,AZ31合金最先发生再结晶,AZ91合金次之,AZ61合金再结晶速度最慢;揭示出AZ61合金中亚微米级Mg_(17)Al_(12)相能够阻碍亚晶界和晶界迁移,抑制合金静态再结晶;而AZ91合金中大小混杂的Mg_(17)Al_(12)相对静态再结晶存在双重作用。(3)探索了退火温度对AZ91合金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Z91合金中大小混杂的第二相颗粒对再结晶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揭示出高温退火时AZ91合金中粗大的Mg_(17)Al_(12)相更容易诱发PSN,从而抵消细小的Mg_(17)Al_(12)相对再结晶的抑制作用,使再结晶速度提高。(4)研究了AZ61合金Mg_(17)Al_(12)相低温和高温时效析出行为。低温时效(180oC)时,Mg_(17)Al_(12)相沿晶界不连续析出;高温时效(300oC或400oC)时,Mg_(17)Al_(12)相在晶内连续析出。研究了预时效对AZ61合金冷轧变形组织的影响。发现AZ61合金中{101?2}孪晶比例随预时效析出第二相含量的增多而减少,揭示出预时效析出的Mg_(17)Al_(12)相抑制孪晶的形成。(5)研究了预时效析出Mg_(17)Al_(12)相含量对冷轧AZ61合金静态再结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随预时效析出Mg_(17)Al_(12)相含量的增加,再结晶速度先增加后减慢;揭示出轧制过程中预时效析出Mg_(17)Al_(12)相周围容易积累位错,为静态再结晶提供驱动力;而退火后期,随着储存能的不断消耗,第二相对静态再结晶的抑制作用逐渐明显,导致合金再结晶速度减慢。(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2-01)
石晶晶,叶朋,崔凯旋,汪炳叔,邓丽萍[9](2018)在《孪晶诱发的AZ31镁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AZ31镁合金单轴压缩变形后产生不同类型的孪晶组织对静态再结晶的晶粒形核及取向变化的影响,样品在室温下进行应变为16%的单轴压缩变形,然后在250℃分别保温3,20min和60min进行退火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退火3min后只有局部发生再结晶,且再结晶小晶粒优先在{1011}-{1012}二次孪晶内部形核,而{1012}拉伸孪晶不利于再结晶晶粒的形核;退火20min后完成再结晶过程。由孪晶诱发的新形核的再结晶晶粒与基体的取向差在38°两侧随机分布,可明显细化原始晶粒,并弱化变形后的取向。(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张欢欢[10](2018)在《AZ61镁合金静态再结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Z61镁合金热轧后的原始板材及经42组不同退火制度处理后的退火板材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及平均晶粒尺寸计算,对其静态再结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静态再结晶过程进行的越快,但再结晶进行最充分时,晶粒尺寸越粗大;经42组退火制度对比后,发现退火温度250℃、退火时间240min时,静态再结晶进行最充分,平均晶粒尺寸最小,达到7.9μm,为今后镁合金的生产和应用起到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18年04期)
静态再结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Al-Mg-Si-Zr耐热铝合金进行冷变形和退火处理,并试验分析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冷变形促进了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行为以及第二相Al3Zr和Mg2Si的弥散析出,并细化了再结晶晶粒和组织。工业热处理生产Al-Mg-Si-Zr耐热铝合金管母线时,在固溶处理前可采用大程度的冷变形(≥50%)来提高耐热性,在时效处理前可采用小程度的冷变形(≤20%),来缩短时效处理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再结晶论文参考文献
[1].于永梅,李文强,李长生,王国栋.粗晶硅钢热变形后静态再结晶及晶粒尺寸的演化模型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2].方剑,黄彦,喻国铭,胡章咏.冷变形对Al-Mg-Si-Zr耐热铝合金性能及静态再结晶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3].师先哲,杜诗文.LZ50钢静态再结晶机理及元胞自动机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19
[4].周宜阳,陈林.HD合金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9
[5].田建英,云洋.Q690MPa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J].热加工工艺.2019
[6].熊涛,徐光,袁清,张庆枭,胡海江.07Ni5DR低温钢150mm连铸板坯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J].特殊钢.2019
[7].徐倩虹,张驰,张立文,申文飞,唐晓乐.Nimonic80A高温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元胞自动机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18
[8].徐新宇.Mg-Al-Zn系合金中Mg_(17)Al_(12)第二相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D].吉林大学.2018
[9].石晶晶,叶朋,崔凯旋,汪炳叔,邓丽萍.孪晶诱发的AZ31镁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J].材料工程.2018
[10].张欢欢.AZ61镁合金静态再结晶分析[J].有色金属加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