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新技术

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新技术

一、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的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1](2021)在《二维多孔材料分子筛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氦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惰性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和工业领域,如低温科学、气体探测、医疗器械、电弧焊工艺、航天火箭、硅片制造、核工业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对氦气的需求不断增长,氦的短缺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因此,用低廉的方法保持氦气的持续供应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天然气是最可靠的氦气来源。从天然气中回收氦气的主要传统方法有低温蒸馏和变压吸附,但这两种方法操作复杂、能耗大、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操作简单、低能耗的氦气分离方法。基于二维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方法,是指气体混合物在穿过半透膜时,由于分子直径不同,而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与传统的气体分离方法相比,基于二维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技术具有能源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项技术中,膜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屏障。一个高效的膜材料,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厚度尽可能薄,以达到最大的气体通量;2、具有均一的孔径,以增加对气体分子的选择性;3、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变形。因此,具有单原子层厚度、均一孔径分布的二维膜材料在气体分离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出发,对二维多孔材料IGP和P2C3在氦气分离领域的应用开展了理论研究,为相关实验研究、工业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二维IGP膜材料在结构上与石墨烯相似,并且具有高孔隙率和优异的热、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我们的理论研究表明,利用IGP膜可以高效的将氦气从天然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氮气)和稀有气体(氖和氩)中分离出来。在室温下,氦对氖和二氧化碳分子的选择率分别为106和3×108。定量平均力势计算表明,与其他气体相比,氦具有最小的自由能能垒(6.4 kBT),这是IGP膜对氦分子高选择性的物理基础。另外,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氦的透过率在100-500K的温度范围内可高达10-4 molm-2s-1Pa-1,远远高于工业生产要求的标准。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氦气分离膜,并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二维P2C3膜材料是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多孔材料。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的研究从理论上表明了 P2C3膜对氦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透过性,可用于从天然气中有效分离氦气。在200-500K的温度范围内,氦的透过率高达10-4 mol m-2 s-1 Pa-1比工业应用的标准高出5个数量级。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现有膜都无法分离的氦气和氢气,我们的数据模拟表明,P2C3膜对He/H2的分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27)。结合零点能效应和量子隧穿效应分析,我们的量子分析显示P2C3膜在20 K时的3He/4He选择率达到76,同时3He的透过率可达10-24 mol cm-2 s-1 bar-1。这些结果表明P2C3膜有望用于3He/4He同位素分离。因此,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He和3He同位素分离的高效膜材料。

刘曾勤[2](2020)在《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非常规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已成为满足全球能源需求中天然气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地层,其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以黔西地区海陆过渡相龙潭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芯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成分分析、压汞法、核磁共振实验、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稀有气体同位素测量等技术手段,综合分析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和致密成因机制,确定致密砂岩气体的充注时间和气体来源,从而讨论致密砂岩气潜力。龙潭组砂岩形成于三角洲和潮坪-泻湖沉积环境,属于典型的岩屑砂岩,其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龙潭组砂岩典型储层特征包括岩屑和黏土含量高,孔隙度和渗透率非常低,孔隙以微孔为主,束缚水饱和度高。龙潭组砂岩与国内其他大规模开发的致密砂岩(例如,延长组、须家河组和巴什基奇克组砂岩)相比,岩屑成分含量更高,孔喉结构更致密。此外,压汞和核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龙潭组砂岩孔喉分形维数高,表明微观孔喉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龙潭组砂岩成岩作用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表明,成岩综合指数能够表征压实、胶结、溶蚀和构造微裂缝作用对储层孔喉结构的综合影响。龙潭组砂岩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强,再加上后期的储层建设性改造作用(溶蚀作用和微裂缝)较弱,导致了储层成岩综合指数低和孔喉结构致密。进一步,通过灰色关联法综合分析宏观储层属性、微观孔喉结构、成岩作用强度和非均质性等属性,建立龙潭组储层综合评价指数,确定龙潭组砂岩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储层。研究区内龙潭组I类优质储层占比低,II和III类储层分布广。整体上,龙潭组砂岩孔喉结构致密,储层质量差,非均质性强。龙潭组砂岩中发育原生气液、次生盐水和次生气液包裹体,主要成分是甲烷、饱和烃和二氧化碳,说明致密砂岩中存在天然气聚集。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表明龙潭组致密砂岩气为持续充注,主要充注时间发生在晚三叠世。此外,稀有气体元素(氦和氩)含量研究证实龙潭组致密气主要来自泥页岩的贡献,煤层贡献非常小。因此,高成熟度和TOC含量的泥页岩生成的天然气可以充注邻近的致密砂岩层,形成致密气藏。研究区西南部是致密砂岩气开发的潜力区,构造运动破坏性相对较弱,深度相对较浅,砂体厚度大,砂地比高,储层质量较好。垂向上,砂岩与泥岩和煤层相互叠置,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合采方式是可行的,从而为黔西地区非常规气勘探找到突破口。

