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养分论文_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磷钾养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水稻,土壤,产量,灵武,模式,配方。

氮磷钾养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1](2019)在《气候变暖将显着降低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N)、磷(P)、钾(K)养分吸收利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为预测气候变暖对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年3月在宁夏银北引黄灌区宁夏大学试验站进行。供试春小麦品种为‘宁春50号’,供试肥料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采用自动控制红外线辐射器进行野外增温,每个小区内分别设置一组红外灯管作为增温装置、一套自动控温电子设备与一组可移动温度传感器作为控温装置,增温装置直接连接控温装置以使增温梯度达到预设水平,增温时间为昼夜不间断增温。以春小麦冠层自然温度为对照温度(增温0℃,CK),设置4个增温梯度(0.5℃、1℃、1.5℃、2.0℃)处理。于苗期、拔节、抽穗、灌浆、灌浆后10天、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叶、茎、穗的N、P、K养分含量,计算地上部各器官的养分累积吸收量、养分分配率和地上部植株养分累积量,并测定春小麦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和产量。【结果】增温0.5℃,春小麦植株苗期干物重、拔节期地上部各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吸收量均显着高于CK。增温1.0℃,苗期植株N、K含量和N素吸收量以及拔节期叶片的N、P、K含量显着高于CK,较对照提高3.2%~23.7%。增温1.5℃,仅苗期植株K含量显着高于CK,较对照提高22.2%。增温2.0℃,从苗期开始各项指标均显着低于CK。拔节期以后,除增温0.5℃春小麦K素含量与CK差异不显着外,其余指标均显着低于CK,春小麦成熟期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增温2.0℃,分别较对照降低53.7%、24.1%、13.4%、21.7%。增温梯度越大,各指标下降的幅度越大。【结论】春小麦苗期温度升高0.5℃~1.0℃尚有利于拔节期前春小麦对N、P、K养分的吸收,但拔节期后增温超过1.0℃以上都会对N、P、K养分吸收产生显着负作用,导致使生育后期干物质的累积量减少,千粒重、穗粒数等降低,并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万琪慧,马黎华,蒋先军[2](2019)在《垄作免耕对水稻根系特性和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垄作免耕对Y两优6号水稻根系特性、氮、磷、钾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变化。研究主要涉及冬水田(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中稻-油菜)和水旱平作(中稻-油菜)对水稻4个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和根系特性,以及水稻根、茎、叶和穗的氮、磷、钾浓度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免耕的实际产量达8750.8 kg·hm~(-2),显着高于水旱平作与冬水田(P<0.05)。在拔节期,垄作免耕水稻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及比根长均显着高于水旱平作(P<0.05)。在抽穗期,垄作免耕根表面积最高达1.74 cm~2·cm~(-3),分别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提高了3.37%和6.71%;且垄作免耕水稻茎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较水旱平作提高了49.26%、33.20%和59.70%。相较于常规平作,垄作免耕水稻抽穗期茎叶的磷含量没有显着差异,而茎叶中氮、磷、钾累积量显着增加(P<0.05);氮、磷、钾养分累积速率显着提高(P<0.05),说明在养分累积的关键时期,垄作免耕能显着提高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和累积。在成熟期,垄作免耕水稻籽粒中氮累积量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显着提高了24.80%和14.30%。在分蘖-抽穗期,垄作免耕水稻的N∶K最低、K∶P最高,表明垄作免耕能显着提高水稻生长前中期对钾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综上,垄作免耕不仅可以增加水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在抽穗期显着提高水稻对氮、磷、钾的累积,整个生育期对钾的吸收利用明显优于水旱平作和冬水田,为水稻高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敏,杨浩瑜,包立,汪泰,张乃明[3](2019)在《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昊,孙亚萍,李占文,万仲武,唐文林[4](2019)在《氮磷钾配施对灵武长枣营养生长与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施对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Lingwu Changzao)营养生长与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控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5—9月每隔30 d测定灵武长枣枣吊长、枣吊粗、叶面积和叶片含水量以及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磷、钾肥均可明显提高灵武长枣枣吊长、枣吊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量,其中,N_2P_1K_2(N 292.50 kg/hm~2,P_2O_5 86.33 kg/hm~2,K_2O 115.65 kg/hm~2)处理下枣吊长度和枣吊粗度最大;而在展叶期至坐果期氮、磷、钾合理配施可提高灵武长枣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N_2P_2K_1(N 292.50 kg/hm~2,P_2O_5 172.65 kg/hm~2,K_2O 57.83 kg/hm~2)处理下叶片的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王磊,蒙春玲,覃建勋,韦雪姬,卢小霞[5](2019)在《桂西北地区土壤氮磷钾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养分等级评价——以凤山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凤山县为例,研究桂西北地区表层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及有机质含量、pH值的分布情况与地球化学特征,计算单元素养分等级及养分综合等级,综合讨论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pH值以强酸性—酸性为主;土壤氮元素比较丰富,有机质相对丰富,磷元素比较缺乏,钾元素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绝大部分为3等(中等),面积占评价总面积的72. 08%。