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蛋白基因论文_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心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核心,基因,聚糖,肝癌,荧光,家蚕。

核心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1](2018)在《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基因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UQCRC) 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AD患者(AD组) 50例,非AD患者(对照组) 55例,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外周血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UQCRC1基因在AD组和对照组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64. 00%(32/50)和25. 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AD组中,按性别和年龄分层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UQCR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AD发病风险相关,通过检测外周血UQCRC1基因甲基化对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陆进,杨月,闫坤,邓竹琴,张浩轩[2](2018)在《基于多种基因数据库分析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Bio GPS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以及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WFDC2基因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以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Bio GP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正常卵巢组织不表达; 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417例样本,WFDC2表达水平有差异意义的结果 34项,其中WFDC2表达增高19项,WFDC2表达降低15项;对符合设定条件的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WFDC2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 CCLE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卵巢癌细胞系中也呈高表达状态;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结果显示WFDC2高表达组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显着延长。结论 WFDC2在卵巢癌组织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刘婷,廖弋,张仕杰,张维维,蒲晓霞[3](2016)在《紫羊茅肌动蛋白编码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肌动蛋白(actin)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外表形态、组织和正常生长的基础。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肌动蛋白编码基因核心片段,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 MDTM19-T载体上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长629 bp,编码208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紫羊茅肌动蛋白编码基因的核心片段与其他植物肌动蛋白编码基因核心片段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8%以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1期)

曲延娥,任晓杰,王姝月,季天骄,罗旭光[4](2016)在《甲胎蛋白单抗修饰的载核心蛋白聚糖基因聚乳酸-羟基乙酸靶向纳米粒在H22荷瘤小鼠体内诱导的自噬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单抗修饰的载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基因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靶向纳米粒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将AFP单抗修饰的纳米粒AFPmAb-PLGA-rhDCN注入肿瘤中央及基底部,并以非特异Ig G-PLGArhDCN纳米粒、PLGA-空质粒及PBS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测量肿瘤体积及瘤重,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3个对照组相比,AFPmAb-PLGA-rhDCN纳米粒组小鼠肿瘤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和瘤重均明显减小(P<0.05),肿瘤组织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FP单抗修饰的载DCN基因纳米粒可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自噬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鲁笑钦[5](2016)在《h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定位及其与c-Myc蛋白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每年528,000例妇女被确诊为宫颈癌,266,000例妇女死于宫颈癌。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病例占全球总数的85%。在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为7.5/10万,死亡率为3.4/10万。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WAPL(wings apart-like)基因是1977年在果蝇体内发现的一个基因,定位于果蝇的X染色体2D5-2D5。在有丝分裂中,WAP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管理异染色质结构,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的黏合。WAPL基因的变异会妨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靠近和并列,但不影响染色单体各自的凝集和分离。