殷亮亮[3](2020)在《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广泛发育煤系地层,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当前,沁水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是煤层气,已在盆地南部建成千亿立方米规模的大型煤层气田。致密气研究的兴起,源于近年来在多个煤层气区块的勘探开发中,在上古生界多套砂层中发现良好的气测显示,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关于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不明确,储层成岩演化过程、致密气气层特征、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不清楚,限制了该区致密气的勘探。为此,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有机地球化学、气体吸附、稀有气体检测和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岩心、测井、气测和区域地质资料,对沁水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储层开展精细评价和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明确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主控因素以及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查明了致密气的成藏过程。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山西组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为主,原生孔隙基本不发育。储层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系统,孔隙直径主要分布于40600 nm之间,以小孔(<0.1 um)为主,其次为中孔(0.11 um),局部发育少量大孔(>1 um)。2.储层喉道直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排驱压力偏高,孔喉连通性不好,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致密储层。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在局部形成甜点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的控制,喉道直径直接控制储层物性,而沉积作用则是控制储层物性的根本因素。3.建立了烃源岩游离气和吸附气计算模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对天然气的储集能力。泥岩有较小的生烃能力和较大的储气能力,而煤岩有较大的生烃能力和较小的储气能力,两者的排气量分别为0.6×1012 m3和11.96×1012 m3,计算山西组致密气资源量为0.38×1012m3。4.山西组致密气存在2期成藏,对应的成藏时间分别为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储层成岩史与气体充注史研究表明,第1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第2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

魏强[4](2019)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中的成藏地球化学问题,在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烃源岩岩石学、烃源岩热解及热模拟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库车坳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倾气性能。基于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深化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通过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分析,定量揭示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基于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时间。依据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先后顺序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对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揭示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模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库车坳陷发育侏罗—三叠系烃源岩,在拜城和阳霞凹陷中心厚度超过400m,生气强度超过70×108m3/km2。两套烃源岩在拜城凹陷中心成熟度超过3%,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Ⅲ型,具有明显的倾气性能。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显示,2℃/h升温速率温度增加至550~600℃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甲烷产率超过158mL/g·TOC,湖相烃源岩最大为84mL/g·TOC。总体来看,烃源岩供气条件较为优越,为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充注的气源。(2)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82.11%~98.50%;重烃气(C2+)含量主要介于0%~8.9%,干湿气并存。δ13C1为-36.9‰~-27.6‰,δ13C2为-27.6‰~-16.3‰,δ13C3为-25.87‰~-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要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存在部分倒转。深层致密砂岩气成熟度为0.66%~3.03%,较大数值差异暗示其来源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属于成熟、高-过成熟的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次为三叠系烃源岩。(3)库车坳陷深层主要含气层段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多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主频分布介于2%~8%和0.01~0.1× 10-3μm2,低于同地区浅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深部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和早成岩阶段,正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依据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型,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约发生在康村组沉积中晚期。而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较晚,约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晚期。压实作用对于储层致密化的贡献最大并贯穿着致密化过程的始终。(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宽介于81.5~176.4℃,盐度为1.39%~26.3%。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深部储层中早期原油在后期气侵作用下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储层流体历史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晚期至康村组沉积早中期,天然气充注主要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期。(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两种类型。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致密,毛细管力和气体膨胀力为运移动力,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或深凹及背斜带上,成藏过程为:储层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构造调整。先成藏后致密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尚未致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浮力和水动力,分布受等高线控制且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成藏过程为: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储层致密化→构造调整。(6)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大范围展布的“稳定带”、较好的“断盖”组合,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晚期的原油充注及储层致密化,库车组沉积期气侵并经构造改造后形成的气藏”。先成藏后致密型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有利的储层、较为完整的区域性盖层、具有构造高点及优势运移通道,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期的原油充注,库车组沉积期成熟天然气充注及其晚期的储层致密化,后经构造改造形成的气藏”。

