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战斗部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破片,均匀,初速,引信,弹丸,榴弹,壳体。
战斗部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广,尹建平,任杰,徐峰[1](2019)在《超高速半穿甲战斗部侵彻多层间隔板缩比实验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半穿甲战斗部超高速弹体侵彻舰船多层间隔板原型试验成本昂贵,进行缩比实验设计方法研究。由于超高速侵彻过程的弹靶作用速度范围大,逐段运用相似理论的量纲分析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找出弹靶系统主控参量推导出无量纲函数关系。设计缩比模型,进行实例设计。(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联邦,刘玉祥,曹伟,杨军,刘睿[2](2019)在《非均匀初速度的战斗部静态飞散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防空导弹拦截高速目标时存在的战斗部破片动态飞散区变窄问题,提出一种非均匀初速度的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区设计方法,使战斗部前端破片静态飞散区至后端破片静态飞散区内的破片初速度具有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通过仿真验证,该设计方法可使导弹拦截高速目标时的破片动态飞散区变宽,能覆盖更宽的引信启动散布区,有利于提高防空导弹拦截高速目标的引战配合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司凯,李向东,周兰伟,陈兴[3](2019)在《多EFP定向聚焦战斗部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弹药的高效毁伤,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定向和聚焦的多爆炸成型弹丸(EFP)战斗部,论述了多EFP定向聚焦战斗部结构与原理,分析了展开角度与EFP数目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得到最优的战斗部结构参数,以EFP的速度和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战斗部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得到了Pareto最优解。在优化得到的战斗部参数基础上,对优化结构下的单个装药单元结构形成EFP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靶距10、15 m和20 m下战斗部聚焦能力随定向瓣展开角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优化结构下的EFP初速达到2283.4 m·s~(-1),飞行稳定时经公式计算可穿透35.94 mm的45号钢靶;在靶距15 m处,定向瓣最佳展开角为91.15°,EFP数目密度为169枚·m~(-2)。(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肖师云,李万富,华绍春,冯成良,刘俞平[4](2019)在《基于Matlab的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快速进行破片战斗部方案设计的需求,基于Matlab平台开展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依据破片战斗部结构特征及威力参数模型,选取破片战斗部的6个基本特征进行战斗部方案结构描述,建立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系统,应用工程模型进行破片战斗部威力参数计算和分析,实现对破片战斗部设计方案的快速评价和优化。结果表明,该设计系统可应用于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和威力分析。(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06期)
郭美红,张庆,李文彬,董晓亮[5](2019)在《EFP/预制破片复合战斗部结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大毁伤面积并提高侵彻能力,设计不同结构的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EFP)/预制破片复合战斗部,综合挡环结构及预制破片钨球的排布方式,得到4种方案。应用ANSYS/LS-DYNA对战斗部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不同战斗部结构方案分析,研究挡环结构及预控破片排布方式对毁伤元成型过程和毁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挡环顶部与药型罩底部处于同一平面时,形成的EFP速度更高、长径比更大、长度更长,且内圈钨球的轴向速度更高;采用内圈钨球26枚、外圈钨球32枚的钨球排布方式的战斗部,其内、外圈钨球发散角更大,能形成具有良好侵彻能力且密度均匀的破片场,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王文涛,顾阳晨,陈日明,张亚宁,王金相[6](2019)在《一种基于侵彻能力和散布均匀性的斜向破片式战斗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破片对高速运动小目标的斜向高效、均匀侵彻,根据爆轰波传播特点和爆炸驱动理论,设计了一种斜向破片式战斗部。以2 mm厚Q235钢板为目标,借助于数值模拟和试验考察分析了战斗部结构、起爆方式等对破片侵彻能力和散布密度、散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片在52. 3度斜向角内对2 mm厚的Q235的穿透率达96. 6%,破片在该方向范围内散布均匀,叁点起爆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破片散布均匀性和速度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曹凌宇,刘国庆,罗兴柏,陈思扬,路耀斌[7](2019)在《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系统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的简易化、易操作化,根据战斗部毁伤的基本理论,构建包含战斗部物理结构、作战效能、运用方式等特性的战斗部知识库和战斗部毁伤模型,并利用Lab Windows CVI和C语言设计开发了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实现了战斗部毁伤效能的快速评估。(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1期)
