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之研究

《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之研究

谢宇峰[1]2003年在《《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本文从动态治疗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临床应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理论基础研究:指出恒动观和整体观是动态治疗思想的理论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诊断和治疗时,必须从动态和整体两方面入手,才能正确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理论体系研究:从未病防治、既病论治及愈后调治叁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对疾病的治疗应始于病前、继于病中、续于病后,着眼于疾病产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临床应用研究:提出分期治疗、守方与应变治疗、阻截治疗、顺势治疗、择时治疗等五大动态治疗理论,并分别就其临床应用作出探讨。临床指导意义:从有利于把握疾病规律、制定治疗方案、实施疾病预防、完善辨证论治等方面,就动态治疗思想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本文通过研究探讨,认为动态治疗思想是《黄帝内经》治疗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内涵,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价值,有利于我们临床树立牢固的动态观,防止静止、孤立地看待健康和疾病,对于减少发病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徐胤聪[2]2017年在《《黄帝内经》治疗思想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结合方法学理论探讨,对《内经》治疗思想和相关思维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探讨《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研究成果:1.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病求本、惟顺而已、治其未病、和为圣度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思想。2.《内经》治疗思想形成于根植在古代医家意识中并指引其医疗实践活动的六种思维方法:整体思维、意象思维、变易思维、辩证思维、类比思维、经验思维。3.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4.总结思维方法在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中的作用:意象思维决定了思维的起点、要素与结论;整体思维奠定了思维的格局;变易思维确立了思维要素的性质;辩证思维实现了思维分析过程的顺利进行;类比思维促使思维结果的发展和升华;经验思维是思维升华的基础以及结论获得的重要途径。5.总结《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的特点:以“象”为基本思维要素;思维方法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多种思维方法相互渗透;体现治疗思想同源异化的特征。6.明确《内经》治疗思想的方法学指导意义:从根源建立中医思维,促进中医理论发展;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保持中医特色。研究结论: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各有侧重和优势,是《内经》治疗思想形成发展并闪耀至今的决定因素。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治疗思想形成模式,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皆有十分重要的方法学意义。创新点:1.从方法学角度,以思维方法为切入点,分析《内经》治疗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2.探究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以图示方式表示,并总结其特点。3.明确并强调思维方法在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中的导向作用。4.深度解读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意义。

刘朝贵[3]2009年在《海峡两岸《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养生的目标,即是在促进身心健康与延年益寿。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着健康,盼望着长寿,“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以下简为《内经》)里就非常明确地写道:“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这段论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是在于人们是否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黄帝内经》的养生原理有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和于阴阳,调于术数;形神合一、神重于形;人之叁宝:精气神;致虚极,守静笃;平易恬儋,无所欲求;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先秦道家与《黄帝内经》两者相关的养生方法有精神调摄:清静养神,恬儋乐观、少私寡欲,心安不惧、道德修养,仁者寿等;饮食起居调摄:节饮食忌偏食偏嗜、起居有常,顺四时而适寒暑、劳逸适度,气从以顺、戒房劳,节欲保精等;以及运动养生。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灿烂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学领域里,中医传统的养生学,对于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祖国伟大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奇珠。在当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疾病谱的改变、治疗环节的提前,养生保健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它们发展以来的高峰。《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石,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使它更好的指导大众生活。我们综合归纳大陆、台湾对《内经》养生研究的纲要,提炼对现阶段最有意义的养生原则及方法,对两岸研究情况的差异部分进行分析,最后从两地研究者、研究性质的差异中进行总结,探讨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本文的架构,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在介绍前人对《内经》养生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动机及研究方法。