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Novel Approach for TNA Address Management(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类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团簇,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能源转换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特定功能出发,利用多酸开展了新型对电极催化材料及全天候能源转换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工作。首先,根据对电极对催化剂的需求,我们借助多酸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丰富的结构和元素组成,设计合成了两类多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对电极上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同时,我们以多酸作为分子预组装平台,设计合成了两种源于多酸的新型多金属基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可以有效地代替铂作为对电极和电催化析氢活性电极。其次,为解决DSSCs间歇性的科学问题,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多酸基复合物薄膜,首次实现了多酸的全天候能源转换,为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构筑奠定了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超声驱动策略制备了五种多酸和碳纳米管(CNTs)复合纳米材料(PMo12/CNTs,PW12/CNTs,P2Mo18/CNTs,P2W18/CNTs和Co4PW9/CNTs),并首次将其用作DSSCs对电极催化剂。在这些复合材料中,多酸纳米晶周期性地沉积在CNTs表面,形成了“项链”状结构,在实现了CNTs周期性功能化的同时抑制了多酸分子的聚集与溶解。这些复合纳米材料作为DSSCs对电极催化剂均展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基于Co4PW9/CNTs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与纯CNTs和Pt对电极相比,效率分别提高了32.4%和15.3%。此外,PW12/CNTs,PMo12/CNTs,P2W18/CNTs和P2Mo18/CNTs对电极也展现出与Pt对电极相媲美的催化活性。2.选择(NH4)n[XW12O40](X=Co,Si,Ge,B或P)多酸作为分子预组装平台,将其与双氰胺混合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五种杂原子和氮共掺杂碳负载碳化钨纳米复合材料(XWXNC),并将其用作DSSCs对电极催化剂。测试结果揭示基于CoWCoNC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68%,高于Pt基DSSCs的效率;且基于不同XWXNC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按照CoWCoNC、Si WSi NC、Ge WGe NC、BWBNC、PWPNC和WNC的顺序依次降低,与掺杂元素的电负性呈相反趋势,表明杂原子掺杂对碳化钨的催化活性有积极的影响且掺杂元素的电负性是影响碳化钨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3.通过多酸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热解策略设计制备了一种多金属基氮掺杂碳纳米管双功能复合材料(CoFeNiMo@NCNT),其可以有效地代替铂作为DSSCs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活性电极。通过控制前驱体比例、退火温度和时间等反应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调节,基于优化的CoFeNiMo@NCNT对电极的DSSCs可展现出与Pt基DSSCs相当的效率;且将其用作电化学析氢催化剂时,在0.5M H2SO4电解液中达到10mAcm-2电流密度所需过电势为209.9mV,塔菲尔斜率为67.4 m V dec-1。测试结果揭示CoFeNiMo@NCNT优异的双功能活性归因于多金属组分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作用。4.采用多酸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前驱体,基于各向异性集成思想设计制备了一种多位点的NiFeCoW@NC纳米复合材料,其可以展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在双氰胺分解氛围下,前驱体中的Ni和Fe被还原形成对电极活性相FeNi3,W和C之间因具有较强的电子亲和力形成对电解水析氢活跃的WC。Co在高温下掺杂到FeNi3中并作为催化剂自催化碳纳米管生长。NiFeCoW@NC作为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催化剂均展现出比CoFeNiMo@NCNT更高的催化活性。基于NiFeCoW@NC对电极的DSSCs的效率为6.93%;在0.5MH2SO4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达到10mAcm-2时,过电势为127.8m V。5.选取Mo72Cr30多酸作为活性材料,通过简单的滴涂法制备了多酸/乙基纤维素复合物薄膜,系统地探究了该薄膜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电输出性能。测试结果揭示该薄膜可以同时实现多种低价值环境能源到高价值电能的转换,且多种环境能源的互补利用有利于薄膜输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当该薄膜同时被太阳光、风和雨滴驱动时,输出功率可以提高到17.7μWm-2,与单独由风和雨滴驱动时的输出功率相比,分别提高了4和70倍。此外,该薄膜可以在非常小的外界负载下(约10Ω)实现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表明这种多酸基薄膜有潜力作为能量输出器件。
