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芽论文_王家良,先磊,李成杰,吴旺林,刘旸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胚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胚芽,小麦,加工工艺,正交,腐竹,提取物,临界。

小麦胚芽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良,先磊,李成杰,吴旺林,刘旸[1](2019)在《小麦胚芽腐竹制备工艺及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一种小麦胚芽腐竹新产品,拟以小麦胚芽和大豆复配物为基料,在腐竹成膜机理和传统腐竹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先考察小麦胚芽与大豆比、大豆分离蛋白用量、成膜温度、成膜时间等单因素多水平对小麦胚芽腐竹质量分值和得率的影响,再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小麦胚芽腐竹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加工小麦胚芽腐竹加工最适工艺参数为将小麦胚芽与大豆按2. 5∶10(w/w)复配,加入水(复配物∶水=1∶4)中浸泡后磨浆,过滤,再加入0. 7%大豆分离蛋白和0. 2%-0. 3%蔗糖脂肪酸酯(HLB> 10),搅拌均匀,86℃成膜24 min,揭膜沥去浆液,65℃下烘干即制成胚芽腐竹(水分20%左右),该产品淡黄色且无色差,硬度790 g,咀嚼力530,回复力0. 65,质量分值91分,得率68%,电镜显示小麦胚芽腐竹泡开后表面均匀,切面无明显大空洞,与单纯大豆腐衣无异。(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肖亚玲[2](2019)在《小麦胚芽及其提取物营养价值分析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多、脂肪含量高、功能性成分多是小麦胚芽及其提取物所含物质的特点,在本文中研究了小麦胚芽中提取物的加工工艺以及浅析小麦胚芽中提取物的营养价值。以使其在饲料领域与食品领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闫建伟,苏小东,赵源,刘进平[3](2019)在《基于图像特征的小麦胚芽鞘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图像颜色特征,首先分割小麦种子图像进而确定小麦种子轮廓矩,根据其轮廓距确定小麦种子质心坐标,然后根据小麦胚芽鞘图像颜色特征对胚芽鞘图像进行分割、获取小麦胚芽鞘图像,其次利用Zhang-Suen并行快速细化算法对小麦胚芽鞘进行细化获取胚芽鞘骨骼线,进而获取骨骼线图像(单像素)上所有点对胚芽鞘骨骼线进行多段直线曲线近似,最后根据小麦种子轮廓质心坐标、胚芽鞘骨骼线近似曲线和切割距离(给定)确定胚芽鞘的姿态和对小麦胚芽鞘切割点位置进行定位。通过对小麦胚芽鞘30幅图片进行图像处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完整地提取小麦种子和胚芽鞘图像、小麦胚芽鞘姿态及位置信息。基于图像颜色特征的小麦胚芽鞘识别及定位方法,为小麦胚芽鞘的识别与分析提供了准确、快捷、可视的技术手段,对于构建胚芽鞘智能识别、定位的视觉系统及自动化切割装置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磊,芮家鑫,周晗雨,孙俊[4](2018)在《不同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亚临界、超声和有机溶剂方式对小麦胚芽油萃取的影响,分析了小麦胚芽油的水分含量、得率、萃取率、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皂化值、脂肪酸组成和α-VE含量,及其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其中,亚临界萃取得到的小麦胚芽油得率、萃取率、皂化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α-VE含量最高,分别为(10. 37±0. 12)%,(90. 52±0. 12)%,176. 19 mg·g-1,86. 70%和9 252. 20mg·kg-1,但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最低,分别为8. 95 mg·g-1,2. 18 mmol·kg-1和0. 46.有机溶剂浸提得到的小麦胚芽油得率、萃取率、皂化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α-VE含量最低,分别为(7. 78±0. 15)%,(67. 89±0. 15)%,159. 89 mg·g-1,75. 80%,7 526. 00 mg·kg-1,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最高,分别为11. 37 mg·g-1,3. 18 mmol·kg-1和0. 96.因此,不同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的品质会产生一定影响,比较可得亚临界萃取方式获得的小麦胚芽油品质相对较好,提取效率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朱钧,夏传礼,聂陈志鹏,汪名春[5](2018)在《挤压膨化工艺制备玉米糁复合小麦胚芽冲调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谷物为原料的营养冲调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实验以玉米糁为主要原料,复配一定比例的小麦胚芽,经挤压嘭化及粉碎后得到嘭化粉,利用感官评价方法对嘭化粉复配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冲调粉配方。结果如下:玉米糁复合小麦胚芽挤压嘭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主轴频率25Hz,喂料频率10Hz,一区温度60℃,二区温度85℃,叁区温度120℃,四区温度180℃,小麦胚芽粉添加量为15%。在此工艺条件下嘭化产品的嘭化度为3.532。经过口感调配后得到最终配方为:嘭化粉71%,蔗糖12%,魔芋胶5%,奶粉12%。制得的冲调粉冲调性和口感良好,同时其结块率低于原嘭化粉,而复水率则高于原嘭化粉,展现出良好的冲调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朱厚甜,吴家林,彭鹏,曲湘勇[6](2018)在《不同小麦胚芽添加水平对叁黄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小麦胚芽添加水平对叁黄鸡生长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叁黄鸡,共840只叁黄鸡,试验阶段为15-36日龄,正试验期为21天。结果表明:(1)叁黄鸡日粮中,当小麦胚添加量为5%时,生长性能不受影响;(2)当添加量超过5%并且随着添加量的逐渐加大,肉鸡日增重、采食量等生长性能下降,料肉比上升,并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3)经济效益方面,当小麦胚芽添加量为5%时略有下降,当添加量达到25%时,下降8.63%。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胚芽替代叁黄鸡日粮中的豆粕、玉米蛋白粉等蛋白质原料时,其适宜添加量在5%左右,最大添加量不宜超过10%。(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8年10期)

