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苷酶论文_张珍珍,宁冬,郑达文,刘文秀,黄小桃

导读:本文包含了木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糖苷酶,曲霉,性质,宏基,糖苷,聚糖,组合。

木糖苷酶论文文献综述

张珍珍,宁冬,郑达文,刘文秀,黄小桃[1](2019)在《β-木糖苷酶型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的体外酶解及消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灭活内源酶的小麦为原料,测定添加β-木糖苷酶和其他非淀粉多糖(NSP)酶后小麦的分解效果,并采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猪的胃肠道消化过程,观察小麦中添加β-木糖苷酶型NSP酶消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解小麦产生还原糖效果以β-木糖苷酶和NSP酶组最佳,β-木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组次之,单独添加木聚糖酶组效果最差;当β-木糖苷酶添加量达到16U/g小麦时,与NSP酶结合产出的还原糖量可达到最高,为28.16mg/g,与空白不加酶组相比,还原糖提升68.52%,酶解效果显着。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过程也发现,NSP酶中加入β-木糖苷酶可使小麦干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进一步增长0.4%和0.5%左右,但这种提高与β-木糖苷酶剂量高低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11期)

岳军,宁艳春,岳春雨,徐友海,惠继星[2](2019)在《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在木糖渣酶水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糖渣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可以用作诱导产生β-葡萄糖苷酶的碳源。本文以木糖渣为诱导碳源,优化了黑曲霉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在6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麦麸、硫酸铵、硝酸钠。在筛选基础上,利用叁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对3个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用响应优化器得到了产酶的最佳条件麦麸、硫酸铵、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6.7g/L、10.0g/L、10.0g/L,在得到的最佳条件下,酶活可以达到15.0IU/m L。对拟合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R2值为92.12%,P值为0,模型拟合较好,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以木糖渣为底物,用诱导制备的复配酶液验证了其水解效率,结果表明当里氏木霉粗酶液与黑曲霉粗酶液1︰1复配时,酶水解效率为里氏木霉粗酶液的4倍。(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张蕊,李娜,徐姝婧,韩晓巍,李春燕[3](2019)在《GH39家族β-木糖苷酶转化叁七皂苷R_1和R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聚糖是一种常见的半纤维素。木糖苷酶能降解低聚木糖,生成产物木糖。木糖可以作为原材料,生产生物乙醇、木糖醇、乳酸等等。该作用依赖木糖苷酶的β-1,4-水解作用。除了降解低聚木糖外,有些木糖苷酶能转化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和叁七皂苷R_1和R_2等含木糖基的物质。但转化叁七皂苷的木糖苷酶类(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汤勇[4](2019)在《产木糖苷酶菌株的诱变育种、发酵优化、酶学特性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生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降解为单体木糖的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共同参与。该多糖的基本骨架为β-1,4糖苷键相连的D-吡喃木糖,并且含有以下侧链取代基,如乙酰基、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完全降解需要完整的木聚糖水解酶系,主要包括β-1,4-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本实验中所使用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可以产β-木糖苷酶和木聚糖酶,其中β-木糖苷酶水解可溶性低聚木糖和木二糖的非还原末端释放木糖。本研究首先对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黑曲霉产木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了该菌产木糖苷酶的最优发酵条件。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中心复合试验等方法确定了该菌株产木糖苷酶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组分。然后对该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木糖苷酶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二次优化。最后对分离纯化后的木糖苷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该酶与木聚糖酶协同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实验室保藏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出发菌株。通过测定细胞干重的方法测得该菌株的生长曲线,选取36h为种子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实验等方法确定了该菌株产木糖苷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44h,发酵温度34℃,接种量7%,摇瓶转速为180 r/min,装液量110 m L/300m L,初始发酵p H为3.5。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芯粉31.55 g/L,酵母粉8.00 g/L,蛋白胨5.48 g/L,硫酸镁0.70 g/L,氯化钠1.00 g/L,氯化钙1.50 g/L。预测酶活为15.04 U/m L实测酶活为14.87 U/m L,结果相近,说明上述优化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合理可信的。优化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后,木糖苷酶酶活是优化前的8.89倍。(2)对原始菌株CAN进行紫外诱变,紫外照射最佳时间为1.5 min,获得紫外诱变突变株CANT,经摇瓶发酵测定酶活为25.12 U/m L,比CAN提高了69%左右,并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测定其生长曲线,选取40 h为种子培养时间。(3)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实验等方法方法得到该菌株产木糖苷酶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56 h,发酵温度34℃,接种量5%,摇床转速为160 r/min,装液量110 m L/300m L,初始发酵p H为4.0。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芯粉40.00 g/L,酵母粉5.00 g/L,蛋白胨22.41 g/L,磷酸二氢钾0.50 g/L,磷酸氢二钾0.50 g/L,硫酸镁0.50 g/L,氯化钠1.00 g/L,氯化钙1.50 g/L。预测酶活为47.02 U/m L实测酶活为46.77 U/m L,结果相差不大,说明采用上述一系列优化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合理可靠的。优化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后,木糖苷酶酶活是优化前的1.86倍,是出发菌株CAN的27.97倍。(4)通过一步盐析和叁步层析等分离纯化步骤,,最终得到纯化倍数33.68,比酶活1954.23 U/mg的高纯度酶蛋白,SDS-PAGE测得分子量约为121.0 KDa。对电泳纯的木糖苷酶进行表征,该木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在30℃~60℃范围下4 h后相对残留酶活仍有75%;最适反应p H为4.0,在p H 4~p H 10范围下4 h后相对残留酶活仍有70%。研究了木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一起降解玉米芯粉的协同作用,两种酶一起降解玉米芯粉得到还原糖的量是单木聚糖酶降解产生还原糖量的347.1%。对两种酶降解玉米芯粉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单一木聚糖降解玉米芯粉的主要产物为木糖、木二糖、木叁糖、木四糖等低聚木糖,两种酶一起降解玉米芯粉的主要产物对比单一木聚糖酶的降解产物中木糖含量明显增加,木二糖、木叁糖、木四糖等低聚木糖的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0)

