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发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发,植物,芳烃,转基因,基因,抗逆性,护坡。
金发草论文文献综述
于飞,马海天才,钟沃秀,陈舒雨,谢程程[1](2018)在《铅胁迫下金发草和狗牙根耐受性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梯度Pb~(2+)(0、250、500、1 000、2 000、4 000mg·kg~(-1))污染土壤,研究Pb胁迫下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生长及生理指标,分析比较两种园林中常见草种对Pb的耐受能力,为城市生态修复筛选出优良耐Pb胁迫的草本植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金发草和狗牙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外观质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与同期对照相比均差异显着(P<0.05);两种草的相对电导率(REC)显着升高(P<0.05),且均能够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土壤Pb胁迫;两种草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狗牙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金发草POD活性持续升高;Pb浓度4 000mg·kg~(-1)时金发草达到了自身Pb耐受阀值,表现出明显的Pb毒害特征,狗牙根则未达到自身阀值;Pb浓度2 000mg·kg~(-1)时两种草均能保持较为正常的生长状态;金发草和狗牙根对Pb均具有较高的吸收富集能力,但未达到超富集植物标准。综合分析两种草对Pb胁迫响应变化的差异,在Pb耐受性方面狗牙根强于金发草,因此狗牙根能够更好地适应土壤Pb污染环境,在Pb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李锐,王文国,赵琦,陈晓仪,徐莺[2](2018)在《金发草LEA3基因2个剪接体转化烟草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进一步鉴定金发草LEA3基因2个剪接体蛋白亲水能力和结构上的改变导致在抗逆能力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利用植物表达系统分析了2个剪接体在烟草体内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差异。以PpLEA3基因2个剪接体(PpLEA3.a和PpLEA3.b)的重组载体pMD19-T-PpLEA3.a和pMD19-T-PpLEA3.b为模板,PCR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pLEA3.a和pBI121-PpLEA3.b,并分别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烟草Nt-PpLEA3.a和Nt-PpLEA3.b。【结果】首先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检测,发现其基因组DNA和RT-PCR检测均表现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并可以正常转录表达。随后筛出转基因烟草并收获T2代种子后,对其进行抗旱生理特性分析,发现在遭受甘露醇150 mM的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植株均比野生植株生长状况好,野生植株相对矮小,叶片萎蔫,生长畸形,而转基因植株整体受损情况要好很多。同时分析了此模拟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论】转基因烟草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耐受能力PpLEA3.a>PpLEA3.b。进一步说明序列上的差异对基因的抗干旱能力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耿天龙,李佛生,于敏,罗枫雪,唐琳[3](2016)在《不同抗生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金发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抗生素种类(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噻呋钠和氨苄青霉素)和浓度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来确定适用于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和抑菌剂。结果表明:(1)金发草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很敏感,且其分化率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显着减少(P=0.01)。当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且有大量的白化苗形成,但分化率仍有36.56%;当卡那霉素浓度为15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11.94%,只有很少部分的愈伤分化出绿色的丛生苗;当卡那霉素浓度为20 mg·L~(-1)时,金发草愈伤组织基本褐化死亡,分化率仅为2.26%。因此,浓度为15 mg·L~(-1)的卡那霉素适合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2)金发草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要比卡那霉素弱,且潮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小,但毒害作用大。因此,潮霉素不适合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3)300 mg·L~(-1)的头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影响很小且能有效抑制杂菌的生长,较高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因此,300 mg·L~(-1)的头孢霉素和较高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均可作为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抑菌剂。该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金发草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抗性筛选剂和抑菌剂,为金发草的遗传改良及功能性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6年10期)
范林洪,李锐,童永鳌,王胜华[4](2015)在《金发草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RACE-PCR技术克隆得到金发草GM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pGMPase(GenBank序列号:KF586841).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787H2874N474O509S17;DNA序列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该基因与玉米、水稻、猕猴桃、烟草、拟南芥、番木薯等植物GM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二穗短柄草亲缘关系最近.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盐、干旱和冷胁迫)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干旱及低温胁迫后GMP基因的表达量都有显着性增加,并且其催化产物抗坏血酸含量也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李美玉,李锐,于敏,王胜华,陈放[5](2013)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金发草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是一种多年生岩生草本植物,在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金发草胚性愈伤组织,通过GUS(β-葡萄糖苷酸酶)瞬时表达率研究菌液浓度、浸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葡萄糖浓度、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金发草转化的影响,并利用确定的最佳条件将GUS基因转入金发草,获得稳定表达转化植株。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为0.6,浸染时间为10min,添加20mg/L的乙酰丁香酮(AS)和10g/L的葡萄糖,共培养时间5d为最佳条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经过抗性筛选后最终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频率为57%。再生植株经GUS染色和PCR检测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金发草基因组中。此转化体系的建立为金发草的遗传改良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李锐,王文国,范林洪,王胜华[6](2012)在《金发草LEA3基因两个剪接体转化酿酒酵母的抗非生物胁迫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第3组LEA蛋白(PpLEA3)基因两个剪接体进行分析,并利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分析两个剪接体在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差异。