王洪图曾针对它在中医学的地位与意义提出看法说:“《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丰富而科学的理论、防治疾病的的重要原则与技术,同时还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运用古代多科学理论与方法,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关注的焦点和中国传统哲学并无不同,一样以人为中心,重视天人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道”乃是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即人处于天地之间,如何透过天文、地理的知识,进而掌握自然规律,以安顿自己的生命,这正是《内经》所思考的重点。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可知《内经》着书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治病,因此强调治于“未病”、“未乱”的观念,并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本文利用台湾硕博士论文信息网搜寻检索,在台湾地区,以《黄帝内经》为主题的学位论文计有二十二篇,以《养生》为主题的学位论文计有十八篇。大多数研究的题材均以先秦诸子为主。藉由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研究,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养生思想。至于大陆近10年来《内经》或/和养生的硕博论文研究情况统计如下:以“内经”为关键词查找大陆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硕士博士论文,共98篇,其中来源于各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或中医研究院或医科大学中医系89篇,其余包括师范类学校4篇,体育院校1篇,普通大学文史哲类等4篇。以“养生”为关键词查找大陆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硕士博士论文,共52篇,其中来源于各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或中医研究院22篇,其余以师范类学校、体育院校及普通大学文史哲系为多。养生的研究内容涉及宗教、武术、饮食、建筑、美学、房事等具体方面以及对个人或某着作养生思想的研究,研究最多为道家思想,共10篇。第二章为中医养生的历史,主要介绍养生的发展历史、及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哲学背景,指出《周易》、儒、道、《吕氏春秋》等是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最深远的理论,并提出《内经》在中医养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台湾学者吕秀枝从先秦道家与《内经》中经文中摘录相关养生的论述,并归纳其养生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张超中则以“仙”“道”“医”探讨“道”与“神”的的关系,认为医道关系是“道”与“神”的逻辑起点。并通过对《黄帝内经》的“道”与“神”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神”是《黄帝内经》的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第叁章深入探讨《内经》养生理论在中医养生的地位,《内经》的产生有一定的环境、种族、时代特性,由中国传统思维演绎出来,吸取阴阳五行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基本特点。《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种理念其实体现了数学中的“极限”思想。第四章概括《内经》养生的基本观点包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结合的生命观、治未病的预防观等,从源流、内涵、外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关于《内经》的诸多养生的观点中,两岸学者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法。台湾方面,董家荣概括养生的原则为:保养五脏,避免早衰;以适为度,有所节制;因人制宜,知所权变;未雨绸缪,及早预防四个方面。吕秀枝则将内经养生原理概括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和于阴阳,调于术数;形神合一,神重于形;人之叁宝:精气神;致虚极,守静笃;平易恬儋,无所欲求;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刘秋固则将养生哲学分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饮食维生补益精气: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罗金发将《内经》的基础理论概括为:天人相应的哲学人类学;“阴阳五行”学说;整全性思维。进而提出《内经》养生的关键在于形神,包括:养神;养形;形神交养。而台湾医学院派代表,中国医药大学陈钦铭教授取灵枢师传篇、素问宣明五气篇及四气调神大论等叁篇部分章节,共组成第二卷第一篇的“顺养篇”,提出顺养的观点,将养生要点分为:养生唯顺(彼此大小,唯顺而已);最适宜的治疗(量其所宜,随顺调之);辨证论治医学的嚆矢(胃热、胃寒、肠热、肠寒);尊重专业,珍惜知识(以道语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春夏取标,秋冬取本);节食与节欲(适于口则害于身,违其心而利于体);中庸之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注重预防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大陆方面,《内经》养生的研究较为广泛,各大中医院校、中医研究所每年均有大量的文章见诸报端,分类的具体方法更多,从研究的内容来说,两岸相差不多,主要体现的是研究者侧重点的不同及进度的不同,因为很多内容实有相通之处;筛选大陆所有分类的方法,关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形神结合的研究最多。第五章概括《内经》中谈到的具体的关于情志、饮食、运动、房事、经络、体质等方面养生的精要,并提出具体的养生措施。《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人无饮食(即“水谷”)则死,饮食乃是维持生命所必须,因此,“人为天地合气所生”即是:人体之真气虽禀受于先“天”,但仍须结合后天的水谷精气,即“地”之五味,才能共同维持人的生命,两者缺一不可。“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内经》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动以养形”是指运动可促使人体气血充盛、百脉畅达、精气流通,能够增强人体生理的气化作用,以及气机的升降出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使得机体强健而祛病延年。本文探讨《内经》关于运动养生的理念、方法及后世的运用。第六章通过上述两岸关于《内经》养生的情况作一个评述,发现两地关于《内经》养生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上无明显之差异,只是进度快慢;差异在于研究者性质之不同,这种差异直接导致其理论性质研究与实用性质研究的差距。