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比较经济学的创新与守旧(论文文献综述)
陈田[1](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邓久根,邹伟[2](2018)在《领先市场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认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吴家喜、吴贵生在2008年对领先市场的定义、形成原因、识别与评估等进行了综述。之后的10年,领先市场研究呈现系统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演化经济学新的研究框架;二是案例研究的挖掘;三是适应领先市场的创新政策研究。本文从差异化的角度对领先市场的特征、历史创新体制、经济学解析、政策运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经济实践对该领域的重视。
贾根良[3](2018)在《张仁德教授对新比较经济学的开拓性研究与贡献——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文中认为张仁德教授不仅是我国比较经济学早期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新比较经济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先行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的长期衰退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的严重挑战正酝酿着新比较经济学的重大新变革。文章通过与国外新比较经济学各流派的比较,不仅概括了张仁德教授的研究不同于西方新比较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还通过对中国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概括了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鲜明特征,以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中国学者的这种创新发扬光大,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做出更多更大更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邓久根,梅红霞[4](2013)在《领先市场比较研究——比较经济学的突破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博恩斯坦指出,比较经济学是"一个在寻求自我定义的领域"。比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门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再一次陷入了困境,这一次可能是真正的困境。问题在于,看似非常中性的比较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党同伐异之后,已经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专有名词。作者秉承经济学多元化思想,认为演化经济学方法的领先市场比较研究使比较经济学更具有生命力,并且可以使陷入困境的比较经济学重获新生。只有多元化的经济学才能使比较经济学乃至经济学春色满园。
侯静[5](2012)在《二十世纪上半期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命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认识,也与“中国化”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是分不开的。具体来看,则与20世纪上半期思想界中国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思潮的发展脉络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认识、理解这一极为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把握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动的规律;更能窥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丰富学术文化生态,明了其与学术文化的密切联系,加深对这一命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学理内涵的认识。中国化思潮是指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形成的,主张在中西文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和传统学术的现代化转换以创建民族新学术文化体系的思想倾向。从横向来看,中国化思潮既包括人们对中国化文化观的探索和认识,也包括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化发展思路;既涉及了众多的文化派别,也涵盖了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大多数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纵向发展历程来看,思想界中国化思潮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是思潮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正确与错误认识的交织中,梁启超、严复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史学、文学等领域也出现了引入西方学术思想以重建中国学术的尝试。第二、五四以后的整个20年代是中国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期,在教育学等学科中,“中国化”已被明确提出并得到初步的探讨,而在关于中西文化的剧烈论争中,中西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认识到。并且,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也已逐渐显现。第三、30年代是中国化思潮的繁荣发展期。不仅思想界大体上达成了融合中西文化以构建民族新文化的共识,而且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的中国化探索和实践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更为关键的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得以后来居上、繁荣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被提出,这也成为中国化思潮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最后、中国化思潮在1938年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这一时期中国化的主要阵地已经转移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1939—1940进步理论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不仅使“中国化”的学理认识得到了深化,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各学科中国化的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化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走向了胜利。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过程中密切联系、相得益彰,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还直接启发和影响了党的理论家以及毛泽东本人中国化思想的产生。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仅以政治之力促进了思潮的发展;以科学的立场方法引领思潮的正确发展方向;还以具体的革命实践为中国化思潮提供了现实路径。