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82例疗效分析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82例疗效分析

(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2350)

【摘要】目的:探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8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治疗方式不同,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于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于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β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强直阵挛性发作、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以及肌阵挛性发作频率均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效率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儿分别给予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安全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63-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valproateandlevetiracetaminthetreatmentof82childrenwithepilepsy.MethodsFromDecember2015toDecember2016,82childrenwithepilepsyweretreatedinourhospital.Thetreatmentwas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ThetreatmentgroupIntheleftlevetiracetamtreatment,thecontrolgroupwasgivensodiumvalproatetreatment,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ResultsThelevelsofserumneuron-specificenolase(NSE)andS100βinthetreatment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tonicclonicseizures,simplepartialseizures,complexepisodesandmuscleThefrequencyofclonicseizureswaslowerinthecontrol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P<0.05).Inaddition,thetotalefficiencyof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nodifference,P>0.05,but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inthecontrolgroupwasmuchhigherthanthetreatmentgroup,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sodiumvalproateandlevetiracetamonthetreatmentofepilepsyissimilar,butlevetiracetamhasaprotectiveeffectonneurologicalfunction,lessadversereactionoccurs,safetyisbetter,theapplicationvalueisbetterhigh.

【Keywords】Valproate;Levetiracetam;Pediatricepilepsy;Efficacy

小儿癫痫又称为“羊角风”,属于临床较多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放电,导致出现突发性的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发作时间较短,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短暂性意识障碍,伴有感觉异常、躯体的特殊行为以及肢体抽动等,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据相关研究记载,小儿癫痫多发于10岁以内的患儿,且发病率为0.4%~0.7%左右,仅次于脑卒中[1]。由于小儿脑组织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癫痫发作的同时会对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使患儿出现智力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多给予药物治疗方案,其左乙拉西坦属于一类新型药物,对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药物毒性小,对癫痫发作可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发作频率[2]。本文主要选取我院82例小儿癫痫疾病患儿分别给予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治疗方式不同,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治疗组患儿男女各占比例为22:19,平均年龄(4.6±3.1)岁;对照组患儿男女各占比例为23:18,平均年龄(4.4±3.2)岁。癫痫发作类型包括:强直阵挛性发作25例、简单部分发作31例、复杂部分发作10例以及肌阵挛性发作16例。上述资料显示,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

(1)排除患有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疾病史;

(2)神经系统体征、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病变的患儿。

纳入标准:

(1)经我院医学委员会审核通过以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自愿,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正常的患儿;

(2)经Holter(脑电形图以及动态脑电图监测)后显示明确的病波,出现棘波、尖波以及棘-慢波等。

(3)再经头颅MRI检查后确诊。

(4)主要临床特征是: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伴有意识散失、尖叫、舌咬伤、面色青紫、尿失禁、口吐白沫以及瞳孔散大等症状,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可自然停止,然后进入昏睡状态[3]。

1.3治疗方式

治疗组给于左乙拉西坦(生产企业:UCBPharmaS.A.,批准文号H20110410)进行治疗,口服给药:1~10岁的儿童根据体重≤50kg给予起始治疗剂量是10mg/kg,2次/日。再根据患儿临床疗效以及耐受性,可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30mg/kg,并维持治疗3个月,2次/日。对照组给于丙戊酸钠(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进行治疗,起始剂量:每天10~15mg/kg,随后根据疾病变化,可增加剂量至每日20~30mg/kg[4]。但患儿必须接受严密的监测,给予维持药物剂量。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小组患儿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变化(在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液5ml,采用TBA120全自动生化仪,离心机转速调至40000r/min,逐层分离血清和血浆,进行血清检测)。评定标准:显效:在服药期间,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75%及其以上,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好转:在服药期间,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75%~50%左右,且出现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无效:在服药期间,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及其以下,病情加重,出现睡眠障碍、烦躁等较多不良反应。总效率=显效率+好转率。同时对治疗3个月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强直阵挛性发作、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以及肌阵挛性发作)等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