李娜[5](2019)在《木糖苷酶JB13GH39的功能和分子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聚糖是含量最高的半纤维素,大量的农业生物质和工业废弃物中含有木聚糖。木聚糖经内切木聚糖酶降解后生成木寡糖,木寡糖需经β-1,4-木糖苷酶进一步催化降解生成木糖。工程改造的酵母可发酵木糖产木糖醇、乳酸、乙醇和其它物质,该过程需要在低pH、中低温或高浓度乙醇的条件下进行;面包、盐渍食物制作及其它食品加工过程中,具低温活性、耐盐和耐蛋白酶功能的β-木糖苷酶很重要;有些木糖苷酶具有转糖基或转化叁七皂苷R_1和R_2的作用,其产物均有潜在应用价值,例如转化叁七皂苷R_1和R_2分别生成的人参皂苷Rg_1和Rh_1就有抗癌和抗氧化等功能。因此,具有以上功能特性的β-木糖苷酶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行业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相关功能对应的分子特性,可增加对酶功能适应性机理的认识,从而指导酶的分子设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目前,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特性的β-木糖苷酶及其作用机理还尚未报导。本实验室前期获得了Sphingomonas sp.JB13,其是一个潜在新种,本实验室已从该菌株中获得了低温、耐盐等功能的外切菊粉酶、半乳糖苷酶和甘露聚糖酶。在该菌株基因组中,有且只有1个序列新颖的糖苷水解酶第39家族(GH39)蛋白,其与数据库中序列的最高一致性为75.9%。通过底物特异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β-1,4-木糖苷酶活性。基于菌株JB13的新颖性、菌株JB13中其它酶类功能的新颖性及该木糖苷酶序列的新颖性,推测该木糖苷酶应该具有新颖的或特殊的功能及分子特性,亟需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对其功能和分子特性的研究如下:1.β-木糖苷酶JB13GH39的功能研究。将该β-木糖苷酶基因jb13GH39连接到pEASY-E2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纯化后得到重组酶rJB13GH39。该酶具有如下功能特性:最适pH 4.5,在pH 4.0-9.0下保持稳定;最适温度50°C,在0-20°C仍能保持10.0%-50.0%的活性;大多数盐和化学试剂对其无影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3.0%-20.0%(w/v)的NaCl,其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在10.0%和15.0%(v/v)乙醇中的活性分别为71.9%和55.2%;经3.0%-30.0%(w/v)的NaCl、3.0%-20.0%(v/v)的乙醇或2.2-87.0 mg/mL的胰蛋白酶处理1 h后,该酶保持稳定。该酶能催化木糖基转移到特定的糖或醇上,形成新的功能产物,例如形成木糖葡萄糖、木糖乙醇;该酶能降解oNPX,并能将叁七皂苷R_1和R_2分别转化为稀少的人参皂苷Rg_1和Rh_1。2.β-木糖苷酶JB13GH39的分子特性研究。分析比较JB13GH39及同家族β-木糖苷酶的序列及高级结构,发现该酶具有高比例的小氨基酸(ACDGNSTV)和无规则卷曲,导致其高级结构具有高度柔性,进而使其催化能障降低、内部疏水作用及静电相互作用减弱,这是其具有耐盐、耐乙醇和低温活性的分子机理。rJB13GH39能转化叁七皂苷R_1和R_2分别生成人参皂苷Rg_1和Rh_1,是因为该酶具有β-1,2-糖苷键水解活性,具体是切割木糖和葡萄糖之间的β-1,2-糖苷键。为了研究该酶具有β-1,2-木糖苷酶活性的分子基础,用β-1,2-糖苷键连接的木糖-葡萄糖作为配体进行酶-配体分子对接,发现该酶中的7个氨基酸位点与配体形成氢键的频率较高。β-1,2-木糖苷酶活性并不是JB13GH39的特有活性,一些已报导的其它GH39β-木糖苷酶也具有该活性,所以对已报导的且确定具有β-1,2-木糖苷酶或β-1,4-木糖苷酶活性的14个GH39β-木糖苷酶进行序列保守位点分析,发现涉及β-1,2-木糖苷酶活性的7个保守氨基酸位点,其中有5个是不变的,其余2个可以改变。2个可变保守氨基酸位点是Ps266和Ps322,即分别对应JB13GH39与木糖-葡萄糖分子对接中与氢结合频率较低的Tyr257和Tyr311。进一步,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同时结合序列保守位点分析和酶-配体分子对接结果,推测已明确具有β-1,4-木糖苷酶活性的GH39β-木糖苷酶应该都具有β-1,2-木糖苷酶活性。将JB13GH39中的Tyr257和Tyr311分别突变为苏氨酸(Thr)和脯氨酸(Pro)进行验证,发现这2个突变体仍有β-1,4-木糖苷酶和β-1,2-木糖苷酶活性,但是活性降低。此外,在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酶委员会对酶的功能分类中,β-1,2-木糖苷酶活性还未被记录。因此,本研究提出β-1,2-木糖苷酶活性应该被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酶委员会列为一个新的水解酶子类,并以GH39β-木糖苷酶作为本类代表。综上所述,(1)本研究获得一个新型的多功能β-木糖苷酶,即耐盐、耐乙醇、耐胰蛋白酶、低pH、低温、转糖基及β-1,2-糖苷键水解活性的β-木糖苷酶,其可应用于食品、酿造、生物能源及医药行业,特别适合应用于酵母发酵酒精的糖化过程、含木糖的醇类制备及叁七皂苷酶法转化。(2)该酶具有高比例的小氨基酸和无规则卷曲,增强了其结构的柔性,是其具有耐盐、耐乙醇、低温活性的分子基础。(3)转化叁七皂苷或β-1,2-木糖苷酶活性的分子特性。本研究提出了GH39β-木糖苷酶均有β-1,2-木糖苷酶活性,该活性应被列为新的水解酶子类,该活性涉及到GH39β-木糖苷酶的7个保守氨基酸:His88(Ps88)、Glu189(Ps195)、Tyr257(Ps266)、Glu306(Ps317)、Tyr311(Ps322)、Trp344(Ps356)和Glu35(Ps364)。揭示该酶的分子特性为木糖苷酶的分子设计、改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增加了对酶功能适应机理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8)