除此之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之后,学术中国化运动还对理论的宣传和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产生于思想界中国化这一时代大潮中,因而在学理上和实践中与其他派别的中国化呈现出一定相似性和共通性。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呈现出明显的超越性,与一般的学术中国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学理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批判吸收”、“有的放矢”、“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等理论,在中西文化、理论与实际、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关系的处理上超越了思想界其它派别。从实践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中国化的缘由、内容、途径、成果方面超越了其它。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中国化思潮的吸收和超越,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有学术文化底蕴,也更具科学实践性,从而成为一个成熟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郑伦仁[6](2012)在《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有关理论,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做出了如下界定:(1)大学。也称高等学校或高等院校,简称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本研究所指的大学仅包括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中的本科大学和学院。(2)学术。是指探究、综合、传播、应用专门而系统的学问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本研究所指的学术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3)权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某一主体凭借和利用某种资源对客体实行价值控制,以实现主体意志、目标、利益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4)大学学术权力。是指大学组织、团体和个人对学术机构、学术人员、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和学术资源等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本研究所指的大学学术权力主要包括个体学术权力、团体学术权力和组织学术权力;行政性学术权力(职位权力)和民主性学术权力(专家权力);纵向学术权力和横向学术权力;正式学术权力和非正式学术权力;学术决策权力、学术执行权力和学术监督权力等。(5)机制。是指在客观事物或现象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变化、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一种机制或是一种“特定的因果关系模式”,或是一种“带规律性的模式”。(6)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是指大学学术权力在有规律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这种运行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简言之,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就是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本文以权力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主体与客体及其相对性、运行过程及其连续性、运行程序及其规范性和严密性、运行方式及其多样性、运行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及其差异性、运行结果或后果及其可评价性和可监督性,以及运行目的或目标及其价值性和导向性。选取机制设计理论和比较经济学的DIM方法(即决策方法)作为理论视角,构建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主要包括:(1)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和DIM方法构建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包括七个子机制:即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信息机制(Information Mechanism)、动力机制(Motivation Mechanism)、导向机制(OrientationMechanism)、协调机制(Coordination Mechanism)、监督机制(Supervision Mechanism)和保障机制(Protection Mechanism)。每一种子机制都有其特定的涵义、类型、结构、功能和运作机理。(2)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要素结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运作环境、运作动力、运作主体、运作程序、运作手段、运作目标等。每一种要素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作用。(3)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功能。有激励功能,自我实施功能,得益功能和发展功能等。(4)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发生作用:一是自我实施,二是强制实施,三是放弃或重新设定。本文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成就及问题进行了反思。首先,充分肯定了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次,运用实证与引证结合等方式,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自编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情况调查问卷》,在我国15所不同类型的公立大学,面向603名行政干部、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测验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结构不完善、不合理;第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运行状态不佳。同时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在运作主体与客体、运作对象与范围、运作制度与体制、运作手段与方式、运作过程与程序、运作目标与结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三,对导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二是制度不够完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体制不健全、不顺畅。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取向与原则。认为,首先,需要更新四个思想观念。即摒弃传统的官本位观念、树立学术本位观念,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树立现代法治观念,摒弃传统的机械论观念、树立科学的系统观念,摒弃守旧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其次,需要确立三个价值取向。