《内经》养生研究重视情志方面,情志身心疾病是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死学”这门当红的医学哲学社会伦理学,已经由台湾学者率先提出“《黄帝内经》的生死观研究”以及“《黄帝内经》之生命伦理学”两篇论文。第七章对中西方的养生保健情况作一概述,两方的不同点在于中方重形神、动静结合、整体调养、药食结合、养生养德结合与西方重形、以动为主、局部锻炼、重视营养素、只重形体锻炼等差异。因为形神统一,互为体用,所以养生时便要“形神兼养”;因为神对形有主导作用,所以养生时“以神为主”。西方对精神养主有一个转变过程。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讲到精神健全和养生的关系。他认为,健全的身体并不能因身体健全而改善精神,但健全的精神却可以改变身体,以此说明精神应该是健康的首位。但是,因为没有提供系统的身心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身与心容易被割裂理解,以致到现代人们在进行身体保健时把心“丢”了。第八章为总结部分,从《内经》作为一部医书的旨趣来说,是在教人宝命全形、治身延寿。因此透过对“精气神”的了解与实践,“寿康天年”便成了内经养生思想,或修道成就的最终指标。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擘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整篇《黄帝内经》是以气、阴阳、五行、精、神建构出以“人”为中心的养生观,《黄帝内经》其所关切者是“人的生命”。也就是说,《黄帝内经》用气、阴阳、五行、精、神……等概念去解释、建构一个天人宇宙观;作为一个认知者来说,“气”、“精”、“神”、“阴阳”、“五行”……等概念都是“认识论”的,都是“诠释”的;只有“人”才是宇宙天人坐标中心点。正如《道德经·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这种概念让我们认清并把握天人之间那种本然的关系,让吾人重新体会天人玄同之钥……。这也许是《黄帝内经》文中“气”、“精”、“神”、“阴阳”、“五行”……等相关诸概念所要传达的“养生之道”吧!最后,从个人的养生保健方面,无论东方、西方,台湾、大陆,其对养生有益的,我们都应该吸取经验,萨特所说的“存在就是合理”,一种文化能够留存下来,必有它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合理性。我们应该发扬这种文化无国界的观念,共同研究,扬长避短,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研究态度上,更多的重视其实用性的研究,服务大众。本篇论文之材料,是以《内经》之原文为主,以及有关《内经》的养生思想之典籍、文献,并参考大陆、台湾有关《内经》之硕、博士论文等。

杨寒松[4]2014年在《《黄帝内经》阴阳思想的哲学源流及其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以《黄帝内经》阴阳思想的哲学源流及其理论的内涵与特点为研究目标,以古代文献材料以及近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类文献为研究对象展开的中医基础理论性研究。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之一。其中,阴阳为抽象的气,是比附于具体事物或现象存在的两种属性的抽象之气。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极难辨别。而辨别阴阳是中医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等,将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学术水平和中医医疗实践的的诊疗水平。现在《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阐发,主要是在阴阳互藏、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不同角度,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的。至于其哲学起源,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着作并没有做过多的、详细的描述。然而要想更深入的把握阴阳理论,必须加强对阴阳思想哲学起源的把握。而且现行的阴阳学说其对阴阳理论的阐释角度较为发散不易整体性的把握。因此,本文即是从阴阳思想的哲学起源开始,逐步深入到对《黄帝内经》阴阳思想的论述中。着重从哲学上阴阳理论的内涵及特点,阐发《黄帝内经》阴阳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特点。并且从整体、动态的宏观角度阐发《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方法本文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采取史学、文献学等方法。收集充足的材料,对材料中有关阴阳学说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分析。最终总结出哲学上阴阳理论内涵的发展、变化史以及《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内涵及特点。结论哲学上阴阳思想先是由具体的自然现象升华为自然界的天地之气,再由自然界的天地之气升华为抽象的“气”,最后由抽象之“气”升华为万物本源之阴阳。并且具有贵“阳”与贵“和”的特点。《黄帝内经》援引了哲学上阴阳的理论。并且正确的、灵活的将阴阳理论用于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并且延续了哲学上阴阳理论的特点,也具有了贵“阳”与贵“和”的特点。《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内涵应放在阴阳运动变化的整体中把握:既阴阳互藏、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运动变化基础和前提,阴阳交感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形式,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运动变化的整体规律,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变化量变与质变的两种外在外在表现形式。《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所阐释的阴阳变化过程是动态的均势平衡过程。是动态的均势的常阈值内的平衡,是阴阳双方的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稳定于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止。

