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Ⅳ):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曹菲菲,康鹏玲,甄润英,郝宗锋[1](2018)在《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以新鲜紫甘蓝为原料,以盐酸溶液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并通过紫甘蓝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观察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以0.3 mol/L的盐酸为提取剂,按紫甘蓝匀浆[紫甘蓝∶水=1∶1(g/m L)]∶盐酸=1∶5(体积比)加入盐酸溶液,在60℃下浸提2 h,提取率为1.67%。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浓度在012 mg/m L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增强,其最大清除率为31.1%,IC50为2.301 mg/m L;在浓度00.6 mg/m L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增强,其最大清除率为54.7%,IC50为0.956 9 mg/m L;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赵子丹,葛谦,牛艳[2](2016)在《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光、温度、p H值、金属离子、SO2、酶、氧化剂、抗坏血酸、糖及其降解产物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和降解机制,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邵信儒[3](2015)在《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油墨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5BAD16B00)“防腐保鲜新型物流包装材料开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520182JH)“长白山短梗五加浆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基础研究”和吉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2014]第556号)“长白山刺五加浆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功能的研究”的部分内容。长白山区短梗五加资源丰富,短梗五加果作为一种新型的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利用较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以短梗五加果为原料,主要对短梗五加果花色苷(AFA)的提取、纯化、冷冻干燥工艺、稳定性、微胶囊化、抗氧化活性及在可食性油墨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溶剂法、超声波辅助法、酶法、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AFA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从提取率、提取时间、能耗等方面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溶剂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pH为2、40%的乙醇、提取温度60℃、液料比10:1(mL:g),提取率为78.5%;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60W,超声时间40min,液料比10:1(mL:g),pH为2、4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60℃,提取率为80.7%;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7%、液料比15:1(mL:g)、酶解时间120min,酶解温度50℃,pH为5.0,提取率为79.1%;超声—微波协同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20W,微波功率180W,提取时间6.7min,液料比为10:1(mL:g)、pH为2、4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50℃,提取率为83.4%。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AFA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能耗低等优点。(2)采用大孔树脂法纯化AFA,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AFA的最佳纯化条件:AB-8型大孔树脂对AFA的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4h,静态解吸平衡时间为2h,上样液pH为2,洗脱液pH为2,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上样流速1mL·min-1,质量浓度1mg·mL-1,洗脱液的流速1mL·min-1。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AFA干燥速率、总花色苷保留率和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真空冷冻干燥AFA的最佳工艺条件:干燥压力50Pa,物料厚度8mm,加热板温度50℃,AFA的干燥速率、总花色苷保留率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9.37g·(g·h)-1、82.88%、4.13%。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FA是含有酚羟基、在5号位没有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成分中可能含有矢车菊素、牵牛花素和飞燕草素。(3) AFA在pH≦3的条件下较稳定,对室外强光较敏感,在60℃以下较稳定,氧化剂对AFA影响较显着,还原剂对AFA影响不显着,K+、Ca2+和Mg2+对AFA无影响,Na+、Zn2+、Al3+和高浓度的Cu2+对AFA有增色作用,Fe3+和Fe2+对AFA影响显着,蔗糖和葡萄糖对AFA有增色的作用,山梨酸钾对AFA无影响,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对AFA影响较大。(4)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研磨法、锐孔法和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AFA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包埋效率的影响。研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3.6:1、研磨时间43min、研磨温度40℃,包埋效率为76.4%,研磨法制备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微胶囊(AFAM)为松散、均匀细腻的粉末状,其微观结构呈球形,表面光滑、致密,无裂痕。锐孔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9%、壳聚糖质量分数1.7%、氯化钙质量分数1%和壁芯比4:1,包埋效率为92.9%,锐孔法制备的AFAM呈球形,大小均匀,结构较完整、致密,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表面无裂痕。喷雾干燥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6:1、固形物含量30%、麦芽糊精/阿拉伯胶1:1、进风口温度160℃、出风口温度80℃,包埋效率为83.3%,喷雾干燥法制备AFAM为均匀、细腻、松散的粉状,其微观结构呈较规则球形,表面光滑、致密,无裂痕。喷雾干燥法制备AFAM对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等因素都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模拟胃液中有一定的缓释效果。(5) AFA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显着,IC50为28.7ug/mL。AFA有一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IC50为134.1ug/mL。AFA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较高,IC50为29.2ug/mL。AFA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IC50为150.3ug/mL。AFA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抗油脂氧化能力。(6)以1%的短梗五加果花色苷为色料,30%绵白糖、34.1%大豆油和34.1%蒸馏水为连接料,0.3%的黄原胶和0.5%卵磷脂为助剂,经超声-微波协同乳化20min制备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其粘度为0.32Pa s,流动度为37mm,细度﹤15um,经刮样纸检测,该油墨的面色与底色较接近,着色力较好,颜色鲜艳自然。L*值为44.62,a*值为24.44,b*值为15.43,彩度为28.90,色角为32.27°。采用丝网印刷将AFAEI印刷于面包表面、蛋糕表面和纸张上,图像清晰,色彩自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AFAEI能耐受的最高干燥温度为70℃,有一定的耐酸性、耐乙醇性和耐水性,耐碱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接触碱性物质。Bloom测试和触变性测试的结果表明AFAEI基本性能与标准红墨较为接近。