即有利于学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第三,需要坚持五项主要原则。即科学化、合理化、民主化、法制化和适应性原则。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目标和策略。认为,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本目标。即建立“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其次,针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中七个子机制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完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1)决策机制完善策略。决策主体要更新决策观念、提升决策能力;明确权力边界,清晰界定决策对象与范围;建立健全决策制度与规则;健全决策组织与体制;采用科学的决策方式与方法;进一步规范决策过程,严格决策程序。(2)信息机制完善策略。提高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丰富信息资源;规范信息过程;健全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科学的信息方法。(3)动力机制完善策略。健全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制度,保障学术权益;创新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完善大学学术权力、利益和责任机制,提供充足动力。(4)导向机制完善策略。重视目标导向;强化学术导向;调整利益导向;完善价值导向;把握舆论导向;强化政策导向;加强法纪导向;注重行为导向。(5)协调机制完善策略。提高协调主体的权威性和协调客体的配合度;明确协调的对象与范围;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协调手段与方法;有序推进协调进程,顺利实现协调目标。(6)监督机制完善策略。监督主体要更新监督观念、提高监督能力;明确监督对象与范围;规范监督过程与程序;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体制;采用先进的监督手段、方式与方法。(7)保障机制完善策略。提升保障主体和对象的保障意识和保障能力;完善保障制度;健全保障体制;大力培育、科学选择和实施保障手段;规范保障过程与程序。以上是针对我国公立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的完善策略。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突破口和侧重点,逐步推进、逐步完善。
张晓[7](2011)在《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过了改革开放与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之后,山西省与浙江省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发展的效果与道路是完全不同的。浙江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山西经济仍然在各种困难中缓缓前行。为了使山西能够摆脱低速发展的困境,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赶上如浙江省这样的东部发达沿海地区,以期在这个影响全国和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山西经济实现后起腾飞。这对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也是有很深远的意义的。这也是本文的最大研究意义所在。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引入经济比较的概念。通过经济比较的方法对山西与浙江两省各种发展指标的进行研究,看到两省之间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的。在看到了差距之后继续深入比较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要有历史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思想观念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两省不同的发展局面。接下来就是要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得出能够解决山西目前经济发展不利状况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更新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加工业、积极发挥山西自身经济优势、努力建设非公有制经济。这些方法都是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是适合山西自身发展需要的。在进行了以上研究之后,只要严格依照这些方法就能够实现山西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浙江在发展过程中为山西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山西一定要把握好经济建设的大好时机,从各个方面积极调整,早日实现山西的经济飞跃。这是山西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希望看到的结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山西的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对比,这与之前大多数孤立的研究山西经济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之前的比较研究也多涉及西部与东部或者中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但是本论文更加微观的从山西与浙江两省的实际情况做出对比。
刘婷婷[8](2010)在《国家能力视角下的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文章构建了一个从“认知”到“反思”的国家能力分析框架,并以其为宏观研究起点,逐层分析至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的微观问题。文章对发达国家RJV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从国家能力的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发展RJV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合理性,最终为RJV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文章从结构上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构建了一个从“认知”到“反思”的国家能力分析框架。文章构建了一个包括“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实现能力”和“反思能力”四个层面的国家能力分析框架,即国家能力是包括这四个层面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二)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文章进一步构建了国家能力与企业组织模式之间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国家能力的各个层面与RJV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文章对RJV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国际比较,目的在于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的国家能力对RJV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四)文章对中国合作研发的发展状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能力的视角对RJV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文章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国家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RJV在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分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RJV的形成机理以及RJV的制度激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发达国家RJV的发展绩效和组织模式与中国的相应状况进行横向了比较。