陈欣然[5]2017年在《中医脉诊起源及《脉经》以前各脉诊法本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脉诊起源探索及各种脉诊方法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重现早期脉诊体系面貌,分析不同脉诊方法的命名理据、演变过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对人体脉动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深化脉诊在四诊中的利用价值,为推进完善中医脉诊体系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文献依据。方法:1.文献搜集及纳入标准:运用文献版本学对所参考的古籍进行优质排察,体现文献学术内容的准确性及价值性。2.检索内容:脉诊理论及临床诊疗的原文论述。3.检索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电子检索《中华医典》和相关书目的电子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书目的善本。将电子检索结果与手工检索结果相比对,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可靠性。4.资料的整理和存档:将文献中与脉诊相关的论述摘录到EXCEL表格中存档。逐条分析原文,察阅相关注解、校释着述,归纳总结脉诊起源及各种脉诊方法在古籍文献中相关论述。5.撰写成文:参考相关史料,对上述系统整理后的脉诊文献进行客观分析。结合《史记》《淮南子》《盐铁论》等史料文献中呈现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背景、科学技术背景及思想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与纳入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探析中医脉诊起源与各脉诊方法的命名理据、演变过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对人体脉动信息处理的思维发展脉络,对其做出尊重历史原貌的描述性概括分析。内容:医学部分:马王堆医书、张家山医书,《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非医学部分:《史记》《淮南子》等相关脉诊文献。如扁鹊、仓公、华佗等人的脉诊文献资料。整理这些资料有助于对脉诊起源及古代脉诊方法的本义更为全面的了解。主要分为以下9个研究方面:1独取寸口脉诊法 2叁部九候脉诊法3十二经脉诊法(遍诊法)4人迎寸口脉诊法5四时脉诊法 6五脏脉诊法7五运六气脉诊法 8趺阳脉脉诊法9尺肤诊结论:1.最初记载"脉""的古代文献并非医学所独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水与气的认识与脉文化的阐释无不体现着人们对"脉"的重视。到了两汉时期,随着原始脉学知识的积累与普及,已认识到脉动力度和次数与人的生死、病症的相关性,而脉的循行路线可视为局部脉动的延长,从相关文献分析可以发现早期医学中脉还尚未分化为明确的"血脉""经络"系统,两者在发生、发展的道路上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奠定了中医脉诊理论体系的发展。2.在"古脉书"中所看到的脉的循行路线,已经突破了局部动脉的范围,而延伸有了相当的长度、运行节奏与气血多寡的辨识。在诊疗过程中经常揆度脉的循行路线的行为,往往与脉诊文本并出,可以说"古脉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脉诊理论体系雏形,脉诊体系的最初建立就是在扁鹊经方派与《黄帝内经》医经派时期。3.这种脉诊理论伴随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哲学思想——象思维、天人相应、数术观以及天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正是在其影响下,脉诊思维的特征展现出并非是一因对一果的线性逻辑方式,而是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4.独取寸口脉诊法:该脉法源于《黄帝内经》以"胃气"立论的寸口脉诊法,寸口作为十二经的气口之一的寸口为肺经在人体体表中最准确、最方便的切脉点,是诊胃气最重要的地方。《内经》时期寸口不讲寸关尺,"太过"和"不及""是诊寸口脉的基本原则。相比发展到《难经》多是论述气血的运行,并将这种运行的出发点与目的地都归于寸口,以证明寸口脉的重要性。其诊断思维上也有了新的变化。相比《黄帝内经》还是局部的脉象反映局部的病变,独取寸口脉诊法认为寸口叁部脉中脏腑的生理、病理反应及定位关系与脏腑经络的阴阳五行属性密切相关,且以脉象的形式表现到相应部位;丰富了关部脉诊理论,并对独取寸口脉诊法中覆溢脉在荣卫盛衰主病的临床表现举例分析。5.叁部九候脉诊法:该脉法在《黄帝内经》独立成篇。诊断思维模式以察独、察平、察相应为主要分析内容,并用经脉之名来指代脉诊部位。文中明确论述诊脉的目的不是脉象本身,而是诊察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状态,这种脉诊思维模式对后世脉诊方法影响深远。但纵观后世医家并无全面继承与应用。也多为独取寸口的"叁部九候"脉诊法的论述,很少篇章中有人迎寸口脉诊对比应用,或如趺阳脉诊法中论述的独立脉诊。可以推测在诊疗过程中也并未实现除寸口脉诊以外的脉诊法的全面继承与应用。6.十二经脉诊法(遍诊法):十二经脉脉诊法是判断经络虚实盛衰的方法之一,其辨证理论是以经脉统领脏腑,所以没有固定的脉诊位置。鲜有医家从脉诊角度来解释的。根据对"是动病"与"所生病"的考证,分析指出"是动"之义,中的"动"字,不是所谓经脉病理上的变动,而是脉诊时指下所感觉到的动脉异常搏动,与经脉上的动脉穴位有关,"是"所指代的"某脉",属于狭义的用法,指称具体的动脉。即通过脉动点的异常变化诊断经脉有哪些病症。"所生病"则是该脏腑系统出现病变所出现的疾病表现。7.人迎寸口脉诊法:该脉诊法出自《黄帝内经》,现今对其定义分歧较多。其脉位人迎位在喉结两旁,颈动脉处,足阳明胃经;寸口/气口在两手桡动脉,属手太阴肺经。对比两部位的脉动情况,可诊脏腑经脉之病,候阴阳、表里、虚实之证,病情的轻重缓急,预后吉凶。8.四时脉诊法与五脏脉诊法:《黄帝内经》时期,医家认为人体的时间应和天地相应的"脏气法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以"生气通天"来解释其发生的机制。引申为脉与气、天与人相应之论,并认为人体脉动变化与症状的变化只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脉象与症状的变化,都只是病机在不同部位及不同层次的反映。四时脉诊法与五脏脉诊法脉法只言脉变,不言脉位。推测应该能在任何一个脉动点都有所反映。能够从季节的变化中,通过触摸的方式体会出脉象的细微变化。发展到《难经》时期反复论证了古人在辨证重视时间结构的同时,根据自然界四时变化相应的脉动现象,可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脏腑辨证不仅成了脉诊分析的出发点,也成为脉诊分析的目的地。9.五运六气脉诊法:该脉诊方法只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论述。秦汉时代以占卜与相术等具有典型的数术思维社会文化背景下,医学方面体现在推断疾病,把医学经验与哲学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以五运六气为预测机制的从病因到治疗的医学理论体系,衍生出五运六气脉诊法的运用,尤其体现在疾病的预后方面的临床实践。10.趺阳脉诊法:趺阳脉是张仲景简化的叁部诊法的诊脉部位之一,以"胃"是人体气血生成与运行等生理活动的根本为立论依据。其诊断思维模式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的理论,以辨荣卫气血的盛衰。其临床意义多体现于疾病的病脉证并治的运用。11.尺肤诊:尺肤诊是十二经脉诊法的补充,被众多脉学书籍多所引用,也是引起最多分歧的内容。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时期,《黄帝内经》中尺肤诊的意义已无再现,尤其是诊尺在经络诊断的诊断意义,后世医家多承袭《难经》独取寸口法,发展成独立的尺部脉动的诊察,尤其突出肾主尺部的诊察。意义:"习非成是的不能以古人之是为是,似是而非的不能以古人之非而不以为非""对中医脉诊学的起源及各脉诊方法的本义开展研究,对理解脉诊特殊性及思考其现代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系统、客观、深入的钻研,才能由博返约,去粗取精,挖掘出尘封在文献典籍中脉诊的宝贵经验,使其服务于脉诊临床与现代化。