王红宇[8](2018)在《随动定向战斗部驱动旋转测试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火工品驱动径向随动定向战斗部实现驱动旋转与制动定位,可使战斗部杀伤威力场朝向目标,从而实现对目标的高效毁伤。这是目前国内外高效毁伤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随动定向战斗部结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的驱动旋转、制动定位结构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能够完成旋转定位功能,为战斗部结构的不断改进与深入研究,提供测试技术与数据支持。本文在对随动定向战斗部驱动制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随动定向战斗部驱动旋转测试方案,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在驱动时刻,发出启动驱动电路指令,起爆驱动装药,为战斗部旋转提供足够能量;在战斗部旋转过程中,对旋转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当旋转到制动角度时,发出启动制动电路的指令,引爆制动装药,使制动装置实现对定向战斗部的制动定位;通过对战斗部运动状态的测试,完成对战斗部驱动制动结构的测试分析。本文对比研究了角度传感器,对多种传感器安装器件、前端衰减电路、AD模数转换电路、FPGA核心控制模块、驱动电路、制动电路、USB信号传输模块以及高速摄影闪光增强装置进行专门的设计,并对测试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从而保证测试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采用本文设计的随动定向战斗部驱动旋转测试系统,对随动定向战斗部进行了驱动制动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定向战斗部驱动旋转与制动定位装置的有效控制,通过实现对战斗部运动状态的实时分析与反馈,实现对定向战斗部驱动制动结构的有效测试,同时获得的试验数据也为战斗部研究提供了改进与优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6-03)
李翔宇,张绍兴,李振铎,梁民族[9](2018)在《轴向和环向双聚焦破片战斗部壳体形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破片定向聚焦是战斗部实现高效毁伤的重要途径。基于Shapiro公式和壳体微元分析方法,提出一种轴向和环向双聚焦破片战斗部壳体形状设计方法,可根据需要的聚焦程度设计对应的壳体形状,利用LS-DYNA中ALE算法对设计的壳体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考察了壳体形状对破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壳体可实现破片在轴向和环向2个方向聚焦飞散,从而获得较大的破片密度增益。(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于玉亭,舒敬荣,丁伯圣[10](2018)在《激光引信与预制破片战斗部引战配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预制破片弹破片飞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近炸引信控制的预制破片战斗部引战配合的设计思路。通过公式推导、Matlab软件仿真和计算预制破片战斗部对等效面积靶板的毁伤,获得战斗部理想的起爆高度。在理想起爆高度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激光探测视场进行引信设计,从而完成预制破片弹引战配合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优设计。结果表明:在导弹散布误差为5 m、俯仰角为60°,攻击目标特征为5 m×3 m×3 m的指挥车时,战斗部起爆高度在4~6 m间,命中目标的有效破片密度最大,在此起爆高度内对引信的探测概率和探测高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激光引信最优光束发射角在17°~30°。这种引战配合设计对于激光引信控制的预制破片弹的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战斗部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防空导弹拦截高速目标时存在的战斗部破片动态飞散区变窄问题,提出一种非均匀初速度的战斗部破片静态飞散区设计方法,使战斗部前端破片静态飞散区至后端破片静态飞散区内的破片初速度具有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通过仿真验证,该设计方法可使导弹拦截高速目标时的破片动态飞散区变宽,能覆盖更宽的引信启动散布区,有利于提高防空导弹拦截高速目标的引战配合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斗部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广,尹建平,任杰,徐峰.超高速半穿甲战斗部侵彻多层间隔板缩比实验设计方法[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2].魏联邦,刘玉祥,曹伟,杨军,刘睿.非均匀初速度的战斗部静态飞散区设计[J].现代防御技术.2019
[3].司凯,李向东,周兰伟,陈兴.多EFP定向聚焦战斗部设计与优化[J].含能材料.2019
[4].肖师云,李万富,华绍春,冯成良,刘俞平.基于Matlab的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J].兵工自动化.2019
[5].郭美红,张庆,李文彬,董晓亮.EFP/预制破片复合战斗部结构设计与分析[J].兵工自动化.2019
[6].王文涛,顾阳晨,陈日明,张亚宁,王金相.一种基于侵彻能力和散布均匀性的斜向破片式战斗部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曹凌宇,刘国庆,罗兴柏,陈思扬,路耀斌.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系统设计与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8].王红宇.随动定向战斗部驱动旋转测试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2018
[9].李翔宇,张绍兴,李振铎,梁民族.轴向和环向双聚焦破片战斗部壳体形状设计[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8
[10].于玉亭,舒敬荣,丁伯圣.激光引信与预制破片战斗部引战配合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