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家人才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家,人才,先秦,管仲,思想,人力资源管理,公子。
儒家人才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军[1](2008)在《儒家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创新和解放运动中,首创于孔子,并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思想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浩瀚博大、包罗万象、精密完备的思想体系。人才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说中关于人才的成长、识别、选拔、考察和任用等观点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08年07期)
张兆凯[2](2004)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制度化轨迹——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与选才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世官制向选贤举能的转折时期,作为人才集聚最大群体的儒家,对选贤的定义、人才的标准、选贤的方式以及选才的原则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对世官制是强有力的冲击,同时也为我国古代人才观念的转变以及人才选拔走向制度化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本文来源于《株洲工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唐超[3](2002)在《先秦儒家人才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人才思想在古代人才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先秦儒家人才思想,因具有原创性,对于探讨我国人才思想史的发源和奠基,其价值尤为突出。它形成了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基本框架。 先秦儒家的人才标准。先秦儒家提出了以君子型人才为主的丰富的、多层次的人才概念,规定了以伦理道德为主,具有独立人格,并具备认知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人才素质,设计了人才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先秦儒家的人才标准,以伦理亲情的道德为主,兼以才能要求的,既能参与政治,也可施行社会教化的君子型人才。 先秦儒家关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本思想。先秦儒家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认识教育对象,论证了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确立了平民教育原则。在文典传授和技能训练中,注重培养人才的伦理道德素质。提出了“贤人政治”观,确立了尚贤和亲故的双重人才选拔原则。主张通过实践考察人才,不注重给人才以物质权势的待遇。 先秦儒家人才思想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先秦儒家人才思想,与道家的绝对理想性、法家的政治实用性和墨家的物质功利性的人才思想相比,具有重伦理的特质。周礼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春秋战国新陈纠葛的历史特点,共同构成了先秦儒家人才思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先秦儒家对血缘亲情的追溯和伦理价值体系的确立直接决定了其人才思想的特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2-05-01)
李赫楠[4](2002)在《儒家人才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当人类步入21世纪,世界文化架构正呈现由单极向多元化相融、并存、共存方向发展的态势,因而,儒家文化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被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借鉴于国家发展和企业的现代管理,如美国、日本、新加玻等国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更青睐于中国儒家人才思想的现实发展和应用。 本文正是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一个章节论述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才成长理论。然后用叁个章节研究探索儒家的人才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中的运用和体现,最后一个章节是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总结儒家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之间的异同,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儒家人才思想在充分尊重人的人性发展客观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人的成长规律,而且突出强调人格的独立、完善和人内在潜力的挖掘,这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和研究的对象和重点。但儒家人才理论也有许多不合时适,陈腐的观念,如义利观和礼法观等,在继承和吸纳的同时,是应该加以区分批判和扬弃的。 总之,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渊源、发展和启示,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吮吸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达到古为今用,中西贯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公司本土化,必然带来东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识上的冲突,至使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弘扬儒家文化精髓,以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同时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做到洋为中用,使国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这“第一资源”,从而使国企孕育出强大的竟争力,顺利抢占国际市场。(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2-03-01)
程斯辉,武家舫[5](1999)在《关于儒家培养创造性人才思想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种观点,而且是受到较多人认同的观点,那就是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一种保守的、传授型的,以继承为目的的教育,因而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我们认为这只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儒家(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1999年11期)
齐慧丽,马光娟[6](1999)在《儒家人才思想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古代的儒家先哲,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统治机构,认识到当时干部制度的弊端,把“贤人”参政视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选贤任能”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原则,从而革新了选才用人的观念,丰富了中国古代人才思想,为后人选贤治国提供了借(本文来源于《枣庄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徐兴祥[7](1998)在《文天祥爱国思想的儒学底蕴——兼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然而在这众多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中,象文天祥那样,其思想被深深地烙上儒学印记的还不多见。今不揣冒昧试作探讨,并对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孔学研究》期刊1998年00期)
徐兴祥[8](1998)在《文天祥爱国思想的儒学底蕴——兼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然而在这众多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中,象文天祥那样,其思想被深深地烙上儒学印记的还不多见。今不揣冒昧试作探讨,并对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孔学研究(第四辑)》期刊1998-07-01)
陈亚平[9](1996)在《先秦儒家人才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人才的社会地位、人才的标准、人才的选拔、考察、培养等问题都不乏真知灼见。他们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为政在人",主张"贤人政治";所谓"贤人",其核心是具备"怀德"、"尚仁"、"行义"等品德修养的君子,同时兼具智慧与才能。在选才上,他们提出了观察、分析、考验诸方法;对"贤人"则主张不拘贵贱,破格任用;量才授官,各得其宜。当然,先秦儒家人才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虽强调举贤,但又基本上限定在"贵"与"亲"的范围内,形成了"贵贱有等"、"亲者先贵"、"故者先官"的传统,这与"尚贤"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同时又轻视科技与经济活动方面的人才,反映出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本文来源于《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4期)
儒家人才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世官制向选贤举能的转折时期,作为人才集聚最大群体的儒家,对选贤的定义、人才的标准、选贤的方式以及选才的原则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对世官制是强有力的冲击,同时也为我国古代人才观念的转变以及人才选拔走向制度化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家人才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杜小军.儒家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8
[2].张兆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制度化轨迹——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与选才原则[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
[3].唐超.先秦儒家人才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2
[4].李赫楠.儒家人才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
[5].程斯辉,武家舫.关于儒家培养创造性人才思想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
[6].齐慧丽,马光娟.儒家人才思想略论[J].枣庄师专学报.1999
[7].徐兴祥.文天祥爱国思想的儒学底蕴——兼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J].孔学研究.1998
[8].徐兴祥.文天祥爱国思想的儒学底蕴——兼论先秦儒家的人才思想[C].孔学研究(第四辑).1998
[9].陈亚平.先秦儒家人才思想述论[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