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苗福泓,薛冉,郭正刚,沈禹颖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苗福泓,薛冉,郭正刚,沈禹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放牧强度,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迭值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苗福泓,薛冉,郭正刚,沈禹颖[1](2016)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对牦牛放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甘肃天祝县境内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牧区设置不同强度放牧小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组成、种重要值和种群生态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紫花针茅、西藏香青、高山韭等种类在重度放牧条件下消失。在中度条件下,优势种线叶嵩草的重要值最高;另一优势种珠芽蓼的重要值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以轻度放牧条件下最高。在3个放牧强度条件下,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生态位宽度均位居所有种群前两位,并随着放牧强度增加二者的生态位宽度呈增大趋势,在重度放牧条件下二者生态位宽度相等。3个放牧强度下,优势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与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迭系数不尽相同,封育或者轻度放牧条件下,珠芽蓼是种群间竞争较强的一方,但当放牧强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时,珠芽蓼则退出种群间竞争强度激烈的局面;线叶嵩草是重度放牧下,种群间竞争强度最大的一方。说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值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度放牧强度是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适宜放牧强度。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其结果与"中度干扰理论"相吻合,中度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种适宜的放牧强度。(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世卿[2](2014)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特征对放牧利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叁个块体的接合部位,是我国的重要牧区,然而过度放牧导致了该区域大部分草地处于退化状态,其本质是草地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相悖所致,查清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主要养分元素的影响过程和特征,对草地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短期放牧试验和长期监测试验,分析了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氮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明确了不同放牧率下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了10年围封与长期放牧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而放牧强度对全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轻度放牧使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02%-6.81%和1.65%-1.70%;重度放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对全氮无明显影响。2土壤速效养分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有一定的差异。中度放牧使0-1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了17.94%;重度放牧降低了0-10cm铵态氮含量,降幅为23.92%,降低了0-10,10-20和20-30cm土层速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25.74%、19.04%和29.45%。3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趋异,轻度放牧下0-10、10-20和20-30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增加135.72%、25.23%、46.91%,中度放牧下0-10、10-20和20-3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12.21%、25.40%和26.44%。4放牧强度对土壤碳氮比和氮磷比没有显着影响,却明显影响了碳磷比,轻度放牧下0-10cm土壤碳磷比显着增加8.89%,中度放牧下土壤20-30cm碳磷比显着增加6.09%。5与长期放牧相比,围封10年后,土壤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着增加68.53%和68.41%,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明显增加,20-3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所降低。综上,当放牧强度为中度及中度以下时(1.0牦牛单位/hm2),有利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元素的正向积累,长期围封并不有利于土壤碳氮养分的积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张之贤,张强,赵庆云,张立阳,蔡云腾[3](2013)在《定量反演降水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面雨量估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降水结合了雷达区域覆盖和雨量计单点精度高的优势,利用雷达进行区域降水量估计是提高雷达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利用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区的雷达回波-降水反演关系式,对2012年5月10日的这一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反演比较,并利用平均校准法、最优插值法和用卡尔曼滤波确定变分系数的变分-卡尔曼滤波进行空间校准.结果表明:利用最优化法得到的本地降水反演关系式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波段或地域的固有关系式,可以有效改变过低估计的状况;变分-卡尔曼滤波由于考虑了雷达区域扫描的优势,校准效果最好,可以细致反映空间降水分布,对降水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等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多仰角多变量的降水关系式,并进一步对反演结果采用有效的数学校正法可能会对空间面雨量估测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3年03期)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4](2013)在《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年际内短期放牧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是草地生产力维持的基石。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天祝县高寒草甸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放牧(对照)、轻度放牧(0.8头牦牛/hm2)、中度放牧(1.0头牦牛/hm2)和重度放牧(1.2头牦牛/hm2)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度放牧使土壤表层0~10cm和10~20cm全氮含量降低了12.5%和10.7%,中度放牧使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1.21%,其他各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并未随放牧强度变化发生显着变化;微生物量氮在0~10cm土层随放牧处理变化十分明显,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下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5.35%、25.23%、46.91%(P<0.05),而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在中度放牧处理下含量比对照显着增加(P<0.05),说明在表层相对于土壤碳氮,微生物量碳氮对短期放牧的反应更为灵敏。(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苗福泓,郭雅婧,缪鹏飞,郭正刚,沈禹颖[5](2012)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封育是退牧还草恢复退化草地的主要措施,而封育的时效限制着该措施的实施年限。本研究连续6年监测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天祝县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群落盖度、高度、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增加表现为先显着降低,后显着升高,再显着降低(P<0.05),第4年时群落高度和盖度最高,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最大,说明高寒草甸适宜封育时间是4年。(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苗福泓[6](2012)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和放牧利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栏封育是青藏高原治理退化高寒草甸的主要途径,而放牧则是其最基本的利用形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围栏多长时间后可再次放牧利用,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本研究通过2个试验,分别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适宜的封育时间和合理的放牧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高寒草甸群落指标均随着封育年限增加表现为先显着降低,后显着升高,再显着降低(P<0.05),第4年时各个指标值最大,说明封育4年高寒草甸已经恢复。2.高寒草甸群落可食性优质牧草功能群的群落指标随着封育年限增加表现为显着升高,后显着降低(P<0.05),第4年最大或稳定,说明该地区封育4年可优化群落组分。3.不同放牧率对天祝地区高寒草甸群落季节特征的影响小于草地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对季节特征的影响。1.00牛单位/hm2放牧率时植物群落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丰富度指数无显着变化。4.植物群落优势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全氮含量主要决定于物候期,在生长旺盛时,1.00牛单位/hm2放牧率时全氮含量显着大于其他放牧率时全氮含量。5.高寒草甸主要物种珠芽蓼全磷含量在放牧初期和结束时表现为中度放牧率最大,线叶嵩草在放牧初期和中期时表现为中度放牧最大,结束时差异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5-01)