黄颖,姚雪妍,刘腾飞,米硕甫,孙丽超[6](2019)在《新型耐热β-1,4-木糖苷酶的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拟对来源于热解纤维素果汁杆菌的新型β-木糖苷酶基因(CoXyl B)进行重组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成功表达CoXyl B基因,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强阴离子交换和凝胶层析等纯化方法获得纯酶。【结果】对CoXyl B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以4-对硝基苯酚-β-D-木糖苷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0℃,最适反应pH为6.0。在40–70℃范围内CoXyl B酶活较高且比较稳定。在pH 5.0–6.0之间,70℃孵育1 h后,CoXyl B的相对酶活仍保留80%以上。Ag~+、高浓度的SDS和PMSF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较显着,而高浓度Mg~(2+)、Li~+和EDTA对酶活力的激活作用较为明显。CoXyl B的k_(cat)和K_m值分别为5.0×10~(–3)s~(–1)和1.9 mmol/L。薄层层析色谱显示CoXyl B具有降解木二糖、木叁糖和木四糖的能力。【结论】本研究鉴定出CoXyl B为一种新型的极端耐热木糖苷酶,CoXyl B的酶学性质研究将为其在食品热加工以及生物降解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汤勇,蔡俊[7](2018)在《β-木糖苷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生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降解为单体木糖的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共同参与。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是该降解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酶。该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来源和种类的β-木糖苷酶之间的差异性,β-木糖苷酶研究方向的展望,以及在农工业资源再利用,食品添加剂,纤维饲料,饮料和造纸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为系统性地研究木聚糖酶系协同作用提供了参考,为在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研究β-木糖苷酶的合成与表达提供方向,为工业化应用β-木糖苷酶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10期)

