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积累制论文_郑秉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积累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金,养老金,模式,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精算,保险费。

部分积累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秉文[1](2017)在《加拿大养老金“DB型部分积累制”新范式20年回望与评估——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一个创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缴费率不断提高。为了降低子孙后代过高的费率和保持竞争力,加拿大在"1997改革"中就设定了一个可以持续百年的9.9%"永恒费率",其一揽子改革包括叁大举措即快速提高费率形成一只基金、建立高效的投资公司、降低待遇水平。文章对"加拿大养老金计划"过往20年来制度运行绩效做了对比与评估之后发现,20年前的测算完全准确,并且制度运行绩效超过了预测。文章对这些计划的改革方法论做了大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1997改革"的重要意义是诞生了"DB型部分积累制"。为提高替代率,在现行制度基础上2016年加拿大又额外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小的"DB型完全积累制",其可持续性和替代率在未来百年内都十分理想。文章认为,加拿大创设的"DB型完全积累制"是一种新范式,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使"林德贝克假想"变成现实,填补了林德贝克分析框架的空白;在经验操作上,对各国养老金改革均具有很多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2017年06期)

李锐,晏理慧子,朱雅婷[2](2016)在《延迟退休激励与养老金制度优化——来自“公积金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延迟退休激励视角比较部分积累制与"公积金制"的差异,引入养老金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通过两期OLG模型和精算模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财富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参保职工平均退休年龄比苏州市延迟近两岁,基于这一事实的理论分析表明,职工历史缴费情况会影响退休行为;制度内生激励效应导致两种养老金制度下实际退休年龄出现差异,缴费工资、缴费月数等制度因素对两地职工的退休激励效果不同,同等条件下低人力资本群体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因此,养老金制度优化应考虑职工的劳动贡献并关注个体异质性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相对于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建立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优化养老金制度结构或许是更优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曾尹嬿,赵术高,冯瑛[3](2015)在《部分积累制下的社会保障税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社会保障"碎片化"制度结构及社保"费"政策刚性不足等制度缺陷影响,社保费征缴中存在征管不力、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缴费义务等问题,不仅导致基金欠收与精算失衡、企业名义负担重、实际负担不均,也难以应对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需要。为此,本文结合社保基金"统账结合"基本模式及城乡二元结构等现实国情,提出分别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流转税为税基,建立"个人基金税"和"统筹基金税"双税目的社会保障税改革思路,通过宽税基、低税率和严征管,低成本地实现基金充足筹资与精算平衡、公平税负、降低负担以及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满足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筹资需求。(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申曙光,孟醒[4](2014)在《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名义账户制与部分积累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采取何种筹资模式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这同时也是制度改革的难点。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为切入点,针对"名义账户制"与部分积累制的作用与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实际国情,明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改革方向应是在现行部分积累制的基础上进行参数优化与改革,而不是完全效仿欧洲国家采取"名义账户制"。(本文来源于《行政管理改革》期刊2014年10期)

沈燕[5](2011)在《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系下退休行为的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做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退休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养老保险制度与退休行为的关联机制,以提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退休行为安排。研究显示,我国应建立多支柱型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分阶段分行业分层级地延迟退休年龄。(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1年06期)

陈收,刘端,邱晓彦,李双飞,曾薇[6](2008)在《个税缴纳激励在养老金部分积累制中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金缺口过大,"空账"问题严重突出。而个人所得税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手段,能够有效地调节人收入分配差距。从经济与管理学角度分析,积极缴纳税收者、税收贡献大者应该获得社会保障体系更多的支持,二者是相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因此个税缴纳激励在养老金制度建设中具有广大的应用空间。本文通过首先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选择部分积累制的现实出发,分析部分积累制在中国的应用障碍即来源不足问题,然后介绍国际上在解决该问题上所提出的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优惠来激励个人缴纳养老金的方案,接着对这类方案在中国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养老金制度建设和税收激励联动体系设计的新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叁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11-01)

牛江华[7](2008)在《部分积累制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及补偿渠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显和其带来的未来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增加,我国又选择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但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却成为了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主成因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和补偿渠道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针对目前许多文献中提出的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系统内增收节支来解决隐性债务的方法,结合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缺口模型,做了相关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之后,发现采取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来化解隐性债务的手段还值得商榷。面对庞大的隐性债务,仅仅依靠养老保险制度系统内的增收节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养老保险制度系统外的投入。因此,笔者认为,积极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国有资产转移的具体措施进行更全面地考虑,以及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国民经济,都可以成为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积极的补偿渠道。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做系统地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在对各种补偿渠道做深入地分析研究之后,才可以避免实施过程中因为在采取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又不至于贻误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良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30)

董伟[8](2007)在《我国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董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易纲12日指出,采取从统账结合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完全基金积累制结合过渡的“转型名义账户制”将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今日信息报》期刊2007-01-17)

周茂春[9](2006)在《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基本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也有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本文首先对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式进行了财务分析,阐述了该养老保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6年20期)

张国平[10](2006)在《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的问题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金制养老保险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我国采取的统账结合的制度安排模式,使得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而,如何化解转轨过程的风险和解决转轨过程问题的政策选择必然成为其顺利转轨和平稳过渡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06年04期)

部分积累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从延迟退休激励视角比较部分积累制与"公积金制"的差异,引入养老金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通过两期OLG模型和精算模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财富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参保职工平均退休年龄比苏州市延迟近两岁,基于这一事实的理论分析表明,职工历史缴费情况会影响退休行为;制度内生激励效应导致两种养老金制度下实际退休年龄出现差异,缴费工资、缴费月数等制度因素对两地职工的退休激励效果不同,同等条件下低人力资本群体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因此,养老金制度优化应考虑职工的劳动贡献并关注个体异质性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相对于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建立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优化养老金制度结构或许是更优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积累制论文参考文献

[1].郑秉文.加拿大养老金“DB型部分积累制”新范式20年回望与评估——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一个创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

[2].李锐,晏理慧子,朱雅婷.延迟退休激励与养老金制度优化——来自“公积金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经验[J].中国人口科学.2016

[3].曾尹嬿,赵术高,冯瑛.部分积累制下的社会保障税探究[J].税务研究.2015

[4].申曙光,孟醒.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名义账户制与部分积累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4

[5].沈燕.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系下退休行为的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1

[6].陈收,刘端,邱晓彦,李双飞,曾薇.个税缴纳激励在养老金部分积累制中的应用探索[C].第叁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08

[7].牛江华.部分积累制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及补偿渠道分析[D].西北大学.2008

[8].董伟.我国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思路[N].今日信息报.2007

[9].周茂春.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

[10].张国平.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的问题与出路[J].晋阳学刊.2006

论文知识图

部分积累制对经济的动态影响自...‐3部分积累制资金流向历史上中国城市化进程部分积累制杜会障资金的运行制度变迁前后的均衡稳态资本量效部分积累制下的总供求均衡

标签:;  ;  ;  ;  ;  ;  ;  

部分积累制论文_郑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