庞伟[4](2015)在《中国拟青霉醇溶性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拟青霉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活性的天然成分,本论文以中国拟青霉液体发酵菌丝体所产天然色素为研究对象,对该色素进行了浸提条件的选择,产色素最优发酵条件优化,并对色素进行了结构、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研究。对色素样品进行金属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证明色素为黄酮类色素;中性醋酸铅反应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证明该色素中不存在酚羟基;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中色素溶液没有变为黄褐色,同样证明色素中不存在酚羟基。证明该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且不含酚羟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中国拟青霉合成色素的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转速、温度和pH最佳设置为160 r·min-1、25℃和pH为自然。经过发酵培养后得干燥菌丝体,干燥菌丝粉溶于80%乙醇,得醇溶性色素溶液,旋蒸浓缩,该液体在229 nm的吸光值为0.397。测得醇溶性色素含量3.96 mg/L。色素样品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等分离、纯化,由HPLC检测分析,得到单体,该单体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综合分析,确定该黄酮类色素的分子量为425,分子式为C23H27O7,含有黄酮苷键,取代基有一个甲基和一个甲氧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该色素。对色素的稳定性实验显示:该色素对温度,光照以及对一定浓度的蔗糖和柠檬酸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也有很好的耐性,而金属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抗氧化性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该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细菌的抑菌效果非常显着,对霉菌的抑菌效果良好。从中国拟青霉菌丝体中提取黄酮类色素,扩大了黄酮类化合物来源,同时为人们提供新的药物来源,这也能够缓解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矛盾。此外,还能够促进中国拟青霉的开发利用的发展。
张弘[5](2013)在《紫胶红色素提取技术及理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胶红色素是从紫胶虫的分泌物——紫胶树脂中提取而制得的一种蒽醌类羧酸的混合物。紫胶红色素凭借其良好的着色能力、鲜艳的色调、良好的稳定性及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特性而广泛应用在了食品、医药、化妆品、印染等行业。本论文对紫胶红色素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包括了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含量的检测;紫胶红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盐析提取;紫胶红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胶红色素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检测及结构鉴定;紫胶红色素稳定性研究;紫胶红色素抗氧化性能研究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含量的方法,以0.5%Mg(Ac)2-CH3OH溶液为显色剂,在540nm检测波长、胭脂红酸浓度为550μg/mL范围内测定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得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的含量为82.13%,平均回收率为97.80%,RSD为1.31%。(2)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最佳工艺条件:频率20kHz,料液比1:5,超声波on/off时间(9s,12s),超声波处理时间18min,超声波功率为1400W,合适的提取次数为5次,浸提率85.15%,色素提取得率达0.44%。影响超声波辅助法从原胶中提取紫胶红色素效率的最主要因子是料液比,其次为超声波on/off时间和超声波作用时间,而超声波功率影响较小。(3)盐析法从紫胶溶液中提取紫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钠加入量9.6364g、转速800rpm、盐析温度34.5℃、盐析时间25min、碱液浓度0.188mol/L,R2=0.9862和R2Adj=0.9612,拟合度良好。对得到的紫胶色素盐析溶液,研究了酸化沉降、钙盐沉降方法对紫胶红色素产品的析出效果,结果表明:酸化沉降pH值<3.119时,紫胶红色素即析出完全,提取率达到94.47%,析出色素产品的蒽醌含量为12.72%,pH值为3.761;钙盐沉降中,氯化钙用量为3g/L时,提取率即达95.42%,蒽醌含量达到31.28%,pH值为3.633。(4)7种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吸附量大、解吸率高,提高温度有利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的吸附;而pH值为7的20%乙醇水溶液对紫胶红色素解吸效果最好。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表明,当流量为0.5mL/min时,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最高;0.01%的HCl水溶液洗脱除杂后,以pH值为7、流量为3mL/min的20%乙醇水溶液对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解吸,效果良好,解吸率大于90%。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解吸紫胶红色素处理液,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含量由紫胶红色素初产品的31.28%提高至85.22%,纯度为原液的2.72倍,可见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的精制效果良好。(5)通过采用超高压液相-质谱联用分离检测所精制的紫胶红色素样品,共检测出8种蒽醌类成分,除紫胶色酸A、B、C、E外,发现了4种新化合物,并分别命名为紫胶色酸F、G、H、I,未检测到文献中提及的紫胶色酸D。采用二级质谱与核磁共振确证了紫胶色酸A和C的分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了紫胶色酸G和H可能的分子结构,并以二级质谱碎片对另外两种化合物紫胶色酸F和I可能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应用液相色谱以峰面积归一法测得紫胶色酸A、B、C、E、F、G、H和I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3.09%、23.51%、8.76%、0.50%、2.15%、0.61%、0.49%和0.90%,紫胶色酸A和B为紫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6)紫胶红色素对光照稳定,即使在室外阳光直射下,28天保存率仍在95%以上;紫胶红色素对温度稳定,在低温和高温下均有较高的保存率。