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刘峰[1](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刘丽超[2](2014)在《抗战时期《新疆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40年代,也就是抗战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新疆成为抗战的重要后方和国际交通要道。这一时期新疆统治者军阀盛世才与我党合作,一批中共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应邀来疆工作。而《新疆日报》作为这一时期在新疆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共党人的领导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在新疆掀起抗日救国的热潮。本文把中共党人在《新疆日报》工作的时间界定为:中共党人到新疆日报社直至离开,即1938年2月至1942年8月,四年多的时间。笔者将本文划分为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主要思路是立足史实为基础,重点梳理中共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活动,分别从中共中央的指示、盛世才态度的转变和来疆中共党人这样几个行为主体,再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疆内的形势,阐述了中共党人在《新疆日报》的基本原则、具体活动、经验和历史评价。力求突出中共党人借助《新疆日报》这一舆论宣传的工具,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在整合了现有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地区传播情况和阅读早期《新疆日报》的基础上,对《新疆日报》的现有研究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有一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找到现阶段就新疆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突出传播性研究的空白区域,笔者试图从如何选题、选题意义,对现状的把握研究,及本文形成的方法和凸显的创新点进行正确把握研究。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第二、三、四、五章。其中第二章从总体上把握了中共党人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国内背景,试图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它的必然性是什么。第三章截取20世纪30-40年代中共党人在新疆的主要活动,重点介绍了中共党人在《新疆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包括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团结各族职工,积极参与日报社活动。以及论述了李宗林、李何、萨空了在新疆日报社的主要活动。在本文中是比较重要的章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主要活动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清楚的看出这一时期中共党人在新疆工作的政治主张和特殊任务。第四章论说了《新疆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主要经验,主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中共党人在日报社工作所采用的“策略”,有一清晰准确的认识,能透过活动看到蕴含的实质经验是什么;第五章论述分析了《新疆日报》在新疆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本章立足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新疆,以《新疆日报》为中心考察,将这一时期中共党人在《新疆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客观的评价,包括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第三部分是结束语,重申《新疆日报》在中共党人的号召和影响下,党的抗战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被各族人民了解并接受,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必要性。
胡艺华[3](2014)在《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绝不是一个虚构的幻影,而是一个已经存在了近百年并不断得以推进的历史过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早传入中国,人们就开始尝试“哲学到大众去”,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程中,曾有过数次历史性突进,其中建国后十七年这一段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作为执政党,在全党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开创出了一条与当时历史环境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大众化之路,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在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命题的前提下,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对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文本、主体、路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力图突破目前学界对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中的那种流于简单介绍的状况,全面梳理、公正评述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总结提炼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命题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是系统研究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初步形成:“五四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明确提出: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至今。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首先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正,即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别开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区别开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二、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方面有其历史必然性: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准备;对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进行理论武装的根本举措。另一方面有一系列有利条件:政治保障: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理论基础:毛泽东哲学思想日趋走向成熟;强大动力: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此外,还应看到苏联对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影响:重要动因:对苏联经验的学习;重要条件:与苏联哲学界的互动;重要动力: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三、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开启和初见成效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政治与哲学良性互动中得以比较顺利地推进,期间主要有三个重大行动:大力宣传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主要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学术领域广泛发动以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旨的哲学批判活动。1956年至196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深入而曲折发展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政治与哲学发生偏离的复杂环境中向前推进,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交织在一起,其中比较突出的事件主要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宣传;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活动的兴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运动的开展。