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侵蚀论文_刘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力侵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力,火星,鄱阳湖,土壤,大观园,翁牛特旗,光化学。

风力侵蚀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9)在《火星大气甲烷消失之谜有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刘霞)据俄罗斯卫星网近日报道,丹麦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机制,来解释火星大气甲烷的消失。他们认为,风力侵蚀致火星上的甲烷电离,被电离后的甲烷与火星矿物表面反应并结合在一起,最后沉积在火星土壤里。最新研究如获证实,将影响我们对火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10)

李国荣,李希来,李进芳,朱海丽,陈文婷[2](2019)在《黄河源高寒草甸高原鼠兔土丘的土壤风力侵蚀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高寒草甸退化区土壤风力侵蚀作用及土壤流失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退化高寒草甸高原鼠兔土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野外人工模拟风蚀试验,对不同风速下鼠丘土壤流失量及其养分流失规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风蚀作用下土壤流失量均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规律,风速从6.0 m/s逐步增加到12.0 m/s时,土壤流失量增长约6.3倍。(2)风蚀过程中鼠丘高度和直径随风蚀时间的变化较明显,其变化速率与土壤流失速率相对应,且风蚀促进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从而促进鼠丘的土壤可蚀量。(3)鼠丘土壤养分随风速和土壤流失量的增大而增大,即养分流失规律与土壤流失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其中土壤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和碱解氮的流失量相对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风力侵蚀是加剧退化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爆发区土壤流失和养分贫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方桥,张克海,张钰佳[3](2019)在《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对风力侵蚀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生态水文过程的定义,分析了干旱区风力侵蚀危害及现状,综述了生态水文过程中所包含的自然因素对风力侵蚀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的抗风蚀的能力增强;良好的植被状况是预防和削弱风力侵蚀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土壤抗风蚀能力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高而增高;风对风蚀的影响是通过风速与风向来决定的,只有对风速和风向有一定的控制,才会大大减少当地的风蚀程度。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风力侵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两种因素的影响探究,联系这些因素与生态水文过程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预防和削弱风力侵蚀的措施,为干旱区土壤风力侵蚀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张洋[4](2018)在《东柳沟流域风力—水力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的主要环境问题。相比单一的侵蚀方式,风水复合侵蚀是最常见的一种复合侵蚀方式,其造成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其中:黄河上游的多沙粗沙区是典型的风蚀水蚀复合侵蚀。本论文以黄河上游多沙粗沙区东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模拟试验和和“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风蚀提供侵蚀物质,水蚀提供入河动力的研究思路入手,基于流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特征,研究了流域土壤侵蚀及其下垫面响应关系;建立野外风蚀-水蚀动态监测系统,系统分析了风力-水力复合侵蚀动力特征与风沙输移沉积过程。以风沙沉积坡面为研究对象,结合放水冲刷试验,阐明了风沙沉积坡面水沙输移规律,揭示了覆沙黄土坡面水蚀动力过程,建立了覆沙黄土坡面微地貌与侵蚀产沙的响应关系。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东柳沟流域土壤侵蚀产沙与土地利用、地形地貌因子的关系。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沙地、草地和耕地,其中沙地、草地、耕地各占24%、47%、19%;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在中度及其以上。