紫胶红色素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而还原剂浓度高于2.0%时可使紫胶红色素稳定性略有下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紫胶红色素有增色和护色效益。Fe3+、Fe2+、Ca2+和Sn2+等离子破坏紫胶红色素水溶液稳定性并造成红色素损失,其它金属离子对紫胶红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显着。紫胶红色素水溶液随pH值的的增加而由橙色变为紫红色,最佳使用范围在pH值6以下。(7)紫胶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能力,当紫胶红色素浓度达到3.75μg/mL时,能够清除溶液中87%的ABTS+?,其清除ABTS+?的能力约为抗坏血酸的4.17倍。紫胶红色素对DPPH?同样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当紫胶红色素浓度达到25.00μg/mL时,对溶液中DPPH?的清除率可以达到68%左右,其清除DPPH?的能力约为抗坏血酸的1/4左右。但紫胶红色素不具有清除O2ˉ?的能力。
王金亭[6](2013)在《天然黑玉米色素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黑玉米色素是从黑色玉米植株、玉米芯和玉米籽粒中提取花青苷,是一种安全、无毒天然食用色素;黑玉米色素呈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并具抗肿瘤、延缓衰老、降血压、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功能。黑玉米色素以酸性溶剂提取,其至少含有9种花色苷,主要活性物质为花青素-3-葡萄糖苷;黑玉米色素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染色剂等。该文综述黑玉米色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及应用价值,对加强该色素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刘华[7](2012)在《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蓝莓(Vaccnium ssp.)又名越橘、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植物,果实蓝色并有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风味独特,富含花青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保健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果品。然而蓝莓成熟时间为6-8月的高温季节,常温下放置极易腐烂,因此,开展蓝莓的贮藏及加工技术等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蓝丰’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Bluecrop’)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蓝莓鲜果采后生理变化规律、蓝莓罐头和果酱的加工工艺及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工艺,为蓝莓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贮藏温度、贮前热激处理及涂膜处理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确定了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条件。在不同贮藏温度(20~25℃、10~25℃和0~5℃)下,通过研究蓝莓采后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蓝莓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的幅度不同。与20~25℃和10~25℃相比,0~5℃低温贮藏能降低蓝莓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抑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下降,推迟蓝莓酸糖含量峰值的到来,延缓酸糖含量的下降;在各个贮藏温度下,蓝莓呼吸强度均先上升后下降,表明“蓝丰”蓝莓为呼吸跃变型果实,0~5℃贮藏能抑制蓝莓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在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20~25℃)加速了蓝莓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积累,明显增加了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蓝莓果实的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会迅速下降,而低温(0~5℃)贮藏能使蓝莓果实的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低温贮藏下蓝莓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谷胱甘肽还原酶(G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较10~15℃和20~25℃贮藏下平缓。且在低温(0~5℃)下,蓝莓贮藏期达54d,远超过20~25℃和10~15℃下蓝莓的贮藏期。所以,0~5℃低温贮藏蓝莓鲜果能够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温度(30℃、45℃、60℃)的热水处理后于不同温度(25℃、0~5℃)下贮藏,研究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抑制蓝莓贮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SSC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以45℃热水处理效果最佳;经热处理后于0~5℃低温贮藏能显着维持果实的鲜活度(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硬度等指标变化较缓),延长果实贮藏期;而经热处理后于25℃常温贮藏能有效地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果实的感官品质。采用0.2%、0.6%、1%的松针水提物和桑叶醇提物对蓝莓鲜果进行涂膜处理后,于不同温度(25℃、0~5℃)下贮藏,研究涂膜剂和贮藏温度对蓝莓鲜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松针水提物涂膜对保持蓝莓贮藏品质的效果不明显;桑叶醇提物涂膜处理能延缓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硬度、SSC、可溶性糖等指标的变化,较好的保持蓝莓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以0.6%和1%桑叶醇提物涂膜处理效果最佳)。同时,经涂膜处理后于25℃贮藏能够维持蓝莓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而经涂膜处理后于0~5℃低温贮藏能抑制蓝莓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延缓硬度的下降,延长果实贮藏期。2、对蓝莓罐头和果酱加工技术的研究,确定了无水蓝莓原果罐头和果酱适宜的加工条件。通过对硬化工艺、沸水排气杀菌处理时间及储放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研制了一种工艺简单、外形、口感、风味均接近蓝莓鲜果的无水蓝莓原果罐头,常温下贮藏期达3个月。结果表明:无水蓝莓原果罐头适宜的工艺条件为:0.5%CaCl2溶液浸果1h进行硬化处理,沸水排气杀菌处理5min,将此罐头于25-30℃常温储存,能较好的保持储存期间罐头中SSC、酸糖和花青素含量。本实验以感官评分为标准,制作了一种添加剂少、含糖量低,具有独特的蓝莓风味,色、香、味及营养俱佳的蓝莓果酱。其制作工艺为:不经热烫处理,熬制开始时将糖全部加入,柠檬酸0.15%,黄原胶0.12%,蔗糖25%,果酱浓缩时间为12min。将该果酱于4℃贮藏,其中营养成分(SSC、可滴定酸、花青素)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均较高,储存期达8个月以上。