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暴雨论文_周海天,王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台风暴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台风,暴雨,动能,临朐县,下河,眉山,盐城市。

台风暴雨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天,王琪[1](2019)在《盐城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暴雨洪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盐城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水文、工情等资料,分析由台风引起的暴雨洪水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指出台风影响期间盐城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渠北和里下河地区河网水位迅速上涨,沿海闸坝水位普遍超警。通过对暴雨洪水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里下河地区面临的防洪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可为进一步做好盐城市防台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11期)

潘劲松,周玲丽,陆玮,罗玲,翟国庆[2](2019)在《两个相似路径台风残余造成局地特大暴雨的成因机制和能量收支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ERA-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自动站小时和分钟加密资料、风云2G(FY-2G)卫星红外云图及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5年路径高度相似的"苏迪罗"和"杜鹃"台风在浙江沿海引发的局地特大暴雨进行对比分析。这两次降水过程都是在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甚至残压并深入内陆远离浙江沿海后发生的。结果表明,"苏迪罗"降水过程是由低层强东南和偏南急流长时间辐合加上有利地形共同作用导致的;经向环流背景下来自季风持续的水汽输送有利于"苏迪罗"维持较长的生命史和稳定的降水。"杜鹃"残压特大暴雨的触发系统则是高纬地面冷高压底部的东东北出流南下与"杜鹃"北象限的东东南风交汇形成的中尺度倒槽;纬向环流和强盛副热带高压造成的弱引导气流及夏季风南撤和低涡卷挟造成的水汽通道断裂是"杜鹃"登陆后快速减弱为残压和降水维持时间较短的原因。两次台风降水过程中均无外部动能输送和来自有效位能的动能转换。动能收支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中低层局地次网格运动间的能量转换、旋转风和散度风效应及下垫面的摩擦耗散。所以,虽然"杜鹃"的对流有效位能很小,但仍可造成强对流和特大暴雨。此外,降水过程中释放的凝结潜热造成的局地非绝热加热使气柱中显热能大量累积,促使地面中小尺度涡旋和倒槽不断加深,造成降水的增幅。(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彭端,翁佳烽,梁钊扬,王文波,徐峰[3](2019)在《华南两次强台风暴雨过程的水汽与湿位涡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季节但路径相似的台风暴雨的相关特征,为不同季节的台风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NCAR1°×1°全球再分析资料,计算2个强台风的水汽通量散度和湿位涡场。对比分析水汽通量辐合、湿位涡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与暴雨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秋季的"彩虹"台风高层副热带高压加强,而中低层冷空气和东南气流的汇合使"彩虹"台风的东侧和北侧获得更有利的动力环境条件;而夏季的"威马逊"台风北侧无冷空气影响,台风南侧外围强盛的西南季风气流卷入。台风"威马逊"期间,强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始终在台风及其残涡中心的南侧和西侧;台风"彩虹"登陆后60 h内一直持续有2支强盛的气流向台风中心输送水汽,而水汽通量的辐合中心与"威马逊"相反,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和东侧,东南气流的卷入以及维持时间长使暴雨增幅。台风"彩虹"登陆后高层高值MPV1扰动下传,低层MPV2> 0并增强,湿斜压性得以增强,有利于垂直涡度增长,使台风低压得以维持和发展;登陆后48~66 h 925 hPa层MPV1为负值,使对流不稳定能量及潜热能的释放,有利于暴雨的维持。而台风"威马逊"登陆后湿斜压性增强不明显。2个台风强降水中心大致位于925 hPa MPV1正负中心过渡带偏向负中心一侧;"威马逊"过程低层MPV1负值中心在正值中心的左侧,对应着西南季风的汇入区;而"彩虹"过程低层MPV1负值中心在正值中心的右侧,对应着冷空气和东南气流的汇合区。这是2个台风暴雨落区差异的成因之一。【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湿位涡诊断结果对台风暴雨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罗玲,娄小芬,傅良,钱浩[4](2019)在《ECMWF极端降水预报指数在华东台风暴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强降水易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预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都很大。选取2013—2017年影响华东的13个台风个例,研究ECMWF集合预报降水极端天气预报指数(extreme forecast index,EFI)与台风暴雨的统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FI降水指数对台风暴雨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不同时效选取不同的EFI阈值可以作为暴雨落区预报的参考依据。总体来看:EFI增大,发生强降水的可能性增大;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EFI阈值逐渐减小。以TS评分最大为标准,分别确立了不同时效、不同等级暴雨在华东区域的预报阈值。对于24、48、72、96 h时效的暴雨预报,EFI阈值分别取0.7/0.8、0.7、0.6、0.5可以获得较高的TS评分及合理的预报偏差,因此可将它们作为不同时效暴雨预报的参考阈值。EFI与降水的气候百分位有较好的相关关系,EFI值越大,降水气候百分位值也越大。当EFI值较大时,可参考相对应气候百分位的实况降水量来估测台风降水。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降水天气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提前3~5 d提供极端降水信息。(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陈有利,钱燕珍,段晶晶,徐迪峰,郭建民[5](2019)在《南海台风苗柏对一次梅雨暴雨加强影响的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云图资料、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6月13日前后浙江梅雨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与低层偏东风和西南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有很大关系,而1702号台风苗柏对西南气流的输送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苗柏"的作用,使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做了"苗柏"强度增强一倍、强度减弱一半、去掉"苗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苗柏"及其登陆减弱后的残留云系,有利于偏南风的维持和加强,使得冷暖空气在浙江汇合,南北风交汇处梯度增大,辐合加强。"苗柏"的存在增强了西南急流水汽输送,西南急流的左侧伴随有散度辐合中心,而在高空急流的右侧有散度的辐散,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生,是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敏感性试验表明台风强度越强,西南暖湿气流输送越明显,辐合越强,越有利于垂直运动发展,对流发展更旺盛,降水也更强。(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潘钦财[6](2019)在《2006~2015年浙江台风暴雨物理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浙江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十年(2006~2015年)浙江省的台风暴雨进行分级,并对相应的影响台风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带来的严重暴雨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一带,自海岸线往西180公里范围内,呈带状,有两个强降水中心;严重暴雨通常出现在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水汽饱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位势不稳定θse为正值的区域。(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0期)