文章的重要创新之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本文为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赋予了崭新的内涵;第二,RJV是不同研发主体为促进技术创新而共建的企业组织,它有别于松散的技术联盟。国内有关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文献中涉及对实体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上,对具体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并没有详尽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对这种组织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在中国积极发展RJV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陶肖云[9](2009)在《中庸方法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总的来说是一份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言书。学习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中庸思想的“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时中”、“忠恕”、“慎独”、“诚”等内容作为一种方法论对坚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中庸方法论的介绍,以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尽绵薄之力,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以中庸思想的方法论为行为准则。关于中庸的含义及方法论的概念,首先分别介绍了中和庸的含义,再结合成词来理解中庸的含义。中是源自中国古代社会尚中的观念,逐渐演变引申而成的。在古代它是指射箭中的,与方位有关,后逐渐演化成有价值意味的词,才有了正确、公正、适度、恰当等含义。庸有用和常之解。中庸一词的过犹不及、中和两个基本点,是指做事适度、恰当,在一定范围内行事以维持平衡协调的秩序。所谓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包括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的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由各种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所组成的一个方法论整体,中庸思想的方法论就是一种思想方法,即认识方法,属于一般方法论的范畴。所以中庸是一种方法论。中庸思想方法论的内容主要有: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其中包括中节、中用、中立、中行、中正等行为规范;执两用中的具体践行方法;时中;忠恕;慎独;诚。适度原则使中庸之道的全部价值集中于执着地追求系统功能与进程发展的持续、稳定、协调;执两用中是要求人们要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各种矛盾的规律和发展方向,科学确定事物的“中”点,从而做到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从具体做法上体现了中庸思想的适度原则;时中则要求人们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忠恕是在坚持适度原则时的具体做法,对己要严格忠诚,对人要宽恕;慎独则是要求人们在独处时也要坚守中庸的原则,不能起心动念,做出不合规范的事;诚是中庸整个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整套中庸体系能够成立的关键,前面所谈到的那些方法论都必须在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有它的积极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中庸思想不是折中主义、不是调和主义、也不是保守主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其缺陷,弘扬其积极性,弃除其消极性,尽量为其注入时代的因素,挖掘其能为现代中国的发展作贡献的部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有着丰富的当代价值。中庸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其对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的启示主要在于启发人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以“中”为原则、以“和”为目标。一方面以中庸之道促进三种文明全面、协调地发展;促进三个区域协调、平衡地发展;促进三个过程协调、适宜地发展;促进三种利益协调、恰当地分配;另一方面以中庸之道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根据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中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庸思想方法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庸方法论。我们应该在弃除其消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其积极性,使其成为我们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中庸思想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总的来说,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使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更科学地发展。一句话,要振兴中华,不能舍弃中庸之道。