研究表明1980~2013年流域的耕地、城镇居民用地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长明显,而林地、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沙地有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中上游区域;1990~2013年流域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侵蚀模数逐渐递减,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小12.50km2且全部转化为微度和轻度。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变化,耕地适宜转化为覆盖度较高的草地和林地;林地适宜转化为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适宜于转化为林地和较高覆盖度草地,部分区域也适合转化为耕地;沙地为最劣地类,根据政策和条件可转移为耕地、林地和草地。通过分析流域土塘侵蚀空间分布特征,风水复合侵蚀主要发生在0~3°缓坡、东北坡向、起伏度和粗糙度较小的区域。(2)阐明了东柳沟流域风蚀动力过程及其地形响应关系。流域的主风向为西风,年内3~5月平均风速为6.5 m/s达到年季最大值,计算流域上、中、下游的风蚀模数分别为4002t/(km2·a)、5256t/(km2·a)、31-5t/(km2·a);流域风蚀强度与月平均风速呈指数增长趋势,且相关性显着(R2>0.56,P<0.05);计算得到流域上游(低山丘陵沟壑风蚀区)、中游(半固定、流动沙丘区)、下游(洪冲积平原区)土壤风蚀可蚀性颗粒含量大小分别为62.19%、94.96%%、44.500%,估算其年累积风蚀量分别为11.84、229.87和50.71万t。采用野外监测,流域中游流动沙丘移动方向为东南且移动速率达0.9 m/a。建立风蚀量与地形因子关系,风蚀量与地表粗糙度、起伏度线性拟合程度最高(R2>0.75,P<0.01);通过逐步回归构建了基于起伏度(RA)和坡向变率(SOS)的风蚀量预报经验模型。(3)揭示了覆沙后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机制,阐明了风蚀-水蚀复合加剧土壤侵蚀产沙的特征。覆沙能够延长黄土坡面的初始出流时间,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相对黄土坡面,覆沙能够使出流时间延长2~3倍且随覆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覆沙坡面的径流总量是黄土坡面的1.05~1.8倍,产沙总量是黄土坡面的1.6~7.5倍;在整个出流阶段,随放水流量增大,覆沙坡面的初始产沙强度显着增加,而同一放水流量下,初始产沙强度随覆沙厚度的增加不明显。覆沙黄土坡面的产沙强度随放水历时增长呈对数增大趋势,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呈幂函数相关。建立了出流量、侵蚀量与放水流量-覆沙厚度交互作用模型:R=0.935Q+0.058IQh、S=0.715Q+0.257IQhGR为坡面出流量,L;S为侵蚀总量,kg;Q为放水流量,L;IQh为出流量和覆沙厚度的交互作用,明确了放水流量是影响侵蚀量的主要动力,而覆沙厚度对坡面侵蚀量的影响与放水流量有关,因此放水流量-覆沙厚度交互作用明显,加剧了土壤侵蚀产沙。(4)放水冲刷试验条件下,解析了坡面覆沙后输沙率与水动力参数及其侵蚀动力因子的关系,建立了基于不同覆沙厚度下坡面输沙率的侵蚀预测模型。覆沙坡面的雷诺数Re、阻力系数f、曼宁糙率n均大于裸坡,且波动性较大;水流功率与Re、b=(Re2+Fr2)1/2呈线性数显着相关,而与佛洛德数Fr、流速V、水深曼宁糙率a=n/h呈对数函数显着相关。分析覆沙黄土坡面对侵蚀动力的响应关系得到:覆沙黄土坡面输沙率与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之间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覆沙厚度为5 mm、15 mm、25 mm的输沙率与单位水流功率、断面单位能量之间分别呈显着的幂函数、对数函数关系,而覆沙厚度为35 mm的覆沙黄土坡面输沙率与单位水流功率、断面单位能量之间分别呈显着的幂函数、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对坡面输沙率与5个侵蚀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断面单位能量(E)和单位径流功率(T)的覆沙坡面输沙率的计算方程Dr=1.061+0.739E-3.941T(R2=0.901,P<0.01)。(5)阐明了覆沙黄土坡面地形微地貌因子与坡面水蚀产沙的响应关系。通过比较坡度、地表起伏度,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发现地表起伏度对坡面地形变化影响较大;通过对各地形因子与径流产沙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地形因子对侵蚀因子响应的优先程度依次为产沙量和径流量。对不同冲刷流量下的出流量、产沙量与单一地形因子进行分析,在10 L/min下地形因子对出流量的响应作用最强,而15 L/min下地形因子对出流量的响应作用最弱。坡长、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叁个地形因子对侵蚀量的响应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坡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运用多元回归,基于放水流量、覆沙厚度以及8个地形因子分别建立了径流量和侵蚀量的预估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风力-水力复合侵蚀动力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莫明浩,段剑,王凌云[5](2016)在《鄱阳湖滨湖沙山区风力侵蚀监测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水蚀、风蚀和人类不合理利用等影响,鄱阳湖部分地区出现了以沙丘、沙洲、沙山组成的"水乡沙漠"特殊景观。鄱阳湖滨湖沙山区生态环境恶劣,探讨其风力侵蚀监测技术对于区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手持风速风向仪、自动气象站进行气象要素的监测,采用插钎法进行风蚀深的监测,采用集沙仪进行跃移、蠕移、悬移等沙粒运动的集沙监测等,初步建立了包括气象、植被、风蚀、土壤等因子在内的鄱阳湖滨湖沙山区风力侵蚀监测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6年05期)