潘丽颖[2](2019)在《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的不断更迭,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各生产企业需要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生产是制造企业中最重要的活动,生产物流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部分,因此好的生产物流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文针对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物流效率较低的现状,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了重新布局。首先,对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现状以及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各产品的生产物流路线。根据生产的产量,计算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量。通过对现状的整理,梳理出K公司装配车间内存在物料搬运距离长,物流路线混乱,以及车间添加新设备的布局等问题。上述问题均可以通过对装配车间重新布局来解决。所以要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重新布局本文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法(SLP)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布局设计。首先将车间内的设备划分成若干个作业单位,并对作业单位内的设备进行布局。再从物流关系以及非物流关系两个方面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将二者综合,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并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对车间内的各生产单位进行合理的布置,结合车间各生产单位的面积得出两个装配车间新布局方案再运用Flexsim软件对两个新布局方案进行模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体描述车间的设备,再设置各实体的参数和实体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装配车间设施布局仿真模型。运行模型观察仿真输出的相关数据,并对两个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选出较好的布局方案作为K公司装配车间的新布局。最后将新布局方案与原布局进行比较,判断新方案是否能够解决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新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装配车间重新布局,成功了改善K公司车间内的生产物流效率。
吴跃康[3](2019)在《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数字化变电站调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大、工业与居民用电量日益增多,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愈加重要;作为电力系统枢纽环节的变电站,其安全稳定运行更是至关重要。目前,数学化变电站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更加智能化。基于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站内设备之间能够更加准确、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与此同时,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交互过程相对复杂,这对数字化变电站的调试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调试基本上都是基于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的。这种调试方法容易导致调试不完全、出现遗漏,不能将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发的合并单元和网络交换机等其它二次设备纳入调试范围,易留下安全隐患。针对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传统调试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系统级的整站联调方法。该方法将整个二次系统同时纳入调试范围,对二次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分发、传输等环节进行统一调试,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调试的完整性。本文首先阐述了调试系统的原理,依据互感器的类型设计了相应的信息传输方式,并基于闭环调试思路建立了二次系统的系统级调试策略。然后,通过分析不同算法的精度与稳定性,建立了基于隐式梯形积分法的元件暂态模型。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将所建立的电路模型与PSCAD中建立的电路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所建立的调试系统是正确的,能够实现电磁暂态仿真过程。考虑到仿真计算过程中的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直接计算易造成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基于新增注入元的节点消去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节点编号算法,并结合因子表路径树,将导纳矩阵进行了节点重排,使其调整为易于分解的BBDF形式,从而能够实现并行计算。最后,本文通过多组案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节点数较少时,其并行效果略差于常规直接计算方法;随着节点数的不断增加,矩阵维度及稀疏性的增大,并行计算效果愈加明显。因此,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稀疏矩阵计算方法能够加速仿真计算过程。
李克兵[4](2018)在《TNA热中子分析探雷监控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从本质上准确快速探测地表下的反坦克地雷,是一个难点。本文所阐述的本质化探雷方法是TNA热中子分析方法,即采用热中子打在反坦克地雷上,地雷中的氮元素对热中子较敏感,产生γ射线,通过对γ能谱的采集分析,能够准确快速的探测反坦克地雷的存在与否。本论文为配合探索热中子分析探雷的技术实现过程,构建了一套TNA热中子分析探雷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热中子发生器、γ探测器、γ能谱分析算法,对探雷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结构的设计、软硬件接口的设计、探头温控模块设计、蓄电池电压检测、中子数据采集软件设计、γ数据采集软件设计、能量刻度软件设计、本底采集软件设计、目标识别软件设计、探雷操作流程设计等。模拟探雷实验过程表明,本论文所开发的探雷监控系统能够满足TNA热中子分析探雷的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张晶瑶[5](2018)在《新型互联网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互联网架构存在安全性不足、可扩展性较差和服务质量不佳等诸多缺陷,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中构建新型互联网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新型互联网地址转换协议规范并实现了同一子网中标识地址与物理链路地址之间互相转换。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源验证机制,地址转换系统容易受到地址转换欺骗、重传攻击、DoS攻击等,对新型互联网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新型互联网地址转换协议的工作机制和地址转换攻击的原理及类型,分析了现有的地址转换安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安全增强机制。