任福民,杨慧[7](2019)在《1949年以来我国台风暴雨及其预报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949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台风暴雨及其预报研究的进展,从台风暴雨形成机理、专题研究、预报研究和研究新动向等四方面进行回顾总结。首先,从环境场、下垫面和内部条件叁个角度对台风暴雨形成机理进行简要回顾,并从"75.8"特大暴雨、"莫拉克"极端暴雨、远距离暴雨、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气候特征等五个角度做了专题回顾。同时,简要回顾了台风暴雨预报研究进展,并就台风暴雨研究新动向给出了在云微物理、极端降水和预报方法叁个方向上的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小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5期)

杨素雨,张秀年,邹阳,何钰[8](2019)在《台风“威马逊”和“海鸥”与大尺度环流相互作用对云南暴雨落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西行台风低压与大尺度环流相互作用对云南暴雨落区的影响,采用天气学分析、诊断分析方法,对2014年两次西行台风"威马逊"(1409号)和"海鸥"(1415号)与大尺度环流场的相互作用做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威马逊"过程期间,副高中心偏西偏北,强度偏强,且稳定少动,使台风低压移动缓慢;西南季风低空急流北界位于20°N,呈东西带状分布,其出口区左侧动力辐合作用及长时间维持,为台风低压补充大量能量和水汽,是使台风低压在陆上维持和再次增强导致暴雨落区位于滇中及以南的重要原因。而"海鸥"过程期间,副高588线西端呈南北向分布,其偏南低空急流左侧动力辐合作用及低层冷空气入侵台风低压东北侧倒槽,斜压有效位能转换为动能,是暴雨落区位于滇中及以东的重要原因。此外,两次过程的暴雨落区位于850 hPa水汽通量大值中心的下游强水汽辐合区附近。(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从辰宇,韩剑桥,焦菊英,冯伟,马春玲[9](2019)在《台风“利奇马”暴雨引发的土壤侵蚀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实地调查极端降雨事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探寻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人类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受2019年8月9号台风"利奇马"暴雨影响较大的山东省临朐县为调查区域,采用资料分析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曾家沟、耿家沟典型小流域的坡面侵蚀、道路侵蚀及弥河上游各级河道的冲淤情况。[结果]"利奇马"台风过境期间,暴雨中心的雨量站降雨量达到50 a一遇标准;林草地、撂荒地基本无细沟侵蚀发生,坡耕地细沟侵蚀模数为4 560~19 500 t/km~2,梯田田面上细沟集中于承接上方汇水的位置;受植被保护或石坎梯田的田坎完好,而其他类型田坎滑塌严重。调查样地滑塌侵蚀模数301~36 321 t/km~2,田坎滑塌最为严重;河岸尤其是弯顶处冲刷严重,河道回流区、两河交汇处、拦河坝以及桥梁上游等淤积量较大。[结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减少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量。建议针对不同部位和利用类型的土地设计修建适宜的蓄排水和保土措施,并加强对农民的水土保持型农艺培训,提升极端暴雨下的水土流失防灾减灾能力。(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方敏,徐卫红[10](2019)在《眉山两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探测、NCEP