郭建华[6](2016)在《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赤峰市林西县东台子水库弃渣场为例,针对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大型沟道型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环境特点、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保持总体防治要求,提出了弃渣场渣脚修建挡渣墙、堆渣边界修建截水沟、渣面土地整治后采取草方格沙障及植树种草绿化等防护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可为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经验和帮助。(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郑帅,李德明,郭成久,宁睿[7](2015)在《辽西北地区风力侵蚀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风蚀,为了定量评价辽西北沙化土壤在风力作用下的侵蚀状况,研究采用埋钎法,观测风速与土壤剥蚀深度及堆积厚度的关系。研究得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土壤剥蚀深度均随着风速的加大而增加;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随着风速的加大,背风坡的坡中与坡脚的土壤堆积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由于风力的剥蚀作用,坡顶的堆积厚度与风速呈负相关;一年内观测到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的平均风蚀强度分别为167.9,57.8,4.2mm/d。(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王颖,李洋,张卉[8](2015)在《临清市民间投资治理风力侵蚀取得的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临清市古沙洲鑫兴银杏大观园林场地处黄河故道主河道河槽中心地带,土地风沙化严重,2001年孙友林同志在临清市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林权质押贷款资金的支持下,以158.32万元的价格和朱庄乡政府签订了为期30年的承包合同,承包了林场。十几年来,坚持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原则,选准银杏这个主产业,努力把千亩沙荒地打造成鲁西北最大的银杏园。现已发展为40万株,130多个树种的大型银杏大观园林场,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本文来源于《山东水利》期刊2015年05期)

于亚文[9](2014)在《北方风沙区铁路项目施工中风力侵蚀及治理效果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害是北方风沙区线型生产建设项目遭受的主要危害。通过定位监测与调查监测等方法,对位于该地区的铁路项目的风力侵蚀强度与治沙措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施工扰动区风力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采取路基边坡碎石土包坡、路基两侧沙障防护可有效防治项目区风力侵蚀,减少项目区外围风沙流侵害路基,是阻沙固沙、减少沙害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04期)

红梅,包玉龙,包玉海,包秀艳,梁海山[10](2014)在《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土壤风力侵蚀风险评估研究——以翁牛特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采用RS和GIS为技术手段,利用1:5万DEM数据提取研究区坡度信息,同时引入该区域气象数据、土壤干燥度数据、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数据,获取翁牛特旗土壤风力侵蚀程度,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土壤侵蚀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分为五级,土壤无风险的地区才占整个土地面积的15.05%,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占整个上地面积的41.47%,因此该区防治沙化任务仍很艰巨。(本文来源于《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8-23)

风力侵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高寒草甸退化区土壤风力侵蚀作用及土壤流失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退化高寒草甸高原鼠兔土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野外人工模拟风蚀试验,对不同风速下鼠丘土壤流失量及其养分流失规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风蚀作用下土壤流失量均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规律,风速从6.0 m/s逐步增加到12.0 m/s时,土壤流失量增长约6.3倍。(2)风蚀过程中鼠丘高度和直径随风蚀时间的变化较明显,其变化速率与土壤流失速率相对应,且风蚀促进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从而促进鼠丘的土壤可蚀量。(3)鼠丘土壤养分随风速和土壤流失量的增大而增大,即养分流失规律与土壤流失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其中土壤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和碱解氮的流失量相对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风力侵蚀是加剧退化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爆发区土壤流失和养分贫瘠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力侵蚀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霞.火星大气甲烷消失之谜有新解[N].科技日报.2019

[2].李国荣,李希来,李进芳,朱海丽,陈文婷.黄河源高寒草甸高原鼠兔土丘的土壤风力侵蚀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方桥,张克海,张钰佳.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对风力侵蚀响应机制[J].绿色科技.2019

[4].张洋.东柳沟流域风力—水力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5].莫明浩,段剑,王凌云.鄱阳湖滨湖沙山区风力侵蚀监测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6

[6].郭建华.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

[7].郑帅,李德明,郭成久,宁睿.辽西北地区风力侵蚀过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

[8].王颖,李洋,张卉.临清市民间投资治理风力侵蚀取得的成效[J].山东水利.2015

[9].于亚文.北方风沙区铁路项目施工中风力侵蚀及治理效果监测[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4

[10].红梅,包玉龙,包玉海,包秀艳,梁海山.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土壤风力侵蚀风险评估研究——以翁牛特旗为例[C].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各坡面侵蚀量与侵蚀时间的关系图第四系风积沙的风力侵蚀现象树根由于风力侵蚀而露出地表中国土壤风力侵蚀动力指数分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类型、强度以及等降...中国土壤风力侵蚀遥感调查结果

标签:;  ;  ;  ;  ;  ;  ;  

风力侵蚀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