四、建国后十七年产生并应用大量具有时代特点、顺应民众需求、彰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主要包括经典性文本、解释性文本、介绍性文本等三种形式。文本的使用有四个特点:在注重引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文本的中国化;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文本的时代性;在加强学理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文本的通俗性;在遵循一般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文本的针对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视角,对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简要分析,即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李达的《<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五、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由党的领袖、哲学工作者、人民大众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系统工程。党的领袖起引领作用,主要是通过亲自倡导和组织发动全国性的哲学学习宣传运动,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投放新理论,带头把哲学理论转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哲学工作者起桥梁作用,主要是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以通俗化的形式宣传和普及哲学理论,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人民大众起根本作用,主要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六、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六条路径来加以推进的,即文本传播、媒体宣传、教育引导、思想改造、制度安排、组织推进等;主要采用五种基本方法,即自主学习法、文本解读法、批判比较法、实践运用法、典型推广法。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典范,其历史效果主要有:成功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切实提高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教训主要在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没有完全理顺;哲学大众化中存在简单化、庸俗化和极端化的倾向,暴露出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对自身的内在规律研究不够、把握不准。由此我们获得启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把握科学内涵、夯实理论根基、创新传播方式、建设专业队伍、构建发展机制。
易旭明[4](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指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曹炎[5](2011)在《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文中指出“舆论是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出的一种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新闻媒介担当着舆论引导的功能,“它应该向社会公众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供人们了解外界的变化,引为决策参考和行动的依据。”在作战时期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尤为重要。作为共产党党报的《新华日报》、国民党党报的《中央日报》以及中间派报纸《大公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同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的三家比较有影响力的报纸。《新华日报》的抗战舆论很好的结合了当时中国的抗战实际,注意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联合各种力量对抗外敌;《中央日报》的抗战舆论注重宣传政府取得的抗战功绩,注意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宣传报道;《大公报》的抗战舆论一方面立足国内发展呼吁自强以立国,一方面有明显的倾向性,注重国民政府的宣传政策。它们的战时舆论宣传,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为争取最后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我们研究战时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在抗战时期的新闻通讯、评论、副刊做了整体研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并且选取了三家报纸在广州战役、百团大战、太平洋战役等几次着名战役中的新闻活动以及“七七”抗战特刊的内容做具体的文本分析与对比研究,辩证的看待各家报纸在抗日战争期间舆论宣传的得失,并试图找出战时舆论的有效宣传方式。
陈志强[6](2010)在《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医生、律师、审计师等一样,经历了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胡政之的新闻生涯与民国历史相始终,而且他所主持的报刊和通信社,无论是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察他的新闻职业观,可以管窥民国新闻职业的发展历程;而在具体的考察思路上,应该结合职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的特殊属性,重点探讨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新闻职业功能观,新闻媒介经营观、新闻职业人才观、新闻职业伦理观等。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从1911年到1916年,胡政之在律师、教师、法官、记者、政府官员等多种职业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新闻业;1916年到1926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因为“报道真确公正之新闻”和“铸造稳健切实之舆论”观念的提出而初步形成;1926年到1937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在《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937年到1949年,其新闻职业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中趋于成熟。胡政之认为,新闻职业的性质是“代表国民说话”,而“代表国民说话”就要求新闻职业从业者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反对不合理的新闻检查;新闻职业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真实报道、还原现实,引导民众、提高素养,客观述评、监测环境,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在中国新闻史上,胡政之以重视媒介的经营管理而着称,但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障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他的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操作、荣誉股激励等经营管理措施,未必是新闻业的首创;但是在兼顾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方面,他无疑代表了民国新闻业的最高水平。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为坚持公开的采访和真确的报道,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和保护消息来源;在新闻评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他认为合格的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遵守新闻职业操守和热爱新闻工作;而对于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他主张以自我培养为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严把入口关、狠抓业务训练和以事业、待遇与感情留住人才的自我培养体系,这也是大公报社人才辈出和群星璀璨的根本原因。