杨爱国[10](2007)在《城中村自主城市化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城市所包围和吞并。城市空间外延的扩展,规模的扩大,使城市规划区的范围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区的农村被纳入到城市的范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圈层化的、散布的城市空间地域——“城中村”。它是城乡二元社会的产物,其本质是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与统一问题,它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特有的空间现象,也是不健康城市化的结果。“城中村”在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与一般农村的不同,并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趋向,但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分立,使城中村并未能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制度的不统一,管理中的桎梏,致使这一地域空间自由变异演变,且呈现出无序、外向扩大态势。在社会转型期下,城中村的问题正在加剧演化,形成了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其自发性、随意性、独立性、特殊性日益凸现,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整体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空间障碍,也影响着农村的城市化走向及城市的健康发展。现实中的问题与矛盾,城市客观发展的需要,政府的财力所限,开发商唯利是图,都迫切需要它的更新转型,以人为本,从村民利益出发,形成改制村民经济实体为主体的自主更新改造方式,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在现有政策制度下,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城市化之路,是城中村问题得以消解的现实选择。本文以峰峰矿区城区中的城中村为问题的研究对象,以城中村的存在问题、形成原因为背景,对城中村的发展演变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探究;据此结合已有的改造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城中村中两种形体环境的改造主体、目标、方式和操作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剖析了非形体环境方面的困扰问题及改造难的利益冲突原因,形成了对城中村更新改造的规划再认识,提出了一种自主主导更新改造模式,即以改制村民经济实体为主体的自主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方法与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思想,对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和全面转型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从而为“城中村”的全面主动更新,探寻了一条可行性的方法之路,最终实现以改制转型村民为主体的自主城市化,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新比较经济学的创新与守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比较经济学的创新与守旧(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张仁德教授对新比较经济学的开拓性研究与贡献——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比较经济学的滥觞与张仁德教授的领先性探索 |
二、张仁德教授对国外新比较经济学诸流派的研究和评价 |
三、张仁德教授在新比较经济学研究上的创新和主要特征 |
四、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及其未来 |
(4)领先市场比较研究——比较经济学的突破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经济学:一个在寻求自我定义的领域 |
(一)传统比较经济学 |
(二)新比较经济学 |
(三)创新经济学中的比较研究 |
二、领先市场作为比较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依据 |
三、领先市场比较的方法论:历史与比较创新体制 |
(一)发展中国家行之有效的强国富民的学说 |
(二)重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重视生产性制度 |
(四)从制度、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
四、领先市场比较研究的任务与启示 |
(一)利用结构性与能动性关系原理比较多样性的经济体制 |
(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
(三)产业发展的跨国制度比较与学习 |
(四)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变迁规律探索 |
五、结语 |
(5)二十世纪上半期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价值及思路 |
三、研究现状及创新 |
四、研究重难点与方法 |
第一章 孕育与萌芽——懵懂的中国化(1840——1919) |
第一节 早期中国化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与现代化的开启 |
二、19世纪末“醉心欧化”的反思和应对 |
三、日益深重的传统文化危机 |
第二节 、进步与落后交织的中西文化认识与中国化探索 |
一、“中体西用”——中国化思潮的破冰之音 |
二、梁启超、严复——中国化思潮的拓荒者 |
三、“保存国粹、兼求新知”——国粹派的文化认识 |
第三节 近代学科产生与中国化治学理念的萌生 |
一、“以进化求公理”的史界革命 |
二、“以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相参证”的文学革新 |
三、“采先哲与泰西学说比较”的经济学发展思路 |
四、“取彼善法补吾之短”的法制改革 |
第二章 提出与发轫—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化探索(1919——1930) |
第一节 五四以后中国的社会文化变动 |
一、西方学说的深入系统传播 |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文化转向 |
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态度的反思和回归 |
第二节 保守与激进交锋的文化论争与中国化思潮的初步显现 |
一、“东西文化调和论”——东方文化派的主张 |
二、“以主观西化得客观调和”——新文化派思想探析 |
三、“兼取中西,熔铸贯通”——学衡派的文化认识 |
第三节 近代学科初建与中国化思想的明确提出 |
一、教育中国化探索与实践 |
二、文学领域之中国化探索 |
三、史学的体制化与新方法的运用 |
四、“本国社会学”意识的产生和初探 |
五、法学、心理学中国化意识的产生 |
第四节 中国化思潮的“新曙光”——早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 |
一、唯物史观的传播与初步应用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步运用 |
第三章 发展与繁荣——各派中国化的竞演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勃兴(1930——1938) |
第一节 中国化思潮繁荣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空前民族危机与文化复兴的诉求 |
二、中西文化认识的深化与近代学科的初步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成熟与理论认识的深化 |
第二节 “吸收中西、融合创新”——思想界的中国化共识 |
一、“兼蓄各方,折衷持平”的本位文化派诉求 |
二、“援西入中、继往开来”的新儒家思想 |
三、“着眼时代,超越中西”的西化派及其他 |
第三节 学术中国化的全面开展与民族学术体系的初步探索 |
一、教育中国化、实用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
二、社会学中国化的蓬勃发展 |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学中国化探索 |
四、心理学及其他学科的中国化、实用化倾向 |
第四节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儒化倾向 |
一、三民主义儒化起因与路径 |
二、影响及评价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繁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后来居上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文化转向与中国化的提出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思潮的发展高潮 |
