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的研究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的研究

一、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际永,陈庆栋,李旭光,安恒序,陈维余,张宸[1](2021)在《易沉积重油储层沥青质沉积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M油田为碳酸盐岩储层,原油相对密度为0.9487,比重指数为17.65,属于重质原油。原油中沥青质质量分数为17.7%,高含量的沥青质在生产过程中易在井筒内沉积,导致井筒、电潜泵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原油特征、沥青质特征实验,得到了原油具体组成和胶体不稳定指数等原油特征,并得到了沥青质沉积物组成及具体结构特点、絮凝初始点、沉淀量等关键参数。在对原油和沥青质实验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沥青质沉积抑制剂、解除剂的筛选和优化实验,得到了适用于该油田的阳离子型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水基乳化低毒性沥青质解除剂体系。

游佳春[2](2020)在《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碳酸盐岩储层在全世界油气生产中占据着重要重要地位,高效开采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储层沥青作为油气的伴生产物,在碳酸盐岩中分布广泛,它的存在会导致储层物性的降低,影响油气产能。目前,针对低成熟度沥青的去除多采用有机溶剂,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而针对高成熟度的碳质沥青的去除及其损害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较少。开展对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研究对于减弱储层碳质沥青损害及含碳质沥青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川中龙女寺龙王庙组含沥青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基础物性、沥青含量、岩石组分、孔隙结构及储层沥青地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沥青对储层物性、裂缝渗透率及导流能力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次氯酸钠溶液的沥青去除方法。描述了龙女寺龙王庙组储层孔渗特征、沥青含量、岩石组分及孔隙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沥青含量丰富,质量占比达2.71%,孔渗相关性差,岩石矿物以白云山为主,实验岩样主要发育孔径<1μm的超微孔隙。明确了研究区储层沥青微观与化学特征。通过薄片观察、成熟度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对储层沥青产状、成熟度、微观形貌及来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龙女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沥青处于过成熟阶段,属热演化成因的碳质沥青,稠环化合物的缩合度较高,趋向于定向排列;主要充填在缝合线、晶间孔、溶孔/洞内。评价了碳质沥青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程度。开展了储层酸敏和应力敏感性评价、沥青对裂缝渗透率和导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储层中的沥青占据储层的部分储集空间,堵塞渗流通道,减小储层的孔隙度的同时还会大幅度减低储层渗透率;酸压改造后易形成不溶的游离沥青,堵塞酸蚀裂缝造成严重导流能力损害。提出利用次氯酸钠去除碳质沥青的方法。当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20%,处理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12h时,碳质沥青去除率为15.01%;采用该方法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经过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沥青粒度降低,-OH基团增加,芳环骨架引起的振动减弱,表明次氯酸钠溶液将碳质沥青部分氧化去除。