历史的考察胡政之,可以发现他不仅是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而且还是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给予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黄先娟[7](2009)在《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手法研究》文中指出叙事是纪实类电视节目各种构成因素中最具有表现性,也是最富有魅力的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纪实”观念的引入,将中国纪录片从主观宣导的说教模式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的轨道,纪实类电视节目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普通事,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由此,纪实主义创作原则得到了肯定。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外优秀的纪录片以及新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被引入中国,中国的纪实类电视节目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叙事手法的多样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本论文从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角度出发,以叙事学、传播学、艺术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逐步探讨纪实类电视节目的一般叙事手法、叙事的深化和叙事手法的演进。论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电视艺术本体进行研究,力求揭示出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某些叙事规律、表现方式或审美特征,以期对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为解决纪实类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问题提供参考。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基本手法。这一章是对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手法的概说,概述了纪录片以及纪实节目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纪实类电视节目栏目化的生存现状,归纳了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美学原则、主要元素和一般叙事手法,为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二、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深化。这一章对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如何纵向深入进行了探讨。从美学角度看,纪实类电视节目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期;从文化角度看,纪实类电视节目要回归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根基上挖掘,这是它谋求长远发展的动力所在。在和平稳定的社会发展时期,纪实类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纪录片,担负着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使命。纪实类电视节目应紧扣时代脉搏,紧随时代步伐,在科学发展、和谐相处的时代背景下把握选题,从情境、结构、事件、细节、再现、表现等方面丰富叙事手法,提高叙事水平;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创新表现方式,实现纪实节目的社会认知价值、影像记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三、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手法的演进。这一章是针对纪实类电视节目栏目化生存中的叙事手法横向如何演变的探讨。在市场化竞争格局下,纪实类电视节目需要认真研究电视受众的收视心理和需求,尊重其文化构成和价值倾向,真正创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纪实作品。本章总结归纳了讲述、参与、揭示、互动、真实再现、戏仿等多种多样的叙事手法,分析了每一种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及适用的节目类型。同时,对于情景再现、真人秀等一些手法的运用,纪实类电视节目还需把握好分寸。本论文在着眼于中国纪实类节目叙事手法研究的同时,还分析了欧美等国家的一些优秀纪录片的叙事特色、审美境界和人文内涵,了解它们如何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观赏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来赢得市场认可,从中获得一些借鉴性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期对纪录片创作者有所启发,对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如何健康发展能够有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惠蓝[8](2004)在《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论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中国画学的内部理路来看,中国画在20世纪所遭受的种种西方冲击中,有三重是真正撞击到了它的内核并导致了价值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三重冲击使它的现代转型呈现为“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一、科学理性主义和进化史观;二、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和艺术的政治潜能说;三、西方的现代艺术观。至于其他的,有的是软着落,有的甚至被用来加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这也意味着,中国画的内部演进并没有因为西方冲击而中断。正是这内外两股势力所形成的张力激起了数千年未有的、持续百年而未已的中国画革新论争。 20世纪中国画论争的实质是由危机意识和改革激情引起的改革方案的选择。“融合主义”和“传统主义”就是其中最为基本的两种方案。本文所研究的,就是这两大方案的理论来源、形成过程、相关事件、知识话语以及各自的得失效应。因此,在结构安排上根据两大方案划分为上、下两篇。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以第一重冲击为核心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论争。我们将从绘画功能、艺术史观和绘画本体法则等方面来考察西方科学理性主义和进化史观对中国传统画学所形成的破坏性冲击、所提供的发展契机,以及中国画学的内核深处由此而产生的对抗、抵制及其融受。
刘俊彦[9](2004)在《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文中认为
二、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农村经济破产 |
2.1.2 国内政治变动 |
2.1.3 乡村教育衰落 |
2.1.4 民族危机加剧 |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
2.2.2 传统乡约制度 |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
4.2.1 实行农村自治 |
4.2.2 改造农村教育 |
4.2.3 组织农村合作 |
4.2.4 实施农业推广 |
4.2.5 活跃农村金融 |
4.2.6 发展乡村工业 |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
5.1.1 建立乡村组织 |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
5.2.3 实行政教合一 |
5.2.4 进行民族再造 |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
5.3.1 实施民众教育 |
5.3.2 培养民众团体 |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
5.4.2 发展乡村工业 |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
6.3.3 救济受灾农村 |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
7.1.1 论争缘起 |
7.1.2 论争内容 |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
7.3 改良还是革命 |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
7.3.3 对论争的评议 |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抗战时期《新疆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现有研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及分析 |
1.2.2 国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疆日报》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背景 |
2.1 国际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 |
2.1.2 十月革命的影响 |
2.1.3 国际各类社会思潮涌动 |
2.2 国内背景 |
