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作者人格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作者人格权,潜在经济利益,着作权制度,作者名誉
作者人格权论文文献综述
陈舒献[1](2018)在《作者人格权之财产性质探析——由“鬼吹灯”案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人格权是基于作者与作品之间联系产生的、维护作者创作自由和人格尊严的权利,其权利价值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消极的防御,还依赖于对特定人格权上潜在经济利益的积极支配。潜在经济利益附随于人格权而存在,并不能成为独立的权利类型,也并不影响作者人格权的独立性和内在统一性。当前社会作者人格权的财产属性和主动利用趋势日益凸显,而法律制度对作者人格权保护具有局限性,亟待法律在制度安排上进行调整,在司法实践中做出回应。(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8年08期)
熊文聪[2](2012)在《作者人格权:内在本质与功能构建的法理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着作权法存在诸多谜题,不仅体现在着作权是纯粹的财产权还是财产与人格一体权的逻辑困境上,更体现在相比作者而言,为何发明人缺乏独立完整的人格权,署名权可否转让,将法人视为作者的体系矛盾等等,且各国对作者人格权的保护态度和设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引入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相区分的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作者人格权与其他权利一样皆为功能性建构,服务于特定的公众需求、经济水平及社会目标,而论证其正当性的哲学观念仅仅发挥着隐藏某一价值取向说服他人接受的修辞作用,而非揭示事物本质或科学真理,这恰恰彰显了法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发展》期刊2012年06期)
张雯[3](2002)在《关于作者人格权性质及其立法原则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人格权作为作者基本权利 ,关系到着作权法各方面基本制度的建设 ,但这一权利的性质 ,至今在理论界未有令人信服的统一定论。基础理论问题解决不了 ,也就无法避免具体制度立法上的诸多争议了。分析着作人身权的性质与特点 ,可以看出作者人格权不属于民法上一般人格权 ,而是有其特殊的社会属性 ,从而进一步提出作者人格权的立法原则———确立与限制。(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作者人格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着作权法存在诸多谜题,不仅体现在着作权是纯粹的财产权还是财产与人格一体权的逻辑困境上,更体现在相比作者而言,为何发明人缺乏独立完整的人格权,署名权可否转让,将法人视为作者的体系矛盾等等,且各国对作者人格权的保护态度和设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引入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相区分的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作者人格权与其他权利一样皆为功能性建构,服务于特定的公众需求、经济水平及社会目标,而论证其正当性的哲学观念仅仅发挥着隐藏某一价值取向说服他人接受的修辞作用,而非揭示事物本质或科学真理,这恰恰彰显了法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在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者人格权论文参考文献
[1].陈舒献.作者人格权之财产性质探析——由“鬼吹灯”案引发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
[2].熊文聪.作者人格权:内在本质与功能构建的法理抉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
[3].张雯.关于作者人格权性质及其立法原则的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