冯海如,赵凤兰,宋黎光[3](2019)在《MS油田沥青质沉积机理分析与解堵技术》文中认为海外MS油田在生产过程中部分油井频繁发生井筒、地面管线及地层堵塞现象,存在沥青质等重有机质析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井的产能。本文在调研文献及参考国内相近油田现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结合MS油田原油性质、油藏特点和实际生产资料对重有机质堵塞原因及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S油田堵塞物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其沉积主要与原油中胶质含量、地层压力、地层不饱和程度、原油气油比、原油乳化和酸化作业等因素有关。同时针对已发生的沥青质沉积现象开展了清除剂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甲苯、醇、盐酸、分散剂、醇醚、表面活性剂等溶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对已发生沉积的沥青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效果,溶解率可达85%左右,关于MS油田沉积机理和清除剂的研究结果为海外MS油田的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思路,并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姚金星[4](2019)在《元坝地区气井井筒堵塞机理及解堵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元坝气田是国内目前埋藏较深、开发风险较大、建设难度较高的酸性大型海相气田。该气藏埋深为6500~7100m,气藏压力为66~72MPa,气藏温度为145~160℃。天然气中高含H2S,平均含量为5.53%,CO2平均含量为9.31%。随着国内对高含硫气藏的不断开发,四川盆地元坝气田的开发倍受关注。近年部分气井在投产过程中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井筒堵塞,导致单井产量下降,解堵作业成本增高。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井筒堵塞机理及解堵措施。本文根据化学分析方法对堵塞物的物性及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并分析其来源。为达到井筒高效解堵,依据其所含组分,对解堵剂分子结构进行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解堵剂。为增强解堵剂普遍实用性,研制出复合解堵剂配方。最后,对复合解堵剂进行地层配伍性、静态腐蚀、抗温性能及解堵性能评价,本文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数码相机对堵塞物进行宏观照相和粒径分析;热失重分析表明在230~510℃时,堵塞物失重率为53.64%,表明堵塞物中所含有机组分为53.64%;堵塞物SEM分析表明碎屑边缘及表面与有机共体富集形成,EDS分析的主要元素与XRD分析相互印证,无机成分主要为黄铁矿(FeS2)和重晶石(BaSO4),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86.53%和13.47%;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有机组分分析可知,在Ⅱ区域与Ⅲ区域内出现CH3和CH2的伸缩振动,表明该堵塞物中必含烷烃类有机化合物,可断定为沥青质混合烃类物质。(2)从元坝地区天然气来源及成因分析,元坝气田早期发生过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造成元坝气井井筒堵塞主要有4个因素,首先为硫沉积因素;其次为沥青质杂质分子的分散运移;再者由于气井浅井段井筒水合物生成;最后是由于入井流体与地层水不配伍性或抗温性能的不足,与无机物混合形成不溶性残渣沉积物造成井筒堵塞。(3)从有效解离、溶解和分散堵塞物中起胶结、凝聚作用的有机组分角度出发,进行解堵剂(D-XL)的研制,然后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复合解堵剂,复合解堵剂为:20%D-XL+25%无机酸+8%螯合剂+20%溶硫剂+15%乙醇。将复合解堵剂与地层水进行配伍性实验,在地层水矿化度小于170000mg/L时,配伍性良好;P110挂片在解堵剂与地层水(1:1)混合介质中的腐蚀速率为0.3517mm/a,由于复合解堵剂中含有无机酸组分,较模拟地层水氯离子含量为24.26g/L的腐蚀速率稍高;在温度为20~120℃时,堵塞物溶解效率逐步上升,温度为120℃时,该解堵液溶解堵塞物的能力达到41.2%。

李杰,冀璐,孟艳[5](2019)在《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沥青质沉积对油田生产会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沥青质清除方法;总结了沥青质分散剂的不同评价方法;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的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的抑制机理;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杰,冀璐,孟艳[6](2018)在《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沥青质沉积对油田生产会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沥青质清除方法:机械清除、化学清除和微生物清除,其中化学清除的沥青质分散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清除方法。还总结了沥青质分散剂的不同评价方法,包括流体力学参数法、光谱法、压差法等;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的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主要有含羟基衍生物、烷基苯衍生物类、高分子类、离子液体等,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的抑制机理;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文秀,舒福昌,杜政学[7](2018)在《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拉克H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在井筒内的形成会堵塞油管、损坏井下设备,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对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组成进行了分析,沉积物主要以有机物为主,其相对含量可达到84.2%,而无机物的相对含量仅为15.8%。进一步对原油组成及沉积特性进行了分析,H油田原油的胶体不稳定指数大于0.9,容易发生沥青质沉积。针对无机物主要为铁腐蚀产物,确定了酸清洗剂配方;针对有机物主要为沥青质,筛选出对沥青溶解性能好且使用安全性高的高沸点芳烃溶剂。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清除剂对沉积物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确定了井筒沉积物最佳工艺条件。沉积物先用高沸点芳烃溶剂浸泡然后用酸溶解,溶解率可达80%以上。