王杰,刘文汇,陶成,腾格尔,席斌斌,王萍,杨华敏[5](2018)在《海相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其对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成藏年代的反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相叠合盆地的油气特征及成藏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确定油气成藏年代极其困难,建立有效的成藏定年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基于稀有气体He年代积累效应和油气藏保存机制,建立了油气藏4 He成藏定年地质模型及年龄估算公式,明确其为油气成藏定型时间;基于天然气40 Ar/36 Ar比值与源岩钾丰度及地质时代的关系,建立了追溯油气源岩时代的Ar同位素估算模型.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体系的封闭温度与含油气盆地生油气窗的温度范围较为一致,磷灰石、锆石(U-Th)/He年龄可以揭示含油气盆地抬升剥蚀时间、由构造抬升导致的油气藏调整时间,建立了固体沥青、原油中沥青质提取、溶样、Re-Os纯化富集及分离等Re-Os同位素测年前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确定固体沥青、原油等的形成时间.按照含油气系统成藏地质要素形成时间或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提出了从确定源岩形成-油气生成-运移充注-调整改造-成藏定型等成藏过程的定年技术序列.开展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源岩时代、生排烃、运移充注、调整改造及成藏定型等关键过程的时间节点综合研究,明确了元坝气田的主力气源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220175Ma、168140Ma;油裂解气发生在140118Ma,元坝地区约97Ma以来发生构造抬升,尤其15Ma以来气-水界面发生调整,约在128Ma气藏最终定型并形成现今的气藏格局.

刘文汇,王杰,陶成,胡广,卢龙飞,王萍[6](2013)在《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学》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海相叠合盆地存在多期构造运动、多期生排烃、多期成藏以及后期调整改造等特点,使得确定油气成烃成藏年代极其困难,因此基于我国典型海相复杂油气藏的成藏理论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需求,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相层系油气藏成藏年代学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析、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方法、矿物(U—Th)/He定年分析和自生伊利石K(Ar)—Ar定年等成藏定年的基础和研究进展,并对每种定年手段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在对我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研究时,不能单凭某一种定年方法来判断,而应综合利用不同定年技术方法,同时要结合传统地质学分析方法来综合判断油气充注与成藏时间的思路,希翼推动海相油气成藏定年的发展,并为海相油气成藏理论的深化完善拓展研究思路。

刘文汇,王晓锋,腾格尔,张殿伟,王杰,陶成,张中宁,卢龙飞[7](2013)在《中国近十年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初的十年间,天然气地球化学理论、技术、方法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基础理论方面在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及其示踪、稀有气体38 Ar的形成条件及指示意义、天然气藏4 He累积模式及定年、轻烃化合物母质示踪与运移分馏作用、以及成烃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展显着;技术方法方面在生烃模拟实验、氢同位素在线分析、微量气体同位素分析、硫化氢硫同位素的GC-IRMS直接测定方法、稀有气体分析新方法、烃源岩真空解析气分析新方法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这些进展为我国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随着理论的深化和技术方法的完善,天然气示踪的地球化学将会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刘文汇,秦建中,腾格尔,饶丹,张美珍[8](2010)在《海相层系成烃成藏地球化学技术进展》文中提出我国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结构复杂的叠合盆地中海相层系油气系统的演化具有其特殊性,油气实验地质技术特别是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深入认识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的基础理论、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验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近年来形成的适合于叠合盆地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勘探实验技术系列,重点包括烃源成烃评价、油气运移示踪和成藏过程等方面,促进认识叠合盆地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

