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磨削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削,工艺,正交,磨床,高性能,轴承,氧化锆。
磨削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宏,郭佳[1](2019)在《极致磨削,源于对工艺的深刻理解——访圣戈班磨料磨具亚太区副总裁马艾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记者在参观磨料磨具行业享有国际声誉的圣戈班邯郸工厂时,看到的一句英文。这句Slogan很好地概括了圣戈班品牌此次活动留给代表们的深刻印象。以"让磨削性能发挥极致"为主题,2019年10月15日,圣戈班磨削技术研讨会在河北邯郸成功举办,从日本、泰国、印尼及菲律宾等国家远道而来的五十多位亚太区重要客户及合作伙伴齐聚一堂,本刊记者有幸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此次会议主题和未来应对行业动态、服务中国市场等方面对圣戈班磨料磨具亚太区副总裁马艾先生进行了专访。(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9年12期)
李颂华,王科冲,孙健,陈文征,刘春光[2](2019)在《顺逆磨方式下氧化锆陶瓷磨削工艺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研究顺逆磨方式下,各磨削参数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对氧化锆陶瓷磨削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在顺逆磨方式下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锆陶瓷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顺逆磨方式下,各磨削参数对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主次顺序为: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工件进给速度。顺磨推荐磨削深度0.010~0.020 mm、砂轮线速度37~43 m/s,工件进给速度3500~4500 mm/min。逆磨推荐磨削深度0.007~0.013 mm、砂轮线速度37~43 m/s,工件进给速度3500~4500 mm/min。在相同磨削参数下,顺磨氧化锆工件表面质量优于逆磨氧化锆工件表面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11期)
朱正德[3](2019)在《高速随动磨削技术在曲轴轴颈加工中的应用实践与工艺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速随动磨削工艺这一至今仍属于磨削领域中最先进制造技术的剖析,及相应的高性能磨床在企业中具体配置的特点,做了较全面的介绍。进而又通过来自实际运行的数据,对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做了工艺验证。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机床如何在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又改变了在线检具的配置思路,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5)》期刊2019-10-22)
徐成,高文理,尚振涛[4](2019)在《碳化钨HVOF涂层高速磨削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碳化钨涂层加工过程中钴易析出的难题,基于加工前后涂层表面Co/Cr比值的变化,提出了碳化钨涂层专用磨削液优选的新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砂轮参数对磨削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而开展了磨削正交试验,探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1)分别就3种不同磨削液进行析出对比试验,试验优选出磨削液I(型号为HOCUT 795)对钴析出的抑制效果最佳; 2)砂轮粒度对于磨削过程影响最为显着,粒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小,与陶瓷结合剂相比,树脂结合剂砂轮能获得更好的磨削表面质量; 3)在对磨削力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正交试验中,磨削深度对于磨削力的影响权重最大,砂轮线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权重最大。(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朱正德[5](2019)在《高速随动磨削技术在曲轴轴颈加工中的应用实践与工艺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速随动磨削工艺这一至今仍属于磨削领域中最先进制造技术的剖析,及相应的高性能磨床在企业中具体配置的特点,做了较全面的介绍。进而又通过来自实际运行的数据,对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做了工艺验证。最后则通过实例对该机床如何在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又改变了在线检具的配置思路,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王挺,关振浩,柴彦平[6](2019)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输入轴限流边磨削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输入轴限流边的磨削工艺与数控编程方法,利用极坐标插补的优势,实现了圆柱类零件正向切口的磨削加工,拓宽了数控磨床的加工范围。(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9年10期)
闫俊杰[7](2019)在《金属加工中宽幅砂带磨削工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此,分析了砂带磨削工艺,它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多用途的新型加工方法,对于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零件,其在加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上,都远远超过了常规的砂轮磨削工艺。砂带磨削工艺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成本低、操作安全等优点,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故以宽幅砂带磨削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该工艺技术在金属加工中的使用。(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莉,赵剑锐,孟焕玉[8](2019)在《不同磨削加工工艺对轴承钢球残余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GCr15轴承钢钢球在强化之后不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通过XSTRESS3000应力仪对钢球表面应力分布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球强化后,不同的加工工艺对钢球表层及次表层应力的变化趋势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钢球强化、回火后进行初研磨削,成品钢球次表面出现强化峰值。而钢球强化后进行硬磨、回火、初研磨削,成品钢球次表面无强化峰值。(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7期)
关佳亮,杨洋,刘书君,张龙月[9](2019)在《基于轴承套圈磨削工艺试验的理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正交试验、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以上叁种方法进行轴承套圈ELID磨削工艺试验设计分析,根据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优化工艺参数,并基于磨削试验对以上叁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各方法的指导作用、特点和适用场合。(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于子强,刘尚伟[10](2019)在《抛光磨削工艺对齿轮磨损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抛光磨削工艺对齿轮磨损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联合粗糙度,疲劳试验和铁谱试验对比分析了抛光磨削和常规磨削齿轮的磨损特性。对抛光磨削和常规磨削齿轮的粗糙度指标Rz,Rvk,Rpk进行检测,之后,分别对两种工艺的齿轮进行疲劳运转试验和铁谱分析试验。通过处理和对比试验数据,结合粗糙度检测结果分析,得结论:相较常规磨削齿轮,抛光磨削齿轮各粗糙度指标明显改善,简约谷峰Rpk更小,利于减少切削磨损和磨粒磨损;简约谷深Rvk维持在合理范围易于油膜附着并利于润滑;抛光磨削齿轮的磨损速度更低,延缓疲劳失效。为抛光磨削工艺在齿轮加工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8期)
磨削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研究顺逆磨方式下,各磨削参数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对氧化锆陶瓷磨削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在顺逆磨方式下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锆陶瓷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顺逆磨方式下,各磨削参数对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主次顺序为: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工件进给速度。顺磨推荐磨削深度0.010~0.020 mm、砂轮线速度37~43 m/s,工件进给速度3500~4500 mm/min。逆磨推荐磨削深度0.007~0.013 mm、砂轮线速度37~43 m/s,工件进给速度3500~4500 mm/min。在相同磨削参数下,顺磨氧化锆工件表面质量优于逆磨氧化锆工件表面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磨削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宏,郭佳.极致磨削,源于对工艺的深刻理解——访圣戈班磨料磨具亚太区副总裁马艾先生[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
[2].李颂华,王科冲,孙健,陈文征,刘春光.顺逆磨方式下氧化锆陶瓷磨削工艺实验研究[J].中国陶瓷.2019
[3].朱正德.高速随动磨削技术在曲轴轴颈加工中的应用实践与工艺验证[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5).2019
[4].徐成,高文理,尚振涛.碳化钨HVOF涂层高速磨削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9
[5].朱正德.高速随动磨削技术在曲轴轴颈加工中的应用实践与工艺验证[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9
[6].王挺,关振浩,柴彦平.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输入轴限流边磨削工艺[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
[7].闫俊杰.金属加工中宽幅砂带磨削工艺的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李莉,赵剑锐,孟焕玉.不同磨削加工工艺对轴承钢球残余应力的影响[J].内燃机与配件.2019
[9].关佳亮,杨洋,刘书君,张龙月.基于轴承套圈磨削工艺试验的理论方法研究[J].工具技术.2019
[10].于子强,刘尚伟.抛光磨削工艺对齿轮磨损特性的影响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