赵信平,徐龙权,宋建国,鱼红闪[8](2018)在《人参皂苷Rb3木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对微生物Absidia sp.GRB3-X8r菌产特异性人参皂苷Rb3木糖苷酶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后该酶在SDS-PAGE上呈现单一蛋白质条带,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b3木糖苷酶的最适反应p H为3.0,在p H2.2~8.0范围内相对稳定;最适温度为40℃,在20~6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K~+、Na~+、Mg~(2+)、Mn~(2+)、Ca~(2+)离子对酶反应无明显作用,Zn~(2+)、Pb~(2+)、Ni~(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酶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66.7 k Da。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K_m值为65.63 mmol/L,V_(max)为2.03 mmol/(h·L)。通过对酶的催化特性研究表明,该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3木糖基,生成人参皂苷Rd。(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7期)

许淑敏[9](2018)在《嗜碱芽孢杆菌β-木糖苷酶的分子改造、固定化及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β-木糖苷酶(β-xylosidase)是一种半纤维素酶,以外切的方式作用于低聚木糖非还原端产生木糖,还可作用于甾体、萜类等甙元与木糖形成的糖苷键,释放甙元。β-木糖苷酶在食品、饲料、制药及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提高嗜碱芽孢杆菌β-木糖苷酶BH3683的酶学性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本研究首先采用宏基因组区段改组的方法,对该酶进行了分子改造;设计和采用酶-金属离子杂化策略,实现了该酶的固定化;另外,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双表达载体,实现了该酶在两个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具体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对来源于Bacillus halodurans C125的β-木糖苷酶基因BH3683进行了克隆,成功构建mEsprit-BH3683质粒,并在大肠杆菌表达,测定β-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对底物p-NPX的米氏常数为1.23 mmol/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反应最适pH为8,在pH 6-10范围内保温30 min后剩余酶活力仍在50%以上,当温度超过50℃时,β-木糖苷酶热稳定性随温度升高急剧下降,部分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对该酶催化活性有较大抑制作用。第二,将5种不同来源的土样混合经木糖富集后提取总DNA,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土壤中微生物较为丰富,且经低聚木糖富集后不同种类微生物丰富程度发生了改变。根据数据库不同来源β-木糖苷酶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扩增土壤中β-木糖苷酶基因同源区段,实现β-木糖苷酶宏基因组区段改组。本研究发现了一条成功改组且具有β-木糖苷酶活性的序列,命名为Xyl-M56,β-木糖苷酶Xyl-M56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7,较β-木糖苷酶BH3683向右发生了偏移,但是稳定性略有提高,在60℃条件下保温30 min后仍具有活性,6-12范围内pH耐受性整体较BH3683增强,相比于BH3683,Xyl-M56对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丁醇的耐受性显着增强。第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能够进行无背景克隆并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都能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的质粒载体,同时具有T7启动子和P_(spec)启动子,以及经过改造的RBS,可以启动蛋白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进行有效的表达。该质粒含有一个在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中都有功能的氯霉素抗性基因。此外,该质粒还有一个CcdB表达框,可以编码CcdB毒蛋白,作为负筛选标记可以实现无背景克隆。并将木聚糖酶基因XynⅡ、β-木糖苷酶基因BH3683亚克隆到该载体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质粒可分别在大肠杆菌可枯草杆菌中复制和表达,而且XynⅡ和BH3683在两种表达系统中都得到表达。最后,为了使β-木糖苷酶BH3683更适应于工业生产的需要,本研究采用酶-金属离子杂化固定化的方法,对β-木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对比固定酶与游离酶酶学性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固定酶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在50℃-55℃,固定后酶在高温下温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其部分金属离子耐受性,有机溶剂耐受性都较游离酶有了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6)