第四章 深入与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思潮的继续推进(1938——1949)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重视与文化运动的繁荣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聚集与理论研究的深化 |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对中国化的系统论证 |
一、中国化必然性、科学性论证 |
二、中国化内涵探讨 |
三、批判错误思想,树立正确方向 |
四、方法与途径的探索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中国化思潮的主要阵地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 |
二、硕果累累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阐发与运用 |
四、“民族形式”探讨与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 |
五、马克思主义在其他学科的运用与探索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熟——中国化思潮的新境界 |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 |
二、“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
第五节 、思想界中国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一、中西文化认识的继续深化 |
二、教育学中国化思想的继续发展 |
三、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
四、中国化哲学体系的竞相建立 |
第五章 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 |
第一节 中国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发与铺路 |
一、中国化思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潮氛围 |
二、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中国化思潮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启发和影响 |
三、进步理论家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发和影响 |
四 史学、经济学中国化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知识支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化思潮的推动与引领 |
一、以政治之力推进学术中国化的繁荣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中国化思潮方向 |
三、以革命实践为中国化思潮提供现实路径 |
第三节 学术中国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与深化 |
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利器 |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丰富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思想界中国化思潮的超越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化思潮的学理超越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在中西文化关系认识上的超越 |
二、“有的放矢”——在理论与实际关系认识上的超越 |
三、“国际主义与民族形式相结合”——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认识上的超越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化思潮的实践超越 |
一、“为什么化”——中国化缘由 |
二、“化什么”——中国化内容 |
三、“怎么化”——中国化途径 |
四、“化出了什么”——中国化成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选题由来 |
(二) 本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概念与类型的研究 |
(二) 关于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基本思路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本研究的重点 |
(二) 本研究的难点 |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大学与高等教育 |
二、学术与学术管理 |
三、权力与大学学术权力 |
四、机制、运行机制与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权力社会学理论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三、DIM方法(即决策方法) |
第三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的一般原理 |
一、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主体与客体及其相对性 |
二、大学学术权力运行过程及其连续性 |
三、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程序及其规范性和严密性 |
四、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方式及其多样性 |
五、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及其差异性 |
六、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结果或后果及其可评价性和可监督性 |
七、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目的或目标及其价值性和导向性 |
第四节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 |
一、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 |
二、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要素结构 |
三、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功能 |
四、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成就及问题反思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历程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调查和数据处理工具及其信度效度分析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总体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 |
二、制度不够完善,有效供给不足 |
三、体制不健全、运行不顺畅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取向与原则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更新的思想观念 |
一、树立学术本位观念 |
二、树立法治观念 |
三、树立系统观念 |
四、树立创新观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确立的价值取向 |
一、有利于大学学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
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
三、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 |
一、科学化原则 |