该机制设计了票证分发中心用于验证主机的身份和分发票证。主机将票证添加到地址转换报文中,使接收端能够验证地址转换回复是否来自于可信数据源。本文规范了各类消息的交换流程、报文格式,实现了节点对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数据包的请求、回复处理及票证缓存等功能。本文在新型互联网系统架构中实现了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安全增强机制。通过在Linux内核系统加入初始化模块、数据包构造与发送模块、邻居缓存模块、票证的生成与处理模块等,实现了接入端身份认证、票证集成与地址转换功能。本文依据地址转换协议总体测试框架,对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机制进行了基本通信测试,验证了各类通信数据包格式,证明了该机制在新型互联网地址转换系统中的可行性。通过修改票证的标志字段、物理地址字段、时间戳字段及数字签名字段,测试节点对非法数据包的鉴别能力,结果验证了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杨鹰[6](2018)在《英国民用核能发展研究(1953-2016)》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核能发展史上,英国是起步较早的国家,在此领域一度领跑世界。1956年,世界第一座商业型核电站在英国开始运行,到六十年代初,英国已完成了第一核能计划,共拥有9座核电站,18座镁诺克斯(Magnox)反应堆,达到了约4200兆瓦的核电装机容量。此外,英国还分别向日本和意大利出口了两座镁诺克斯核电站,这一时期,英国核能事业由此迎来其辉煌时代。1964年英国开始了第二个核能计划,第二核能计划采用改进型冷气堆(AGR)技术,共建造了 5座核电站。然而这五座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除普遍存在着工期推迟、费用超支等问题外,改进型冷气堆本身也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第二核能计划结束时,英国核能产业已逐步陷入危机。与此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苏联等国也开始大力发展核电,先后在第一代核电站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CANDU)和石墨水冷堆(RBMK)等。这些反应堆类型逐渐受到商业青睐,成为国际主流。第二个核能计划期间英国核电工业已逐渐陷入困顿,其核能领先国是地也位逐渐被美国和法国等国家所超越。1974年7月10日,英国能源部公布了第三核能计划,宣布将采用蒸汽重水反应堆(SGHWR),预计于未来4年内订购6座反应堆,1975年,政府批准建造赛兹维尔B(SizewellB)和托尼斯(Tomess)两座核电站。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座核电站并没有得到建造,第三核能项目至此暂时搁浅。直到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执政后,核电事业又有了短期的发展,1980年4月,政府批准了位于希舍姆(Heysham)和托尼斯(Tomess)的两座核电站。这两座核电站将采用改进型气冷反应堆技术,这也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两座改进型气冷反应堆核电站。1981年英国议会决定建造赛兹维尔B(Sizewell B)核电站,该核电站采用压水反应堆。赛兹维尔B核电站是第三核电项目最后一座核电站,此后,英国再也没有建造新的核电站,英国核电产业陷入停滞之中,而其他国家为摆脱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先后形成了两次核电发展高潮,引领世界核工业的发展。到新工党执政前期,基于国内能源电力供应状况、核工业的现有情况、世界核事故的影响等因素,英国政府依然不支持核能的发展,为了代替核能,政府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以促进向可再生技术的转型。然而,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2002年以后随着英国能源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核能重新获得政府重视。在其相继颁布的《2006年能源评论》、《2007年能源白皮书》、《2008年核能白皮书》、2009年《低碳转型计划》中都提到了核能的重要作用,指出要通过建造新的核电站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①并提出政府将对新建核电站的合法性、战略选址和投资进行广泛征询,努力促进新核电站的建设②,确保在2018年建立起英国第一座新的核电站。③这一系列文件、政策的颁布标志着英国核能已走向复兴之路。2016年伴随着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正式建设,英国停滞30多年的核电项目,终于重启。英国核能发展较为曲折,经历了兴起、辉煌、衰落和复兴四个阶段,纵观英国核能发展历程分析其兴衰原因以期对我国核能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李建[7](2017)在《单天线卫星导航接收机强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与天线阵卫星导航接收机相比,单天线卫星导航接收机具备体积功耗小、结构简单和无天线互耦等优势,在各类军民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接收机配备的时域、频域等抗干扰算法为保障北斗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了长足贡献。然而电磁环境恶化和导航对抗升级将导致干扰强度和复杂度增加,给单天线接收机的抗干扰提出了新的难题。论文主要针对干扰强度增加引入的新问题,展开如下研究:1)针对强单频干扰下民码接收机估计的相关后载噪比显着偏大的问题,建立了单频干扰下接收机的相关后载噪比估计模型,分析了偏差产生的机理。分析表明,强单频干扰与具有离散谱的粗捕(Code Acquisition,C/A)码相关产生的直流功率被错误的计为信号功率是导致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仿真结果与所提模型理论值差异小于1dB,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2)针对相关后载噪比估计偏差带来的接收机性能评估失准问题,着重分析了数据解调误码率估计产生偏差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相关器输出均值剔除的载噪比估计改进算法,提高了接收机相关后载噪比估计的准确性。仿真实验以真实误码率为比较基准,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均值方差比(Mean Variance Ratio,MVR)载噪比估计法计算的误码率与真实误码率的差异小于1%。3)目前设计数控振荡器相位截断的查找表(Look Up Table,LUT)位宽时多依靠经验且未考虑频域抗干扰性能,导致强干扰下抗干扰损耗急剧增大。针对该问题,首次分析了相位截断与抗干扰损耗的关系,提出一种以载噪比损耗为优化目标的LUT位宽选取方法,可以将相位截断引入的载噪比损耗控制在期望水平。以干信比5080dBc的窄带干扰为例,当等效载噪比损耗目标设为0.5dB,模型建议的LUT位宽下限为712bit。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建议的位宽时,相位截断引入的载噪比损耗小于0.3dB,符合设计目标。4)针对导航信号功率增强后现有频域抗干扰门限设置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消除连续平均剪除的抗干扰门限设置改进算法。该法采用归一化的信号功率谱密度函数构建输入信号、噪声和干扰混合功率谱的逼近模型,以逼近模型与混合功率谱均方误差最小为准则自适应的估计出信号功率,并将其从接收信号功率谱中对消掉,提高了信号功率增强条件下抗干扰门限设置的有效性和干扰抑制性能。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干噪比和干扰偏离信号载波的场景下对信号功率增强后的频域抗干扰性能改善显着,随着干扰功率增加和频频偏减小,所提算法优势将逐渐减小。仿真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减小载噪比损耗达7dB。