刘四兵[9](2010)在《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针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超致密、超大埋深、超高压力以及圈闭形成历史、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的特点,从基础资料入手,在研究区成藏基本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地化特征的精细研究、对比,明确了研究区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分析了其纵向变化的运移机制,明确了研究区地层水的来源,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机制;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通过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K/Ar测年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主要气藏的成藏年代;最后通过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的动态过程,总结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须家河组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类型单一(主要以Ⅲ型为主)的特点。(2)须二段天然气与其他层段天然气相比具有甲烷碳同位素相对较高、乙烷碳同位素相对较低的特征,显示须二段天然气经历了更高的成熟度演化并来源于更好的母质类型,可能暗示了早期古油藏裂解气的混合。(3)天然气纵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主要体现了天然气成熟度和运移过程中分馏作用的影响。原、次生气藏纵向上的运移机制具有较大的差异:上侏罗统天然气主要由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窜层渗流运移而来,断裂是其最重要的运移通道;中侏罗统天然气运移方式复杂,部分气藏由须家河组气源沿高速运移通道运移而来,而部分气藏是通过下部气源以水溶相的方式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天然气以扩散运移方式为主,反应该层段天然气成藏时储层已相对致密;须二段天然气则以渗流方式为主,断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气源对比表明,合兴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中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洛带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和中下侏罗统源岩,须四段源岩有一定的贡献;金马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下侏罗统;新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源岩,中、下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须四段源岩对其有一定的贡献;鸭子河地区侏罗系气源为须四段烃源岩;中江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丰谷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烃源岩,须三段烃源岩对其有一定贡献;新场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由须四源岩提供气源,表现为自身自储的性质;高庙子地区须二段天然气由小塘子-马鞍塘组和须二段源岩共同提供气源;新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二段和小塘子-马鞍塘组源岩;中江和合兴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则主要来源于小塘子-马鞍塘组烃源岩。而对于须四段天然气表现出的自生自储的性质,应主要与天然气样主要为须四上亚段的缘故,须三段源岩对下亚段天然气应具有较大的贡献。(5)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水总体表现为大气淡水背景,后期有海相地层水的入侵,泥页岩及煤层压实水对水性质影响巨大。须二段和须四段地层水地化特征相似性不仅是由于跨层流动造成的,共同来源的海相地层水和泥页岩压释水是根本原因,两者地层水的差异性主要是两者不同的水岩作用体系造成的,须四段相对须二段具有更为开放的水岩作用体系。(6)喜山期地层平均剥蚀厚度达到了1400m左右,在平面上具有如下变化特点:龙门山前从北往南剥蚀厚度逐渐变小,大邑地区具有相对最小的剥蚀厚度;从龙门山前往东,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北往南地层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西往东,则表现为先变小后变大的特征,鸭子河地区剥蚀较强、往东到马井地区剥蚀厚度变小,再往东到中江剥蚀厚度又变大。(7)研究区大量样品、尤其是裂缝样品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远远超过地层所经历的古地温,顺断裂、裂缝而来的热液应是造成其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8)须二段天然气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主要有3个重要的成藏期:分别为须五段-早侏罗统沉积时期、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其中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主要的成藏阶段,其余两个相对次要;须四段天然气同样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其对应的主要成藏期有:须五段沉积中期-早侏罗统沉积时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重要的成藏时期,喜山期主要对早期原生气藏进行改造。(9)须二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现今构造控制了局部构造的气水分异,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古今构造高部位是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区;2)断裂是气藏晚期调整的关键。裂缝,尤其是高角度裂缝是气藏高产的关键,同时也是地层水纵窜入侵的主要通道;3)储层的非均质性是气层非均质性分布的根本原因;4)有利的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10)须四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古今构造是气、水分布的基础;2)裂缝和有利沉积相对控制的优质砂岩储层的叠加是须四下亚段高产、稳产的关键;3)保存条件,尤其是成藏关键时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须四上亚段目前气水分布局面的最主要因素。

刘文汇[10](2009)在《海相层系多种烃源及其示踪体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海相油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还显示了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辉煌成就。其中海相成烃理论的研究,揭示了海相层系烃源类型及其转化的多样性,表明我国海相层系存在多种形式烃源共存且相互转化、连续或叠置生烃过程,普遍存在生烃母质的物质状态转换和生烃过程与贡献的接替,呈现出"多源复合、多阶连续"的天然气形成演化特点;初步建立了多种烃源及其转化过程的示踪与评价指标体系,快速发展了实验地质学及测试技术,现代有机质生烃控制试验、高演化有机质的催化加氢热解研究以及稀有气体组分和同位素定量研究等正在为成烃理论研究和成烃示踪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技术。但现有气源示踪指标,不足以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基础仍有待完善。针对南方高演化多烃源的客观地质条件,多指标的综合应用和新指标的开发是解决多烃源成烃过程和示踪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和建立海相气源示踪体系,必将为海相油气勘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手段。