3、通过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纯化条件和工艺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蓝莓花青素适宜的提取纯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蓝莓花青素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提取溶剂为35%乙醇(pH5.0),料液比为1:20,50℃浸提30min,花青素得率为45.98mg/100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蓝莓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溶剂为35%乙醇(pH5.0),料液比为1:20,超声功率为280W,超声提取12min,此时,花青素得率为57.20mg/100g。比较了9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花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DS-7型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效果最佳,是分离纯化蓝莓花青素适宜的大孔树脂,最佳吸附和解吸时间均为2.5h。蓝莓花青素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花青素浓度68mg/mL、上样液流速1.5mL/min,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流速1.5mL/min。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蓝莓花青素纯度约可提高32倍。本实验对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证明蓝莓花青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能够较好的清除自由基。
刘林林,吴茂玉[8](2012)在《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综述番茄渣利用的现状,确定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可行性,并介绍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以及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各种加工工艺,对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缎,陈树兴,崔国庭[9](2011)在《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氧化是食品工业中经常遇到的严重影响食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对其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王晰锐[10](2011)在《紫甘薯花色苷的结构鉴定以及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紫甘薯属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新近开发出的一类优良特异的甘薯品种。紫甘薯花色苷(Purple Sweet Potato Anthocyanins,PSPA)是从紫甘薯的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它无毒,无特殊气味,具有多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本实验对紫甘薯花色苷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其稳定性以及功能性进行了研究。1用HPLC-MS联用法鉴定了中国5个主要紫甘薯种植品种中花色苷的含量及组分。5个品种包括紫薯038、群紫、京6、济18以及紫罗兰。结果显示紫薯038提取物中的花色苷含量是最高的,为9.66mg/g·dw。从这5个品种中共鉴定出12种花色苷组分,每个品种的组分各有差异,并分别从紫薯038和济18中发现一种新花色苷组分,其质荷比(m/z)为1083,推测其结构可能为芍药素3-阿魏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糖苷。2采用HPLC-MS法测定3种加工方法对紫甘薯(美国黑紫)花色苷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烤薯、炸薯以及蒸薯3种加工方法均降低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其花色苷残余率分别为炸薯(93.7%)、蒸薯(87.1%)和烤薯(60.0%),进一步研究发现紫甘薯中双酰化的花色苷稳定性高于单酰化花色苷,咖啡酸酰化的花色苷组分稳定性高于对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结论:炸和蒸的加工方法能有效维持紫甘薯花色苷含量。3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金属离子以及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影响花色苷的稳定性,pH6.0时花色苷降解最快,pH4.0时紫甘薯花色苷最稳定;低温能显着保持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Fe3+对花色苷稳定性无明显影响;K+、Ca2+、Mg2+、Cu2+使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具有增色作用,同时还能增加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葡萄糖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山梨酸钾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无显着性影响;过氧化氢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Vc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但对其稳定性有破坏作用。4本文从还原能力和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方面对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其对应的最大清除率为53.15%。此外,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个品种紫甘薯花色苷对DNA的保护作用。利用EB(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紫甘薯花色苷存在时,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DNA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紫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二、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Ⅳ):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Ⅳ):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紫甘蓝处理 |
1.3.2 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1.3.2. 1 盐酸浓度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影响 |
1.3.2. 2 提取时间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影响 |
1.3.2. 3 提取温度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影响 |
1.3.3 正交试验 |
1.3.4 提取率计算 |
1.3.5 紫甘蓝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试验 |
1.3.5. 1 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 |
1.3.5. 2 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试验 |
1.3.5. 3 IC50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盐酸浓度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影响 |
2.1.2 提取时间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的影响 |
2.1.3 提取温度对紫甘蓝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结果 |
2.3 抗氧化性试验的结果 |