李君妍[8](2017)在《新型互联网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规模的爆炸性增长,网络接入设备的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网络终端用户对网络安全性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以TCP/IP体系架构为基础的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网络架构层面的新机制,解决TCP/IP网络一些固有的安全缺陷,进而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北京交通大学主持的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针对IP地址的双重语义特性,提出了用户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网络设计思想。藉此思想提出的新型互联网体系架构,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网络架构和协议体系。在该体系中,组播服务机制是基础机制,基于该机制确立的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标准,是其他协议的主要参考依据。作为最新的研究成果,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在国内外并不多见,而一致性测试是保证协议实现与协议内容相符合的重要方法,对新型互联网的研制、发展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新型互联网中的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开展了有关一致性测试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包括对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情况与一致性测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然后结合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设计了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流程。本文以此为基础,按照模块化树形结构描述方法设计了一致性测试集,并将测试集中的测试例用文本与图形两种方式进行了描述。随后依据以上的一致性测试集和测试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一致性测试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讲解,且对具体每个模块的设计流程与代码实现进行了阐释。最后,本文对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一致性测试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实现测试系统的可用性和一致性测试功能,以及测试集的正确性。本文所开展的新型互联网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一致性测试研究工作,有效地检验了相关的组播协议实现与组播协议标准的契合程度,同时所设计的一致性测试集和测试系统也具有较强的可重构性和可扩展性,为新型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建立了良好基础。
周孟跃[9](2016)在《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接入设备多样化的持续发展,终端用户对网络移动性、安全性和多业务支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现有以TCP/IP体系架构为基础的互联网已经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工作。新型互联网就是针对这一迫切需求提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网络架构和协议体系,在该体系中,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和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均为基础性协议标准,是其他协议的主要参考依据和基础。作为全新的网络协议,国内外目前尚未开展有关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研究工作,而协议一致性测试则是保证协议实现与协议内容相符合的重要方法,对新型互联网的研制、发展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展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十分必要,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本文将以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标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标准和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为基础,设计实现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研究开发相配套的一致性测试系统,并完成对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单播通信与组播通信的协议研究情况和一致性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深入研究了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和组播标识通信协议的内容与技术,结合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内容,设计了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然后以此为基础,按照一致性测试集组织架构和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设计与实现,并运用文本与形式化两种方式对测试集进行描述。随后依据设计的一致性测试集和测试需求,本文设计实现了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并对构成系统的五个模块:测试管控模块、测试例管理模块、测试例解析模块、测试执行模块和测试结果生成模块,分别讲解了其功能设计、代码实现原理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最后,本文通过对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进行一致性测试检测与实验,验证了设计实现的测试集的可用性、正确性和测试系统的一致性测试功能。本文设计实现的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集和测试系统有效提高了两项协议不同技术实现之间的互联互通性,并且具有较强的可重构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为新型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建立了良好基础。