张文秀,舒福昌,杜政学[8](2018)在《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拉克H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在井筒内的形成会堵塞油管、损坏井下设备,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对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组成进行了分析,沉积物主要以有机物为主,其相对含量可达到84.2%,而无机物的相对含量仅为15.8%。进一步对原油组成及沉积特性进行了分析,H油田原油的胶体不稳定指数大于0.9,容易发生沥青质沉积。针对无机物主要为铁腐蚀产物,确定了酸清洗剂配方;针对有机物主要为沥青质,筛选出对沥青溶解性能好且使用安全性高的高沸点芳烃溶剂。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清除剂对沉积物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确定了井筒沉积物最佳工艺条件。沉积物先用高沸点芳烃溶剂浸泡然后用酸溶解,溶解率可达80%以上。

刘灏亮,孙铎,张新宇,田哲熙[9](2017)在《沥青质沉积化学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分析沥青质沉积的机理及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在防治沥青质沉积方面进行的研究。防治沥青质沉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抑制剂来实现。本文从作用机理、实验方法、性能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沥青质防治技术的发展,并与目前石油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沥青质沉积防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建议与展望。

何汉平,黄健林,赵凤兰,刘欢乐[10](2014)在《伊朗雅达油田完井测试作业中沥青质析出分析》文中提出伊朗雅达油田生产井由于沥青质析出和沉积在油管内壁,严重影响了油井的完井测试和投产前井下作业,例如阻碍钢丝作业工具的下入和井下工具的回收等。为了查清该油田原油中沥青质析出趋势和析出规律,结合雅达油田的特点,利用原油SARA数据,采用胶体体系稳定性定量计算方法对沥青质析出程度进行了分析;采用热力学平衡原理和固体模型,结合不同产量下油管内温度与压力分布剖面,对沥青质析出初始压力与温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通过室内试验,评价并优化了沥青清除剂。通过对原油胶体体系稳定性定量计算,认为雅达油田原油胶体体系趋于不稳定,沥青质易于析出;通过对沥青质析出初始压力与温度及深度的预测,沥青质析出深度为29003700 m,认为雅达油田生产井自投产开始,沥青析出是无法避免的。室内沥青清除剂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沥青清除剂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井筒处理方法和施工作业措施。

二、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易沉积重油储层沥青质沉积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原油特征
    1.1 原油族组成分析
    1.2 胶体不稳定指数
    1.3 原油流变性分析
    1.4 原油色质联用分析
2 沥青质沉积特征
    2.1 沥青质沉积物组成及结构表征
        (1)元素分析
        (2)红外光谱分析
        (3)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2.2 沥青质絮凝初始点的测定
    2.3 沥青质沉淀量测定
3 沥青质沉积抑制技术研究
    3.1 沥青质沉积抑制原理及抑制剂实验方法
    3.2 沥青质沉积量与正己烷加量关系
    3.3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筛选
    3.4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用量优化
4 沥青质解除技术研究
    4.1 沥青解除剂筛选
    4.2 沥青解除剂用量优化
    4.3 溶解时间对沥青解除效果影响
5 结论