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养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氮元素含量与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叁迭系>二迭系>石炭系、红壤>其他土壤>水稻土、林地>其他地类>水田>旱地;磷元素含量与pH值各统计值表现为石炭系>二迭系>叁迭系、其他土壤>水稻土>红壤;钾元素中石炭系的各统计值普遍高于二迭系、叁迭系,其他土壤>红壤>水稻土、林地>旱地>水田。(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隆斌庆,陈灿,黄璜,王忍,周晶[6](2019)在《“稻+鱼+再生稻”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头季稻+鱼(或泥鳅)+再生稻的栽培模式,水稻品种选用黄华占和Y两优800,分析两种模式下土壤中全量氮、磷、钾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含量表现,结果表明:(1)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可增加土壤中全效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以稻鱼处理效果更明显,总体高于对照田。头季稻与再生季两个生育季内全氮、全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全钾含量则在再生季略有下降;(2)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含量比分蘖期时有所提升,稻鱼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整体表现要高于稻鳅模式。两个水稻品种再生季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但整体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本文来源于《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隆斌庆,陈灿,黄璜,王忍,周晶[7](2019)在《“稻+鱼+再生稻”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头季稻+鱼(或泥鳅)+再生稻的栽培模式,水稻品种选用黄华占和Y两优800,分析两种模式下土壤中全量氮、磷、钾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含量表现,结果表明:(1)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可增加土壤中全效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以稻鱼处理效果更明显,总体高于对照田。头季稻与再生季两个生育季内全氮、全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全钾含量则在再生季略有下降;(2)稻鱼模式和稻鳅模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含量比分蘖期时有所提升,稻鱼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整体表现要高于稻鳅模式。两个水稻品种再生季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但整体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梁海,陈宝成,韩惠芳,王少博,王桂伟[8](2019)在《控释肥、普通肥分层施肥对氮磷钾养分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分层施肥对养分迁移的影响,通过土柱淋洗试验,以混施(肥料撒施后翻耕)为对照,设置不施肥、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分别与磷钾肥掺混后进行1层(深度5cm)、2层(5,10cm)、3层(5,10,15cm)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分层施肥处理对养分淋洗总量、肥料养分淋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肥分层施肥的无机氮淋洗总量显着低于对照,其中3层施肥处理最低,且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控释肥各分层施肥处理无机氮淋洗量总体低于控释肥混施,但未达显着水平;各分层施肥处理对有效磷的总淋洗量无显着影响;普通肥3层施肥处理速效钾淋洗总量最高,且显着高于普通肥混施,而控释肥分层施肥中速效钾淋洗总量也是以3层施肥处理最高,且显着高于控释肥1层施肥。不同分层施肥对肥料养分淋洗率表现出较大差异,普通肥混施处理氮淋洗率为9.9%,普通肥1层、2层、3层处理淋洗率分别为6.31%,4.91%,2.70%,分层施肥各处理淋洗率均显着低于混施处理,控释肥混施处理淋洗量为3.28%,控释肥1层、2层、3层处理淋洗率分别为1.48%,2.00%,2.63%,分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均低于混施处理,但未达显着水平;普通肥分层施肥处理磷肥损失率为0.03%~0.05%,而控释肥分层施肥处理磷肥损失率为0.07%~0.08%,均未达显着水平;普通肥分层施肥处理中混施钾肥淋洗率为0.35%,1层、2层、3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分别为0.40%,0.49%,0.55%,其中3层处理淋洗率显着高于混施处理,控释肥混施处理钾肥淋洗量为0.24%,1层、2层、3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分别为0.20%,0.27%,0.37%,其中控释肥3层淋洗率显着高于混施处理。各处理pH总体为7.22~8.24,各次淋洗各处理间pH无显着差异,各处理电导率随着淋洗的进行出现显着的下降,第1次淋洗普通肥各处理电导率为7 547.00~9 360.00μS/cm,控释肥各处理电导率为5 570.00~9 370.00μS/cm,至第4次则分别下降为1 985.67~2 470.00μS/cm与1 804.67~2 576.67μS/cm。综上,普通尿素分层施肥无机氮淋洗总量显着低于肥料混施,以3层施肥最低;控释尿素各分层施肥无机氮淋洗量总体低于肥料混施,但差异不显着;各分层施肥对磷素总淋洗量无显着影响;普通肥3层施肥速效钾淋洗总量显着高于肥料混施;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多,各处理淋溶液电导率均出现显着的下降,pH则不同程度上升。(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9](2019)在《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240~480 kg/hm~2)的增加,西兰花产量、生物量和干物质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330~405 kg/hm~2施氮量最高。当氮、磷、钾用量分别超过330、135和255 kg/hm~2时,对产量的增加效果有限。330~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氮、磷、钾累积量,磷、钾用量分别超过135和255 kg/hm~2时会降低植株氮素累积量,但对磷、钾累积量的影响不显着。施氮量为240~40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3.10%~47.66%和16.25~16.72 kg/kg。