张超,秦雅娟,苏伟[10](2016)在《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标识分离映射协议可以实现用户身份与位置分离,克服传统TCP/IP协议标准体系中IP地址的语义二重性在路由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为了弥补国内外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文中介绍了一种模块化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定义测试用例和测试流程,支持新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文中充分分析了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标识分离映射协议,针对标识分离映射协议的基本首部、分片重组、安全认证、安全加密、标识分离映射五个方面设计一致性测试集,在协议一致性系统上按照测试描述语言实现测试用例,并利用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被测设备中标识分离映射协议实现符合协议标准定义。
二、A Novel Approach for TNA Address Managem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ovel Approach for TNA Address Management(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太阳能电池概述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 |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发展 |
1.2.2.1 碳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2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3 过渡金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4 双功能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1 雨天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2 夜晚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3 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4 多能源转换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4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及应用 |
1.4.1 多酸基对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1.4.1.1 多酸本体材料在对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
1.4.1.2 多酸衍生材料在对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
1.4.2 多酸基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4.2.1 多酸本体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4.2.2 多酸衍生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6 实验仪器和参数 |
第二章 多酸/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光伏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2.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2.2.4 光伏性能测试方法 |
2.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
2.3.3 纳米复合材料的光伏性能测试 |
2.3.4 稳定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源于多酸的多组分XWXNC(X=Co、Si、Ge、B、P)纳米复合物对电极的光伏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3.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3.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2 XWXN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测试 |
3.3.3 n-CoWCoN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测试 |
3.3.4 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源于多酸的多金属基CoFeNiMo@NCNT双功能杂化材料用于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材料的合成 |
4.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4.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电解水析氢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对电极电催化活性测试 |
4.3.3 光伏性能测试 |
4.3.4 稳定性测试 |
4.3.5 对电极电催化机理 |
4.3.6 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源于多酸的多位点NiFeCoW@NC双功能杂化材料用于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材料的合成 |
5.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5.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5 电解水析氢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各向异性集成与合成 |
5.3.2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 |