WAPL基因在人体内的同源序列称为h WAPL(human wings apart-like)基因,长约30,793bp,定位于10q23.2。h WAPL蛋白是一种聚合锚定蛋白,和WAPL蛋白保守区域高度同源。h WAPL蛋白可以在有丝分裂前期使染色体臂的聚合适时解离。但h WAPL基因的过度表达,则会使得姐妹染色单体过早解离。h WAPL基因的高表达会导致细胞染色体断裂,有丝分裂中产生非整倍体或者多核细胞,导致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扰乱有丝分裂,导致肿瘤发生。在对多种癌组织及癌细胞系的研究中发现,h WAPL基因仅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是宫颈癌的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在对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 WAPL基因的表达逐步增强。h WAPL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 WAPL基因具有癌基因特性,h WAPL基因表达产物可能起S期检测点或者其他凋亡路径的作用。在宫颈癌细胞系中抑制了h WAPL基因的表达会导致细胞凋亡,而在动物实验中抑制了h WAPL基因的表达则会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同时hWAPL基因的多态性和宫颈癌易感性密切相关。Myc基因是癌基因,c-Myc是其家族的成员之一。人类c-Myc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q24区。c-My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具有DNA结合功能的核蛋白,在核内信息传递中起重要的作用。c-Myc蛋白在细胞胞浆内合成后,转移至细胞核内,与特异的DNA序列的CACGTG核心序列序列结合,激活或增强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同时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Myc基因的功能包括,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周期,参与细胞调亡等。其表达产物是细胞周期由G0/G1向S期演进所必需的,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各种细胞周期素启动细胞周期演进。在生理状况下,c-Myc基因的适度表达维持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凋亡状态,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c-Myc原癌基因如果被激活为癌基因,会使细胞脱离正常生长调节的限制并向恶性表型转化,并抑制细胞调亡。在正常细胞中,c-Myc的表达受到严密而且精细的调控,呈较低的水平表达。c-Myc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c-Myc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可能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发事件。c-Myc基因表达程度随着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而且宫颈癌组织及CIN3组织与CIN1组织及CIN2组织相比,c-Myc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c-Myc基因表达程度,随着FIGO分期、病理学分级以及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c-Myc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个只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癌基因,h WAPL基因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基因诊断和生物学治疗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h WAPL基因的调控机制、调控途径及其在宫颈癌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原因并不清楚。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定位、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国内外都无相关研究。本课题从h WAPL基因的调控机制入手,首先研究并明确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定位;而后根据h WAPL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 WAPL基因转录因子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选择c-Myc蛋白为研究对象,明确c-Myc蛋白是否具有转录激活活性;最后研究c-Myc蛋白是否能和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所在区域结合,是否是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实验目的:1.研究并明确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定位。2.研究c-Myc蛋白是否具有转录激活活性;3.研究c-Myc蛋白能否和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所在区域结合,是否是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本实验研究内容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定位目的研究并明确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定位。方法应用荧光素酶检测实验。1)选取h WAPL上游-3000bp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素酶检测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将h WAPL上游-3000bp分成两段,分别是-2617—-1317bp和-1317—-1bp。2)分析步骤如下:构建载体,两段目的基因分别与p MD18-T载体的连接、转化并检测;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 GL4.17,将目的基因插入luc2报告基因前面;去内毒素质粒提取;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转染细胞后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3)经分析,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h WAPL基因上游-1317—-1bp区域内。4)将h WAPL基因上游-1317—-1bp区域分为叁段,分别是-900—-1bp,-600—-1bp,-300—-1bp,分别利用荧光素酶检测实验进行分析,步骤同上。结果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h WAPL基因上游-300—-1bp内。