2.2.1 抗日战争爆发 |
2.2.2 新疆民众抗战热情高涨 |
2.3 新疆日报社活动高潮 |
2.3.1 创刊过程 |
2.3.2 参与人数 |
2.3.3 政治倾向 |
第3章 《新疆日报》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主要活动 |
3.1 基本原则 |
3.1.1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
3.1.2 宣传抗日 |
3.1.3 团结各族职工,积极参与日报社活动 |
3.2 中共党人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个案分析 |
3.2.1 李宗林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
3.2.2 李何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
3.2.3 萨空了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
第4章 《新疆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主要特点 |
4.1 传播主体:以中共党人带动进步人士,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1.1 以“六大政策”为前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4.1.2 切实发挥民主人士、进步知识分子的作用 |
4.1.3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骨干力量 |
4.2 传播客体:围绕抗战力量和教育团体,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
4.2.1 抗战官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
4.2.2 参与抗战的进步人士掀起新文化运动高潮 |
4.2.3 教育团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日救亡运动 |
4.3 传播媒介:注重报纸根本性改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
4.3.1 刊发多种语言文字的报纸 |
4.3.2 更新设备且成立发行部 |
4.3.3 培养办报所需人才 |
第5章 《新疆日报》在新疆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历史作用 |
5.1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5.2 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 |
5.3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命题的解读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初步形成:“五四运动”至20 世纪30年代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明确提出: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至今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辨正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必然性. |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思想基础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准备 |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对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进行理论武装的根本举措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利条件 |
一、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为建国后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日趋走向成熟为建国后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三、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为建国后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
第三节 苏联对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的影响 |
一、对苏联经验的学习是建国后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动因 |
二、与苏联哲学界的互动是建国后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条件 |
三、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是建国后推进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动力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1949年—1956年:开启和初见成效阶段 |
一、开展全国性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 |
二、开展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
三、发动以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旨的哲学批判活动 |
第二节 1956年—1966年:深入而曲折发展阶段 |
一、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宣传 |
二、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活动的兴起 |
三、“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运动的开展 |
第四章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文本 |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文本使用情况 |
一、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文本使用的概况 |
二、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文本使用的特点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文本分析 |
一、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 |
三、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四、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 |
五、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 |
第五章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作用 |
第一节 党的领袖的引领作用 |
一、亲自倡导和组织发动全国性的哲学学习宣传运动 |
二、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投放新理论 |
三、带头把哲学理论转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二节 哲学工作者的桥梁作用 |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毛泽东哲学思想 |
二、以通俗化的形式宣传和普及哲学理论 |
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第三节 人民大众的根本作用 |
一、持续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
二、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
三、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经验 |
第六章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一、文本传播 |
二、媒体宣传 |
三、教育引导 |
四、思想改造 |
五、制度安排 |
六、组织推进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方法 |
一、自主学习法 |
二、文本解读法 |
三、批判比较法 |
四、实践运用法 |
五、典型推广法 |
结语: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效果 |
二、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反思 |
三、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三家报纸的消息通讯评论及副刊 |
第一节 《新华日报》的消息、通讯、评论与副刊 |
第二节 《中央日报》的消息、通讯、评论与副刊 |
第三节 《大公报》的消息、通讯、评论与副刊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战役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三家报纸舆论宣传研究 |
第一节 三家报纸对广州战役的舆论宣传 |
一、《新华日报》在广州战役中的舆论宣传 |
二、《中央日报》在广州战役中的舆论宣传 |
三、《大公报》在广州战役中舆论宣传 |
四、广州战役中三家报纸的舆论宣传对比研究 |
