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煤自燃,复合阻化剂,指标气体,红外光谱
阻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许红英,苗梦露,陈鹏[1](2019)在《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红外光谱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选用褐煤和气煤制备阻化煤样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系统对比褐煤和气煤的原煤煤样与阻化后煤样的活性基团变化规律,开展指标气体测试,验证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褐煤及气煤自燃过程均起到持续抑制作用,在煤自燃的链式循环反应中,阻化剂阻断了煤氧化学吸附过程中过氧化自由基向碳氧双键中间产物的转化反应,使不稳定的过氧化自由基转化为氢过氧化物并进一步分解生成醇和水,使循环反应终止。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有效降低了煤的自热氧化能力,在煤自燃氧化的过渡阶段有显着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4期)
许红英[2](2019)在《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热重动力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选用褐煤和长焰煤制备阻化煤样,并与原煤和常规阻化剂CaCl_2溶液处理的煤样进行对比。首先通过煤自燃倾向性氧化动力学测试实验对比原煤煤样与阻化后煤样的70℃出口氧浓度与交叉点温度(CPT)。其次开展热重动力学实验,选取特征温度点进行分析,并基于4种升温速率下煤氧化自燃过程3个阶段的热重数据,利用Starink模型等转化率法求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褐煤及长焰煤自燃过程起到持续抑制作用,阻化后煤样自燃氧化动力学判定指数I大幅下降,高温下阻化效果显着优于CaCl_2溶液,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阻化煤样自燃过程的低温氧化阶段、吸氧增重阶段及着火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值均相应提高,煤氧复合放热反应活性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白惠元,姜玉婷[3](2019)在《阻化剂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阻化剂阻燃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常用阻化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和优缺点,提出了合理选择阻化剂的重要性,并对阻化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阐述,为有效防治矿井火灾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期刊2019年02期)
白子明[4](2019)在《防治煤自燃的微胶囊化复合阻化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化防灭火技术是较为常用的煤自燃防治方法之一,但常规阻化剂存在阻化效率较低、阻化机理单一、阻化剂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基于无机盐阻化剂和高效抗氧化剂复配优化,研制了氯化镁—褪黑素复合阻化剂,并以其为芯材、以氯化石蜡混合物为壁材,采用微胶囊化技术进行了表面改性,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胶囊化阻化剂。在此基础上,对阻化前后煤样氧化过程的多元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且经微胶囊化处理后阻化效率和阻化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高煤自燃防治效率。首先,以无机盐类阻化剂氯化镁为物理阻化剂、高效抗氧化剂褪黑素为化学阻化剂,通过复配优化,制备出不同配比的复合阻化剂。通过煤自燃倾向性、指标气体产生规律及热重特征参数等不同角度对比分析不同配比阻化剂的阻化效果,最终选取氯化镁与褪黑素质量比为4:1作为最佳复配比例,并将该配比的复合阻化剂作为微胶囊化的芯材。其次,选取70#氯化石蜡和52#氯化石蜡制备微胶囊壁材料。氯化石蜡作为一种建筑和家具常用的防火材料,自身不燃且无助燃作用,防灭火特性良好。研究过程中,将70#氯化石蜡和52#氯化石蜡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测试了相应混合物的软化点温度。根据煤自燃发展过程的分段特性,70℃为煤低温氧化向快速自热反应转变的临界温度,因此,本文选取5:1比例的氯化石蜡混合物作为微胶囊化壁材(对应的软化点温度为70℃)。以此为壁材料制备的微胶囊阻化剂在常温下囊壁保持稳定,当温度达到70℃后壁材软化熔融,微胶囊破裂后释放出内部阻化剂芯材,实现延缓阻化剂释放进而延长有效阻化时间的目的。最后,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不同微胶囊化技术,结合微胶囊阻化剂制备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本文改良了微胶囊制备工艺中传统的熔化分散冷凝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工艺,即“熔化分散冷凝—机械破碎法”,该方法制备方式简单、对设备需求较低、污染小且产量较大,较适合煤矿对于阻化剂的制备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复合阻化剂为芯材、氯化石蜡为壁材,通过改良后的熔化分散冷凝—机械破碎法制备了微胶囊阻化剂。采用煤自燃过程多元参数综合测试系统,从特征温度、指标气体CO生成规律、阻化率、TG-DTA曲线及自燃倾向性等角度测试了微胶囊阻化剂的阻化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经微胶囊化处理后的复合阻化剂阻化效果有明显提高;隔水性测试则表明其在井下输送中不易堵管、不易流失失效,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立威[5](2019)在《煤自燃阻化剂高温阻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自燃是煤炭工业中主要的灾害之一,不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巨大的威胁,而且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防治煤矿火灾的发生,各种防灭火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阻化剂防治煤自燃技术成为重要的防灭火手段之一。目前关于煤自燃阻化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低温阻化作用,而在高温条件下,阻化剂的阻化效果以及阻化特性的研究还不充分。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常用阻化剂低温及高温阻燃特性,并基于自由基反应机理优选出新型耐高温抗氧化型阻化剂,然后从煤的氧化产物、放热特性以及官能团等角度研究了阻化效果并分析了阻化机理。本文首先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系统研究了常用卤盐类阻化剂和凝胶型阻化剂低温及高温阻化特性。研究发现,常用阻化剂在低温阶段具有较好的阻化作用,而在高温条件下易失效,阻化效果明显下降。进一步基于自由基反应机理,以耗氧量、耗氧速率、CO产生量、阻化率为判定指标进行了新型耐高温抗氧化型阻化剂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由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化剂1010)和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抗氧化剂DLTP)以1:3比例组成的新型耐高温阻化剂在高温阶段(150℃-180℃)的阻化率最高可达78%左右,而在相同条件下氯化镁的阻化率仅为15%左右。