汇总后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版进行计算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结果

2.1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变化

治疗前,治疗组患儿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分别为(27.56±4.96)ug/L、(0.91±0.25)ug/L,对照组患儿的上述指标水平为(28.15±4.23)ug/L、(0.93±0.22)ug/L,小组间数据结果显示,t统计值分别=0.579、0.421,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分别为(12.15±2.36)ug/L、(0.46±0.11)ug/L,对照组患儿的上述指标水平为(20.15±3.14)ug/L、(0.69±0.18)ug/L,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降低,小组间数据结果显示,t统计值分别=13.040、6.981,P<0.05。

2.2发作频率统计

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各类癫痫的发作频率:强直阵挛性发作频率(5.12±1.03)、简单部分发作频率(8.56±2.15)、复杂部分发作频率(5.03±0.58)以及肌阵挛性发作频率(9.25±1.06),对照组患者强直阵挛性发作频率(7.69±1.16)、简单部分发作频率(11.36±1.52)、复杂部分发作频率(7.96±0.63)以及肌阵挛性发作频率(11.68±1.2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较低,数据结果显示,t统计值分别=10.607、6.809、21.908、9.493,P<0.05。

2.3治疗效果统计

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25例(60.97%)、好转15例(36.58%)以及无效1例(2.43%),治疗总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4例(58.53%)、好转15例(36.58%)以及无效2例(4.87%),治疗总效率为95.1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效率相比较无差异,数据显示:χ2=0.346,P>0.05。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睡眠障碍,对照组则出现4例睡眠障碍,4例烦躁不安以及2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总率为2.43%远低于对照组的24.39%,数据结果显示:χ2=8.504,P<0.05。

3.讨论

小儿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脑卒中,且男性多见于女性。该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占癫痫发病率的40%~50%左右。该疾病发生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全,在癫痫发作期间可能会导致大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对神经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患儿出现智力障碍,出现短暂性的意识障碍,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甚至强直阵挛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生活质量。NSE主要在神经细胞核的分泌细胞中,多参与神经细胞的代谢调节,在大脑组织的正常状态下,该指标水平及检出率较低,但在癫痫状态下,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受损,使血清NSE大量释放到脑脊液,从而导致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严重。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NSE水平越高,说明其神经细胞受损越严重,NSE指标变化对评估脑损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S100β属于一类酸性钙离子的结合蛋白,可以在人体神经胶质细胞检出,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S100β指标水平恒定,但若在癫痫发作期间,S100β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对神经元的放电的活动及频率进行改变,从而可以诱发神经组织损伤[5]。

目前,小儿癫痫疾病主要预防发作的方式是长期按时按量的服用抗癫痫药物,最多见的临床药物是丙戊酸钠,属于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进入机体后可以促进抑制γ-GABA的降解,降低氨基酸-甘氨酸的浓度,进而来稳定神经膜,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丙戊酸钠可以应用于不同程度以及类型的癫痫,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较好,但由于治疗后,多出现睡眠障碍、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左乙拉西坦属于一类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γ-GA-BA以及甘氨酸水平无显著影响,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囊泡,同时与SV2A相结合,再通过抑制囊泡内的神经物质的释放,来抑制放电作用,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该药物还可以降低CAI的海马活动,并将GABA阻断在海马部位,来避免大脑皮层的传导,也可以形成一定的N-钙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NSE水平以及S100β,保护神经元。左乙拉西坦治疗后,其生物利用度较高,可以提升血药浓度。在本文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7.56%、95.12%,无明显差异,但癫痫发作频率、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等发生率为2.43%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癫痫患儿分别给予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可降低血清NSE和S100β指标水平,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安全性较好,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永芹,刘乾,李强.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药,2016(12):00151.

[2]麦少珍,何敬成,杜斌.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7):908-910.

[3]孙文英.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00-102.

[4]张利利,程亚颖.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对小儿癫痫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14(5):346-347.

[5]尹君平.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5):112-114.

标签:;  ;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82例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