陈星,王燕,吴佳,赵传文[7](2018)在《响应面优化小麦胚芽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新鲜麦胚经常压蒸汽处理5 min,再经微波功率800 W处理4 min后,以其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饮料,经单因素试验研究麦胚浆、麦麸液、椰子粉、木糖醇、食盐、柠檬酸的添加量对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最优配方。另外,以沉淀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复合饮料的稳定剂配方。研究表明麦胚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麦胚浆添加量61.9%,麦麸液添加量2%,椰子粉添加量3%,木糖醇添加量4%,食盐添加量0.03%,柠檬酸添加量0.05%,水添加量28.77%;添加黄原胶0.05%,CMC-Na0.15%,魔芋粉0.05%作为稳定剂,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有最优的感官评分和稳定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8年19期)

黄世瑜,邓源喜,王家良,许晖,陈侠[8](2018)在《小麦胚芽纳豆的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胚芽纳豆是在传统纳豆制作基础之上,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小麦胚芽,制作出氨味小、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品纳豆。文章主要从纳豆的发酵工艺入手,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依据感官评定及粘多糖的产率,确定小麦胚芽纳豆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大豆和胚芽的质量比为4∶1,接种量为14%,发酵时间为22h,发酵温度为37℃,再经过低温后熟后制作出的小麦胚芽纳豆感官评分最高,粘多糖产率也高于传统纳豆。(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8年09期)

[9](2018)在《天然营养宝库--小麦胚芽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麦芽是小麦发芽及生长的器官之一,约占整个麦粒的2.5%,含丰富的VE、VB1及蛋白质,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胚芽是小麦生命的根源,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据现代科学研究测定,小麦胚芽的蛋白质含量为31%以上,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占18.5%,比大米、白面高出6~7倍。小麦胚芽中亚油酸的含量占60%,其中80%(本文来源于《粮食加工》期刊2018年04期)

冯洁,许小宛,李小东,张传量,崔紫霞[10](2018)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CIMMYT材料的矮秆基因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矮秆基因在小麦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131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31份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用分子标记检测Rht-B1a、Rht-B1b、Rht-D1a、Rht-D1b和Rht8等小麦矮秆基因,并结合赤霉素处理,分析了供试材料所含矮秆基因类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63份含有矮秆基因Rht-B1b,66份含有矮秆基因Rht-D1b,105份含有矮秆基因Rht8,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8.88%、40.74%和64.81%。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大多数含有矮秆基因Rht-D1b,CIMMYT小麦中大多数含有矮秆基因Rht-B1b。赤霉素处理结果显示,供试小麦材料中,有52份对赤霉素敏感,占被检测材料的32.09%。该批材料中,矮秆基因Rht-D1b和Rht8的降秆效应最大,Rht-B1b和Rht-D1b的降秆效应分别是14.69%和17.74%,各基因组合的降秆效应表现为Rht-D1b+Rht8>Rht-D1b>Rht-B1b+Rht8>Rht-B1b>Rht8。同时含有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材料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最强,缩短效应为26.20%,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表现为Rht-B1b+Rht-D1b>Rht-B1b+Rht-D1b+Rht8>Rht-D1b>Rht-D1b+Rht8>Rht-B1b>Rht-B1b+Rht8>Rht8。基于以上结果,矮秆基因Rht8能够在降低小麦材料株高的同时不影响胚芽鞘长度,因此应重视其在矮化育种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小麦胚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质多、脂肪含量高、功能性成分多是小麦胚芽及其提取物所含物质的特点,在本文中研究了小麦胚芽中提取物的加工工艺以及浅析小麦胚芽中提取物的营养价值。以使其在饲料领域与食品领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胚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家良,先磊,李成杰,吴旺林,刘旸.小麦胚芽腐竹制备工艺及其结构分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9

[2].肖亚玲.小麦胚芽及其提取物营养价值分析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9

[3].闫建伟,苏小东,赵源,刘进平.基于图像特征的小麦胚芽鞘识别[J].浙江农业学报.2019

[4].张磊,芮家鑫,周晗雨,孙俊.不同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朱钧,夏传礼,聂陈志鹏,汪名春.挤压膨化工艺制备玉米糁复合小麦胚芽冲调粉[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6].朱厚甜,吴家林,彭鹏,曲湘勇.不同小麦胚芽添加水平对叁黄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8

[7].陈星,王燕,吴佳,赵传文.响应面优化小麦胚芽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8

[8].黄世瑜,邓源喜,王家良,许晖,陈侠.小麦胚芽纳豆的制作[J].中国调味品.2018

[9]..天然营养宝库--小麦胚芽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J].粮食加工.2018

[10].冯洁,许小宛,李小东,张传量,崔紫霞.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CIMMYT材料的矮秆基因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的响应面图脱脂小麦胚芽粉DSC曲线(a超临...小麦胚芽蛋白(左)及复合产物(右...大鼠肝组织切片图响应面分析图微波处理小麦胚芽含水量和脱水...

标签:;  ;  ;  ;  ;  ;  ;  

小麦胚芽论文_王家良,先磊,李成杰,吴旺林,刘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