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浅谈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徐建华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临床上主要从隔离,休息、饮食、病情观察、对症护理、药物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多方面采取护理措施。

【关键词】布氏杆菌流行病学发热联合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16.7【文献标识码】A

【病原学】

布氏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根据储存宿主、生化、代谢和免疫学的差异分类,布氏菌属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布鲁菌含20余种蛋白抗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在致病中起主要作用。该菌对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剂敏感,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

【流行病学】

该病为全球性疾病,来自100多个国家每年上报WHO的布鲁菌病超过50万例。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曾进行大规模的动物布鲁菌感染防治,使发病率显著降低,年发病为6000人次左右。但近年来有增高趋势,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等牧区。我国主要以牛种菌和羊种菌为主要病原体。

(一)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二)传播途径

1经皮肤及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

2经消化道传染食用含菌的乳类、水和食物而受染。

3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4.其他如苍蝇携带也可传播本病。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免疫力。因不同种布鲁菌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因此再次感染者很少。病区居民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免疫。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毒素以及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地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3周,平均2周,也可长至数月甚至1年以上。临床上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限性感染和复发。急性感染是指患病3个月以内;亚急性感染,3个月到1年;慢性感染,1年以上。

亚临床感染

亚临床感染常发生于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30%以上有高水平的抗布鲁菌抗体,不能追溯明确的临床感染史。

急性和亚急性感染

病多缓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睾丸肿痛等。发热多为不规则热,5%~20%出现典型的波浪形,其特点为:发热2-3周后,间歇数天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多次,故又曾称本病为波浪热。多汗也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之一,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关节痛常较剧烈,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占男性患者的20%~40%,由睾丸炎及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可由急性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而直接表现为慢性。本期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症;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

局灶性感染

复发

经抗菌治疗后约10%的患者出现复发。复发往往发生在初次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复发往往与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及不规范治疗有关。

现将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4年9月治疗后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其中出现明显关节疼痛的6例,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3例,出现不规则发热的20例。致病菌均为羊种菌。

1.2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维生素和水分。高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

②对症治疗:头疼、关节痛剧烈者应用镇痛剂。中毒症状明显和睾丸炎严重者,可适当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10mg入壶。

③病原治疗:布氏杆菌为细胞内细菌,因此病原治疗的抗菌药物应选择能进入细胞内的药物,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和多疗程疗法。临床上一般用头孢曲松钠3g/d和利福平600-800mg/d联用,疗程3周,作为首选方案。

1.3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4-10ⅹ109/L)或减少,(<3ⅹ109/L),淋巴或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在各期均增速。

②病原学培养:主要取血、骨髓、组织及脑脊液做培养。细菌生长缓慢,需10天以上方可获得阳性结果。

③血清学检查:主要检测特异性抗体IgM,效价>1:160为阳性。若双份血清效价4倍或以上升高,提示近期感染。

2.护理体会

2.1隔离

采取单间隔离,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戴手套,以免接触病菌,做好防护措施。

2.2休息

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

2.3饮食

给予低盐低脂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3g.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如:稀饭,烂面片。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每日入量3000ml,出汗多或入量不足时应给予静脉补液。

2.4病情观察包括体温变化;关节有无红肿、疼痛表现;男性患者注意有无睾丸肿大及疼痛;淋巴结及肝脾有无肿大;治疗后的病情变化等。

2.5对症护理;

2.5.1发热的护理

①休息:发热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注意勤变换体位,使患者有舒适感。

②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稀饭汁,藕粉,面汤等。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

③环境: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维持在16-18℃湿度以60%左右为宜,注意通风。

④降温措施:38.5℃以下采取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袋腋下冷敷、乙醇擦浴。38.5℃以上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如:消炎痛栓纳肛。

⑤口腔皮肤护理:协助患者在餐后,睡前漱口,病情较重者给予口腔护理。大量出汗后应用温水擦拭,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5.2关节痛

急性期关节疼痛者,可服用镇痛剂,协助患者翻身、按摩、肢体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强直与肌肉挛缩。

2.6药物治疗的护理

本病常采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利福平、进行病原治疗,护士应了解药物的作用,疗程方法及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如:利福平可引起肝脏损害,应定期检查肝功能,本药还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变成橘黄色,服药前应告诉患者,以免引起恐惧。

2.7心理护理

急性期患者由于发热、多汗、关节和肌肉疼痛、睾丸疼痛等症状。预感重病在身,常有恐惧、焦虑表现。要多关心和巡视病人,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鼓励患者说出自身感受,理解和同情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8健康指导

①进行预防布氏杆菌病的知识教育,特别是对牧民则更为重要。讲述管理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如接触牲畜时要戴手套,特别要加强个人防护及预防接种,以防止发病。

②介绍本病有关知识,如:临床表现常会出现高热、多汗、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告知患者不要紧张,教会他们简单的处理方法如发热时多喝水,头部毛巾冷敷,腋下冰袋冷敷,出汗多时及时擦拭汗液。说明本病复发率较高,急性期常采用联合用药和多疗程法,以避免复发及慢性化,说服患者安心住院治疗。

③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复发率较高,出院后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及注意增加营养,并应于出院后一年内定期复查。

总结: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蓄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黏膜的接触进入人体。其中以羊种菌的致病力最强。治疗上以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为主。护理上从隔离、休息、饮食、病情观察、对症护理、药物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多方面采取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婉君。最近传染病专科护理技术创新与护理精细化查房及健康教育指导实用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178.348

[2]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184

标签:;  ;  ;  

浅谈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