吴季庭[6]2015年在《《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理有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和于阴阳,调于术数;形神合一、神重于形;人之叁宝:精气神。致虚极,守静笃;平易恬淡,无所欲求;预防为主,不治己病治未病。《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开创了后世的“治未病”,“寿夭论”及“亚健康”的理论基础。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变化,人们对防病健身、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而从是养生尤显其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台湾地区根据自身的体质采用合理饮食起居,锻炼形体,调情养性等方法,来达到防病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卫杨[7]2017年在《叁焦气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叁焦气化理论滥觞于先秦,成形于《黄帝内经》(以下简为《内经》),为《难经》、《中藏经》所推崇并诠释,为诸多大医所研习并实践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起到了千年医学,砥柱中流的传承作用。目的:本文从文献研究循证,旨在探讨既往学界对中医叁焦气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出土与传世古文献中与该理论相关之重要论述,探究该理论之深刻内涵,与其发生、发展之原因,并为今后的医学理论深入研究、发展与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王国维两重证据法全面收集、分析与该理论相关的古文献。概述中医界近几十年来对叁焦气化理论的认识与对其所做的研究,综述其在《内经》成书前的滥觞、《内经》中的成形与运用,以及《内经》以降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彰显中医基础理论(中基理论)以叁焦气化为纲的本来面目。并从文字学角度探讨叁焦气化的初始与医学内涵。本文分五章,第一章综述叁焦气化理论之研究现状。第二章梳理先秦出土与传世文献,探讨"焦"字当时之内涵,通过对比探究古人目中之叁焦。第叁章梳理《内经》,探讨叁焦气化理论之成型,其被提出的始末、动机与意义,其相关之内涵、形态与功能。第四章论述叁焦气化理论与《内经》其它理论的关系。第五章探讨该理论的既往临床应用与前瞻。结果:本研究发现,(1)叁焦之"焦"在先秦两汉已具水、火与气之内涵,为古先秦气、液、固物质叁态可互化之自然观,为古人从禾苗受热晒、霜冻皆焦枯,受热化气,气遇寒凝水等自然现象所悟出。(2)《内经》之叁焦概念是由先秦养生、练气之"叁咎"观、"橐龠"观演化而来。(3)叁焦气化理论是《内经》医家经过咨询诸科大家、反复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为医学建论所作的创新。(4)《内经》之叁焦概念不是指单一器官,而是指一系列器官所组成的一个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传变的代谢体系。该体系在《内经》包括腹腔、皮肤、汗孔、膜原、胃上口、缺盆、膻中、心包、膈下、腋、腠理、骨、九窍、365气穴等。(5)叁焦体系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属于未完成研究状态,其微观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叁焦气化理论的关系留待后世之人继续研讨并发展。(6)气与阴阳是叁焦气化理论的初级基础概念,五行、五藏为其中级概念。叁焦气化是医学理论之高级概念,因其整合并贯穿了医学以气诊、疗模式。(7)认同叁焦气化理论的为叁焦有气派,是医学以象传承之主流,其中视叁焦有气无形派为历代大医,其贡献在调气之升降开阖以去病之临床治疗。视叁焦有气亦有形派为其发展分支,如吴鞠通、王清任等以气、形互参,使其诊、其方皆更为具体、细致。无气有形派由宋陈言始挑战叁焦无形说,注重解剖,发现更多人体器官属叁焦体系,其贡献在解剖,将对临床之气、形互参,对叁焦气化理论之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促进。结论:叁焦气化理论在《内经》是一个成形并较为成熟的医学理论。该论基本概念叁焦发源于先秦,理论成形于《内经》,是由当时诸医咨询历代科学传承,总结诸家之诊疗实践经验、体悟为医学所创的一个由观象、调气为治疗手段的人体医学代谢理论,具可重复、推广性。该理论以叁焦气化为纲,整合并贯穿了气、阴阳、五行、五藏之气与十二经脉思想、理论或模式,成为以气、阴阳为初级概念,五行、五藏为中级概念,叁焦气化为高级概念的人体代谢可由调气而平衡之复杂医学理论。该理论着眼于以气诊、疗,旨在调气、畅通气机以恢复叁焦正常气化,达到人体五藏阴阳平衡之内稳态,有助于指导临床。虽出于当时条件所限,《内经》建此医学理论时暂时割舍,不去纠缠解剖之细节,但不等于医学到此止步,而是藏之灵兰之室,留待后人去研究,留下以气、形互参、相长之医学理论发展之空间。

徐月英[8]2008年在《《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总结人类一般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黄帝内经》思维模式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说明《黄帝内经》思维模式的产生不能脱离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与《黄帝内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知识总量积累、民族文化结构等密切相关。阴阳家是活跃于战国末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从谈天到论人是其最主要的学术观点。虽然其代表着作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但是其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却散见于《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淮南子》《春秋繁露》等各家的着作当中,表明阴阳家的学术主张为各家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同样吸收了阴阳家的一部分学术观点,如应同论思想、顺天守时观点和对事物进行横向归类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被普遍吸收和利用,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基本观点,并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论述医学道理,建构了四时五藏阴阳的基本医学模式。《易经》号称群经之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分别代表八类象征性事物,实属远古初民观察、领悟和推测事物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易传》在解释《易经》时初步提出了一套象数原理,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推衍,并从象数两个方面揭示事物变化的法则。“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全面概括了《周易》的象数思维、变异思维、相成思维的基本原理。象数思维体系的基本符号是阴爻和阳爻,基本概念是阴阳,《黄帝内经》直接将阴阳思维作为自己的主要思维模式,用以说明和解释人身及天地自然之理,并借助其变异思维和相成思维原理构建了整体衡动的思维模式。