二、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的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的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多孔材料分子筛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氦资源现况
    1.2 气体分离方法
    1.3 膜分离技术
    1.4 二维多孔材料
    1.5 选题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方法简介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1.1 密度泛函理论
        2.1.2 过渡态搜索
    2.2 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
        2.2.1 基本原理
        2.2.2 势能函数和力场
        2.2.3 温度和压力耦合方法
        2.2.4 受控分子动力学模拟
第三章 二维多孔IGP膜材料用于高效氦气分离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与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维IGP晶体结构
        3.3.2 二维IGP晶体的稳定性讨论
        3.3.3 吸附性能与能量势垒
        3.3.4 IGP膜的氦气分离性能
        3.3.5 IGP膜的氦气透过率
        3.3.6 气体穿过IGP膜的平均力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维多孔P_2C_3用于氦和氦同位素分离的理论预测
    4.1 引言
    4.2 方法和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_2C_3结构的参数与稳定性
        4.3.2 吸附能与能量势垒
        4.3.3 P_2C_3膜的氦气分离性能
        4.3.4 P_2C_3膜的氦气透过性
        4.3.5 氦同位素(~3He/~4He)的分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2 黔西地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3 黔西地区龙潭组沉积特征
    3.1 龙潭组沉积背景
    3.2 露头和井资料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4 单井和连井相特征
    3.5 砂岩平面展布特征
    3.6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7 小结
4 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表征
    4.1 砂岩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4.3 储层物性特征
    4.4 储集空间类型
    4.5 孔喉结构表征
    4.6 孔喉分形表征
    4.7 小结
5 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定性和定量表征
    5.1 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5.2 成岩作用阶段
    5.3 成岩作用综合评价
    5.4 小结
6 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综合评价
    6.1 储层质量评价
    6.2 储层综合分类
    6.3 小结
7 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气体来源探讨
    7.1 龙潭组致密砂岩气概况
    7.2 测试样品和实验方法
    7.3 致密砂岩气充注历史
    7.4 致密砂岩气来源
    7.5 致密砂岩气潜力讨论
    7.6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气的定义
        1.2.2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1.2.3 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现状
        1.2.4 沁水盆地致密气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主要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认识
        1.6.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述
    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
        2.3.1 区域地层发育
        2.3.2 山西组地层对比
第3章 山西组沉积相展布
    3.1 沉积背景
    3.2 沉积相标志
        3.2.1 岩心相标志
        3.2.2 测井相标志
    3.3 沉积相划分
    3.4 沉积相特征
        3.4.1 沉积参数平面分布
        3.4.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4.1 储层基本特征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物性
        4.1.3 孔隙类型
    4.2 储层孔隙结构
        4.2.1 高压压汞分析
        4.2.2 孔径曲线分布
        4.2.3 核磁共振实验
        4.2.4 孔隙分形特征
        4.2.5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4.3 储层成岩演化过程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4.4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4.4.1 沉积作用的影响
        4.4.2 成岩作用的影响
        4.4.3 孔隙结构的影响
        4.4.4 微裂缝的影响
        4.4.5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第5章 烃源岩条件
    5.1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1.1 有机质丰度
        5.1.2 有机质类型
        5.1.3 有机质成熟度
    5.2 烃源岩分布
    5.3 烃源岩生烃潜力
        5.3.1 烃源岩生烃史
        5.3.2 烃源岩生烃强度
    5.4 致密气资源量估算
        5.4.1 资源量计算方法
        5.4.2 烃源岩储气能力评价
        5.4.3 致密气资源量
    5.5 致密气主力气源岩探讨
第6章 致密气成藏特征
    6.1 致密气气层特征
        6.1.1 气层的识别
        6.1.2 气层的空间分布
    6.2 致密气成藏期次
        6.2.1 盆地埋藏-热演化史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6.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6.2.4 天然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6.3 致密气成藏过程分析
    6.4 致密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6.4.1 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6.4.2 储层的控制作用
        6.4.3 盖层的控制作用
    6.5 致密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2.4 气藏分布特征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倾气性分析
    3.1 烃源岩分布
    3.2 烃源岩评价
        3.2.1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2.2 有机质成熟度
        3.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3.3 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
    3.4 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的烃源岩生气热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深层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致密砂岩气组分特征
        4.1.1 组分及干燥系数
        4.1.2 组分及干燥系数分布
    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4.2.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2 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3 致密砂岩气成熟度
    4.4 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及来源
        4.4.1 烷烃气成因类型
        4.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原因
        4.4.3 致密砂岩气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
    5.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孔裂隙类型
        5.1.3 孔渗发育特征
    5.2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5.3 孔隙定量演化模型与方法选取
    5.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
        5.4.1 侏罗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2 白垩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3 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4 成岩作用对致密化的贡献
    5.5 本章小结
6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时间
    6.1 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6.2 包裹体显微测温
        6.2.1 包裹体均一温度
        6.2.2 包裹体盐度
        6.2.3 含烃包裹体丰度
    6.3 颗粒荧光定量(QGF)与萃取液颗粒荧光定量(QGF-E)分析
        6.3.1 QGF和QGF-E波谱特征
        6.3.2 QGF指数、QGF-E强度与深度关系
        6.3.3 QGF指数与QGF-E强度关系
    6.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分析
        6.4.1 自生伊利石K-Ar定年
        6.4.2 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关系
        6.4.3 油气充注时间综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解剖及类型划分
    7.1 中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1.1 大北1气藏
        7.1.2 克深2气藏
    7.2 东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2.1 迪那2气藏
        7.2.2 迪北气藏
    7.3 西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4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划分
    7.5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机理及成藏特征比较
        7.5.1 不同类型气藏成因机理分析
        7.5.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特征比较
    7.6 本章小结
8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8.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因素分析
    8.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8.3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8.4 深层致密砂岩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5)海相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其对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成藏年代的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油气成藏定年新方法
    1.1 Ar同位素定年模型反演气源岩时代
    1.2 固体沥青、原油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推断油气生成时间
    1.3 流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反演油气运移充注时间
    1.4 磷灰石等 (U-Th) /He定年方法推断由构造抬升导致的油气藏调整改造时间
    1.5 He同位素用于约束油气成藏定型时间
2 元坝气田天然气成藏关键过程时间的确定
    2.1 元坝气田天然气的源岩时代
    2.2 元坝气田油气运移充注的时间
    2.3 元坝气田油气藏调整改造时间
    2.4 元坝气田油气藏稳定定型时间
    2.5 元坝成藏时间及关键过程反演
3 结论