2.3.1 不同浓度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 |
2.3.2 不同浓度紫甘蓝色素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试验 |
2.3.3 抗氧化试验的结果讨论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提取条件对紫甘蓝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3.2 最终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 结论 |
(2)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花色苷的结构 |
2 花色苷的稳定性 |
2.1 光对花色苷的影响 |
2.2 温度对花色苷的影响 |
2.3 p H值对花色苷的影响 |
2.4 金属离子对花色苷的影响 |
2.5 SO2对花色苷的影响 |
2.6 酶对花色苷的影响 |
2.7 氧化剂和抗坏血酸对花色苷的影响 |
2.8 糖及其降解产物对花色苷的影响 |
3 花色苷的应用 |
(3)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油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短梗五加的研究现状 |
1.2.1 短梗五加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短梗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3 短梗五加的生理功能 |
1.2.4 短梗五加的开发利用 |
1.3 花色苷的研究现状 |
1.3.1 花色苷的结构与种类 |
1.3.2 花色苷的提取 |
1.3.3 花色苷的纯化 |
1.3.4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 |
1.3.5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
1.3.6 花色苷的开发利用 |
1.4 可食性油墨的研究现状 |
1.4.1 可食性油墨的组成 |
1.4.2 可食性油墨的应用 |
1.4.3 可食性油墨的发展前景 |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4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2 溶剂法提取 AFA |
2.3.4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 AFA |
2.3.5 酶法提取 AFA |
2.3.6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AFA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纯化及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FA 工作曲线的制作 |
3.3.2 大孔树脂的筛选 |
3.3.3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的制作 |
3.3.4 静态解吸动力学曲线的制作 |
3.3.5 吸附液 pH 对静态吸附的影响 |
3.3.6 洗脱液 pH 对静态解吸的影响 |
3.3.7 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对静态解吸的影响 |
3.3.8 吸附液流速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9 吸附液质量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3.10 洗脱液流速对动态解吸的影响 |
3.3.11 真空冷冻干燥 AFA |
3.3.12 AFA 定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H 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光照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3 温度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4 氧化剂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5 还原剂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6 金属离子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3.7 食品添加剂对 AFA 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4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研磨法制备 AFAM |
5.3.2 锐孔法制备 AFAM |
5.3.3 喷雾干燥法制备 AFAM |
5.3.4 AFAM 性质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试剂 |
6.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6.2.4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AFA 对 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6.3.2 AFA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6.3.3 AFA 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6.3.4 AFA 对还原力的测定 |
6.3.5 AFA 抗脂质过氧化的测定 |
6.3.6 AFA 抗油脂氧化能力的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可食性油墨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试剂 |
7.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7.2.4 试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黄原胶质量分数 AFAEI 性能的影响 |
7.3.2 水油比对 AFAEI 性能的影响 |
7.3.3 不同乳化方法对 AFAEI 性能的影响 |
7.3.4 AFAEI 的性能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中国拟青霉醇溶性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色素分类 |
1.1.1 天然色素 |
1.1.2 合成色素 |
1.2 天然色素的性质、结构及生理功能 |
1.2.1 天然色素的性质 |
1.2.2 常见的天然色素 |
1.2.3 天然色素的生理功能 |
1.2.4 天然色素稳定性研究 |
1.3 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 |
1.3.1 提取方法 |
1.3.2 天然色素的纯化 |
1.3.3 检测与鉴定方法 |
1.4 虫草研究进展 |
1.4.1 虫草研究概述 |
1.4.2 虫草有效成分 |
1.4.3 虫草色素 |
1.5 虫草产色素培养条件优化 |
1.5.1 培养基优化 |
1.5.2 外界因素的优化 |
1.6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材料 |
2.4 菌丝体培养 |
2.4.1 PDA斜面活化中国拟青霉 |
2.4.2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的固体培养 |
2.4.3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的液体培养 |
2.5 中国拟青霉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 |
2.5.1 中国拟青霉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流程图 |
2.5.2 色素浸提剂的选择 |
2.5.3 色素的提取工艺 |
2.5.4 AB-8纯化 |
2.5.5 硅胶柱层析 |
2.5.6 薄层层析 |
2.5.7 色素的HPLC检测 |
2.6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色素的定性分析 |
2.6.1 盐酸-镁粉反应 |
2.6.2 中性醋酸铅反应 |
2.6.3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
2.7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色素的结构分析 |
2.7.1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色素的NMR分析 |
2.7.2 色素的MS分析 |
2.7.3 色素的红外光谱检测 |
