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腹泻与药物的合理选用陈红博

治疗小儿腹泻与药物的合理选用陈红博

虎林市人民医院儿内科1584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方法与药物进行循证及综合分析。结果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在疗效上并无差别,继续饮食可缩短腹泻后康复时间。适宜使用微生态制剂可重建胃肠道天然生物保护屏障,而合理使用适

宜止泻药物可缩短腹泻病程。结论迅速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是治疗腹泻的关键,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治疗的根本。应该积极倡导“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腹泻治疗原则。

关键词:小儿腹泻;治疗药物;合理应用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儿科常见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各异。因此,如何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尤为重要。笔者就此作一分析。

1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全国统一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腹泻病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感染性腹泻包括霍乱、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简称肠炎,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食饵性(

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腹泻病总的治疗原则为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2预防和纠正脱水

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的治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234)推荐口服补液盐(456)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公认的治疗腹泻病的药物主体。专家们一致认为[1],现今我国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90%属中度以下脱水。因此,除少数(约占10%)重度脱水和新生儿腹泻患者采用静脉补液外,均宜采用ORS

补液疗法。

3饮食疗法

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满足患儿的生理需求,调整饮食,有助于迅速恢复健康。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最好参考患儿食欲、腹泻等情况区别对待。尽早恢复饮食能降低急性胃肠炎所致的小肠渗透性的不正常升高,同时还能增进肠细胞的更新和加强刷状缘细胞膜中二糖类物质的恢复。

4药物治疗

4.1抗菌药物[2-3]

WHO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国内专家认为约70%的腹泻不需要也不应该使用抗菌药物,且大多数细菌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因此,一般轻症患儿不必用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指征为血便且有里急后重,大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大便83%以

上,可选择药物有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第3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泻疗效较好,但由于动物试验发现其可致胚胎关节软骨病,现已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第3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对腹泻病病原菌普遍敏感,包括治疗最困难的多重耐鼠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且不良反应少,缺点是需注射给药,价格昂贵。氨基苷类药物水溶性好,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治疗腹泻病较经济实用,但对儿童不良反应大,主要为肾及耳神经损害,其静脉或肌肉注射在儿科已被禁用或慎用;目前临床上改用口服制剂治疗儿童腹泻病,药物只在消化道发挥作用,而不产生毒性,且疗效较满意。

4.2微生态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各种腹泻,原因众多。张达荣[4]将菌群失调性腹泻分为症状性、感染性、药物性、食物性与原因不明性等5类。反之,腹泻也能导致菌群失调。Elmer[5]报道腹泻小儿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郑惠槟[6]等报道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肠道内正

常菌群的比例失调,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减少或消失。因此,菌群失调和腹泻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微生态制剂用于治疗腹泻,可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是治疗小儿腹泻特别是难治性腹泻的一个重要方法。常用制剂有,培菲康、金双歧、贝飞达、米雅、丽珠肠乐等。同时,应用微生态疗法应注意,制剂必须含有活菌才有治疗作用,且许多抗生素对其活性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两者应避免同时使用。

4.3抗病毒药物

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7-8]。目前临床医生普遍使用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广谱抗病毒药,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西米替丁为H2受体阻滞剂,是传统的抗溃疡药物,近年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已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良好疗效。治疗机理可能是该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的作用,促进病变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功能成熟,使肠道吸收功能提高。双密达莫有广谱抗病毒活性,能完全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增殖过程,抑制二胞嘧啶核苷和脱氧胞嘧啶核苷进入细胞内,选择性地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同时对肠道微循环有改善作用,可增加局部血液量和供氧量,增加肠道抗病毒能力,利于肠黏膜修复,恢复肠道功能,缩短腹泻过程,效果良好。

5止泻药物的合理选用

5.1复方地芬诺酯

是盐酸地芬诺酯与硫酸阿托品的复方制剂。地芬诺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能改变小肠运动机能,且有类似吗啡样止泻作用的阿片类生物碱,用于急性腹泻的儿童,能迅速减少水样腹泻和缩短腹泻时间,加入阿托品可以减弱地芬诺酯的依赖性。然而,该药可导致新生儿和幼儿呼吸抑制甚至死亡,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由于儿童对本药的反应变异性很大,对2岁以上儿童也应十分谨慎。

5.2消旋卡多曲

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能改变小肠的分泌功能,增强神经递质脑啡肽的抗分泌作用,能在24h~48h内控制腹泻,对于急性水样腹泻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可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新型治疗药。

5.3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

是一种天然的硅铝酸盐,由于其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与胃肠道黏膜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服用后迅速在胃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了肠道对病原体及其他刺激因素的抵抗力;改善黏膜的通透性,减少肠液的分泌,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和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并可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提高消化道黏液的质和量,加强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从而减少水分再丢失,减轻腹泻。本药不被胃肠道吸收,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也基本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利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腹泻治疗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6小结

小儿腹泻病应遵循“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治疗原则。对于轻、中度脱水者,坚持以ORS口服补液为主,继续饮食,合理选用适宜止泻药,以缩短腹泻时间。对于重度脱水和新生儿患者,应采用静脉补液,迅速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是治疗的关键。对于严重的侵袭性和持续性腹泻,或有高风险并发症患者,应参考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使用适宜抗菌药物予以治疗,做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方鹤松.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的进展[J].中国儿章保健杂志,1999.7(3):172-173.

[2]方红宇,方鹤松.小儿腹泻诊断与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3.5(10):607-610.

[3]陈洁.儿章腹泻病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8):21-22.

[4]张达荣.消化系疾病与微生态[M].上海:上海利学技术出版社,2001:98-106.

[5]ElmerGW.Prohiolics:"Livingdrugs"[J].AmJHealthSyslPharm,2001,58(12):101-109

[6]郑惠槟,姚宜新,潘瑞芬.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一附60例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6):352-353.

[7]CollopAH,BroomfieldJA,ChandraratnaRA,elal.ReunoicacidsignalingisessentialfortheheattublinXenopus[J].DevBiol,2006,291(1):96.

[8]段秀梅,马秀荷.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1):67.

标签:;  ;  ;  

治疗小儿腹泻与药物的合理选用陈红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