刘春艳[10](2018)在《白蚁肠道共生菌中β-木糖苷酶的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食木短角球白蚁体内共生微生物具有能够高效地消化这些纤维素食物的能力,为在白蚁中探究降解纤维素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旨在能够筛选出新型耐热半纤维素酶-β-木糖苷酶,为工业应用提供酶源。主要内容是以高等食木白蚁短角球白蚁(Globitermes brachyceraste)肠道共生菌中Fosmid文库作为初始筛选材料,本文研究的结果如下:探究了β-木糖苷酶阳性对照对发色底物(5-溴-4氯-3-吲哚-β-D-木糖苷)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当发色底物终浓度为140ng/ml为最适浓度。根据发色底物与β-木糖苷酶反应产生天蓝色,共筛到了22个阳性克隆,阳性率为1.8‰;通过对阳性克隆进行454测序的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结果表明:共有八个潜在编码新型β-木糖苷酶的基因;其中一部分属于多功能性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进行引物设计和载体构建,采用菌落PCR验证的方法挑选出载体构建成功的阳性克隆。结果:成功的克隆了这8个β-木糖苷酶的基因,并且载体构建成功。探究了能否在大肠杆菌E.coil BL21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8个β-木糖苷酶都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了其粗酶液。通过Ni-NAT亲和层析方法进行蛋白纯化,结果表明:在咪唑浓度为100mM时,8个β-木糖苷酶得到了单一的条带;利用SDS-PAGE方法进行蛋白分析,结果表明:8个β-木糖苷酶实际蛋白分子量与理论值是一致的;并对这八个β-木糖苷酶结构域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主干有糖基水解家族结构域,部分还有CBM(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CBM)、BglX及Fn3-like结构域,初步推测这些结构域的存在可能对纤维素酶有作用。探究了温度和pH对8个β-木糖苷酶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β-木糖苷酶的最适温度集中在40℃、50℃和55℃;最适pH集中在5.0、5.5、6.0和6.5。比酶活测定结果表明:Xyl2/Xyl7/Xyl8这叁个酶有显着优势。探究了在真菌中β-木糖苷酶的表达情况,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中β-木糖苷酶基因在里氏木霉Rut-C30中进行发酵,结果显示:这叁种真菌来源的β-木糖苷酶都成功地在表达,并且其酶活菌高于里氏木霉自身来源的β-木糖苷酶酶活。(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木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木糖渣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可以用作诱导产生β-葡萄糖苷酶的碳源。本文以木糖渣为诱导碳源,优化了黑曲霉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在6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麦麸、硫酸铵、硝酸钠。在筛选基础上,利用叁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对3个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用响应优化器得到了产酶的最佳条件麦麸、硫酸铵、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6.7g/L、10.0g/L、10.0g/L,在得到的最佳条件下,酶活可以达到15.0IU/m L。对拟合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R2值为92.12%,P值为0,模型拟合较好,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以木糖渣为底物,用诱导制备的复配酶液验证了其水解效率,结果表明当里氏木霉粗酶液与黑曲霉粗酶液1︰1复配时,酶水解效率为里氏木霉粗酶液的4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糖苷酶论文参考文献

[1].张珍珍,宁冬,郑达文,刘文秀,黄小桃.β-木糖苷酶型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的体外酶解及消化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2].岳军,宁艳春,岳春雨,徐友海,惠继星.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在木糖渣酶水解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19

[3].张蕊,李娜,徐姝婧,韩晓巍,李春燕.GH39家族β-木糖苷酶转化叁七皂苷R_1和R_2的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4].汤勇.产木糖苷酶菌株的诱变育种、发酵优化、酶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5].李娜.木糖苷酶JB13GH39的功能和分子特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6].黄颖,姚雪妍,刘腾飞,米硕甫,孙丽超.新型耐热β-1,4-木糖苷酶的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J].微生物学报.2019

[7].汤勇,蔡俊.β-木糖苷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8

[8].赵信平,徐龙权,宋建国,鱼红闪.人参皂苷Rb3木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J].食品工业科技.2018

[9].许淑敏.嗜碱芽孢杆菌β-木糖苷酶的分子改造、固定化及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D].沈阳农业大学.2018

[10].刘春艳.白蚁肠道共生菌中β-木糖苷酶的挖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2 温度对木糖苷酶活力和稳定性的...7 木糖苷酶水解人参皂甙 Rb3 的 ...-Model模拟东方肉座菌木聚糖酶和...东方肉座菌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蛋...东方肉座菌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蛋...5 不同金属离子以及SDS、EDTA 对木糖

标签:;  ;  ;  ;  ;  ;  ;  

木糖苷酶论文_张珍珍,宁冬,郑达文,刘文秀,黄小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