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史伟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史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临床价值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文献综述

史伟[1](2014)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邯郸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4例(43只眼)C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分析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结果 34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视力较手术前显着改善(P<0.05)。患者均成功随访6个月,术后1个月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术后3个月眼底出血吸收、视盘和黄斑水肿消退;术后6个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静脉通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CRVO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4年20期)

刘健伟,龚启荣[2](2010)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效果。方法:对86例CRVO患者86只眼行RON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术后3个月眼底出血吸收,视盘和黄斑水肿消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视网膜静脉通畅。视力提高3~9行,眼压正常,未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0年05期)

高永峰,李素华,郭希让,李建新[3](2010)在《兔眼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后视盘的形态学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兔眼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后视盘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4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术后1、2、4周组,每组10只兔。手术组兔眼行RON后,分别于术后1、2、4周行眼底照相,用IPP5.0软件测量视盘面积、视盘水平径和垂直径,并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RON手术均成功,术中未见严重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仅RON手术部位有少量出血。RON术后1周组的视盘面积和垂直直径较正常组增大(P<0.01),术后2周组与1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组与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术后1周组RON手术部位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术后2周组和术后4周组手术部位被大量胶原成分填充。结论兔眼RON术后视盘直径和面积增大,可为RON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眼科研究》期刊2010年10期)

李伟,郭小健,唐罗生,朱晓华[4](2009)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行RON治疗的18例缺血型CRVO伴明显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术前确诊为缺血型CRVO,3例玻璃体积血手术后确诊为缺血型CRVO。手术前后均进行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术后随访1周,1、3、6个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药物或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除3例病程太长或黄斑变性视力未恢复,其余15例视力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恢复<3个月组好于>3个月组(P=0.025)。眼底照相、OCT及FFA检查结果显示黄斑水肿均在1个月内明显消退,眼底出血3个月内吸收。1例术中穿刺视盘时出现鼻侧视网膜下局限性出血。结论RON能够改善缺血型CRVO合并的黄斑水肿。早期手术干预视力预后较好。术中联合应用的黄斑内界膜剥离术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评估。(本文来源于《眼科研究》期刊2009年07期)

张卯年[5](2008)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一文中研究指出1放射状视神经切开(RON)术的提出及意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视网膜血管壁改变、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对CRVO引起的视盘、黄斑水肿的形成机制说法不一。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视网膜出血、黄斑(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08年11期)

潘洁[6](2008)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联合玻切及黄斑部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初步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联合玻切及黄斑部内界膜剥除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应用的初步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采取前瞻性、连续性、干预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13例(13眼)病程小于6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行标准叁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黄斑部内界膜剥离及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结合周边部视网膜播散性光凝。观察术前术后患者BCVA、OCT、眼底照相、FFA的变化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月。结果:1、眼底照相:自术后1月开始所有患者视网膜出血、水肿及静脉迂曲情况较术前均明显改善,FFA显示术后视网膜血管渗漏较术前明显减轻。2、OCT:自术后1月起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下降,术后1月、3月及6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BCVA:术后6月12人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1月、3月及6月LogMAR值与术前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在术后随访过程中2名患者出现暂时的轻度玻璃体积血。结论:1、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联合玻切及黄斑部内界膜剥除后视网膜出血及黄斑水肿情况可得到较早改善。2、部分患者视力可得到改善。3、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5-01)

刘丽娅,马景学[7](2007)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手术治疗的新进展—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occlusion,CRVO)是临床常见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临床上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缺血型CRVO除并发黄斑水肿外,还存在严重的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高,因此视力预后极差。由于C(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魏菁,张卯年[8](2007)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手术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猫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后视盘结构的改变,探讨RON的临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猫18只分为术后1、15、30、90d四组,右眼行RON。术后1d组为6只。分别于术后1、15、30、90d取材,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1d巩膜切口呈"一"型裂开,手术间隙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伴少量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15~30d切口呈"枣核"型,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沿切口缘环形增生,以Ⅰ型和Ⅲ型为主,筛孔呈长裂隙状;90d瘢痕组织将筛板和巩膜切口完全填充,Ⅲ型胶原排列不规则,边缘的筛孔形态恢复。结论手术将视盘周围的巩膜环及视神经眼内段软膜锐性切开,切口在巩膜环处呈逐渐扩宽趋势并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这可能是RON减轻临床症状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眼科研究》期刊2007年10期)

王东,姚桂娟,丁慧芬[9](2007)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可引起视力丧失的眼底疾病之一,然而尚无针对病因的确切有效疗法。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方法。该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提高视力显着,对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具有一定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游志鹏,赵菊莲,汪昌运,刘菲,熊小艳[10](2007)在《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常因视网膜的广泛出血、水肿和黄斑部的改变而严重影响视力。目前主要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然而激光治疗对患者视力改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成为治疗CRVO的一种新方法。2004年9月~20(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7年12期)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效果。方法:对86例CRVO患者86只眼行RON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术后3个月眼底出血吸收,视盘和黄斑水肿消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视网膜静脉通畅。视力提高3~9行,眼压正常,未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具有良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史伟.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

[2].刘健伟,龚启荣.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6例[J].交通医学.2010

[3].高永峰,李素华,郭希让,李建新.兔眼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后视盘的形态学改变[J].眼科研究.2010

[4].李伟,郭小健,唐罗生,朱晓华.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估[J].眼科研究.2009

[5].张卯年.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J].人民军医.2008

[6].潘洁.放射状视神经切开联合玻切及黄斑部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初步疗效观察[D].中南大学.2008

[7].刘丽娅,马景学.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手术治疗的新进展—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

[8].魏菁,张卯年.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手术机制的初步研究[J].眼科研究.2007

[9].王东,姚桂娟,丁慧芬.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

[10].游志鹏,赵菊莲,汪昌运,刘菲,熊小艳.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1例[J].山东医药.2007

标签:;  ;  ;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论文-史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