第二部分h WAPL基因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和c-Myc蛋白转录激活活性的研究目的对h WAPL基因转录因子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研究c-Myc蛋白是否具有转录激活活性方法根据h WAPL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进行预测。根据FRANSFAC数据库的PWM预测算法、ENCODE数据的预测算法和JASPAR数据的预测算法等叁种预测对h WAPL基因转录因子进行预测。选择叁种预测结果交集中的c-Myc蛋白研究对象,验证c-Myc蛋白是否为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c-Myc蛋白转录激活活性的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的自激活实验。1)载体构建:构建c-Myc-p GBKT7载体;2)准备酵母细胞AH109感受态细胞;3)p GBKT7载体和p GADT7载体共转化酵母菌株AH109,克隆至SD/–Leu/–Trp,挑取克隆至SD/–Ade/–His/–Leu/–Trp培养基上培养;4)X-gal检测实验,将四缺SD/–Ade/–His/–Leu/–Trp培养基平皿上的克隆转接到新的含有X-gal的选择性四缺培养基上,观察克隆是否变蓝。结果1)在叁种预测结果的交集中,c-Myc蛋白是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之一。2)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所有共转BD和AD载体的Y187菌株在二缺培养基上都长出了克隆,说明共转化成功。3)将SD/–Leu/–Trp培养基上的克隆挑取至SD/–Ade/–His/–Leu/–Trp培养基平皿中培养发现,除了共转化阴性对照组未长出克隆外,其余实验组别均长出克隆。4)将SD/–Ade/–His/–Leu/–Trp上的克隆挑取至含有x-gal的SD/–Ade/–His/–Leu/–Trp上培养发现克隆有变蓝,此实验结果说明c-myc蛋白有自激活活性。第叁部分c-Myc蛋白和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关系研究目的研究c-Myc蛋白能否和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所在区域结合,是否是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方法应用酵母单杂交实验。1)构建c-Myc-p GADT7和h WAPL-p HIS2载体;2)准备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3)p GADT7和p HIS2共转化酵母菌株Y187,克隆至选择性的SD/-Trp-Leu-His并在加有3-amino-1,2,4-triazole(3-AT)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培养;4)酵母单杂交,将c-Myc-p GADT7和h WAPL-p HIS2质粒共转化酵母菌Y187,观察酵母细胞能否在SD/-Trp-Leu-His并在加有3-amino-1,2,4-triazole(3-AT)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生长。结果1)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所有共转p HIS2和AD载体的Y187菌株在二缺培养基上都长出了克隆,说明共转化成功。2)将SD/–Leu/–Trp培养基上的克隆挑取至SD/–His/–Leu/–Trp(含20m M的3-AT)平皿中培养发现,所有实验组别都正常长出克隆,说明20m M的3-AT不足以抑制实验组的组氨酸表达;3)将3-AT含量进一步加大到40m M,将克隆挑取至SD/–His/–Leu/–Trp(含40m M的3-AT)平皿中培养发现,除了阳性对照组可以正常长出克隆外,其余组别均未长出克隆,此实验结果说明c-Myc蛋白和h WAPL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并不存在结合情况。结论1.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h WAPL基因上游-300—-1bp内。2.c-Myc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3.c-Myc蛋白不能和h 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所在区域结合。4.c-Myc蛋白不是h WAPL基因的转录因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7-01)

聂丽珠,聂丹,段玉洁,李治,陈震[6](2016)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E-cadherin基因启动子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HCV core)对E-cadherin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Huh7细胞基因组为模板,构建野生型E-cadherin(CDH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CDH1),然后设计突变引物序列将人E-cadherin启动子区负性调控关键区域,即位于-80~-75 nt(E-box1),-30~-25 nt(E-box3),和+22~+27 nt(Ebox4)的3个E-box的共识别序列5’-CANNTG-3’突变为5’-AANNTA-3’,分别构建E-box1(pGL3-mut1)、E-box3(pGL3-mut2)、E-box4(pGL3-mut3)、E-box1+3(pGL3-mut1+2)、E-box1+4(pGL3-mut1+3)、E-box3+4(pGL3-mut2+3)、E-box1+3+4(pGL3-mut1+2+3)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上述质粒与内参质粒p RL-TK分别共转染于过表达核心蛋白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HCV core对E-cadherin启动子的调控,分析E-cadherin启动子区不同位点的E-box区域在HCV core调控E-cadherin启动子活性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GFP对照组相比,HCV core可以明显抑制野生型E-cadherin启动子活性;在E-box单一突变的E-cadherin报告质粒转染细胞中,HCV core对CDH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有不同程度减弱,特别是-80~-75 nt和-30~-25 nt位点的E-box区域作用最为明显;E-box联合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中,HCV core对CDH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HCV core能明显抑制E-cadherin的转录活性,E-box突变可以部分拮抗HCV core对E-cadherin的转录抑制作用,提示位于-80~-75 nt和-30~-25 nt位点的E-box保守负性调控区域在HCV core对E-cadherin的转录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刘云垒,杜杰,赵晓明,苏琳瑛,卫正国[7](2016)在《家蚕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及蜕皮激素响应元件核心保守区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受体基因家族是介导昆虫蜕皮激素(20E)作用的关键信号分子。