二、合理化原则 |
三、民主化原则 |
四、法制化原则 |
五、适应性原则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目标与策略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目标 |
一、建立“科学”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二、建立“合理”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三、建立“严密”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四、建立“有效”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具体策略 |
一、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决策机制的完善策略 |
二、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信息机制的完善策略 |
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动力机制的完善策略 |
四、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导向机制的完善策略 |
五、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协调机制的完善策略 |
六、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完善策略 |
七、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保障机制的完善策略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与获奖(部分) |
(7)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概述 |
1.1 经济增长 |
1.2 经济发展概念 |
1.3 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
1.3.1 经济发展比较经济研究的内涵、特征 |
1.3.2 进行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正确、合理方法 |
第二章 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的差距状况比较 |
2.1 山西与浙江的经济总量 |
2.2 山西与浙江的经济结构 |
2.3 山西与浙江的消费市场 |
2.4 山西与浙江的财政收入 |
第三章 造成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差距状况的因素 |
3.1 历史条件因素 |
3.2 区位差距因素 |
3.3 改革政策因素 |
3.3.1 "双轨制"致使山西承受严重的价格落差 |
3.3.2 转型情况复杂困难的国有制企业 |
3.3.3 对非国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 |
3.4 思想观念因素 |
3.5 政策运用因素 |
第四章 解决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差距状况的方法 |
4.1 更新观念,用足政策 |
4.1.1 几种更新思想观念的方法 |
4.1.2 先进思想观念的表现形式,通过先进的思想观念指导政策制定 |
4.2 发挥政府作用,挖掘山西区域经济优势 |
4.2.1 要正确发挥山西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优势 |
4.2.2 发挥山西的地理、文化区域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国家能力视角下的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与综述 |
1.2.1 关于研究型合资企业(RJV)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中国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国家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设计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二章 从"认知"到"反思"的国家能力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促进经济发展的动机:一种认知能力 |
2.1.1 内部影响因素:政治影响力与经济发展困境 |
2.1.2 外部激励因素:国际竞争压力与国外先进经验 |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与选择:一种决策能力 |
2.2.1 理论的提出与推动 |
2.2.2 经验的比较与判断 |
第三节 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一种实现能力 |
2.3.1 理想的行为过程 |
2.3.2 现实的阻碍因素 |
第四节 经济绩效评价、调整与演化:一种反思能力 |
2.4.1 经济绩效的评价与反思 |
2.4.2 经济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与演化 |
第三章 研究型合资企业(RJV)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约束 |
第一节 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形成的理论基础、形成动机和经济绩效 |
3.1.1 技术研发的特征 |
3.1.2 合作创新的理论依托及其对RJV的诠释 |
3.1.3 研究型合资企业形成的动机和决定因素 |
3.1.4 研究型合资企业的绩效评价 |
3.1.5 企业合作研发的模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型合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3.2.1 历史的沿袭与社会制度的制约 |
3.2.2 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外部竞争压力 |
3.2.3 企业家的创新理念和创新驱动能力 |
第三节 国家能力约束下的RJV发展 |
3.3.1 阶段性"稳定"状态下的主观认知 |
3.3.2 对具体组织模式的分析和判断 |
3.3.3 行动力和目标的实现 |
3.3.4 反思与演化 |
第四章 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RJV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体现 |
4.1.1 美国RJV的发展模式 |
4.1.2 国家对RJV发展的影响 |
4.1.3 美国国家能力的体现 |
第二节 日本RJV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体现 |
4.2.1 日本RJV的发展模式 |
4.2.2 日本RJV发展的制度激励 |
4.2.3 日本国家能力的体现 |
第三节 欧洲RJV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体现 |
4.3.1 欧洲RJV的发展特征 |
4.3.2 欧洲RJV的形成动机与经济绩效 |
4.3.3 欧洲各国合作研发的具体特征和制度激励 |
4.3.4 欧洲各国国家能力的体现 |
第四节 澳大利亚CRC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体现 |
4.4.1 CRC的发展模式与组织特征 |
4.4.2 CRC的形成动机与经济绩效 |
4.4.3 澳大利亚国家能力的体现 |
本章结论 促进RJV发展的国家能力——共性与差异 |
第五章 研究型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家能力的重塑 |
第一节 中国合作研发的发展现状和制度环境:一种认知能力 |
5.1.1 中国合作研发的发展现状和特征:理念的统一与国际化趋势 |
5.1.2 中国合作研发的制度环境与约束因素 |
第二节 研究型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国家能力的重塑 |
5.2.1 RJV在中国发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一种决策能力 |