2.8 中国拟青霉菌丝体产色素条件优化 |
2.8.1 菌丝体色价的测定 |
2.8.2 碳源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2.8.3 氮源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2.8.4 不同温度对菌丝体色素产量影响 |
2.8.5 pH对菌丝体色素产量影响 |
2.8.6 转速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2.8.7 响应面法优化中国拟青霉发酵条件 |
2.9 色素稳定性研究 |
2.9.1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9.2 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9.3 柠檬酸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9.4 蔗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9.5 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性的影响 |
2.9.6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9.7 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10 色素的抗氧化性 |
2.10.1 色素清除DPPH·活性研究 |
2.10.2 色素清除OH·活性研究 |
2.11 色素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
2.11.1 菌种活化 |
2.11.2 菌悬液的制备 |
2.11.3 抑菌圈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中国拟青霉培养性状 |
3.1.1 固体形态观察 |
3.1.2 液体形态观察 |
3.1.3 显微形态观察 |
3.2 色素浸提剂的选择 |
3.3 色素的分离纯化 |
3.3.1 AB-8纯化 |
3.3.2 色素的硅胶柱层析 |
3.3.3 色素纯度检测 |
3.3.4 色素分光光度检测 |
3.4 色素的定性反应 |
3.5 培养基优化 |
3.5.1 碳源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3.5.2 氮源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3.5.3 不同温度对菌丝体色素产量影响 |
3.5.4 pH对菌丝体色素产量影响 |
3.5.5 转速对菌丝体色素产量的影响 |
3.6 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
3.7 验证试验 |
3.8 色素结构分析 |
3.8.1 色素的红外分析 |
3.8.2 色素的质谱分析 |
3.8.3 色素的核磁分析 |
3.8.4 结构式的分析 |
3.9 色素稳定性及其活性研究 |
3.9.1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2 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3 柠檬酸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4 蔗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5 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6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7 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9.8 色素的抗氧化性 |
3.9.9 色素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
3.9.10 色素对真菌的抑菌效果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5)紫胶红色素提取技术及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天然色素概述 |
1.2.2 天然色素的发展简史 |
1.2.3 天然色素的研究现状 |
1.2.4 紫胶红色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胶红色素的检测及超声波提取方法研究 |
2.1 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含量的检测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胶红色素的方法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2.3.1 紫胶红色素中总蒽醌含量的检测小结 |
2.3.2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胶红色素小结 |
第三章 盐析法提取紫胶红色素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紫胶红色素盐析液制备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3.2.2 原胶碱液盐析的优化试验 |
3.2.3 最优条件的确定 |
3.2.4 盐析液制备工艺最优条件的验证试验 |
3.2.5 盐析法提取紫胶红色素的提取率及得率 |
3.2.6 超声波提取与盐析法提取的对比 |
3.2.7 盐析液中紫胶红色素的沉降方法对比 |
3.2.8 紫胶红色素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胶红色素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紫胶红色素原液可见光区吸收光谱 |
4.2.2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能力 |
4.2.3 温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
4.2.4 乙醇体积分数对解吸能力的影响 |
4.2.5 解吸液pH值对解吸能力的影响 |
4.2.6 吸附液流量对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 |
4.2.7 解吸液流量对树脂解吸能力的影响 |
4.2.8 动态吸附/解吸验证试验 |
4.2.9 树脂重复性检验 |
4.2.10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后紫胶红色素样品纯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紫胶红色素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测定及结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检测条件的确定 |
5.2.2 制备液相色谱图 |
5.2.3 ~1HNMR和~(13)CNMR确证紫胶色酸A和C的分子结构 |
5.2.4 UPLC-ESI-MS检测定性紫胶红色素组分 |
5.2.5 紫胶红色素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测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紫胶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紫胶红色素光谱特性 |
6.2.2 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3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4 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5 氧化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6 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7 常见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2.8 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紫胶红色素抗氧化性能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紫胶红色素与抗坏血酸清除DPPH?活性 |
7.2.2 紫胶红色素与抗坏血酸清除ABTS+?活性 |
7.2.3 紫胶红色素与抗坏血酸清除O_2ˉ 活性 |
7.2.4 紫胶红色素抗氧化活性的讨论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8.3 讨论 |
8.3.1 紫胶红色素的提取与精制 |
8.3.2 紫胶红色素的检测与结构鉴定 |
8.3.3 紫胶红色素的稳定性 |
8.3.4 紫胶红色素的抗氧化性能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天然黑玉米色素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黑玉米色素 (PCP) 结构与性质 |