第二节 三家报纸对百团大战的舆论宣传 |
一、《新华日报》在百团大战中的舆论宣传 |
二、《中央日报》在百团大战中的舆论宣传 |
三、《大公报》在百团大战中的舆论宣传 |
四、百团大战中三家报纸的舆论宣传对比研究 |
第三节 三家报纸对太平洋战争的舆论宣传 |
一、《新华日报》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舆论宣传 |
二、《中央日报》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舆论宣传 |
三、《大公报》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舆论宣传 |
四、太平洋战役中三家报纸的舆论宣传对比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三家报纸的七七特刊(增刊) |
第一节 《新华日报》的七七特刊 |
第二节 《中央日报》的七七特刊 |
第三节 《大公报》的七七特刊 |
第四节 三家报纸抗战特刊的比较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难点 |
2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形成的背景 |
2.1 中国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 |
2.2 中国近代新闻业职业化发展的表现 |
3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历程 |
3.1 1911-1916年:选择新闻业 |
3.2 1916-1926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初步形成 |
3.3 1926-1937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践行中发展 |
3.4 1937-1949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考验中成熟 |
4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代表国民说话" |
4.1 "代表国民说话"要求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
4.2 不合理的新闻检查干扰"代表国民说话" |
5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功能观:报道新闻与铸造舆论 |
5.1 真实报道,还原现实 |
5.2 引导民众,提高素养 |
5.3 客观述评,监测环境 |
5.4 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
5.5 引领社会,共同发展 |
6 胡政之的媒介经营观及其实践:为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而做营业 |
6.1 从依靠津贴到注重经营管理 |
6.2 刚性的制度管理明确新闻职业岗位的责权利 |
6.3 荣誉股激发新闻职业人才的主人翁精神 |
6.4 因势变更报社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闻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
6.5 经营管理实践的特色: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 |
7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及其实践:以"不媚"为中心 |
7.1 公开的采访真确的报道 |
7.2 不媚强梁不媚世俗 |
7.3 新闻职业伦理和史家修养 |
8 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职业培训模式与自我培养 |
8.1 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 |
8.2 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策略:以自我培养为主 |
8.3 留住新闻人才的保障体系:事业、待遇和感情 |
8.4 用人不疑:给予新闻人才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
8.5 重用且宽容左派新闻人才 |
9 结论 |
9.1 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 |
9.2 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
9.3 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影响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回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基本手法 |
一、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形态的演进 |
(一) 从纪录片到纪实类电视节目 |
(二)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栏目化生存 |
二、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美学原则 |
(一) 准确的揭示世界 |
(二) 鲜活的提炼世界 |
三、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主要元素 |
(一) 选题与视角 |
(二) 动力与线索 |
(三) 再现与表现 |
四、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一般手法 |
(一) 按时空过程叙事 |
(二) 按因果关系叙事 |
(三) 按视听逻辑叙事 |
第二章、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的深化 |
一、在局限中展开叙事 |
二、在情境中建置主题 |
三、在召唤中组织结构 |
四、在转折中引人入胜 |
五、在细节中闪现意蕴 |
六、在表演中把握分寸 |
七、在表现中声画一体 |
第三章、纪实类电视节目叙事手法的演进 |
一、讲述手法 |
(一) 主持人串联 |
(二) 口述历史 |
(三) 第一人称自叙 |
(四) 访谈讲述 |
二、参与手法 |
(一) 主持人参与法 |
(二) 真人秀手法 |
三、故事手法 |
(一) 情节法 |
(二) 冲突法 |
四、揭示手法 |
五、互动手法 |
(一) 多现场互动法 |
(二) 平行蒙太奇法 |
六、真实再现 |
七、戏仿手法 |
八、累积手法 |
(一) 心理积累法 |
(二) 意象积累法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影像参考资料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上篇 激进的理想与融合之路 |
第一章 、 对文人画的整体性批判 |
第一节 、 中西比较中的“中国画衰落论” |
第二节 、 康有为的改良论与中国画改良论 |
第三节 、 陈独秀的革命观与美术革命观 |
第二章 、 科学理性的植入 |
第一节 、 以科学方法入美术 |
第二节 、 废临摹、昌写生:写生是绘画入门之径 |
第三章 、 一元进化论的主导作用 |
第一节 、 进化史观在民初画坛的流行 |
第二节 、 新旧之争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 中介的处境:新旧之争中的日本 |
第四章 、 中西融合的四种类型 |
第一节 、 高剑父的折衷策略 |
第二节 、 “徐蒋体系”中的殊途同归之道 |
第三节 、 林风眠的大美术理想 |
第四节 、 艺术叛徒的正统意识 |
下篇 绵延的传统与画学建设 |
第一章 、 文人画价值结构的重整 |
第一节 、 “四王”对董其昌思想的继承和背叛 |
第二节 、 “四王”批判和“石涛”、“八怪”热的背后 |
第三节 、 “南北宗论”的质疑 |
第二章 、 人文价值的重估 |
第一节 、 文人画是进步的 |
第二节 、 临摹是写生的基础:写生是绘画升华之路 |
第三章 、 二源文明说的辩护 |
第一节 、 中国绘画史的重建及其方法的探索 |
第二节 、 山水画及其思想渊源的讨论 |
第三节 、 “六法”研究的新纪元 |
第四章 “传统派”与“传统主义” |
第一节 、 “传统派”与“传统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
第二节 、 “传统派”的类型与例析:以齐白石、吴湖帆为例 |
第三节 、 “传统主义”理念下的新主脉:以潘天寿、黄宾虹为例 |
结论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2]抗战时期《新疆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研究[D]. 刘丽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3]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 胡艺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5]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D]. 曹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6]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7]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手法研究[D]. 黄先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8]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论争研究[D]. 惠蓝.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 [9]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 改版感言之一[J]. 刘俊彦. 中国青年研究,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