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其肇端于老子及其所着的《道德经》,是以“道”为其学说宗旨的学派。其主要观点是道气论、无为观以及辩证思维。《黄帝内经》中的天人观、生命观、养生观、疾病观等,无不显示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其中反复出现的“道”、“一”、“虚”、“静”等字,似仍保持着老庄之学的原义,并为《黄帝内经》构建了“道气合一”的思维模式;其“自然无为”因顺自然的思想为《黄帝内经》顺势思维提供了思路;尤其是辩证法思想直接指导《黄帝内经》构建了自己辩证思维体系。儒家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至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一个影响较大的“显学”。其中庸观、重礼治思想在中国哲学和文化史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儒与医研究的主体都是人,只不过儒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医研究的是人的自然属性。《黄帝内经》全面继承和接受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直接提出:“和本曰和”的中庸思想主张,形成了以阴阳平衡为代表的中和思维模式。儒家重礼治思想的实质是等级思想,《内经》不仅直接将社会的官职用于说明人体不同脏腑的作用而提出了十二官理论,并且在解释和说明人体生命现象时还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原理。九宫图是秦汉时期的九宫占术收入到《灵枢·九宫八风》中的九宫模式数图,很显然是古人遗留而保存在《黄帝内经》中的内容。九宫图及其数字的排列顺序与洛书完全一致。图中确定了九宫的名称,再把九宫格与后天八卦、节气、方位、数结合。以中宫(太一即北极星)为核心,观察气象变化以预测疾病,提出九宫八风的理论。通过对九宫图所示内容的理解可以明确其对《黄帝内经》数思维模式建构的重大作用。另外《黄帝内经》受惠施,公孙龙名家名实思想的影响,认为天地之气化生万物的名称,要根据其形态来命名,故提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名家的名实又有“在形象之内”与“在形象之外”的区别,名家的这种超乎形象的思维应该是《黄帝内经》“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形上思维的本源之一。以孙武、吴起、孙膑为代表的兵家对《黄帝内经》思维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自然无穷变化说明兵法之无常道,以及避实就虚的军事思想都直接引入到医学领域,提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作为确立治则治法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无疑是受到兵家的启迪和影响。象思维模式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维模式,也是《黄帝内经》的主导思维模式。文中归纳了象以及象思维的含义,明确了象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性、功能动态性、模糊整体性、多维多样性等特点,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等。《黄帝内经》应用古代阴阳、五行观念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自然也就全面继承了阴阳五行的取象性,并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认识和推演与人体生命相关的所有事物和现象,从而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以象为推演和说理工具的学术体系。如在阴阳模式下不仅提出了一阴一阳和太少思维模式,还创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叁阴叁阳模式,以及阴阳藏象模式。在五行模式下不仅全面接受了五行归类方法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模式,同时创建了能够反映医学特点的制化胜复模式,特别是依据阴阳五行理论模式建立起来的藏象体系和经络体系,均是在对天地自然之“象”和社会人身之“象”观察和认知的前提下,运用远取诸物,类比人身;近取诸身,“司外揣内”或“司内揣外”的方式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象思维模式下完成的。数思维模式是运用具有特定意义的“数”进行类比推衍的一种固定的程式。数不仅用于表示事物的量,而且在中国古代的先贤那里也为数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并与某些事物的“象”相对应。因此,这里说的数思维不是纯粹数学意义上的运算思维,而是代表了某种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的一种思维形式,从本质上说是对事物认识的另一种思维形式。《黄帝内经》对数的使用也相当的普遍,即使用具体直观计量、定量的“数量”之数,也使用定性、标象的“运衍”之数。而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则主要使用的是标象的定性之数。文中归纳了数及其数思维的含义,并提出“数”在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示法,即干支代数法。明确了数思维具有规定性、取象性、定量性、系统性等特点;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运数法、序数法、计量法、指代法等。本文对《黄帝内经》的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认为“数”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十以内的数,已经与某些事物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模式,用以作为数思维的基本论据。本人将其归纳为单一数思维和复合数思维两种模式。单一数思维中道气合一模式,反映了一元论思想,即“一”在中国文化中是万物之本,万象之根,在《黄帝内经》中体现了万物的本原、原始、数之始,并包含在道、气、太一等概念中。二元对待模式体现了“二”与“两”相通,表示对偶、对立等。当表示对立时,代表的是自然界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两类事物和现象,以及两个相反的概念,因此,“两”又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形式的具体体现。在《黄帝内经》中使用的对立词数量达170余对之多,体现了《黄帝内经》注重事物对立对比的说理方法,也是《黄帝内经》的“二元对待”辩证思维模式的基本内涵。叁才叁部即“叁元模式”是古人认识自然的独特思想,即将宇宙中的事物以叁分论之,其中隐含着天地人之道和具体方位的划分。在《黄帝内经》中将其表述为“天地人”、“上中下”、“一二叁”等。具体应用天地人表示人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医学道理;同时用上中下将人体分为叁部分;用一二叁作为医生水平的等级划分,及其一般事物的罗列。四维四象即“四象模式”,产生于二分法的阴阳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四时阴阳模式,由四时阴阳而产生的太少阴阳理论,《黄帝内经》不仅用其表示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量的变化,也创建了脾寄旺于四时的理论。