5.3.3 对电极电催化活性测试 |
5.3.4 光伏性能测试 |
5.3.5 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o_(72)Cr_(30)多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全天候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薄膜的制备 |
6.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薄膜的性质与形貌表征 |
6.3.2 薄膜利用太阳光发电 |
6.3.3 薄膜利用风发电 |
6.3.4 薄膜利用雨滴发电 |
6.3.5 薄膜同时利用太阳光、风和雨滴发电 |
6.3.6 薄膜的稳定性研究 |
6.3.7 薄膜全天候能源转换的机理 |
6.3.8 不同金属基底上薄膜的输出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现状 |
1.2.2 制造企业车间布局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产物流 |
2.1.1 生产物流概念 |
2.1.2 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 |
2.2 系统布置设计(SLP) |
2.2.1 系统布置设计理论 |
2.2.2 系统布置设计的实施步骤 |
2.3 物流系统仿真 |
3 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及生产物流分析 |
3.1 K公司概述 |
3.1.1 K公司概况 |
3.1.2 K公司装配车间概况 |
3.2 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现状 |
3.2.1 K公司装配车间整体布局 |
3.2.2 K公司装配车间各功能区内布局 |
3.3 K公司装配车间生产物流现状 |
3.3.1 零部件生产物流现状 |
3.3.2 新产品生产物流现状 |
3.3.3 维修产品物流现状 |
3.4 K公司装配车间生产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
4 基于SLP方法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方案 |
4.1 作业单位划分与设计 |
4.1.1 作业单位划分 |
4.1.2 作业单位内布局设计 |
4.2 作业单位间关系分析 |
4.2.1 作业单位间物流关系分析 |
4.2.2 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分析 |
4.2.3 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
4.3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绘制 |
5 基于FLEXSIM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仿真建模 |
5.1 新布局方案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5.1.1 模型目标 |
5.1.2 仿真模型建立 |
5.1.3 运行仿真模型 |
5.2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
5.2.1 物料搬运距离对比 |
5.2.2 等待运输机时间比例对比 |
5.2.3 物流路线交叉点对比 |
5.3 方案选择 |
5.4 新布局方案与原布局效果对比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数字化变电站调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化变电站体系结构及暂态仿真的基本原理 |
2.1 数字化变电站基本结构与调试原理 |
2.1.1 数字化变电站 |
2.1.2 数字化变电站特点 |
2.1.3 数字化变电站体系结构 |
2.1.4 数字化变电站传统调试方法 |
2.2 电磁暂态仿真的基本原理 |
2.2.1 变电站暂态过程研究方法 |
2.2.2 暂态算法选择 |
2.3 稀疏矩阵分解加速计算原理 |
2.3.1 稀疏矩阵特性研究 |
2.3.2 电网络分解方法 |
2.3.3 基于稀疏向量法的因子表路径树 |
2.3.4 多线程并行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变电站整站联调方法 |
3.1 调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 信息传输方式设计 |
3.2.1 模拟电子式互感器传输模式 |
3.2.2 模拟电磁式互感器传输模式 |
3.3 闭环调试流程 |
3.4 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建模 |
3.4.1 电磁暂态基本元件模型建立 |
3.4.2 构建仿真节点导纳矩阵 |
3.5 数字化变电站仿真元件建模 |
3.5.1 集中参数线路模型 |
3.5.2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 |
3.6 基于因子表路径树的节点优化编号算法设计 |
3.6.1 电力网络节点消去过程分析 |
3.6.2 节点优化编号算法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站联调方法实现与应用 |
4.1 调试方法的运行平台 |
4.1.1 调试系统仿真平台 |
4.1.2 无线主机及终端 |
4.2 信息传输方式实现 |
4.3 闭环调试实现 |
4.4 元件建模算例分析 |
4.5 稀疏矩阵分解加速计算算法实现 |
4.6 调试系统现场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TNA热中子分析探雷监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TNA热中子探雷理论分析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2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设计 |
2.1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3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
2.3.1 系统需求 |
2.3.2 系统模块设计 |
2.4 人机界面设计方案 |
2.5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主要设计任务 |
2.6 本章小结 |
3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2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描述 |
3.2.1 中子发生器及其中子探测器模块 |
3.2.2 γ探测器与多道分析仪模块 |
3.3 探头恒温控制器设计 |
3.3.1 设计思路 |
3.3.2 电源电路设计 |
3.3.3 温湿度采集模块设计 |
3.3.4 UART通信电路设计 |
3.3.5 电池检测电路设计 |
3.3.6 执行单元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体思想 |
4.2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说明 |
4.3 通讯协议设计 |
4.3.1 总界面工控机与中子控制工控机间的通信协议 |
4.3.2 总界面工控机与温控模块间的通信协议 |
4.3.3 总界面工控机与多道分析仪间的通信方式 |
