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敏[1](2021)在《血、尿IgG及尿IgG/血IgG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其临床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IMN患者长期预后良好,但IMN的临床表现可演变为三种不同的临床情况:没有任何免疫抑制治疗下发生自发性缓解,大量蛋白尿伴肾功能恶化,或肾功能保留的持续性肾病综合征。IMN病理特征是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通过定位肾小球足细胞表面的靶抗原,进而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使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引起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IMN致病中起重要作用。随着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机械屏障遭到破坏,血中的IgG也会大量漏出,尿IgG水平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502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观察IMN患者血IgG和尿IgG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究血、尿IgG及尿IgG/血IgG是否可做为反映IMN轻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及与IMN患者临床危险分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尿IgG及尿IgG/血IgG与疾病临床危险分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502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将IMN患者分为三组:<3.5g/d(A组,n=109),3.5-8g/d(B组,n=224)和≥8g/d(C组,n=169),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尿IgG、血清IgG、血清Ig A、血清Ig M、补体C3、补体C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PLA2R抗体(Serum 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antibody)、肾脏活检病理结果。计算尿IgG/血IgG,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此外,根据2020 KDIGO肾小球肾炎指南,参考膜性肾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临床指标,根据血清PLA2R抗体将502例IMN分为三组:<50RU/m L(D组,n=168),50-150RU/m L(E组,n=178),>150RU/m L(F组,n=156),对各组患者检验指标进行比较。比较血、尿IgG及尿IgG/血IgG与其他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上述统计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共有50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324例,女178例,平均50.52±11.94岁,均为经肾脏活检证实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98%的IMN患者尿IgG水平升高,90%的IMN患者血清IgG水平降低。(2)以24小时尿蛋白来探讨血清和尿液中的IgG水平,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将IMN患者分为三组:<3.5g/d(A组,n=109),3.5-8g/d(B组,n=224)和≥8g/d(C组,n=169),结果指示:C组IMN患者的尿IgG、尿IgG/血IgG明显高于A、B组(P<0.001),且B组和A组患者的尿IgG水平也存在显着差异(P<0.001)。C组IMN患者的血清IgG水平明显低于A组或B组患者,而且B组和A组患者的血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C组在性别、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沉、血清白蛋白、e GFR、血清PLA2R抗体、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血Ig A、血Ig M、补体C3、补体C4、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P等实验室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血清PLA2R抗体将IMN患者分为三组:<50RU/m L(D组,n=168),50-150RU/m L(E组,n=178),≥150RU/m L(F组,n=156),结果指示:F组IMN患者的尿IgG、尿IgG/血IgG明显高于D、E组,且D组和E组患者的尿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组IMN患者的血清IgG水平明显低于D组或E组患者,而且E组和D组患者的血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和E组、D组和F组在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e GFR、肌酐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和F组、E组和F组在血沉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组和F组在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e GFR、肌酐、血清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在血Ig A、血Ig M、补体C3、补体C4、CRP、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示IMN患者尿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沉、血清PLA2R抗体呈正相关,尿IgG水平与血清白蛋白、e GFR水平呈负相关。IMN患者血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PLA2R抗体呈负相关,血IgG水平与血清白蛋白、e GFR水平呈正相关。尿IgG/血IgG与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沉、血清PLA2R抗体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e GFR水平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98%的IMN患者尿IgG水平升高,90%的IMN患者血清IgG水平降低。(2)血清白蛋白与血清IgG水平显着相关,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尿IgG水平显着相关,尿α1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与尿IgG/血IgG显着相关。(3)较低的血清IgG和较高的尿IgG、尿IgG/血IgG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危险分级增加相关。
杜长洪[2](2020)在《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讨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的差异、不同冠脉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与MHR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线索。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CAG)后确诊为冠心病(CHD)患者150例,按照CAG结果中病变支数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61例),三支病变组(48例),同期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来院后询问一般资料及收集相应生化指标,所有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行急诊或择期CAG,必要时植入支架,仔细分析CAG结果,利用Gensini评分,计算出得分。