(2)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
        1.2.2 沥青对储层损害研究
        1.2.3 沥青去除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
    1.4 主要创新点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含沥青碳酸盐岩储层工程地质特征
    2.1 龙女寺龙王庙组储层地质概况
    2.2 储层基础物性及矿物组成
        2.2.1 沥青含量
        2.2.2 孔渗特征
        2.2.3 岩石组分分析
    2.3 含沥青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层沥青微观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岩石学分析
        3.1.1 沥青显微镜下特征
        3.1.2 沥青微观形貌特征
        3.1.3 沥青成熟度分析
    3.2 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2.1 氯仿沥青“A”及族组成
        3.2.2 碳同位素特征
    3.3 储层沥青结构分析
        3.3.1 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3.3.2 沥青X射线衍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诱发碳酸盐岩储层损害
    4.1 实验样品及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酸敏和应力敏感性
        4.2.2 沥青充填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3 沥青含量对裂缝渗透率的影响
        4.2.4 沥青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去除方法与机理
    5.1 碳质沥青去除方法优选
        5.1.1 碳质沥青去除剂筛选
        5.1.2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5.1.3 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5.1.4 浓度对于去除的效果影响
    5.2 沥青去除效果评价
        5.2.1 去除剂作用对岩心孔渗参数的影响
        5.2.2 去除剂作用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
        5.2.3 去除剂对胶凝酸体系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5.3 沥青去除机理
        5.3.1 去除剂作用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5.3.2 去除剂作用沥青粒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MS油田沥青质沉积机理分析与解堵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MS油田沉积机理分析
    1.1 MS油田原油及堵塞物主要成分分析
    1.2 MS油田压力下降程度分析及其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
    1.3 原油中胶质含量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
    1.4 原油乳化和酸化等作业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
    1.5 油藏不饱和程度和气油比分析及其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
2 清除剂的配制
    2.1 垢样的分离
    2.2 沥青质清除剂的配制
3 结论

(4)元坝地区气井井筒堵塞机理及解堵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调研
        1.2.2 国内现状调研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元坝地区气井堵塞物成分及其赋存环境分析
    2.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2.1.1 室内实验分析仪器
        2.1.2 室内实验分析方法
    2.2 堵塞物物性分析实验
        2.2.1 堵塞物粒径统计分析
        2.2.2 不同温度时堵塞物外观
        2.2.3 不同温度下堵塞物失重分析
        2.2.4 堵塞物热失重分析
        2.2.5 堵塞物差热分析
    2.3 堵塞物有机-无机成分分析
        2.3.1 堵塞物SEM分析
        2.3.2 堵塞物EDS分析
        2.3.3 堵塞物无机成分XRD分析
        2.3.4 堵塞物有机成分FT-IR分析
    2.4 堵塞物赋存环境分析
        2.4.1 堵塞物浸泡液阴离子测试
        2.4.2 堵塞物浸泡液阳离子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元坝地区气井堵塞原因及机理
    3.1 元坝地区气井基本特征
        3.1.1 天然气成因分析
        3.1.2 天然气基本组成
    3.2 硫沉积影响因素
        3.2.1 硫单质的基本物性
        3.2.2 硫单质的产生
        3.2.3 硫沉积的影响因素
        3.2.4 沉积堵塞机理
    3.3 沥青质沉积影响机制
        3.3.1 沥青存在的理论支撑
        3.3.2 沥青存在的实验论证
        3.3.3 沥青质堵塞井筒机理
    3.4 天然气水合物堵塞影响机制
        3.4.1 天然气水合物基本特性
        3.4.2 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条件
        3.4.3 天然气水合物的堵塞机理
    3.5 腐蚀因素
    3.6 缓蚀剂加注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井解堵剂的研制及配方研究
    4.1 解堵剂合成原则
        4.1.1 解堵剂分子设计构想
        4.1.2 解堵剂合成原料及方法的确定
        4.1.3 实验药品和实验设备
        4.1.4 聚合实验步骤及其装置
        4.1.5 解堵剂合成步骤
    4.2 解堵效果分析方法
    4.3 引发剂优选原则
    4.4 合成条件优化
        4.4.1 合成反应正交实验
        4.4.2 合成反应单因素实验
    4.5 合成解堵剂及解堵效果形貌
        4.5.1 合成解堵剂外观形貌
        4.5.2 解堵效果外观形貌
    4.6 解堵剂D-XL红外光谱表征
        4.6.1 D-XL合成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4.6.2 副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井复合解堵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5.1 复合解堵剂的研制
        5.1.1 实验药品准备
        5.1.2 无机酸复配评价实验
        5.1.3 螯合剂评价实验
        5.1.4 溶硫剂复配评价实验
        5.1.5 有机醇复配评价实验
        5.1.6 复合解堵剂研制
    5.2 复合解堵剂室内评价研究
        5.2.1 地层水配伍性研究
        5.2.2 静态腐蚀性能测试
        5.2.3 抗温性能测试
        5.2.4 堵塞物溶解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质清除方法
2 沥青质分散剂的评价方法
    2.1 流体力学参数法
    2.2 光谱评价法
    2.3 压差法
3 沥青分散剂的种类
    3.1 羟基衍生物类
    3.2 烷基苯衍生物类
    3.3 高分子聚合物类
    3.4 离子液体类
4 沥青质分散剂的抑制机理
5 结束语