阚保强,李巍,高珊珊[7](2010)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少数民族产业结构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南州为例,通过对现有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找出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少数民族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尝试并提出了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和谐发展的模式——发展现代新型产业(现代畜牧业、生态产品服务业等)。(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0年12期)

周晓雷[8](2008)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历史统计资料(水文、气象、植被)和野外调查的数据,应用高寒草甸系统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的指示剂,来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水资源变化(地表水系的变化和水资源量的变化)和植被变化(高山草甸退化、草地退化、森林减少)进行研究。并结合ERDAS、MAPINFO、ARCINFO等遥感、GIS软件,通过1982年和2001年2景卫星影像的解译,验证两期湿地变化量。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用分类后比较法(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Change Detection)对研究区不同时相(1980,1990,2006年)的图像分别进行分类,然后比较分类结果,找出从某土地利用类型到另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信息,获得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与分类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利用公式求得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度,并作出定性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近40 a来,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退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很大的变化和生态环境脆弱度呈现加剧趋势。(2)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1956~2004近40 a水文数据,其结果表明,四个不同的汇水区域(玛曲集水区、玛曲——龙羊峡集水区、大夏河集水区和洮河集水区)多年地表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地表水量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和末期,然后呈下降趋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始到2004年,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为严重的兼水年,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水资源总量减少了29.03%,40多年内,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减少了14.69%。(3)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总计10年间,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高山草地、高寒草地和湿地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26%、3.73%和24.53%。而在80年代至90年代,叁类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64%、24.21%和34.45%,面积减少速度大大提高。同期,高寒草地的覆盖度和河流峡谷平坦地段的灌木草地盖度下降到50~70%,局部地方植被覆盖度不足30%。(4)在研究区,分布有236.10×10~4ha的天然草场,退化草场面积竟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3.20%,其中重度和中度草场退化面积分别有81.40×10~4ha和137.00×10~4ha。现有荒漠化草地5.33×10~4ha,盐渍化草地0.55×10~4ha。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42%和70%。(5)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林地面积显着持续减少增加。(6)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过去40年内,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呈现出暖化趋势,气温升高了0.70℃,平均每10年上升0.275℃。(7)上世纪80年代同70年代相比,研究区的降雨量变化不明显,90年代比80年代有所减少,90年代与2004年相比变化不明显,总体上各地年降水量有减少趋势。(8)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由于冻土层的退化,湖水面积和湖泊河流水量都减少了。湖泊水域面积在1970s~1980s减少了0.54%,而在1980s~1990s减少了9.25%。(9)目前,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草地处于过畜过牧状态,每羊可利用草地面积仅介于0.45-0.50 ha。(10)根据1980~1990年和1990~2005年两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土地利用变化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1)1987~2006年间,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其脆弱度为0.59,属强脆弱区。(12)分析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度与各因子的关联度,得到各因子与环境脆弱度的关联序为:产草力>降水量>森林覆盖率>≥10℃的积温>农民人均纯收入>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干燥度>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比>相对1986年降水变化率>人均工业产值>乡镇企业占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人均粮食占有量>非农业人口比例>人口自然增长率>恩格尔系数>非文盲率。(13)综合叁类因子的相对贡献率,得到自然因素对环境脆弱度变化影响所占的比重为64.36%,经济因素所占的比重为28.57%,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为6.09%。鉴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退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结果,分别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和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整治和修复策略。这些研究结论对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的重建、修复和保护具有较大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05-01)

