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部病害论文_刘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根部病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害,根部,小麦,麦根,药剂拌种,菌根,菌丝。

小麦根部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使得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返青拔节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如下:(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9年08期)

刘刚[2](2019)在《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后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见表1。(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董洪青,冯连富,夏素珍,高翠芹,傅余梅[3](2017)在《小麦根部病害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它们均属于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由于多年小麦、玉米连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为病原菌积累提供了条件,致使小麦根部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在高密市乃至整个胶东地区,据笔者调查,病田率几乎达10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7年31期)

吕永昶,王鹏[4](2016)在《小麦根部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述小麦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从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优化小麦种子和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的方法,以期为做好小麦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6年14期)

王祥峰,崔香莲,李爱云,薛萌,党思卫[5](2016)在《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部病害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部病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咯菌腈拌种用悬浮剂拌种防病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2%戊唑醇种子处理水溶性粉剂、3%苯醚甲环唑拌种用悬浮剂、2.5%咯菌腈拌种用悬浮剂拌种药剂使用量以种子量的0.2%为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18期)

齐永志,王宁,甄文超[6](2013)在《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小麦叁种根部病害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新耕作制度下,为发展可持续农业各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但近年来发现长期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部病害发生也日趋加重.为探明其原因本论文通过室内平板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郑单958"秸秆腐解液对小麦"良星99"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叁种根部病害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腐解液浓度的提高,小麦幼苗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和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根系离子渗漏呈先降后升趋势.小麦根系生长对玉米腐解液敏感程度比地上部明显,仅最低浓度0.03gDWmL-1腐解液对根系生长表现促进作用,综合化感效应系数为0.012;而0.06、0.12、0.24和0.48gDWmL-1腐解液均明显抑制了根系生长.不同浓度腐解液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数量、菌核总重量及全蚀病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但对平均单菌核重量没有明显影响.所有浓度腐解液对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高浓度腐解液化感效应系数为-0.426.0.03和0.06gDWmL-1腐解液可降低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差异均不显着;但是,0.12、0.24和0.48gDWmL-1腐解液均明显提高了纹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幅度分别高达19.0%、22.1%、29.5%和14.3、18.4、25.3.较低浓度(0.03gDWmL-1和0.06gDWmL-1)腐解液显着提高了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提高13.2%、12.0和15.7%、15.8,而其它浓度腐解液均显着降低了根腐病的发生.最低浓度没有显着影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但其它浓度腐解液均显着加重了全蚀病的发病程度,且浓度越高,病害越重;最高浓度0.48gDWmL-1腐解液显着提高了全蚀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高达31%和23.7.(本文来源于《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05)

陈杰[7](2013)在《小麦根部病害在豫东地区的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这些均是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水肥密度的增加,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在豫东地区已对小麦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一)小麦纹枯病1、症状特征。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3年11期)

何叶[8](2013)在《小麦春季根部病害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病主要有叁种,即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它们主要危害小麦根茎基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发病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者减产70%~80%。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所以此期做好小麦根部病害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3年06期)

何娜,马艳华[9](2011)在《小麦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近几年来,一直危害较重,病田率几乎达10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50%。在韩店、孙镇等地,纹枯病病株率达50%-60%减产20%以上。农民普遍采用春季药剂喷雾防治,但效果不理想。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研究,针对小麦根部病害发生特点,协调应用栽培、施肥、田(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1年20期)

程晓亮,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孔令晓[10](2010)在《耕作方式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病是引起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病变的一类病害的总称,引起小麦根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镰刀菌(Fusarium)、蠕孢菌(Biplaris)、腐霉菌(Phyth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各地区病原菌的组成不同,通过近两年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7-03)

小麦根部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品种抗性、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小麦根部病害发生愈发严重。特别是多地不再实行统一供种后,种子药剂处理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后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小麦根部病害除了孢囊线虫病以外,主要为4种真菌性病害,即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其病原菌及主要症状区别见表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根部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J].农业知识.2019

[2].刘刚.小麦常见真菌性根部病害的区别[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董洪青,冯连富,夏素珍,高翠芹,傅余梅.小麦根部病害防治措施[J].农业知识.2017

[4].吕永昶,王鹏.小麦根部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16

[5].王祥峰,崔香莲,李爱云,薛萌,党思卫.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部病害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

[6].齐永志,王宁,甄文超.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小麦叁种根部病害的化感效应[C].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7].陈杰.小麦根部病害在豫东地区的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河南农业.2013

[8].何叶.小麦春季根部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3

[9].何娜,马艳华.小麦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

[10].程晓亮,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孔令晓.耕作方式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论文知识图

光镜观察硅噻菌胺对小麦全蚀病菌侵入小...小麦全蚀病症状表现一1一1一1:我国小麦全蚀病发病区域分布...12小麦条巧病不同时间庸解液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标签:;  ;  ;  ;  ;  ;  ;  

小麦根部病害论文_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