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富营养化是普遍存在的水体污染问题。磷是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因此,除磷是从源头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之一。其中,以聚磷菌为主要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除磷方法以其安全高效的性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除磷技术。多数聚磷菌的研究着眼于中温区域,对低温聚磷菌的研究较少,低温菌种数量及质量有待提高。本实验以筛选高效嗜冷聚磷菌应用于低温环境中除磷为目的,对所筛菌株在低温(15℃)条件下对其进行聚磷特性研究,包括生长趋势、摄磷特征、摄磷能力、摄磷条件优化及固定化方面的研究。1.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塔顶山山洞淤泥为样品,首先通过富集、划线培养分离菌株;然后利用蓝白斑筛选法初筛,筛选具备摄磷能力的嗜冷聚磷菌;之后通过内聚物染色复筛,筛选摄磷能力较强的菌株;最后通过测定15℃条件下的摄磷率定量各菌株的嗜冷摄磷能力,选取摄磷率超过80%的5株菌作为后续实验对象。筛选出的菌株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确立3株菌为实验对象。其中,A39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B12属于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C8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2.对三株菌分别进行低温条件下(15℃)摄磷能力方面的特性研究:三株菌于聚磷培养基中低温培养,测定上清PO43--P的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初始磷浓度为5 mg/L的实验组为例,发现三株菌的摄磷趋势为先快速摄取后缓慢释放,因此,各菌株对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并非时间越长越好;对三株菌于不同初始浓度下测定培养24 h时的摄磷率、摄磷量以及菌株含磷量。结果显示:摄磷能力A39>B12>C8,其中A39菌株摄磷能力优异,菌体含磷量达到8.87%,在初始磷浓度为2、5、10 mg/L的聚磷培养基中低温培养,摄磷率分别达到99.43%、96.26%、67.44%,摄磷量分别为1.989 g、4.813 g、6.744 g。3.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法对菌株A39进行摄磷能力优化:通过对5个因素的单因素条件优化,结合软件Minitab 17因素显著性分析,得出pH、温度、接种量三因素对于摄磷率变化关系显著;利用BBD以pH、温度、接种量三因素设计响应面方案,实施此方案,综合响应面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确定A39菌株在pH 6.0、温度15℃、接种量4%时为最适摄磷条件,验证此条件,摄磷率达71.99%,证明响应面实验结果可信度高。4.利用牛津杯法确定A39、B12、C8三株菌间拮抗作用不显著,通过测定不同复配比例的复合菌的摄磷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39:B12:C8复配比例为2:1:1时摄磷效果最佳,摄磷率为73.69%,因此选用此比例复配嗜冷聚磷复合菌。5.PVA-SA用作包埋载体、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磁性壳寡糖溶液用作吸附材料、氯化钙/饱和硼酸溶液用作交联剂,复配复合菌作为固定化微生物,利用包埋共吸附的方法制备复合菌固定化小球。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高效嗜冷聚磷复合菌固定化小球最佳配制比例:每100 mL体系中含PVA 6 g、SA 2 g、磁性壳寡糖溶液18 mL、氧化石墨烯量子点2 g、复合菌湿菌体5 g,交联剂为3%氯化钙/饱和硼酸溶液。对高效嗜冷聚磷复合菌固定化小球性能进行测定:(1)摇床培养15 d,破损率为6%,证明其稳定性强,可多次使用;(2)于10 mg/L聚磷培养基中低温(15℃)培养24 h时,测定摄磷率为75.6%,对比复合菌相同条件下的的摄磷率提升1.91%。6.实验室条件下,对高效嗜冷聚磷复合菌固定化小球应用于15℃条件下实际养殖水体中的摄磷能力进行测定,对于初始TP浓度为0.765 mg/L的养殖水体,培养30 h后摄磷率为77.92%,此时水体TP含量为0.169 mg/L,出水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与此同时,在TP浓度为8.26 mg/L的养殖水中培养3 d后,摄磷率仅为42.4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单独使用本实验制备固定化产物适宜低温条件下的低磷污水的处理。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安笑迟
导师: 杨革
关键词: 嗜冷聚磷菌,摄磷率,固定化,氧化石墨烯量子点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分类号: X52;X172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3418K
下载量: 64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省3座水库库心沉积物聚磷菌的群落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 [2].设施农业土壤中聚磷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8)
- [3].固定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高效聚磷效果及应用研究[J]. 绿色科技 2018(10)
- [4].在水动力条件下高效聚磷菌除磷特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8)
- [5].低温聚磷菌的筛选[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0)
- [6].三十六脚湖水库沉积物聚磷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6)
- [7].影响聚磷菌和聚糖菌竞争的若干因素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3)
- [8].环境因素对3株嗜盐聚磷菌除磷性能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5)
- [9].一株高效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基因组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10].一株嗜盐聚磷菌的筛选及除磷性能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11)
- [11].碳源对聚磷菌厌氧释磷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江西科学 2010(05)
- [12].温度对聚磷菌活性及基质竞争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7(06)
- [13].生物除磷工艺中高效聚磷菌的快速筛选和鉴定[J].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0(01)
- [14].低碳源浓度条件下聚磷菌特性[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 [15].不同碳源条件下聚磷菌代谢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6)
- [16].聚磷菌富集实验及其内源特征探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12)
- [17].AOA-SBR系统运行效能及高效聚磷菌的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8)
- [18].温度对强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竞争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9].高效聚磷菌Alcaligenes sp.ED-1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除磷特性[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3)
- [20].不同基质的聚磷菌和聚糖菌竞争的代谢模型[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01)
- [2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聚磷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03)
- [22].聚磷菌—JN459的分离和聚磷特性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01)
- [23].不同碳源对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的影响[J]. 化学工程 2015(10)
- [24].一株不动杆菌聚磷菌的除磷效果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16)
- [25].聚磷菌和聚糖菌反硝化除磷的研究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6].基于聚糖菌和聚磷菌竞争的代谢模型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6)
- [27].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的代谢迁移[J]. 工业水处理 2018(01)
- [28].固定化硝化细菌与聚磷菌对南昌市内河流水污染物降解的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01)
- [29].碳源对太湖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1(06)
- [30].聚磷菌协同生物炭对水中U(VI)的去除特性及机理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3)
标签:嗜冷聚磷菌论文; 摄磷率论文; 固定化论文;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