五行归类是古人归类事物和把握事物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直接承袭了这一观念,在全盘接纳所有内容的同时增添了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建构了《黄帝内经》五行理论体系。以“五”作为基本模式框架,把自然界和人体的所有事物都联系起来,以五藏合五行为基本模式将五藏功能归纳为:“五藏化液”、“五藏所主”、“五脉应象”、“五藏所藏”;五藏病变归纳为:“五气所病”、“五精所并”、“五藏所恶”、“五病所发”、“五邪所乱”、“五邪所见”、“五劳所伤”;五味的宜忌归纳为:“五味所禁”、“五味所入”;将五输穴归类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等,并为阴阳经赋予不同的五行属性。六合六气是《黄帝内经》对六的运用,“六气”有多种含义,首先指自然界之“寒暑燥湿风火”六种气候,作为五运六气的一部分,以及岁六气即“初之气”、“二之气”、“叁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而言;其次指人体的精、气、津、液、血、脉六种生命物质;还指节气而言,即5天为一候叁候15天为一气,六气90天构成一“时”之六气。六合又有天地四方以及十二经别之所合为六。此外还有六律、六腑等。七星七政,“七”在《黄帝内经》中主要作为序数词和数量词而出现。八方八正,“八”主要指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八方所来之风即八风,《黄帝内经》用八风作为病因归类的方式,对风进行细化,并专设九宫八风篇,演绎了八风伤人的结果,目的在于强调躲避虚风的重要性。九宫九野,“九野”为九州之分野,或九宫之位,《黄帝内经》认为九野又与人身相应,“九”表示极之意,如“九气”、“九州”、“九针”、“九藏”等,至九则终。复合数思维又可分为相重复合数和相关复合数。复合数是由某些具有固定联系的事物相对应的两个数字,或自身相重的两个数组成,在长期反复的应用中,逐渐形成了若干种比较稳定的数字结构的组合模式。本人将其归纳为相重复合数和相关复合数两类。相重复合数具有“基数模式数”的特点,反映了该类数具有明显的偶合作用,两数相重也体现了该数至极,极则比反,复返于本的思想,这是古人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深而浅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中的相重复合数包括叁叁、五五、六六、七七、八八、九九等,就其数学意义均是其自乘的一种表示方法,其运数意义则均蕴含在其基数“五”、“六”、“七”、“八”、“九”,以及运算结果“二十五”、“叁十六”、“四十九”、“六十四”、“八十一”数的意义当中。相关复合数是根据某些具有固定联系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结合为相对稳定的数字结构二组合的一种模式,《黄帝内经》中包括叁五相参、四五相应、五六相合、七八相属等。文中对《黄帝内经》中数思维所涉及到的有关自然现象、人体结构、生命活动、疾病发生、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析。

文理[9]2011年在《《黄帝内经》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在2008年3月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提出:中国管理学的创建要从对西方管理经典的“照着说”,到向中国管理“接着讲”的转变,以及“接着讲”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上世纪已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提出:21世纪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有新东西。同时还指出:中国语言学在世界上是最为古老,但用研究英文、法文、拉丁文等有曲折变化的语言的方法,来研究没有曲折变化的汉语是不行的,必须根据汉语的具体情况来研究,不能用外国那一套来进行研究。从科学历史的视角审视中国各个学科的发展,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延续到今天,应该是数中医学最为成熟和完整:既有整体、动态、和谐的思想观念的认识论,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且将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行了成熟地交融。中国的医学和管理学均为本土传统文化下的的产物,二个学科都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重属性的相同共性:在哲学层面上,共具备动态观念、整体观念、和谐观念特征;在系统观念上,同属于复杂性学科的开放巨系统,在实践应用上,同属于综合性的交叉和应用性学科;在整体决策上,共同包含着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的多元化。古代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诊候)。自古以来的中医学界都认为,《黄帝内经》是医学名着的群经之首。由于其内容充满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以“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着至教论)。《黄帝内经》中的特征之一为取象比类思维,在关于治疗疾病和治理国家的内容中,书中多次出现:取治人之象,比治国之类;取医学之象,比宰相之类。由此,文章取中医之象,比管理之类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在阐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基础上,其一,解读了《黄帝内经》中“取象比类”中的取象要符合对象、合象和应象条件,以及其思维的模式,综述了近20年学者们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研究发展;其二,以中医的阴阳哲理为背景,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激励理论,指出正激励与负激励在概念上的欠缺,从而遵循《黄帝内经》中取象比类思维,提出阳激励与阴激励的概念,及阳激励与阴激励存在着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变化规律,依照阳主阴从等原则,以及中医对阴阳失调调理模式的归纳,推出阳激励与阴激励失调的和谐调整模式;其叁,以中医五行理论为背景,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组建研究状况,以及五行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五形人的由来,提出以《黄帝内经》五形人来组建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同时提出高层管理团队五职能出现异常的乘侮现象的和谐调整思路,另外,通过以五行理论设计了心理特征调查表,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参加中国赛区的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和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上取得全国总决赛资格队伍的成员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这样的一个规律:团队成员心理特征差异性高,团队的决策质量也高,但决策效率则低,即决策质量与决策效率是成反比关系;其四,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背景,阐述了国内外有关阴阳五行在兵法中和战争的应用,对西方着