比较分析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MHR是否存在差异,进而探索M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在冠心病组对照组比较时,冠心病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BMI、WBC、Mno、TG、UA、MHR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HDL-c、LDL-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HB、TC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变支数分组之间Mno、HDL-c、MHR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Mno、HDL-c、MHR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Mno、HDL-c、MHR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Mno、HDL-c、MHR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三组之间年龄、WBC、HB、TG、TC、LDL-c、UA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指标与临床Gensini评分相关性分析:Mno与Gensini评分呈显着正相关相关(r=0.341,P<0.01),HDL与Gensini评分呈显着负相关(r=-0.345,P<0.01),MHR与Gensini评分呈显着正相关(r=0.510,P<0.01)4、在进行CHD的危险因子Logistics回归发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TG、年龄、MHR(OR=4.18,95%CI:1.6-10.50,P<0.05)均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5、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MHR对CHD的预测价值时,MHR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48(95%CI 0.731~0.785),当MHR诊断临界值曲0.53时,其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8.3%。结论:1、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MHR与冠心病临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且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2、当MHR>0.53,冠心病预测价格更高,且MHR简单、方便易获得,早期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较快识别CHD诊断及干预。
张萌[3](2020)在《sLOX-1和ESM-1与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sLOX-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与急性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1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及轻、中、重度狭窄组;根据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分为轻、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均来自同期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人员5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ELISA测定血清sLOX-1、ESM-1水平,对sLOX-1、ESM-1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病例组患者血清TC、TG、LDL-C、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sLOX-1、ES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sLOX-1、ESM-1≥总体均值为暴露,进行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有关联(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TC、Hcy、sLOX-1、ESM-1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3.931,P<0.05;OR=2.755,P<0.05;OR=4.560,P<0.05;OR=3.432,P<0.05);2复发脑梗死组患者高血压病与首发脑梗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发脑梗死组血清sLOX-1、ESM-1水平较首发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复发有关联(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高血压病、sLOX-1是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OR=0.755,P<0.05;OR=1.966,P<0.05)。3在临床资料结果中,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组吸烟、高血压病、TC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sLOX-1、ESM-1水平较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吸烟、高血压病、sLOX-1、ESM-1是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2.923,P<0.05;OR=2.526,P<0.05;OR=2.879,P<0.05;OR=3.283,P<0.05)。4急性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组血清TG、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sLOX-1、ESM-1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联(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TG、sLOX-1、ESM-1是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OR=2.530,P<0.05;OR=2.760,P<0.05;OR=3.507,P<0.05;)。5急性脑梗死患者轻、中、重度狭窄组吸烟、TC与无狭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sLOX-1、ESM-1水平与无狭窄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LOX-1、ESM-1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LOX-1、ESM-1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sLOX-1、ESM-1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OR=2.321,P<0.05;OR=2.255,P<0.05)。6急性脑梗死患者轻、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sLOX-1、ES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复发有关,是急性脑梗死发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2血清sLOX-1、ESM-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有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无关。血清sLOX-1、ESM-1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图0幅;表31个;参144篇。
廉小婷[4](2020)在《用于冠心病早期预防的双生物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全球因冠心病(CHD)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冠心病确诊时往往已出现器质性病变,贻误治疗机会,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何实现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本实验室希望寻求一种新方法,通过对冠心病标志物的检测,实现对该病的早期预警,从而降低人们致病的风险。本研究把冠心病的两种生物标志物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测定作为研究目标。从目前商业应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发表的论文来看,LDL和ox-LDL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核磁共振、管状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这些方法因操作耗时、检测成本高、需要特殊的固定设备而不适用于常规临床或家庭测试。若能开发一种对LDL或ox-LDL进行即时检验(POCT)的工具,将会对冠心病的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成功设计了基于Au-Co纳米颗粒(Au-Co NPs)的无标记免疫传感器,来检测冠心病的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其中金钴纳米粒子由简单的水相合成法得到,其优异的导电性为传感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传感平台,再通过Au-N或A u-S作用将抗体固定在Au-Co NPs功能化的氧化铟锡电极上以完成传感器的制备。使用鲁米诺作为传感探针,在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电化学发光信号明显被抑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 V)等方法进行表征,探究生物大分子结合后电极表面的变化。在最佳条件下,免疫传感器在从0.420到100 pg mL-1的宽线性范围内表现出对LDL的灵敏响应,检测限为0.256 pg mL-1。同样,在0.500 pg mL-1至60.0 pg mL-1的范围内获得了 ox-LDL浓度与发光信号的相关性,该生物标志物的检出限为0.330 pg mL-1。以上两种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响应证明了免疫传感器的高效性和应用潜力,这项研究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早期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进行即时检验的工具。