5.2.2 促进RJV在中国发展的政策建议:一种实现能力 |
5.2.3 探索RJV发展的中国之路:一种反思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中庸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中庸是一种方法论 |
(一) 中庸的含义 |
1. “中”的含义 |
2. “庸”的含义 |
3. 中庸的含义 |
(二) 中庸是一种方法论 |
二 中庸方法论的内容 |
(一) “过犹不及”——适度原则 |
(二) “执两用中” |
(三) 时中 |
(四) 忠恕 |
(五) 慎独 |
(六) 诚 |
三 正确认识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 |
(一) 中庸是适度主义 |
(二) 中庸是协调主义 |
(三) 中庸是稳进主义 |
四 中庸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
(一) 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一致性 |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2. 中庸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目的一致性 |
(二) 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的一致性 |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2. 中庸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
(三) 中庸方法论的启示 |
1. 处理各种关系要以“中”为原则 |
2. 处理各种关系要以“和”为目标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城中村自主城市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处于十字路口的城中村问题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理论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城中村”释义 |
1.4 本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4.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1.4.2 有机更新理论 |
1.4.3 科学发展观 |
1.4.4 行动规划 |
1.4.5 精明增长理论 |
1.5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峰峰矿区城中村的存在、形成及演变 |
2.1 “城中村”的存在 |
2.1.1 历史现状 |
2.1.2 地域分布 |
2.1.3 存在主要问题 |
2.2 “城中村”的形成分析 |
2.2.1 社会经济发展 |
2.2.2 管理体制上的缺陷 |
2.2.3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缺失 |
2.2.4 村民利益的追求 |
2.3 “城中村”的演变 |
2.3.1 第一阶段:早期型——城市中心化 |
2.3.2 第二阶段:中期型——城乡结合部 |
2.3.3 第三阶段:晚期型——城市近郊化 |
2.3.4 第四阶段:新生型——城市远郊化 |
2.4 峰峰矿区“城中村”的特征 |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与自主城市化 |
3.1 “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 |
3.1.1 城市政体模型 |
3.1.2 二元经济理论 |
3.1.3 城市更新理论 |
3.1.4 城乡一体化 |
3.1.5 城乡统筹思想 |
3.2 形体环境的改造分析 |
3.2.1 改造方式 |
3.2.2 改造主体 |
3.2.3 改造的目标 |
3.2.4 改造的操作模式 |
3.3 非形体环境的改造分析 |
3.3.1 村委改制经济实体 |
3.3.2 户籍管理制度 |
3.3.3 土地产权制度 |
3.3.4 规划管理制度 |
3.3.5 社会保障制度 |
3.3.6 其他管理制度 |
3.4 “城中村”改造实践 |
3.4.1 实践经验 |
3.4.2 改造中的问题 |
3.4.3 历史教训 |
3.5 城中村的自主城市化 |
第四章 峰峰矿区“城中村”自主城市化改造的方法和思路 |
4.1 “城中村”改造的必然性 |
4.1.1 要不要改造 |
4.1.2 “城中村”改造的必要 |
4.2 “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再认识 |
4.2.1 社会性与政策性 |
4.2.2 协调性与平衡性 |
4.2.3 操作性与应对性 |
4.2.4 动态性与主动性 |
4.3 “城中村”自主城市化改造的指导思想 |
4.4 “城中村”自主城市化改造的方法 |
4.4.1 推行村集体资产的企业化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村委变股份实体 |
4.4.2 对村庄依法拆迁改造,集中统一规划安置 |
4.4.3 全面推进社会化管理,实现村庄向城市的转型 |
4.4.4 村民就业上的开发性安置 |
4.4.5 妥善解决村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
4.4.6 加强对村民的宣教和动员 |
4.5 “城中村”自主城市化改造的思路 |
4.5.1 政府调控,规划引导,市场运作,改制村民主体主导,自主化改造 |
4.5.2 统一规划,成片改造,有计划逐步推进 |
4.5.3 运用地价杠杆和利益均衡机制对城中村改造实行双重调节 |
4.5.4 城中村土地逐步国有化,完全消除改造中的产权障碍 |
4.5.5 建立城中村改造协调机构,建立专项资金扶持改造 |
第五章 峰峰矿区“城中村”自主城市化改造的审视和思考 |
5.1 “城中村”改造困境审视——利益冲突 |
5.1.1 国家征地与农民失地 |
5.1.2 城市土地增值与农民征地补偿 |
5.1.3 城市扩张与农民失业 |
5.1.4 政府宏观目标与农民微观目标 |
5.1.5 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 |
5.2 “城中村”改造的思考 |
5.2.1 理顺体制 |
5.2.2 妥善处置好原有的村集体资产 |
5.2.3 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 |
5.2.4 明确政策,制订规划 |
5.2.5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 |
5.3 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新比较经济学的创新与守旧(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领先市场研究的新进展[J]. 邓久根,邹伟.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18(02)
- [3]张仁德教授对新比较经济学的开拓性研究与贡献——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J]. 贾根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05)
- [4]领先市场比较研究——比较经济学的突破点[J]. 邓久根,梅红霞.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6)
- [5]二十世纪上半期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侯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 郑伦仁. 西南大学, 2012(11)
- [7]山西与浙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 张晓. 山西大学, 2011(05)
- [8]国家能力视角下的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研究[D]. 刘婷婷. 南开大学, 2010(07)
- [9]中庸方法论研究[D]. 陶肖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09(07)
- [10]城中村自主城市化规划研究[D]. 杨爱国. 天津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