利用同步热分析法研究了加入新型耐高温阻化剂前后煤的放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耐高温阻化剂相较于氯化镁能显着提高煤氧化过程的特征温度点(如干裂温度点、着火温度点),明显降低煤在不同氧化阶段的产热量,并增大煤氧化的各个阶段的活化能,从而更好的抑制煤的氧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了阻化机理的分析,研究了加入新型耐高温阻化剂前后煤中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耐高温阻化剂更加显着地减少了-CH_3、-CH_2-、-OH等关键活性官能团在高温阶段的氧化反应消耗量,同时相对应地降低C=O、-COOH的增加量,从而抑制煤氧反应。根据阻化机理分析,新型耐高温阻化剂主要是通过惰化基团活性,中断活性基团的链式反应;同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不易分解,从而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抑制煤自燃的效果。本文研究成果为煤矿新型阻化剂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对矿井火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庾苹[6](2019)在《探讨防止煤炭自燃化学阻化剂的实验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煤矿应用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利用阻化剂进行煤炭自燃的防护管理较为有效,比较常见的阻化剂分为物理阻化剂和化学阻化剂,其中,化学阻化剂的应用和研究较多。本文简要分析了防止煤炭自燃的化学阻化剂阻化机理,并对具体实验过程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赵宇新,吴琼[7](2019)在《基于着火活化能指标的综放面阻化剂优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准确地测算煤炭的自然发火期,防治煤层自燃,基于活化能原理,结合斜沟煤矿13号煤层的实际情况选取煤样,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进行煤层自然发火热重试验,得到TG和DSC曲线,根据热分析法对曲线进行分析。基于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推算出煤样在低温氧化自燃反应时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得到煤在不同反应阶段下的反应速度,进而确定煤的自然发火期。将不同阻化剂添加到试验煤样中,测试出煤样的活化能变化规律,从而选择阻化效果最好的阻化剂。(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04期)
韩文明[8](2018)在《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新型综采放顶煤技术被推广应用于各大矿井,随之而来便是采空区浮煤,易引发采空区自燃失火。基于这种情况,诞生了一种凝胶阻化技术,通过调节凝胶阻化的工艺流程及胶体配比,实现漏风区域堵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22期)
张玉涛,史学强,李亚清,刘宇睿,李山山[9](2018)在《环保型煤自燃阻化剂的阻化特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环保型煤自燃阻化剂(EFI)对煤炭自燃的阻化特性和机理,采用热重/差热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TG/DSC-FTIR)联用技术测试在EFI作用下,煤自燃过程中质量、特征温度、热效应、气体产生量和活化能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煤体表面形成液膜从而隔绝氧气、蒸发吸热以及销毁煤氧化过程中的羟基(—OH)和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是EFI抑制煤自燃的主要机理.添加EFI后的煤样,由于产生更加复杂的结构,加热过程中CO2,H2O和CO的释放与DSC曲线放热峰均出现双峰或叁峰,且将原煤的起始放热温度提高20~30℃,脱水脱附吸热量增加4倍.EFI的添加能够促进煤样CO2和H2O的产生而抑制CO的产生,20%添加量的EFI将能够将单位质量煤样的放热量降低4 004J,而且将煤样燃烧的活化能提高60kJ/mol.(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杜杰,邬剑明,唐一博,王俊峰[10](2018)在《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复合阻化剂阻燃煤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高分子材料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性能,制备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分别与氯化镁(Mg Cl2)、抗坏血酸、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复配,制成3种乳液复合阻化剂,并以清水和MgCl2水溶液作为对比阻化剂,分别处理煤样;采用程序升温氧化试验装置对煤样完成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乳液复合阻化剂与对比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MgCl2乳液复合阻化剂的阻化效果优于Mg Cl2水溶液阻化剂;乳液复合阻化剂处理后的煤样,阻化率和活化能都有所提高;Mg/Al-LDHs乳液阻化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阻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选用褐煤和长焰煤制备阻化煤样,并与原煤和常规阻化剂CaCl_2溶液处理的煤样进行对比。首先通过煤自燃倾向性氧化动力学测试实验对比原煤煤样与阻化后煤样的70℃出口氧浓度与交叉点温度(CPT)。其次开展热重动力学实验,选取特征温度点进行分析,并基于4种升温速率下煤氧化自燃过程3个阶段的热重数据,利用Starink模型等转化率法求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花青素复合阻化剂对褐煤及长焰煤自燃过程起到持续抑制作用,阻化后煤样自燃氧化动力学判定指数I大幅下降,高温下阻化效果显着优于CaCl_2溶液,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阻化煤样自燃过程的低温氧化阶段、吸氧增重阶段及着火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值均相应提高,煤氧复合放热反应活性大幅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许红英,苗梦露,陈鹏.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红外光谱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2].许红英.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热重动力学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3].白惠元,姜玉婷.阻化剂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9
[4].白子明.防治煤自燃的微胶囊化复合阻化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刘立威.煤自燃阻化剂高温阻燃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庾苹.探讨防止煤炭自燃化学阻化剂的实验结果[J].低碳世界.2019
[7].赵宇新,吴琼.基于着火活化能指标的综放面阻化剂优选研究[J].煤.2019
[8].韩文明.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9].张玉涛,史学强,李亚清,刘宇睿,李山山.环保型煤自燃阻化剂的阻化特性及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
[10].杜杰,邬剑明,唐一博,王俊峰.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复合阻化剂阻燃煤的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