1.1 化学结构 |
1.1.1 黑玉米籽粒花色苷 |
1.1.2 黑玉米穗轴花色苷 |
1.1.3 黑玉米植株花色苷 |
1.2 理化性质 |
1.2.1 物理性质 |
1.2.2 p H值对色素影响 |
1.2.3 耐热性和耐光性 |
1.2.4 氧化性与还原性 |
1.2.5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 |
1.2.6 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 |
2 黑玉米色素制备 |
2.1 黑玉米色素提取 |
2.1.1 黑玉米籽粒色素提取 |
2.1.2 黑玉米穗轴色素提取 |
2.1.3 黑玉米植株色素提取 |
2.2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
3 黑玉米色素生物活性 |
3.1 安全性评价 |
3.2 抗氧化作用 |
3.3 抑制肿瘤 |
3.4 延缓衰老 |
3.5 降血糖、降血脂 |
3.6 调节血压 |
4 黑玉米色素应用 |
(7)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
1.1 物理保鲜技术 |
1.2 化学保鲜技术 |
1.3 生物保鲜技术 |
2 鲜果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
2.1 罐头食品发展简介 |
2.2 果酱食品简介 |
2.3 蓝莓的加工性能 |
3 花青素提取纯化的研究现状 |
3.1 花青素简介 |
3.2 花青素提取的研究现状 |
3.3 花青素纯化的研究现状 |
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蓝莓鲜果的贮藏技术研究 |
1 实验处理与方法 |
1.1 实验处理 |
1.1.1 蓝莓的贮藏温度研究 |
1.1.2 蓝莓的热激处理研究 |
1.1.3 蓝莓的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
1.1.4 技术路线 |
1.2 指标测定方法 |
1.2.1 腐烂率的测定 |
1.2.2 失重率的测定 |
1.2.3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1.2.4 硬度的测定 |
1.2.5 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测定 |
1.2.6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1.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8 吸吸强度的测定 |
1.2.9 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1.2.10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1.2.11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1.2.12 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莓的贮藏温度研究 |
2.1.1 贮藏温度对腐烂率的影响 |
2.1.2 贮藏温度对失重率的影响 |
2.1.3 贮藏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
2.1.4 贮藏温度对SSC含量的影响 |
2.1.5 贮藏温度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1.6 贮藏温度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1.7 贮藏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
2.1.8 贮藏温度对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1.9 贮藏温度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2.1.10 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不同贮藏温度下蓝莓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2.2 蓝莓的热激处理研究 |
2.2.1 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蓝莓腐烂率的影响 |
2.2.2 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蓝莓失重率的影响 |
2.2.3 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蓝莓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2.4 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蓝莓硬度的影响 |
2.2.5 热处理温度及贮藏温度对蓝莓SSC含量的影响 |
2.2.6 热处理温度及贮藏温度对蓝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蓝莓的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
2.3.1 贮藏期间蓝莓腐烂率的变化 |
2.3.2 贮藏期间蓝莓失重率的变化 |
2.3.3 贮藏期间蓝莓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2.3.4 贮藏期间蓝莓硬度的变化 |
2.3.5 贮藏期间蓝莓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变化 |
2.3.6 贮藏期间蓝莓可溶性糖的变化 |
3 讨论 |
3.1 蓝莓的贮藏温度研究 |
3.2 蓝莓的热激处理研究 |
3.3 蓝莓的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
4 本章小结 |
4.1 蓝莓的贮藏温度研究结论 |
4.2 蓝莓的热激处理研究结论 |
4.3 蓝莓的涂膜保鲜技术研究结论 |
第三章 蓝莓罐头和果酱的加工技术研究 |
1 实验方法 |
1.1 蓝莓罐头的加工技术研究 |
1.1.1 工艺流程 |
1.1.2 挑选分级 |
1.1.3 清洗 |
1.1.4 硬化工艺研究 |
1.1.5 装罐 |
1.1.6 排气、杀菌和密封 |
1.1.7 储存过程中罐头的品质变化 |
1.2 蓝莓果酱的加工技术研究 |
1.2.1 工艺流程 |
1.2.2 感官评价标准 |
1.2.3 挑选分级 |
1.2.4 清洗 |
1.2.5 护色 |
1.2.6 匀浆 |
1.2.7 调配 |
1.2.8 装罐 |
1.2.9 排气、杀菌和密封 |
1.2.10 储存过程中果酱的品质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莓罐头的加工技术研究 |
2.1.1 硬化工艺研究结果 |
2.1.2 储存过程中罐头营养成分的变化 |
2.1.3 不同处理罐头的比较 |
2.2 蓝莓果酱的加工技术研究 |
2.2.1 不同加糖方式的比较 |
2.2.2 不同甜味剂的作用效果 |
2.2.3 不同浓度的酸味剂的作用效果 |
2.2.4 不同增稠剂的作用效果 |
2.2.5 浓缩工艺的研究 |
2.2.6 储存过程中果酱的品质变化 |
3 讨论 |
3.1 蓝莓罐头的加工工艺研究 |
3.2 蓝莓果酱的加工工艺研究 |
4 本章小结 |
4.1 蓝莓罐头的加工工艺研究结论 |
4.2 蓝莓果酱的加工工艺研究结论 |
5 附图 |
第四章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 实验方法 |
1.1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1 蓝莓处理与制备 |
1.1.2 浸提法提取蓝莓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
1.1.3 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
1.1.4 蓝莓花青素抗氧化性的研究 |
1.1.5 花青素的测定 |
1.2 蓝莓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
1.2.1 蓝莓花青素的静态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1.2.2 蓝莓花青素的动态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1.2.3 纯化后蓝莓花青素纯度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1 浸提法提取蓝莓花青素的研究 |
2.1.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蓝莓花青素工艺的确定 |
2.1.3 浸提法与超声波辅助法对比 |
2.1.4 蓝莓花青素抗氧化性研究 |
2.2 蓝莓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
2.2.1 九种不同大孔树脂吸附作用分析结果 |
2.2.2 九种不同大孔树脂解吸作用分析结果 |