张莹[5](2020)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仍然是主要的DM类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即DM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并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DKD起病隐匿,早期发展缓慢,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后期将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顽固性高血压等严重肾脏损伤症状,最终发展为ESRD。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DKD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炎症因子都与DKD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炎症与DKD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Mono)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的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是一种新型的炎症相关标志物。MHR同时考虑到机体慢性炎症和血脂异常的状态,有研究提出其具有预测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能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计数与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标志物。NLR将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标志的非特异性炎症与以淋巴细胞减少为标志的生理应激相结合,反映了免疫系统的两个互补成分之间的平衡,已被证明与脑卒中、冠心病、不良心脏结局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也有少数研究发现MHR和NLR作为炎症标志物,与DK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等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能够作为疾病的预测因子。在这之中,有学者发现DR患者的MHR与NLR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DKD与DR同属DM微血管并发症,在发病机制中存在相似之处,但目前有关MHR、NLR与DKD关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在DKD中这两种炎症标志物是否存在类似相关性依然存在疑问。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易于获得的炎症标志物MHR、NLR在DKD不同阶段下的差异,探究MHR、NLR与T2DM患者DKD的相关性、早期诊断DKD的可行性以及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并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614例,以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对照者210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等,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采集过夜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血常规、血脂、肾功能等。留取随机尿用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MHR、NLR。对T2DM患者进行心脏、颈部及下肢血管彩超和眼底镜检查。健康对照者为N组,再根据UACR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DM 组(210 例):UACR<30mg/g;DN1 组(208 例):30mg/g≤UACR≤300mg/g;DN2 组(196 例):UACR>300mg/g。根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2019年版)》中综合考虑UACR和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疾病分期(CKD分期),将DN1组和DN2组的患者再分为A组(294例):eGFR≥90ml/min/1.73m2且 UACR≥30mg/g;B组(70例):60ml/min/1.73m2≤eGFR<90ml/min/1.73m2 且 UACR≥30mg/g;C组(40例):eGFR<60ml/min/1.73m2。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Pearson-X2检验、Pearson积距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方法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四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PLT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DM组、DN1组、DN2组单核细胞计数依次增加,HDL-C依次减少,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2组BMI、SBP、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研究对象DM病程、MHR依次增加,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DM患者中NLR随UACR水平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和DM组间NLR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T2DM患者三组的FBG均高于N组,其中DN1组FBG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患者 HbA1c高于 N 组,DM 组、DN1 组 HbA1c 高于 DN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与DN1组间HbA1c无明显差异(P>0.05)。DN2组eGFR显着低于其余三组(P<0.05),但三组间eGFR无明显差异(P>0.05)。3.B、C两组的DM病程较A组高,HbA1c较A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MHR、NLR、UACR和大血管病变发生频率依次增加,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视网膜病变发生频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HR 与 HbA1c(r=-0.228,P<0.01)、WBC(r=0.436,P<0.01)、Ne(r=0.361,P<0.01)、Lym(r=0.091,P<0.05)、Mono(r=0.816,P<0.01)、TG(r=0.137,P<0.01)、HDL-C(r=-0.658,P<0.01)、eGFR(r=-0.372,P<0.01)、UACR(r=0.482,P<0.01)显着相关,与 FBG、TC、LDL-C 无关(P>0.05)。NLR 与 WBC(r=0.299,P<0.01)、Ne(r=0.648,P<0.01)、Lym(r=-0.588,P<0.01)、Mono(r=0.146,P<0.01)、HDL-C(r=-0.116,P<0.01)、eGFR(r=-0.335,P<0.01)、UACR(r=0.296,P<0.01)显着相关,与 FBG、HbA1c、TC、TG、LDL-C 无关(P>0.05)。此外,MHR、NLR两者间具有显着相关性(r=0.169,P<0.01)。5.以1g(UACR)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MHR、eGFR、NLR、DM病程是独立预测UACR水平的因素(β=0.890,95%CI0.807~0.972,P=0.000;β=-0.007,95%CI-0.010~-0.005,P=0.000;β=0.111,95%CI0.059~0.163,P=0.000;β=0.009,95%CI0.002~0.016,P=0.013)。以eGFR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UACR、DM病程、HbA1c、NLR是独立预测eGFR水平的因素(β=-0.013,95%CI-0.015~-0.012,P=0.000;β=-0.684,95%CI-0.886~-0.481,P=0.000;β=1.574,95%CI0.986~2.163,P=0.000;β=-3.329,95%CI-4.883~-1.774,P=0.000)。6.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MHR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P<0.01),95%可信区间为(0.934,0.964),最佳截断值为1.17/ng,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718,敏感度为0.903,特异度为0.814。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57(P<0.01),95%可信区间为(0.611,0.702),最佳截断值为1.85,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266,敏感度为0.604,特异度为0.662。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P<0.01),95%可信区间为(0.936,0.965),在约登指数最大,取0.727时,敏感度为0.770,特异度为0.957。研究结论1.T2DM患者中DKD的进展伴随着MHR和NLR的增加。2.MHR和NLR是UACR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NLR是eGFR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