4.4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
4.5 恒温控制程序流程图 |
4.6 信号的采集与转换 |
4.6.1 中子数据采集 |
4.6.2 γ 数据采集 |
4.6.3 中子发生器控制模块 |
4.7 能量刻度模块设计 |
4.7.1 能量刻度功能设计 |
4.7.2 能量刻度程序流程图 |
4.8 本底采集模块设计 |
4.8.1 本底采集功能分析 |
4.8.2 本底采集算法分析 |
4.8.3 本底采集程序流程图 |
4.9 目标识别模块设计 |
4.9.1 目标识别功能分析 |
4.9.2 目标识别算法分析 |
4.9.3 目标识别程序流程图 |
4.10 人机交互界面 |
4.10.1 系统启动界面 |
4.10.2 参数设置与查询界面 |
4.10.3 监控主界面 |
4.10.4 探雷目标识别界面 |
4.11 本章小结 |
5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热中子探雷监控系统整机结构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监控系统探雷实验过程 |
5.4 监控系统实验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新型互联网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2 地址转换协议及安全技术研究 |
2.1 新型互联网地址转换协议 |
2.1.1 地址转换消息报文格式 |
2.1.2 地址转换协议工作流程 |
2.1.3 地址转换协议缺陷 |
2.2 地址转换系统攻击分析 |
2.2.1 地址转换攻击原理 |
2.2.2 地址转换攻击种类 |
2.3 现有安全协议技术分析 |
2.3.1 IPv4安全地址转换技术 |
2.3.2 IPv6安全邻居发现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设计 |
3.1 TARP认证总体设计 |
3.1.1 票证分发中心 |
3.1.2 认证方式 |
3.1.3 加密系统 |
3.2 TARP消息交换流程设计 |
3.3 TARP传输报文设计 |
3.3.1 认证消息报文格式 |
3.3.2 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报文格式 |
3.4 TARP机制安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的实现 |
4.1 TARP机制实现模块 |
4.1.1 初始化模块 |
4.1.2 数据包生成与发送模块 |
4.1.3 邻居缓存模块 |
4.2 票证的生成、处理、验证 |
4.2.1 票证生成模块 |
4.2.2 票证处理模块 |
4.2.3 票证验证模块 |
4.3 节点对TARP数据包处理实现 |
4.3.1 节点接收请求消息处理 |
4.3.2 节点接收回复消息处理 |
4.3.3 节点中TARP票证缓存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测试 |
5.1 测试总体框架 |
5.2 基本通信测试 |
5.2.1 身份认证消息交换测试 |
5.2.2 票证消息交换测试 |
5.2.3 TARP地址转换机制测试 |
5.3 安全性测试 |
5.3.1 测试结果 |
5.3.2 测试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英国民用核能发展研究(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英国民用核能的起步与辉煌阶段(1953—1964) |
一、英国民用核能的发展背景 |
(一) 二战后英国国内能源状况 |
(二) 核技术和核管理的相对成熟 |
二、1953-1964年英国民用核能发展情况 |
(一) 民用核能的起步发展阶段:军事转向民用 |
(二) 第一核能计划下民用核能发展走向辉煌 |
第二章 英国民用核能发展的低潮阶段(1964-1995) |
一、1964-1995年间英国民用核能的发展 |
(一) 第二核能计划下核能发展陷入困顿 |
(二) 第三核能计划下核能发展趋于停滞 |
二、英国民用核能发展陷入低潮原因 |
(一) 核反应堆技术的缺陷 |
(二) 电力行业私有化政策的影响 |
(三) 英国电力市场的转变 |
第三章 英国民用核能的复苏阶段(2002-2016) |
一、政府对核能态度的转变 |
(一) 核能重新受到政府重视 |
(二) 英国重启核能的政策与实施 |
二、英国核能复兴原因分析 |
(一) 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 |
(二) 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 |
第四章 英国民用核能发展的特点及对我国核能事业的启示 |
一、英国核能发展的特点 |
二、对中国核能事业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单天线卫星导航接收机强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单天线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优势 |
1.1.2 干扰影响分析的重要性 |
1.1.3 课题来源及选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扰影响分析 |
1.2.2 干扰抑制算法 |
1.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单频干扰下相关后载噪比估计异常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等效载噪比模型简介 |
2.3 单频干扰下相关后载噪比输出模型 |
2.3.1 干扰与信号谱线重合场景 |
2.3.2 干扰与信号谱线不重合场景 |
2.3.3 小结 |
2.4 仿真实验 |
2.4.1 干扰频率的影响 |
2.4.2 干扰强度的影响 |
2.5 总结 |
第三章 载噪比估计改进算法 |
3.1 引言 |
3.2 载噪比估计偏差对误码率评估的影响分析 |
3.3 基于相关输出均值剔除的改进算法 |
3.3.1 干扰频率与信号谱线重合 |
3.3.2 干扰频率与信号谱线不重合 |
3.4 仿真实验 |
3.4.1 传统方法失效验证 |
3.4.2 所提方法有效性验证 |
3.4.3 所提方法兼容性验证 |
3.5 总结 |
第四章 频域抗干扰中的NCO相位截断效应消除算法 |
4.1 引言 |
4.2 频域抗干扰中的NCO相位截断影响分析 |
4.2.1 杂散干扰建模 |
4.2.2 杂散干扰影响分析 |
4.3 以抗干扰性能为优化目标的LUT位宽模型 |
4.4 仿真实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信号功率增强下的频域抗干扰改进算法 |
5.1 引言 |
5.2 现有抗干扰门限设置算法劣势分析 |
5.3 基于SCCME的抗干扰门限设置算法 |
5.3.1 基于梯度下降的信号功率谱自适应估计 |
5.3.2 强信号消除后的抗干扰门限生成 |
5.3.3 计算量分析 |
5.4 仿真实验 |
5.4.1 频域抗干扰前后功率谱 |
5.4.2 干扰检测性能验证 |
5.4.3 抗干扰性能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单频干扰引入的DLL偏差 |
(8)新型互联网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互联网组播服务相关协议 |
1.2.2 协议一致性测试 |
1.3 论文结构 |
2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及一致性测试研究概述 |
2.1 新型互联网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标准 |