(6)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质清除方法
2 沥青质分散剂的评价方法
    2.1 流体力学参数法
    2.2 光谱评价法
    2.3 压差法
3 沥青分散剂种类
    3.1 羟基衍生物类
    3.2 烷基苯衍生物类
    3.3 高分子类
    3.4 离子液体类
4 沥青的沉积和分散剂的抑制机理
    4.1 沥青质沉积机理
    4.2 不同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5 研究展望

(7)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井筒沉积物组成分析
    1.1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
        1.1.1 溶剂萃取法。
        1.1.2 高温灰化法。
    1.2 沉积物中无机物成分
        1.2.1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1.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ICP) 分析。
        1.2.3 酸不溶物含量分析。
    1.3 沉积物中有机物成分分析
2 H油田原油组成及沥青沉积特性分析
3 沉积物化学清除技术研究
    3.1 沉积物清除剂的选择
    3.2 清除剂对沉积物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2.1 沉积物溶解实验。
        3.2.2 温度的影响。
        3.2.3 芳烃溶剂加量的影响。
        3.2.4 溶解时间的影响。
4 结论

(8)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井筒沉积物组成分析
    1.1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
        1.1.1 溶剂萃取法
        1.1.2 高温灰化法
    1.2 沉积物中无机物成分
        1.2.1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1.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ICP) 分析
        1.2.3 酸不溶物含量分析
    1.3 沉积物中有机物成分分析
2 H油田原油组成及沥青沉积特性分析
3 沉积物化学清除技术研究
    3.1 沉积物清除剂的选择
    3.2 清除剂对沉积物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2.1 沉积物溶解实验
        3.2.2 温度的影响
        3.2.3 芳烃溶剂加量的影响
        3.2.4 溶解时间的影响
4 结论

(9)沥青质沉积化学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抑制沥青质沉积
    1.1 醇类抑制剂
    1.2 表面活性剂抑制剂
    1.3 芳族抑制剂
2 建议与展望

四、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易沉积重油储层沥青质沉积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J]. 周际永,陈庆栋,李旭光,安恒序,陈维余,张宸.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21(11)
  • [2]含高成熟沥青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去除方法[D]. 游佳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MS油田沥青质沉积机理分析与解堵技术[A]. 冯海如,赵凤兰,宋黎光. 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卷), 2019
  • [4]元坝地区气井井筒堵塞机理及解堵措施研究[D]. 姚金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J]. 李杰,冀璐,孟艳. 当代化工, 2019(02)
  • [6]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J]. 李杰,冀璐,孟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8(06)
  • [7]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J]. 张文秀,舒福昌,杜政学.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8(03)
  • [8]伊拉克H油田井筒沉积物分析及化学清除技术研究[J]. 张文秀,舒福昌,杜政学.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8(02)
  • [9]沥青质沉积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 刘灏亮,孙铎,张新宇,田哲熙.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5)
  • [10]伊朗雅达油田完井测试作业中沥青质析出分析[J]. 何汉平,黄健林,赵凤兰,刘欢乐. 科技导报, 2014(21)

标签:;  ;  ;  ;  ;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