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论文_董文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地,制度,地权,土地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承包制。

农地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董文涛[1](2019)在《我国农地制度的渐进性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形态,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家庭劳动的方式从事农业和土地经营。这主要是由于农业作为特殊产业,其产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而劳动的最终成果唯有完成了周期性生产后才能予以准确评价,由此决定了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优的普遍选择。因此探讨我国新形势下的农村土(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21期)

黄延廷,南佳艺[2](2019)在《农户地权诉求视角下农地制度的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户的地权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地权稳定、自主经营向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转化。这一变化的内在动力是农户急切希望改变承包地过于细碎化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条件。考察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就是农户的地权诉求决定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当下一些地方的农地制度创新试验和经验中再次得到证明。今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必须遵循这一逻辑,根据我国农户地权诉求的变化,实施农户自愿前提下的承包地连片重划,争取国家对承包地重划制度的支持,强化农民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地方政府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江帆[3](2019)在《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观念误区与现实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地制度几乎没有承接历史的余绪。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责任及土地承包经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但其制度运行的效率已经不可持续,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发生悖谬。农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直面的问题,但其裹足不前的观念误区在于人们对农地价值属性认知的偏差,在于过度强调土地之于农民的保障意义,在于对耕地流失与土地兼并的杞天之忧;而现实障碍则是农地正在担当着实现土地财政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自上而下的"征地城市化"运动,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或农地规模化经营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权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使用权(经营权)的利益关系,并以使用权(经营权)为中心进行制度设计,"叁权分置"放活经营权的政策目标也将无从实现。未来农地制度变革的方向唯有一途:赋予农民对土地更多的自主权,通过市场手段对农地资源进行配置。由此方能建立"同地、同价、同权"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地耕作的规模化效益,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不动产法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海娟,胡守庚[4](2019)在《农地制度变革与动员式治理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制度改革对基层治理的影响凸显。研究发现,农村基层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过农民动员,协调分散的土地利益关系,使农村社会形成整合土地利益的动员式治理模式。实践中,地权持续扩张弱化了集体土地制度,可能导致农民动员失败,产生集体行动困境、基层治理灰色化等问题。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之一是通过农地"叁权分置"改革,赋予基层组织适当的土地调控权,重新形成集体和农民的地权平衡关系,促进农民动员和形成善治秩序。(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飞龙[5](2019)在《中国农地制度70年变革: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为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视中国农地制度70年的变革,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地制度,都可用两者的对抗、互溶以及转化,来加以讨论。在农地制度的变革中,既有体制模式、发展战略、改革方式等正式制度因素,还有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家庭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农地制度的延续与变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丰雷,郑文博,张明辉[6](2019)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一个"中央—地方—个体"叁者互动与共演的动态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的实践。研究表明:(1)动态制度变迁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战略:中央政策制定"、"中间扩散:地方实施创新"以及"基层变迁:个体需求反馈";其中,中央政策制定的可行集取决于变迁要素(主观意识、社会需求和国内外经验)、要素权重以及政策制定者知识,叁者共同决定了可选政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中央集权制下的一项政府主导的改革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且方向一致,中央能够积极回应个体和地方的制度需求,提供制度供给,降低改革阻力;中央甄别引导→个体与地方探索创新→中央择优并固化为正式规则,这一互动过程使得改革能够及时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和外部环境;二是制度矩阵中制度互补而非挤出的改革更易成功,相关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达成同一政策目标,增强了政策效果。(3)上述观点得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实践的证明:前30年的艰难探索中,中央政策可行集设定存在一定偏差,缺少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制度缺乏适应性;后40年的成功(特别是使用权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可行集得到调整,进行了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充分利用了制度的互补性,实施渐进且广泛的改革,制度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刘刚[7](2019)在《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主体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演变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塑造经历了初始塑造、联合经营主体塑造、集体集权与经营一体化主体塑造、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塑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塑造等阶段。历史证明,农地制度的良性变迁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党和国家主导与农民自主相统一,尊重农民意愿并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并保障农户土地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新时代的农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一步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探索更为包容的农地制度,满足不同农民主体对农地权益的诉求;发挥好农户家庭经营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王健,杜凯[8](2019)在《农地依赖性与农业社会结构中的“小农”问题——农地制度改革规律下农地利用主体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农"经营是农地合理利用,平衡社会、经济与政治目标下农地利用主体的发展选择。全球农地制度改革的规律中,"小农"是农地利用最佳形态中"小规模"与"有效性"的经营主体的体现。与农业对土地的依赖性相对应,农业社会结构对农地的依赖性是农地利用主体形成和维继的原因。生产性、栖息性和制度性依赖对农地利用主体形成了"叁角制约"关系,"小农"是在这其中的最佳方式和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发展》期刊2019年04期)

董欢[9](2019)在《中国农地制度:历史、现实与未来——“叁权分置”政策背景下的新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制度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几经变迁,不断在"不适应—调整—改革—适应—不适应"之间循环往复。在中国农业、农村、农户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前,农地"叁权分置"改革也日渐呈现不适应性,突出表现为:稳定农户承包权在实现农户权益公平保护方面的制度效应存在争议;稳定农户承包权对激发农地长期投资的制度效应已不断减弱;农地"叁权分置"改革在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尚需实质性突破;农地经营权流转对推动农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不尽理想。因此,进一步深层次改革农地制度仍十分迫切。在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中,改革的基础依然是坚持集体所有性质,坚持对农户农地权益的保护,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跳出过分强调农地带动农户增收的传统思路,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分化、农业经营主体多元的客观事实基础上重构农地制度功能,改革的核心目标应是矫正稀缺农地资源的误配格局,优化配置效率,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闫英丽[10](2019)在《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土地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变迁理论作为马克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探索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农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农户的地权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地权稳定、自主经营向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转化。这一变化的内在动力是农户急切希望改变承包地过于细碎化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条件。考察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就是农户的地权诉求决定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当下一些地方的农地制度创新试验和经验中再次得到证明。今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必须遵循这一逻辑,根据我国农户地权诉求的变化,实施农户自愿前提下的承包地连片重划,争取国家对承包地重划制度的支持,强化农民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地方政府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地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董文涛.我国农地制度的渐进性衍变[J].新农业.2019

[2].黄延廷,南佳艺.农户地权诉求视角下农地制度的创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江帆.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观念误区与现实障碍[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

[4].王海娟,胡守庚.农地制度变革与动员式治理的困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

[5].李飞龙.中国农地制度70年变革: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为分析框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丰雷,郑文博,张明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J].管理世界.2019

[7].刘刚.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主体地位[J].西部论坛.2019

[8].王健,杜凯.农地依赖性与农业社会结构中的“小农”问题——农地制度改革规律下农地利用主体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2019

[9].董欢.中国农地制度:历史、现实与未来——“叁权分置”政策背景下的新审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10].闫英丽.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历程[J].现代经济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体期望主要保障病种水产品化学投入品控制流程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核心的小规模分散农...青岛市2010-2011年新农保参保情况1农地制度创新的逻辑关系

标签:;  ;  ;  ;  ;  ;  ;  

农地制度论文_董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