(6)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分析方法
2 流体包裹体定年方法
3 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定年方法
4 稀有气体同位素成藏定年方法
    4.1 稀有气体He、A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
        4.1.1 天然气Ar同位素用于确定气源岩时代
        4.1.2 天然气He同位素用于成藏定年
    4.2 反演油气成藏过程的矿物颗粒 (U—Th) /He定年方法
    4.3 反映碎屑岩储层油气最早充注时间的自生伊利石K (Ar) —Ar定年方法
5 结语

(7)中国近十年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1 气态烃稳定同位素组成
        1.1.1 碳同位素组成
        1.1.2 氢同位素组成
    1.2 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及其同位素比值
        1.2.1 稀有气体38 Ar的形成条件及指示意义
        1.2.2 天然气藏4He累积模式及定年
    1.3 天然气中的轻烃化合物
        1.3.1天然气轻烃参数的母质示踪效应
        1.3.4天然气轻烃碳同位素的继承效应
        1.3.5轻烃的运移分馏作用
    1.4 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建立
        1.4.1 天然气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建立与内涵
        1.4.2 高演化海相层系油气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2 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进展
    2.1 油气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
    2.2 天然气氢同位素在线分析技术
    2.3 天然气中微量H2的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2.4 硫化氢硫同位素的GC ̄IRMS直接测定法
    2.5 稀有气体、低温分离、重稀有气体分析新方法
    2.6 烃源岩真空解析气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3 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研究在我国天然气勘探中应用与作用
    3.1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裂解成气的普光气田
    3.2 塔里木盆地深部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藏的和田河气田
    3.3 塔里木盆地陆相煤系快速成气演化聚集成藏的克拉2气田
    3.4 松辽盆地深部断陷似无机成因的徐家围子昌德气田