苏金玉[6](2020)在《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抗体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Ca2+/K+通道抑制MCP-1的释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于脂质代谢不平衡,即高脂血症导致的慢性炎症疾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通过诱导巨噬细胞释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吞噬过多脂质导致泡沫细胞形成和脂质斑块在血管内膜的堆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oxLDL的疫苗及其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抗oxLDL的抗体(BI-204)在体外可以减少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致炎因子MCP-1。然而,目前并不清楚抗oxLDL的抗体(BI-204)抑制MCP-1释放的分子机制。本课题中,我们验证了 oxLDL通过TLR-4和MAPK信号通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释放MCP-1。用CD36、TLR-4、SR-AI和LOX-1的抑制性抗体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只有TLR-4的抑制性抗体才可以阻滞oxLDL诱导的MCP-1的释放。与此不同,分别抑制p38 MAPK、JNK和ERK信号通路均可抑制oxLDL诱导的MCP-1的释放。我们的结果还显示,MCP-1的释放受单核巨噬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的调节。应用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和钾离子通道(钾离子外流)抑制剂格列本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MCP-1的释放。而且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oxLDL显着地促进细胞外钙离子流入胞内,并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震荡增加。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巨噬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电流,结果显示oxLDL明显抑制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活动。而且抑制JNK和ERK均阻滞oxLDL诱导的[Ca2+]i震荡和Kir通道的改变。而应用oxLDL的单克隆抗体BI-204显着地抑制oxLDL诱导的MCP-1的释放,并且恢复了Kir通道的活性,而且BI-204是通过与单核巨噬细胞膜上的FcγRIIB结合来介导的抑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BI-204特异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ERK的磷酸化,而对JNK和p38 MAPK没有影响。综上,oxLDL通过TLR-4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内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的JNK或ERK抑制Kir通道活动并增加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MCP-1释放到胞外。而抗oxLDL的抗体BI-204则通过与Fcγ RIIB结合,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内的ERK信号通路,继而恢复Kir的活动和减少钙离子流入胞内,从而抑制oxLDL诱导的MCP-1的释放。所以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抗oxLDL的抗体BI-204在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发挥抑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针对抗原的抗体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邓玉秀[7](2020)在《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活血降糖饮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pelin、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下肢动脉血流量比值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影响,探讨活血降糖饮对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至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纳入12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降糖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6、TNF-α、apelin、ABI、腘动脉IMT、足背动脉IMT、足背动脉血流量/腘动脉血流量比值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不能坚持服用中药而退出试验,2例患者失访,1例因依从性差剔除试验,对照组有3例因个人因素主动退出试验,3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人数是治疗组55例,对照组56例;(2)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疗效性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中医证候总积分、FPG、2hPG、HbA1c、TG、TC、LDL-C、HDL-C、IL-6、TNF-α、apelin、ABI、腘动脉 IMT、足背动脉IMT、足背动脉血流量/腘动脉血流量比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MI、中医证候总积分、FPG、2hPG、HbA1c、TG、TC、LDL-C、IL-6、TNF-α、腘动脉IMT、足背动脉IMT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HDL-C、apelin、ABI、足背动脉血流量/腘动脉血流量比值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BMI、中医证候总积分、FPG、2hPG、LDL-C、IL-6、TNF-α、apelin、ABI、腘动脉 IMT、足背动脉IMT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MI、中医证候总积分、FPG、TC、LDL-C、IL-6、TNF-α、ABI、apelin、腘动脉IMT、足背动脉IMT、足背动脉血流量/腘动脉血流量比值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血糖、改善血管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考虑其机制可能是与调节糖脂代谢、降低炎症水平、减轻血管损伤有关。
