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速率对准东褐煤热解特性及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升温速率对准东褐煤热解特性及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为了简化活性焦的制备工艺流程,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拓宽准东褐煤利用途径,需要对准东褐煤热解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利用热重(TGA)技术考察了准东褐煤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和50℃/min)热解失重特性并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其动力学参数,同时利用程序升温和快速热解在终温为800℃条件下制备出活性焦SC1和SC2。采用氮吸附仪(BET)获得煤焦的孔隙结构参数,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和拉曼仪光谱仪(Raman)分别获取煤焦大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和碳骨架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重法分析出准东褐煤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变化范围为38. 89~229. 13 kJ/mol和108. 26~1. 18×109s-1。升温速率为30℃/min时,有足够热量促进煤焦内部有机结构分解生成大量挥发分,煤焦内部形成合理的温度梯度,阻碍了热缩聚反应造成孔隙阻塞,挥发分顺利释放促进了孔隙结构形成。程序升温热解焦SC1烧失率为46. 5%,比表面积为312. 91 m2/g,孔容为0. 178 cm3/g,平均孔径为2. 271 nm;而快速热解焦SC2烧失率为37. 3%,比表面积达到424. 25 m2/g,孔容为0. 189 cm3/g,平均孔径2. 342 nm,以微孔为主,结构参数明显好于SC1。快速热解炭化制备活性焦前驱体,促进煤焦生成大量无定形结构和缺陷结构,利于活化阶段微孔孔隙结构的构筑。

论文目录

  • 1 实验部分
  •   1.1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1.2 热重试验
  •   1.3 快速制焦实验
  •     1.3.1 炭化实验
  •     1.3.2 活化实验
  •   1.4 表征分析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原煤热解特性分析
  •   2.2 煤焦BET分析
  •   2.3 煤焦FT-IR分析
  •   2.4 煤焦的Raman分析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肖阳,周滨选,安东海,崔琳,郑瑛,董勇

    关键词: 升温速率,褐煤,快速热解,活性焦,孔隙结构

    来源: 煤炭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燃料化工,矿业工程

    单位: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FSKLCCA1603),山东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CYJS10B02)

    分类号: TQ530.2;TD849.2

    DOI: 10.13225/j.cnki.jccs.2018.0595

    页码: 604-610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07K

    下载量: 283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分对煤孔隙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J]. 煤矿安全 2020(02)
    • [2].粉煤灰水泥砂浆孔隙结构及分形维数的演变特征[J]. 混凝土 2020(07)
    • [3].一种多重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物探 2015(02)
    • [4].碳酸盐岩多孔介质等效孔隙结构参数反演及应用[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S1)
    • [5].不同煤种孔隙结构分布及特征研究[J]. 煤炭技术 2020(09)
    • [6].磷酸活化法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控机制[J]. 新型炭材料 2018(04)
    • [7].数字重建孔隙结构内流体流动特性的计算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10)
    • [8].热作用对煤孔隙结构及气体吸附量的影响[J]. 煤矿安全 2020(06)
    • [9].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结构的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 2014(04)
    • [10].高温高压下煤孔隙结构的变化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12)
    • [11].富县油田J区块长8_2油层组孔隙结构特征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1)
    • [12].煤体孔隙结构毛细管压力特征研究[J]. 煤 2016(02)
    • [13].不同孔隙结构的硅海绵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J]. 弹性体 2009(01)
    • [14].硅橡胶海绵材料孔隙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 2009(01)
    • [15].海拉尔某地区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与应用[J]. 国外测井技术 2019(02)
    • [16].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7].川中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孔隙结构实验研究[J]. Applied Geophysics 2018(02)
    • [18].褐煤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6)
    • [19].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 2016(02)
    • [20].岩样核磁共振试验在孔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3)
    • [21].单颗粒煤孔隙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及分形重构[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6)
    • [22].矿石中的反应扩散与孔隙结构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金属矿山 2011(07)
    • [23].矿石颗粒级配对堆浸体系三维孔隙结构的影响[J]. 工程科学学报 2020(08)
    • [24].煤层孔隙结构对吸附作用的力学效应[J]. 贵州农机化 2020(03)
    • [25].油层孔隙结构与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J]. 中外能源 2018(03)
    • [26].煤储层纳米孔隙结构及其瓦斯扩散特征[J]. 地球科学 2018(05)
    • [27].高压注水对煤孔隙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3)
    • [28].富有机质页岩成分与孔隙结构对吸附气赋存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3)
    • [29].动水压力作用下沥青路面水-孔隙结构应力分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4(06)
    • [30].二元复合体系动用不同模态孔隙结构的剩余油[J]. 断块油气田 2019(03)

    标签:;  ;  ;  ;  ;  

    升温速率对准东褐煤热解特性及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