以PpLEA3基因两个剪接体(PpLEA3.a和PpLEA3.b)的重组载体pMD19-T-PpLEA3.a和pMD19-T-PpLEA3.b为模板,PCR法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YES2-PpLEA3.a和pYES2-PpLEA3.b,并转化酿酒酵母细胞得到重组菌INV-PpLEA3.a和INV-PpLEA3.b。通过比较重组菌和对照菌(转空载体pYES2)在NaCl、NaHCO3、低温、干旱、UV胁迫下的恢复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菌胁迫后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菌,两个剪接体对非生物胁迫抵抗力的大小为:PpLEA3.a>PpLEA3.b。两个剪接体在核酸序列上的差异导致了在蛋白亲水性和结构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在抗逆能力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江韬[7](2011)在《蚯蚓活动对金发草修复土壤菲芘污染的强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sp.)对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修复菲、芘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1~322.1 mg kg-1)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芘污染土壤中金发草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0d后,种植金发草的土壤中菲、芘的平均去除率高达77.0%、70.6%,平均去除率分别较无蚯蚓作用时(68.7%、61.2%)增长了8.3%、9.5%;相同污染水平下,蚯蚓活动对芘的强化去除程度总是大于菲。各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芘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6.6%、42.8%)最为突出,分别较无蚯蚓活动时(41.6%、36.6%)增长了5.0%、6.1%。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中菲、芘污染的去除作用。(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冯义龙[8](2010)在《优良的岩生护坡植物——金发草》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别名竹篙草、黄毛草、金发草、蓑衣草、竹叶草、露水草等,为禾本科金发草属草本植物,产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其根系发达,较耐干旱,是优良的岩生护坡植物,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期刊2010年03期)
王文国,李锐,王胜华,陈放[9](2010)在《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植物金发草的适生区与生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是一种可以在风化的岩石表面等极端环境下生长的优良先锋植物,可用来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正被广泛研究利用。利用DIVA-GIS软件对金发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软件整合的Bioclim模型对金发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金发草在我国华南、华中、西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和适生区域,对海拔、生长基质和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性广泛,可以用于川东丘陵、云贵高原、闽浙丘陵、两广丘陵等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0年06期)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10](2009)在《金发草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对土壤中芘、菲的去除效果与修复机制.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322 mg.kg-1)内,种植金发草能有效去除土壤中芘、菲污染.70 d后,菲、芘去除率分别为50.97%~86.77%、46.45%~76.7%;比对照1(加0.1%NaN3)高63.56%、58.6%,比对照2(无NaN3)高46.09%、42.92%.金发草能吸收、富集部分菲和芘,根、茎叶组织中菲、芘含量随菲、芘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根部大于茎叶部、芘大于菲,但生物浓缩系数却逐渐减小.修复过程中,非生物因子、植物代谢、富集、微生物降解对菲的去除率分别为5.1%、0.32%、4.22%、17.47%,对芘的去除率分别为2.56%、4.27%、2.01%、15.68%;植物-微生物间的交互作用对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41.56%、36.64%.说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是金发草修复土壤中菲芘污染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金发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进一步鉴定金发草LEA3基因2个剪接体蛋白亲水能力和结构上的改变导致在抗逆能力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利用植物表达系统分析了2个剪接体在烟草体内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差异。以PpLEA3基因2个剪接体(PpLEA3.a和PpLEA3.b)的重组载体pMD19-T-PpLEA3.a和pMD19-T-PpLEA3.b为模板,PCR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pLEA3.a和pBI121-PpLEA3.b,并分别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烟草Nt-PpLEA3.a和Nt-PpLEA3.b。【结果】首先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检测,发现其基因组DNA和RT-PCR检测均表现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并可以正常转录表达。随后筛出转基因烟草并收获T2代种子后,对其进行抗旱生理特性分析,发现在遭受甘露醇150 mM的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植株均比野生植株生长状况好,野生植株相对矮小,叶片萎蔫,生长畸形,而转基因植株整体受损情况要好很多。同时分析了此模拟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论】转基因烟草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耐受能力PpLEA3.a>PpLEA3.b。进一步说明序列上的差异对基因的抗干旱能力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发草论文参考文献
[1].于飞,马海天才,钟沃秀,陈舒雨,谢程程.铅胁迫下金发草和狗牙根耐受性的对比[J].草业科学.2018
[2].李锐,王文国,赵琦,陈晓仪,徐莺.金发草LEA3基因2个剪接体转化烟草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
[3].耿天龙,李佛生,于敏,罗枫雪,唐琳.不同抗生素对金发草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6
[4].范林洪,李锐,童永鳌,王胜华.金发草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李美玉,李锐,于敏,王胜华,陈放.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金发草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
[6].李锐,王文国,范林洪,王胜华.金发草LEA3基因两个剪接体转化酿酒酵母的抗非生物胁迫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
[7].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江韬.蚯蚓活动对金发草修复土壤菲芘污染的强化作用[J].土壤学报.2011
[8].冯义龙.优良的岩生护坡植物——金发草[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
[9].王文国,李锐,王胜华,陈放.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植物金发草的适生区与生境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0
[10].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金发草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机制[J].环境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