胡楠[8](2019)在《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并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材料与方法:1.选取1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清脂通脉颗粒组)10组,共计12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进行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具体方法为注射维生素D3+复合高脂饲料喂养8周,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实验进行后第4周对中药组大鼠按照均匀设计方案计量的不同比例进行给药,本次研究采用灌胃给药作为主要途径,给药比例为10ml/kg。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因灌胃手法及大鼠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共有8只大鼠死亡,故最终决定每组取10只大鼠进行下一步检测。实验进行9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抽取腹主动脉血液,分离取得血清,取出主动脉和肝脏制成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和脂质沉积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ApoAI/ApoB)水平;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影响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清道夫受体BI(SR-BI)、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影响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的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肝脏X受体α(L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TC、TG、LDL水平显着增高(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组3、8、9、12的TC水平降低(P<0.05),8、10、11、12组HDL-C水平升高(P<0.05),3、8、9、10、11、12组LDL-C水平降低(P<0.05);其余组TC、TG、LDL-C含量有降低、HDL-C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结果,选定组8和组12,连同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后续研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oAI显着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显着降低(P<0.01)。组8,组12能升高ApoAI,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肝脏脂质沉积结果显示:HE染色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泡沫细胞和炎细胞浸润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只有部分肝细胞水样变性,肝脏组织中的脂滴沉积减少,大部分肝细胞接近正常形态。3.胆固醇合成和摄取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脏胆固醇受体LDLr和SR-BI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限速酶CYP7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4.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胆固醇外流关键分子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胆固醇逆转运关键因子LXRα和PPARγ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结论:1.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有效调节血脂及载脂蛋白相关指标,说明清脂通脉颗粒能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紊乱。2.清脂通脉颗粒可以减少主动脉内膜上粥样斑块病变面积脂质沉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沉积,说明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肝脏脂质沉积。3.清脂通脉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与摄取,加速胆固醇向外周组织流出的速度,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延缓动脉粥样硬块斑块的形成,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胡兵[9](2009)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代谢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关节、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症。RA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缩短,比普通人群病死率增高近70%,而心血管疾病是RA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约占RA死因的50%,RA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RA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在年轻RA患者中增加幅度最为显着,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不能解释这一现象。有研究发现RA患者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远比普通人群常见,大多数患者在病程早期无临床症状,但冠状动脉已发生明显病变且危及生命,认为RA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是其动脉硬化的快速发展所致。因而RA与As的关系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有学者将RA患者发生As的危险因素大致归纳为三组:炎症介质、异常脂质谱和前血栓形成因子。有关RA患者血脂变化文献报道不一,有研究报道RA患者血脂谱表现为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高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也有报道RA患者的脂质谱可出现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或LDL/HDL)升高。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与HDL-C或其主要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Ⅰ的浓度呈负相关。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Ox-LDL水平是预测As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力指标。小而致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易被氧化,可导致Ox-LDL水平升高。Ox-LDL除经清道夫途径被巨噬细胞吞噬外,还可与自身抗体结合,进而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ow density lipoprotein-immune complexes,LDL-IC)。LDL-IC不仅具有高效致As作用,水平高低亦是As发生的强预测指标;体外实验证实LDL-IC是一种很强的诱导物,经FcRγ受体途径诱导胆固醇酯在人单核巨噬细胞内堆积转化为泡沫细胞,且效果强于其他途径;同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破坏血管内皮、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速As进程。高脂蛋白(a)[lipoprotein,Lp(a)]作为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人体内同样存在氧化Lp(a)[Ox-Lp(a)]及其自身抗体,进而形成Lp(a)循环免疫复合物[Lp(a)-IC],具高效的致As作用;且CHD患者Ox-Lp(a)及Lp(a)-IC水平均明显升高。因此,对RA患者的脂质水平进行检测,分析RA患者的Ox-LDL、Lp(a)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研究其氧化易感性及抗氧化能力,有利于探讨其冠心病高发生率的机制。目的:1.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质水平的异常特征及与炎症的关系;2.分析活动和非活动性RA患者天然、氧化脂蛋白(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差异及与炎症的关系;3.分析RA患者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及与炎症指标的关系;4.分析活动性RA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其氧化易感性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上述脂质代谢的分析,探讨RA患者与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1.RA患者55例,正常对照组60例。检测两组受检者的TC、TG、HDL-C、LDL-C、apoAⅠ、apoB和Ox-LDL的水平,RA患者还需检测ESR、CR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2.活动型RA患者24例,非活动型RA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60例。对受检者天然、氧化Lp(a)和Lp(a)-IC水平分别用ELISA法进行检测。3.