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等提出的基本竞争战略进行了细致分析,依照《黄帝内经》中的定义,建立了应用阴阳五行系统思想来选择竞争战略的系统关系模型,并分析了TCL企业的战略选择实例,然后,依据产品的价格与销售比例关系,建立了一个可量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2010年全国MBA培养院校的“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实例的量化分析,得出5种基本竞争战略在选择时,必须注意的叁个基本原则:企业应该首先坚持原先好的竞争战略;而在改变战略时,应该遵循中医阴阳五行系统的变化规律,先选择相邻相生的战略,再考虑选择相隔相克的战略;其五,在分别介绍了中医与西医视角下的企业诊断内容后,基于《黄帝内经》对五藏的定义,对人类五藏的主藏功能系统与企业五大管理的阴阳功能系统进行了比类,根据钱学森等院士提出“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来解决复杂巨系统的问题”,在基于孟凯韬提出在中医上应用的阴阳五行数学理论上,建立了企业五大管理功能系统的若干数学表达方式,并且以中医的“四诊合参”设计了诊断体系及诊断指标量表,尝试性对企业进行模糊综合的诊断;最后,以《黄帝内经》中万物都遵循的“生长化收藏”规律,审视“管理学在中国”学术发展背景下,本土企业管理学的学术发展,需要学术界领导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管理实践、学术组织和应用领域上,把握“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素问·五常致大论)和动态的五行系统的生克和谐原则。总之,文章以“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宗旨,以《黄帝内经》中动态辨证论治思想的“调”字为主要线条,依次以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诊断理论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员工激励问题、高层管理团队的组建问题、竞争战略的选择问题、管理系统的运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吕丽[10]2006年在《《黄帝内经》的自然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研究,多侧重在宏观分析与哲学审视上,而真正深入到具体的经、史、子、集,从科技思想的角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对《黄帝内经》科技思想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医学、哲学、心理学、气候学等具体学科领域,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其科技思想基础的自然观的研究。因此,立足于《黄帝内经》着述本身的解读,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将《黄帝内经》自然观的研究作为深入研究其科技思想的新视角和切入点,梳理出其整体脉络,对于真正理解《黄帝内经》的科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的自然观形成于春秋战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除了具有政治、经济、科技等社会背景之外,还具有特殊的思想和文化背景。排斥鬼神、摆脱巫祝束缚的思想背景,使医学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时,《黄帝内经》自然观还受到以道家和儒家等为主体的诸家文化的影响,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黄帝内经》的自然观具有鲜明特点,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关怀生命的本体观、动态协调的平衡观等。阴阳五行说是《黄帝内经》自然观的核心。“阴阳说”与“五行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分离到合流的过程。阴阳学说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互化互生四个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五行学说包括相生相胜、相乘相侮两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思辨的抽象,对于自然界与人体的关系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科学成果。《黄帝内经》的自然观,对中医和西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黄帝内经》的自然观为切入点,探讨中医是否属于科学这一问题,是决定中医能否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保证中医健康发展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笔者仔细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医科学定位的几种看法,并在“中医是科学”与“中医是伪科学”的辨识中,提出中医是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与西医的比较,概括出中医的科学性特征。从西医发展的角度看,《黄帝内经》自然观具有为建立新型医学观提供理论支持、为保持人类自身的和谐状态提供动力源泉、为消除人与环境对立分离提供思想保障叁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之研究[D]. 谢宇峰. 湖南中医学院. 2003

[2]. 《黄帝内经》治疗思想方法学研究[D]. 徐胤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3]. 海峡两岸《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D]. 刘朝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4]. 《黄帝内经》阴阳思想的哲学源流及其理论的内涵与特点[D]. 杨寒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5]. 中医脉诊起源及《脉经》以前各脉诊法本义研究[D]. 陈欣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6]. 《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研究[D]. 吴季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7]. 叁焦气化理论研究[D]. 卫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8]. 《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D]. 徐月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

[9]. 《黄帝内经》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 文理. 合肥工业大学. 2011

[10]. 《黄帝内经》的自然观研究[D]. 吕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黄帝内经》动态治疗思想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