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西兰花硝酸盐的累积,但是降低维生素C含量,而糖酸比和灰分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之,在磷、钾用量分别为135和255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330~405 kg/hm~2时,西兰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质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崔振[10](2019)在《江苏泰州市稻-麦轮作体系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评价泰州市稻麦轮作耕地养分平衡情况,为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今后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以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中2012—2017年泰州市20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肥料投入和作物产量数据为基础,根据不同作物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关系测算出各监测点养分投入和吸收数据,并据此计算养分平衡率,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农区、不同年度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近年来氮肥投入总量基本稳定,磷肥、钾肥投入逐年上升,2017年增加显着。不同农区、不同年度的作物产量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年均产量为小麦籽粒4705.5 kg/hm~2,小麦茎杆5220.3 kg/hm~2,水稻籽粒7049.2 kg/hm~2,水稻茎杆7511.5 kg/hm~2。全市耕地土壤氮肥、磷肥盈余,钾肥亏损。氮肥年均盈余率为117.53%,磷肥年均盈余率为24.19%,钾肥年均亏缺率为-49.04%。土壤氮肥盈余率较为稳定,年度间变化不显着。磷肥盈余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没有显着差异。钾肥亏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钾肥亏缺率为-36.19%,显着低于其他年份。各区土壤养分盈亏情况均为氮、磷盈余,钾亏损。氮肥以里下河区盈余率最高,为139.53%,显着高于高沙土区(106.27%)和沿江区(106.71%)。磷肥盈亏率各区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钾肥以高沙土区亏缺率最低,为-40.96%,显着低于里下河区(-57.73%)和沿江区(-48.19%)。【结论】泰州市近年来肥料投入整体符合"减氮控磷、补施钾肥"的原则,有效保证了当地作物的稳定高产,但各农区土壤养分盈亏状况不同,氮磷钾养分盈亏变化趋势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应根据各区具体盈余及变化,调整氮磷钾施肥量。(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氮磷钾养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垄作免耕对Y两优6号水稻根系特性、氮、磷、钾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变化。研究主要涉及冬水田(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中稻-油菜)和水旱平作(中稻-油菜)对水稻4个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和根系特性,以及水稻根、茎、叶和穗的氮、磷、钾浓度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免耕的实际产量达8750.8 kg·hm~(-2),显着高于水旱平作与冬水田(P<0.05)。在拔节期,垄作免耕水稻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及比根长均显着高于水旱平作(P<0.05)。在抽穗期,垄作免耕根表面积最高达1.74 cm~2·cm~(-3),分别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提高了3.37%和6.71%;且垄作免耕水稻茎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较水旱平作提高了49.26%、33.20%和59.70%。相较于常规平作,垄作免耕水稻抽穗期茎叶的磷含量没有显着差异,而茎叶中氮、磷、钾累积量显着增加(P<0.05);氮、磷、钾养分累积速率显着提高(P<0.05),说明在养分累积的关键时期,垄作免耕能显着提高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和累积。在成熟期,垄作免耕水稻籽粒中氮累积量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显着提高了24.80%和14.30%。在分蘖-抽穗期,垄作免耕水稻的N∶K最低、K∶P最高,表明垄作免耕能显着提高水稻生长前中期对钾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综上,垄作免耕不仅可以增加水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在抽穗期显着提高水稻对氮、磷、钾的累积,整个生育期对钾的吸收利用明显优于水旱平作和冬水田,为水稻高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磷钾养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气候变暖将显着降低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万琪慧,马黎华,蒋先军.垄作免耕对水稻根系特性和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3].张敏,杨浩瑜,包立,汪泰,张乃明.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4].张昊,孙亚萍,李占文,万仲武,唐文林.氮磷钾配施对灵武长枣营养生长与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5].王磊,蒙春玲,覃建勋,韦雪姬,卢小霞.桂西北地区土壤氮磷钾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养分等级评价——以凤山县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9

[6].隆斌庆,陈灿,黄璜,王忍,周晶.“稻+鱼+再生稻”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C].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2019

[7].隆斌庆,陈灿,黄璜,王忍,周晶.“稻+鱼+再生稻”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9

[8].梁海,陈宝成,韩惠芳,王少博,王桂伟.控释肥、普通肥分层施肥对氮磷钾养分迁移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9].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10].崔振.江苏泰州市稻-麦轮作体系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7由QUEFTS模型计算根据潜在产量达到不...莲藕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动...莲藕各器官及整株氮磷钾养分累...化肥减量条件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氮磷钾养分和水蒸气渗透系数随...1 现蕾期兰州百合地上茎叶、地下鳞茎干...

标签:;  ;  ;  ;  ;  ;  ;  

氮磷钾养分论文_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