2.2.3 静态解吸剂浓度对ADS-7解吸的影响 |
2.2.4 ADS-7动态试验分析结果 |
2.2.5 纯化后蓝莓花青素纯度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3.2 蓝莓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
4 本章小结 |
4.1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结论 |
4.1.1 浸提法提取蓝莓花青素最佳工艺 |
4.1.2 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蓝莓花青素最佳工艺 |
4.2 蓝莓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番茄渣的组成成分 |
3、番茄渣的处理及利用现状 |
3.1 当做工业垃圾处理 |
3.2 作为饲料替代品 |
4、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
4.1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
4.2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 |
5、从番茄渣中提取分离番茄红素的工艺 |
5.1 有机溶剂萃取法 |
5.2 超临界CO2提取法 |
5.3 超声波法辅助提取 |
5.4 微波预处理法提取 |
5.5 超高压法提取 |
5.6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法 |
6、展望 |
(9)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抗氧化剂的分类 |
1.1 酚类物质 |
1.1.1 黄酮类化合物 |
1.1.2 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 |
1.2 抗氧化活性肽 |
1.3 植酸 |
1.4 花色苷类色素 |
1.4.1 类胡萝卜素 |
1.4.2 花青素及花青素苷 |
1.5 多糖类化合物 |
1.6 其他天然抗氧化物质 |
1.6.1 酶 |
1.6.2 金属螯合剂 |
1.6.3 醌类 |
1.6.4 维生素类 |
2 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与进展 |
(10)紫甘薯花色苷的结构鉴定以及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
1.2.1 花色苷的概况 |
1.2.2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 |
1.2.3 花色苷的性质 |
1.2.4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
1.3 紫甘薯的概况 |
1.3.1 紫甘薯的概述 |
1.3.2 紫甘薯的育种 |
1.3.3 紫甘薯花色苷的主要成分 |
1.4 花色苷的制备 |
1.4.1 花色苷的提取 |
1.4.2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 |
1.5 影响花色苷稳定性的因素 |
1.5.1 pH 值的影晌 |
1.5.2 温度的影响 |
1.5.3 光照的影响 |
1.5.4 金属离子的影响 |
1.5.5 食品添加剂的影响 |
1.6 天然色素稳定化技术 |
1.6.1 加入稳定剂 |
1.6.2 加入抗氧化剂 |
1.6.3 加入金属离子鳌合剂 |
1.6.4 加入辅色剂 |
1.6.5 天然色素的微胶囊化 |
1.6.6 通过分子化学改性提高花色苷稳定性 |
1.6.7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高稳定性花色苷 |
1.7 紫甘薯的生理功能 |
1.7.1 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
1.7.2 紫甘薯花色苷的减轻肝脏障碍功能 |
1.7.3 紫甘薯花色苷的抗突变功能 |
1.7.4 紫甘薯花色苷的抗肿瘤功能 |
1.7.5 紫甘薯花色苷的降血糖功能 |
1.7.6 其它功能 |
1.8 紫甘薯花色苷的应用 |
1.8.1 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8.2 在化妆品行业上的应用 |
1.8.3 在药品行业上的应用 |
1.9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大孔树脂 |
2.1.4 主要的设备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紫甘薯花色苷的制备 |
2.2.2 紫甘薯花色苷的纯化 |
2.2.3 P3G 的标准曲线 |
2.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条件 |
2.2.5 质谱(MS)条件 |
2.2.6 紫甘薯花色苷的含量 |
2.2.7 影响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因素研究 |
2.2.8 紫甘薯花色苷抗氧化的测定方法 |
2.2.9 荧光强度的测定方法 |
2.2.10 紫甘薯的3 种加工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品种紫甘薯中花色苷的组分鉴定 |
3.1.1 紫甘薯中各花色苷组分结构解析 |
3.1.2 紫甘薯中各花色苷各组分的含量 |
3.2 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
3.2.1 紫甘薯花色苷各组分结构解析 |
3.2.2 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3.2.3 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3.3 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 |
3.3.1 温度对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的影响 |
3.3.2 pH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的影响 |
3.3.3 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的影响 |
3.3.4 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花色苷的稳定性的影响 |
3.4 紫甘薯花色苷的功能性 |
3.4.1 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 |
3.4.2 紫甘薯花色苷与DNA 的结合能力 |
4 讨论 |
4.1 不同品种紫甘薯中花色苷的结构鉴定 |
4.2 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
4.3 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 |
4.4 紫甘薯花色苷的功能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Ⅳ):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曹菲菲,康鹏玲,甄润英,郝宗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5)
- [2]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进展[J]. 赵子丹,葛谦,牛艳. 宁夏农林科技, 2016(02)
- [3]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油墨中的应用[D]. 邵信儒. 吉林大学, 2015(08)
- [4]中国拟青霉醇溶性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D]. 庞伟.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5]紫胶红色素提取技术及理化性质研究[D]. 张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2)
- [6]天然黑玉米色素研究与应用进展[J]. 王金亭. 粮食与油脂, 2013(02)
- [7]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D]. 刘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8]从番茄渣中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现状[J]. 刘林林,吴茂玉. 中国果菜, 2012(05)
- [9]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J]. 王缎,陈树兴,崔国庭. 食品工业, 2011(07)
- [10]紫甘薯花色苷的结构鉴定以及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研究[D]. 王晰锐.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