2.1.1 新型互联网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 |
2.1.2 新型互联网组播路由协议主要内容 |
2.2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
2.2.1 协议一致性测试基本理论 |
2.2.2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 |
3.1 一致性测试集设计方法与组织架构 |
3.2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分析 |
3.3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
3.4 一致性测试集形式化描述 |
3.4.1 模块化树形结构描述方法 |
3.4.2 测试协议首部格式设计与形式化描述 |
3.4.3 测试行为形式化描述 |
3.4.4 测试例形式化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4.2 测试例解析模块 |
4.2.1 测试数据解析部分 |
4.2.2 测试过程解析部分 |
4.3 测试执行模块 |
4.3.1 多线程功能部份 |
4.3.2 对比判断部分 |
4.4 测试结果生成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
5.1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
5.1.1 组播源加入触发功能一致性测试 |
5.1.2 组播服务更新功能一致性测试 |
5.2 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
5.2.1 状态汇报确认功能一致性测试 |
5.2.2 核心网路由信息下发确认功能一致性测试 |
5.3 组播标识通信/组播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播/组播通信协议 |
1.2.3 协议一致性测试 |
1.3 论文结构 |
2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及一致性测试研究概述 |
2.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标准 |
2.1.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
2.1.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
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
2.2.1 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概述 |
2.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 |
3.1 一致性测试集组织架构和设计方法 |
3.2 单播/组播协议分析 |
3.2.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
3.2.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
3.3 一致性测试集文本描述 |
3.3.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
3.3.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
3.4 一致性测试集形式化描述 |
3.4.1 模块化树形结构描述方法 |
3.4.2 测试协议首部格式设计与形式化描述 |
3.4.3 测试行为形式化描述 |
3.4.4 测试例形式化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4.2 测试管控模块 |
4.3 测试例解析模块 |
4.3.1 测试数据解析部件 |
4.3.2 测试过程解析部件 |
4.4 测试执行模块 |
4.4.1 多线程功能部件 |
4.4.2 对比判断部件 |
4.5 测试结果生成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验证 |
5.1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检测 |
5.1.1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一致性测试 |
5.1.2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代码审查 |
5.1.3 结果分析 |
5.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
5.2.1 单播分离映射功能一致性测试 |
5.2.2 组播源注册与注销一致性测试 |
5.2.3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 |
1. 1标识分离映射协议简介 |
1. 2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简介 |
2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设计 |
2. 1基本首部测试 |
2. 2分片重组测试 |
2. 3安全认证测试 |
2. 4安全加密测试 |
2. 5标识分离映射测试 |
3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实现 |
3. 1测试用例 |
3. 2测试结果分析 |
4结束语 |
四、A Novel Approach for TNA Address Management(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D]. 王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D]. 潘丽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数字化变电站调试方法研究[D]. 吴跃康.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TNA热中子分析探雷监控系统开发[D]. 李克兵.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2)
- [5]新型互联网基于票证的地址转换协议安全增强机制设计与实现[D]. 张晶瑶.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6]英国民用核能发展研究(1953-2016)[D]. 杨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单天线卫星导航接收机强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D]. 李建.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新型互联网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D]. 李君妍.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
- [9]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D]. 周孟跃.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10]标识分离映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J]. 张超,秦雅娟,苏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