杨龙,孙学刚,段文军,王俊[9](2007)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该区既兼具3大自然区的特点,又具有边缘地带气候波动不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全球变化重点监测的地区之一。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亚高山桦木林的种间联结,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该地区桦木群落的结构、功能和演替,对于维持该地区群落稳定性以及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中20个优势种,采用方差比率法(VR)检验多物种间的联结性,2×2列联表分析共同出现百分率(JI)、点相关系数(Ф)、Dice指数(DI)来表示种间联结程度,用重要值的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来检验相伴出现的机率等方法分析其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群落总体联结VR值为1.094,说明20个种群间表现出净正关联,其统计量W值为10.94说明20个种群之间在总体上的正关联不显着;大多数种对的JI值、DI值在0.4以下,说明种对之间联结程度不显着,Φ值大部分处于[-0.2,+0.2]值域内,说明种对之间的正或负的联结性较弱;而Spearman秩相关所测得的正负关联比要大于Pearson相关所测得的,且Spearman秩相关要优于Pearson相关。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叁种桦树天然次生林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即演替的中期阶段,其逐渐会被地带性植被所取代。(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期刊2007年04期)

才让卓玛,魏曙光[10](2007)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最早它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起萌芽,随着军事活动,祭礼活动,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的发展等,而最后脱胎为一种体育活动和文化。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其体育活动就蕴含着这种伴随历史发展过程的各种文化痕迹。(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叁个块体的接合部位,是我国的重要牧区,然而过度放牧导致了该区域大部分草地处于退化状态,其本质是草地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相悖所致,查清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主要养分元素的影响过程和特征,对草地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短期放牧试验和长期监测试验,分析了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氮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明确了不同放牧率下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了10年围封与长期放牧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而放牧强度对全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轻度放牧使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02%-6.81%和1.65%-1.70%;重度放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对全氮无明显影响。2土壤速效养分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有一定的差异。中度放牧使0-1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了17.94%;重度放牧降低了0-10cm铵态氮含量,降幅为23.92%,降低了0-10,10-20和20-30cm土层速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25.74%、19.04%和29.45%。3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趋异,轻度放牧下0-10、10-20和20-30cm土层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增加135.72%、25.23%、46.91%,中度放牧下0-10、10-20和20-3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12.21%、25.40%和26.44%。4放牧强度对土壤碳氮比和氮磷比没有显着影响,却明显影响了碳磷比,轻度放牧下0-10cm土壤碳磷比显着增加8.89%,中度放牧下土壤20-30cm碳磷比显着增加6.09%。5与长期放牧相比,围封10年后,土壤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着增加68.53%和68.41%,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明显增加,20-3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所降低。综上,当放牧强度为中度及中度以下时(1.0牦牛单位/hm2),有利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元素的正向积累,长期围封并不有利于土壤碳氮养分的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1].苗福泓,薛冉,郭正刚,沈禹颖.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对牦牛放牧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6

[2].李世卿.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特征对放牧利用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4

[3].张之贤,张强,赵庆云,张立阳,蔡云腾.定量反演降水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面雨量估算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13

[4].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3

[5].苗福泓,郭雅婧,缪鹏飞,郭正刚,沈禹颖.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2

[6].苗福泓.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和放牧利用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2

[7].阚保强,李巍,高珊珊.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少数民族产业结构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甘肃农业.2010

[8].周晓雷.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态环境退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

[9].杨龙,孙学刚,段文军,王俊.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木本植物种间联结[J].生态环境.2007

[10].才让卓玛,魏曙光.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流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论文-苗福泓,薛冉,郭正刚,沈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