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纯组)4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组)13例,正常对照组6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浆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DA-LDL)、LDL-IC水平。4.采用序列超速离心分离23例RA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LDL,体外Cu2+介导的LDL氧化分析其氧化易感性的变化;ELISA法检测体内Ox-LDL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RA患者TC、TG、LDL-C、apoB和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poAⅠ、HDL-C水平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ESR分别与HDL-C(r=-0.316,P=0.019)和apo AⅠ(r=-0.335,P=0.012)负相关;CRP分别与HDL-C(r=-0.396,P=0.003)和apo AⅠ(r=-0.374,P=0.005)负相关;而RF与血脂水平不相关。2.活动型RA患者天然、氧化Lp(a)水平和Lp(a)-I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亦高于非活动型RA患者(P<0.05和0.01):而非活动型RA患者和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ESR与天然Lp(a)(r=0.315,P=0.019)、Ox-Lp(a)(r=0.371,P=0.005)和Lp(a)-IC(r=0.419,P=0.001)均呈正相关,CRP亦均与天然Lp(a)(r=0.324,P=0.016)、Ox-Lp(a)(r=0.459,P=0.000)和Lp(a)-IC(r=0.529,P=0.000)呈正相关。3.与对照组比较,RA并发症组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仅apoB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组患者的TC、TG、LDL-C和apoB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组、单纯组两组间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组、单纯组和对照组血浆MDA-LDL水平分别为187.81±90.89mg/L、102.01±57.73mg/L和32.65±27.00mg/L,LDL-IC水平分别为2.58±1.69AU、1.87±0.74AU和1.21±0.38AU:两组RA患者上述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组高于单纯组(P<0.01或0.05)。LDL-IC与CRP正相关(r=0.282,P=0.037),MDA-LDL与ESR呈正相关(r=0.268,P=0.048)。4.活动型RA患者Ox-LDL水平显着升高(101.78±53.53 vs.74.16±17.36μg/mL,P<0.01),LDL氧化的延滞时间缩短(P<0.05),氧化速率、总氧化值升高(P<0.05或0.01)。RA患者Ox-LDL水平同LDL氧化的延滞时间相关(r=-0.618,P=0.002)。结论:1.RA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Ox-LDL水平发生显着变化,炎症活动与其脂代谢异常相关联,Ox-LDL可能在炎症、脂质和内皮功能障碍之间起到了链接作用,导致RA患者动As的发生、发展。2.RA患者天然、氧化Lp(a)水平发生显着变化,炎症反应对Lp(a)代谢具调节作用,加速其在体内的氧化,出现高水平的Ox-Lp(a),进而形成Lp(a)-IC,参与并加快了RA患者As的进程,高Lp(a)、ox-Lp(a)及IC是RA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新危险因素。3.RA患者MDA-LDL、LDL-IC水平显着升高,特别是并发症组MDA-LDL水平较单纯组升高更明显,提示高MDA-LDL、LDL-IC水平在RA患者高发As性心血管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RA患者体内LDL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体内Ox-LDL水平升高,促进了As的发生、发展。
胡兵,汪俊军,张春妮,蔡辉[10](2008)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脂水平,探讨其与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组)13例,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纯组)42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同时对受检者血脂和炎症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载脂蛋白B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它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并发症组与单纯组间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相似。并发症和单纯组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87.81±90.89和102.01±57.73mg/L)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别为2.58±1.69和1.87±0.74A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5±27.00mg/L和1.21±0.38AU,P<0.01),且并发症组高于单纯组(P<0.01或0.05)。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与C反应蛋白正相关(r=0.301,P=0.026),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沉趋于相关(r=0.263,P=0.057)。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血、尿IgG及尿IgG/血IgG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1 一般状况及病史 |
2.1.1 年龄、性别 |
2.1.2 吸烟史 |
2.1.3 高血压史 |
2.1.4 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史(LBW) |
2.2 一般实验室检测指标 |
2.2.1 高脂血症 |
2.2.2 高血糖 |
2.2.3 低血红蛋白 |
2.2.4 低血清白蛋白 |
2.2.5 高尿酸血症 |
2.2.6 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血清C3 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 |
2.3 肾小球损伤相关指标 |
2.3.1 GFR、尿IgG |
2.3.2 蛋白尿 |
2.3.3 肾小球病理 |
2.4 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 |
2.4.1 肾小管细胞损伤标志物 |
2.4.2 肾小管病理 |
2.5 特异性指标 |
2.5.1 PLA2R及其抗体 |
2.5.2 THSD7A |
2.5.3 Nephrin |
2.5.4 自噬体 |
2.5.5 EXT1和EXT2 |
2.6 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选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及结果评估 |
3.2.2 临床诊断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情况 |
4.2 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4.2.1 根据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组临床资料比较 |
4.2.2 根据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组血、尿IgG水平比较 |
4.2.3 根据血清PLA2R抗体分组临床资料比较 |
4.2.4 根据血清PLA2R抗体分组血、尿IgG水平比较 |
4.3 尿IgG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3.1 尿IgG与尿液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3.2 尿IgG与 eGFR及血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4 血IgG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4.1 血IgG水平与尿液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4.2 血IgG水平与eGFR及血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5 尿IgG/血IgG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4.5.1 尿IgG/血IgG与尿液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5.2 尿IgG/血IgG与 eGFR及血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4.6 血、尿IgG及尿IgG/血IgG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意义和局限性 |
6.2.1 意义 |