FNL1°×1°全球分析和自动站等资料,对影响眉山地区的两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是在副高588线西伸加强控制整个四川地区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第一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2017年8月22日)由台风倒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台风倒槽较浅薄,伸展高度不高,过程发生前大气层结热力不稳定特征明显,水汽辐合主要出现在近地面层,整层上升运动较强,对应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第二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2017年8月24日)由单一台风外围的台风倒槽影响造成,台风倒槽较明显,伸展高度较高,过程发生前热力不稳定特征不明显,水汽辐合时间较长,上升运动主要出现在中低层,对应降雨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较弱。(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台风暴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ERA-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自动站小时和分钟加密资料、风云2G(FY-2G)卫星红外云图及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5年路径高度相似的"苏迪罗"和"杜鹃"台风在浙江沿海引发的局地特大暴雨进行对比分析。这两次降水过程都是在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甚至残压并深入内陆远离浙江沿海后发生的。结果表明,"苏迪罗"降水过程是由低层强东南和偏南急流长时间辐合加上有利地形共同作用导致的;经向环流背景下来自季风持续的水汽输送有利于"苏迪罗"维持较长的生命史和稳定的降水。"杜鹃"残压特大暴雨的触发系统则是高纬地面冷高压底部的东东北出流南下与"杜鹃"北象限的东东南风交汇形成的中尺度倒槽;纬向环流和强盛副热带高压造成的弱引导气流及夏季风南撤和低涡卷挟造成的水汽通道断裂是"杜鹃"登陆后快速减弱为残压和降水维持时间较短的原因。两次台风降水过程中均无外部动能输送和来自有效位能的动能转换。动能收支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中低层局地次网格运动间的能量转换、旋转风和散度风效应及下垫面的摩擦耗散。所以,虽然"杜鹃"的对流有效位能很小,但仍可造成强对流和特大暴雨。此外,降水过程中释放的凝结潜热造成的局地非绝热加热使气柱中显热能大量累积,促使地面中小尺度涡旋和倒槽不断加深,造成降水的增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风暴雨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天,王琪.盐城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暴雨洪水分析[J].陕西水利.2019

[2].潘劲松,周玲丽,陆玮,罗玲,翟国庆.两个相似路径台风残余造成局地特大暴雨的成因机制和能量收支对比分析[J].大气科学.2019

[3].彭端,翁佳烽,梁钊扬,王文波,徐峰.华南两次强台风暴雨过程的水汽与湿位涡对比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4].罗玲,娄小芬,傅良,钱浩.ECMWF极端降水预报指数在华东台风暴雨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2019

[5].陈有利,钱燕珍,段晶晶,徐迪峰,郭建民.南海台风苗柏对一次梅雨暴雨加强影响的模拟试验[J].气象.2019

[6].潘钦财.2006~2015年浙江台风暴雨物理量分析[J].科技风.2019

[7].任福民,杨慧.1949年以来我国台风暴雨及其预报研究回顾与展望[J].暴雨灾害.2019

[8].杨素雨,张秀年,邹阳,何钰.台风“威马逊”和“海鸥”与大尺度环流相互作用对云南暴雨落区的影响[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9].从辰宇,韩剑桥,焦菊英,冯伟,马春玲.台风“利奇马”暴雨引发的土壤侵蚀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9

[10].方敏,徐卫红.眉山两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青海气象.2019

论文知识图

美国GFDL飓风业务模式和正在发展的海...年8月“莫拉克”台风暴雨3个...浙江省台风暴雨洪水成因概率分布...年中国台风暴雨的区域平...台风暴雨MCS的概念模型年9月TBB沿19.65°N(a)和沿110.7...

标签:;  ;  ;  ;  ;  ;  ;  

台风暴雨论文_周海天,王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