(8)海相层系成烃成藏地球化学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相烃源分析和成烃评价技术
    1.1 高温高压仿真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
        1.1.1 实验技术特色
        1.1.2 取得的初步认识
    1.2 生物有机质向地质沉积有机质转化实验技术
        1.2.1 实验技术特色
        (1) 将新鲜蓝藻放入自制的反应器中, 敞口放置于37
        (2) 将新鲜蓝藻放入自制的反应器中, 敞口放置于37
        (3) 将新鲜蓝藻放入自制的反应器中, 敞口放置于37
        1.2.2 取得的初步认识
    1.3 高演化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技术
        1.3.1 实验技术特色
        1.3.2 取得的初步成果
    1.4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综合分析技术
        1.4.1 实验技术特色
        1.4.2 取得的初步成果
2 海相层系油气运移示踪方法与技术
    2.1 烃源转化及成烃过程的示踪指标体系
        2.1.1 气—源对比示踪新指标——吸附气、酸解气碳同位素分析技术
        2.1.2 固—液 (固) 转化迁移过程的示踪指标——稀土元素、同位素对比体系
    2.2 烃源对比示踪指标技术的开发——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
    2.3 天然气藏混源气识别及混源比例的确定——气体烃系列同位素计算
3 海相层系复合成藏过程研究技术
    3.1 单体包裹体组分及同位素分析新技术
        3.1.1 实验技术特色
        3.1.2 取得的初步成果
    3.2 海相油气成藏气体同位素定年技术
        3.2.1 实验技术特色
        3.2.2 取得的初步成果
    3.3 深部储层形成机理——高温高压水岩反应溶蚀模拟实验技术
4 结语

(9)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
    3.1 平面展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碳含量
        3.2.2 氯仿沥青“A”含量
        3.2.3 岩石热解特征
    3.3 有机质类型
    3.4 有机质成熟度
    3.5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4章 天然气特征与成因
    4.1 天然气基本特征
        4.1.1 组分特征
        4.1.2 碳同位素特征
        4.1.3 氢同位素特征
        4.1.4 轻烃特征
    4.2 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
        4.2.1 利用碳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2 利用氢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3 利用轻烃划分成因类型
        4.2.4 利用稀有气体划分成因类型
    4.3 气源对比
        4.3.1 δ~(13)C_1~Ro 关系
        4.3.2 轻烃指纹对比
        4.3.3 稀有气体特征
        4.3.4 气源综合评价
    4.4 原生、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对比及运移机制探讨
        4.4.1 烃类组分特征对比
        4.4.2 非烃特征对比
        4.4.3 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4.4.4 天然气运移机制探讨
第5章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1 地层水基本特征
    5.2 地层水微量元素特征
    5.3 地层水纵向变化特征
    5.4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4.1 原始沉积水
        5.4.2 海相地层水入侵
        5.4.3 泥页岩及煤层压释水
        5.4.4 后期大气淡水渗入
    5.5 水-岩相互作用
        5.5.1 HCO_3~-浓度变化
        5.5.2 Ca~(2+)-Mg~(2+)-Fe~(2+)离子组合
        5.5.3 Caexcess~Nadeficit 关系
        5.5.4 K~+~Cl~-关系
        5.5.5 Li~+-Cl~-~δ~(18)0 组合
第6章 成藏年代分析
    6.1 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
        6.1.1 剥蚀厚度恢复
        6.1.2 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
    6.2 包裹体均一温度定年
        6.2.1 自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2.2 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3 同位素定年
    6.4 成藏年代综合分析
第7章 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探讨
    7.1 典型气藏解剖
        7.1.1 新场须二气藏
        7.1.2 新场须四气藏
        7.1.3 成藏条件配置关系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1 须二段
        7.2.2 须四段
    7.3 成藏模式探讨
        7.3.1 气水分布模式
        7.3.2 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海相层系多种烃源及其示踪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相层系烃源类型及其转化的多样性
2 现今海相油气源示踪指标体系
3 实验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指标体系的完善
    3.1 现代有机质生烃控制试验研究
    3.2 高演化有机质的催化加氢热解研究
    3.3 稀有气体组分和同位素定量研究
4 结 语

四、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的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多孔材料分子筛的理论研究[D]. 王露. 山东大学, 2021(12)
  • [2]黔西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D]. 刘曾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D]. 殷亮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魏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5]海相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其对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成藏年代的反演[J]. 王杰,刘文汇,陶成,腾格尔,席斌斌,王萍,杨华敏. 地球科学, 2018(06)
  • [6]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学[J]. 刘文汇,王杰,陶成,胡广,卢龙飞,王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2)
  • [7]中国近十年天然气示踪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刘文汇,王晓锋,腾格尔,张殿伟,王杰,陶成,张中宁,卢龙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3)
  • [8]海相层系成烃成藏地球化学技术进展[J]. 刘文汇,秦建中,腾格尔,饶丹,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6)
  • [9]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D]. 刘四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10]海相层系多种烃源及其示踪体系研究进展[J]. 刘文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01)

标签:;  ;  ;  ;  

天然气中Ar同位素测量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