6.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1 一般资料 |
2.1.2 冠心病组纳入标准 |
2.1.3 冠心病组排除标准: |
2.1.4 病例组的选择: |
2.1.5 对照组的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效应指标的收集 |
2.2.2 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估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
3.3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Mno、HDL-C和 MHR的比较 |
3.4 病变支数三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5 病变支数三组之间Mno、HDL-c和 MHR的比较 |
3.6 Mno、HDL-c和MHR 与临床 Genisini评分的相关性 |
3.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8 MHR预测CHD的 ROC曲线 |
第4章 讨论 |
4.1 单核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
4.2 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
4.3 MHR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
4.4 局限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冠心病患者相关血清炎症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sLOX-1和ESM-1与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收集资料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血清sLOX-1、ESM-1与脑梗死发病及复发的关系 |
1.2.1.1 血清sLOX-1、ESM-1与脑梗死的关系 |
1.2.1.2 血清sLOX-1、ESM-1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
1.2.2 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2.2.1 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2.2.2 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1.2.2.3 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
1.2.2.4 血清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Crouse 评分的关系 |
1.3 讨论 |
1.3.1 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1.3.2 sLOX-1、ESM-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3.3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LOX-1、ESM-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
2.3 LOX-1 |
2.3.1 LOX-1与内皮功能障碍 |
2.3.2 LOX-1信号通路 |
2.3.3 LOX-1抑制剂 |
2.3.4 sLOX-1 |
2.3.5 LOX-1与冠心病 |
2.3.6 LOX-1与脑卒中 |
2.3.7 LOX-1与生活方式 |
2.4 ESM-1 |
2.4.1 ESM-1与高血压 |
2.4.2 ESM-1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 |
2.4.3 ESM-1与肿瘤 |
2.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用于冠心病早期预防的双生物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电化学发光分析 |
1.1.1 电化学发光分析概述 |
1.1.2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1.1.3 电化学发光体的分类 |
1.1.4 电化学发光体系的优势 |
1.1.5 电化学发光的研究与展望 |
1.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2.1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概述 |
1.2.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 |
1.2.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概述 |
1.3.2 电化学传感中纳米材料的种类 |
1.3.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展望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5 本研究的总体设想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u-Co NPs/APTMS/ITO电极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金钴合金纳米粒子的比例优化 |
2.2.2 Au-Co NPs修饰电极的表征和优化 |
2.2.3 电化学参数的优化 |
2.2.4 Au-Co NPs/APTMS/ITO电极性能的优化 |
2.3 总结 |
第三章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低密度脂蛋白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2.2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FM对电极形貌的表征 |
3.3.2 LDL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3.3.3 LDL免疫传感器制备过程的优化 |
3.3.4 LDL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5 LDL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6 LDL免疫传感器分析性能的比较 |
3.3.7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总结 |
第四章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Ox-LDL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4.2.2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Ox-LDL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4.3.2 Ox-LDL免疫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的优化 |
4.3.3 Ox-LDL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4 Ox-LDL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已完成的着作、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炎症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抗体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Ca2+/K+通道抑制MCP-1的释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动脉粥样硬化 |
1.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 |
1.3 抗oxLDL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
1.3.1 抗oxLDL抗体 |
1.3.2 抗oxLDL抗体的致病性 |
1.3.3 抗oxLDL抗体保护动脉粥样硬化 |
1.4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动脉粥样硬化 |
1.5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
1.5.1 单核细胞 |
1.5.2 巨噬细胞 |
1.6 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
1.6.1 清道夫受体(SR) |
1.6.1.1 SR-A1 |
1.6.1.2 CD36 |
1.6.1.3 LOX-1 |
1.7 Toll样受体4(TLR-4)与动脉粥样硬化 |
1.8 FcγR与动脉粥样硬化 |
1.9 MAPK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1.10 离子通道与动脉粥样硬化 |
1.10.1 离子通道 |
1.10.1.1 钙离子通道 |
1.10.1.2 钾离子通道 |
1.11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试剂配制 |
2.1.4 细胞 |
2.2 方法 |
2.2.1 从PBMCs分离CD14~+人单核细胞 |
2.2.1.1 从人的外周血(PBMCs)分离单个核细胞 |
2.2.1.2 用CD14 MicroBeads标记细胞 |
2.2.1.3 使用LS柱子和人工操作的分MACS分选器分离CD14阳性细胞 |
2.2.2 准备oxLDL和不含oxLDL的血清 |
2.2.3 BCA法蛋白定量 |
2.2.4 细胞复苏、传代及冻存 |
2.2.5 细胞内钙离子成像 |
2.2.6 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的记录 |
2.2.7 蛋白免疫印迹 |
2.2.8 MCP-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 |
2.2.9 oxLD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 |
2.2.10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OxLDL通过TLR-4和依赖MAPK的信号通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释放MCP-1 |
3.2 OxLDL通过钾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诱导单核巨噬细胞MCP-1的释放 |
3.3 OxLDL抑制RAW264.7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_(ir))的活动 |
3.4 OxLDL通过TLR-4、ERK-和JNK抑制K_(ir)通道的活动 |
3.4.1 OxLDL通过TLR-4抑制K_(ir)通道的活性 |
3.4.2 OxLDL通过ERK和JNK抑制K_(ir)通道的活动 |
3.5 oxLDL通过ERK和JNK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震荡 |
3.6 抗oxLDL抗体(BI-204)通过FcγRIIB抑制MCP-1释放 |
3.7 抗oxLDL抗体(BI-204)通过结合FcγRIIB逆转oxLDL诱导的Kir通道关闭 |
3.8 OxLDL通过TLR-R激活ERK |
3.8.1 OxLDL呈剂量依赖性地激活MAPK信号通路 |
3.8.2 OxLDL通过TLR-4激活MAPKs |
3.9 抗OxLDL抗体(BI204)拮抗oxLDL诱导的ERK的激活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部分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流行病学 |
1.1.2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病机制 |
1.1.3 基于以上发病机制关于apelin的探索 |
1.1.4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西医治疗 |
1.2 中医学研究概况 |
1.2.1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中医病名 |
1.2.2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病因病机 |
1.2.3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中医内治法 |
1.2.4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中医外治法 |
1.3 小结 |
第二章 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脱落、剔除与终止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线资料比较 |
2.3.2 疗效性指标比较 |
2.3.3 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 |
2.4 讨论 |
2.4.1 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中医理论基础 |
2.4.2 疗效分析 |
2.4.3 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胆固醇外流和逆转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质水平异常特征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血脂、载脂蛋白和Ox-LDL的测定 |
1.3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测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RA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Ox-LDL水平 |
2.2 RA患者ESR、CRP和RF水平 |
2.3 血脂与ESR、CRP及RF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天然、氧化脂蛋白(a)水平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Lp(a)的测定 |
1.3 Ox-Lp(a)的ELISA测定 |
1.4 Lp(a)-IC的测定 |
1.5 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测定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RA患者的血脂、载脂蛋白和氧化LDL水平 |
2.2 RA患者天然、氧化Lp(a)和Lp(a)-IC水平 |
2.3 ESR,CRP,RF与天然、氧化Lp(a)及其IC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MDA-LDL、LDL-IC的测定 |
1.3 血脂、载脂蛋白和炎症指标的测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RA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 |
2.2 RA患者MDA-LDL、LDL-IC水平 |
2.3 RA患者MDA-LDL、LDL-IC水平与ESR、CRP、RF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其氧化易感性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低密度脂蛋白(LDL)分离 |
1.3 氧化易感性检测 |
1.4 血脂、载脂蛋白及Ox-LDL测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RA患者血脂、Ox-LDL水平 |
2.2 RA患者LDL氧化易感性分析 |
2.3 LDL氧化易感性同血浆Ox-LDL水平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 主要仪器设备 |
2 化学试剂 |
3 使用溶液配制 |
综述·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动脉粥样硬化 |
1 RA和SLE患者临床、亚临床As |
2 RA和SLE发生As的危险因素 |
2.1 传统危险因素 |
2.2 新发现的As危险因素 |
3 As发生的潜在机制 |
3.1 炎症反应 |
3.2 内皮损害 |
3.3 自身抗体的作用 |
4 治疗策略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 |
1.3 血脂、载脂蛋白和炎症指标的测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 |
2.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 |
2.3 血浆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与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 |
3 讨 论 |
四、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尿IgG及尿IgG/血IgG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D]. 陈慧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关系的研究[D]. 杜长洪. 青海大学, 2020(02)
- [3]sLOX-1和ESM-1与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 张萌.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用于冠心病早期预防的双生物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D]. 廉小婷. 苏州大学, 2020(02)
- [5]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D]. 张莹. 郑州大学, 2020(02)
- [6]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抗体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Ca2+/K+通道抑制MCP-1的释放[D]. 苏金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 邓玉秀.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D]. 胡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代谢研究[D]. 胡兵.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1)
- [1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丙二醛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分析[J]. 胡兵,汪俊军,张春妮,蔡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8(04)
标签:低密度脂蛋白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抗原抗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