为了研究家蚕丝腺中核受体异源二聚体编码基因——蜕皮激素受体基因Bm EcR和超气门蛋白基因Bm USP的表达模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家蚕5龄幼虫正常状态下和用2×10~(-3)μg/μL蜕皮激素处理后Bm EcR与Bm USP在丝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0E处理后,Bm EcRA、Bm EcR-B1和Bm USP在中、后部丝腺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20E能够促进Bm EcR-A、Bm EcR-B1和Bm USP基因的表达;但中部丝腺与后部丝腺Bm EcR-A、Bm EcR-B1和Bm USP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不同。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获得的家蚕蜕皮激素受体结构域蛋白Bm EcR-B1D与蜕皮激素响应元件Bm E75A-EcRE及其缺失突变体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常数(K)、反应热(ΔH)和熵(ΔS),显示了Bm EcR-B1D蛋白能够与Bm E75A-EcRE进行结合,并发现Bm E75A-EcRE的核心保守区为编码序列TCTTC,推测该区域有可能是Bm EcR-B1D蛋白结合在Bm E75A-EcRE上的精确位点。(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夏方娜[8](2016)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内部缺失突变体的筛查及其对非折迭蛋白反应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HBV是高变异的DNA病毒,其基因组是长约3.2 kb的部分双链环状DNA分子。HBV基因组上的变异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和移码突变等。缺失突变可发生在基因组不同编码框架中,HBV核心基因的内部缺失(core internal deletion,CID)突变体也有报道。HBV CID突变体可能改变HBV的生物学及致病性质。因此,调查江西地区慢性乙肝感染者的HBV CID突变体的流行情况,分析其基本生物学性质,对于进一步认识HBV致病性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初步研究江西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ID突变体的流行率,阐明HBV CID突变体的分子特征。构建HBV CID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肝癌Hep G2细胞,观察HBV CID突变体表达产物的分泌特征,并初步阐述HBV CID突变体对宿主细胞非折迭蛋白反应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认识HBV致病的复杂性。研究方法:1.于2014,10-2015,6,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检验科收集1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 Ag阳性血清作为研究材料,提取病人血清中的HBV DNA。2.采用PCR技术扩增HBV基因组中长约840 bp的C基因DNA片段,命名为HBV-C,其包含Enh II+BCP+Pre C+C基因,产物电泳,目的条带回收、纯化并进行测序。3.利用Clustal X和Bioedit软件将所获得的HBV C区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缺失突变位点,以及HBV CID突变株的流行率。4.选取一例含有CID突变的变异株,PCR大量扩增,产物电泳,收集标准片段和缺失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 Bud CE4.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Bud CE4.1-HBV-C和p Bud CE4.1-HBV-CID,双酶切及测序鉴定。5.质粒p Bud CE4.1-HBV-C、p Bud CE4.1-HBV-CID以及p Bud CE4.1空质粒转染Hep G2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及细胞裂解液,ELISA检测其中HBe Ag的表达。6.提取p Bud CE4.1-HBV-C、p Bud CE4.1-HBV-CID以及p Bud CE4.1DNA转染Hep G2细胞后24 h、48 h和72 h时相点的总RNA,RT-PCR检测与非折迭蛋白反应相关蛋白ATF4、ATF6、XBP1-s和GRP78的m RNA的表达。研究结果:1.189份的HBs Ag阳性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48±6.51岁,男性102人(53.97%),女性87人(46.03%)。2.HBV C区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7例标本中扩增出含840 bp和700 bp左右大小的二条带,序列比对发现840 bp产物为完整C区基因,即含Enh II-BCP-Pre C-C基因的完整序列,而700 bp产物出现了C区基因内部缺失突变,为HBV CID突变体。3.HBV CID突变体序列与HBV C区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7例HBV CID突变体的缺失区域分别位于nt2152-2265、nt2132-2239、nt2163-2306、nt2179-2283、nt2131-2247、nt2151-2252、nt2180-2203/nt2255-2332。4.7例HBV CID突变体氨基酸缺失区域分别位于aa84-121、aa78-113、aa89-136、aa94-128、aa78-116、aa84-117、aa94-101/aa119-144,分别导致b1/b2/c2/t3、b1/b2/c2/t3、b1/b2/b3/c2/t3、b2/c2/t3、b1/b2/c2/t3、b1/b2/c2/t3和b3/c2/t3免疫位点的丢失。5.质粒DNA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质粒p Bud CE4.1-HBV-C和p Bud CE4.1-HBV-CID构建成功,分别携带有840 bp和700 bp大小的目的基因。6.ELISA检测质粒转染的Hep G2细胞中HBe Ag表达结果显示,p Bud CE4.1-HBV-C组的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中HBe Ag的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p Bud CE4.1空载体组和p Bud CE4.1-HBV-CID转染组(P<0.05)。p Bud CE4.1-HBV-CID转染组的细胞裂解液中可检测到较低水平的HBe Ag表达,在培养液中未检测到HBe Ag表达。7.RT-PCR结果显示,p Bud CE4.1-HBV-CID组的ATF4、ATF6、XBP1-s、GRP78基因m 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p Bud CE4.1对照组和p Bud CE4.1-HBV-C组(P<0.05)。结论:1.江西地区慢性乙肝患者中存在HBV CID突变体的流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流行率为3.7%。2.在本地区发现的HBV CID突变体的缺失为编码框架内缺失,缺失区域主要位于nt2131-2306区域。3.HBV CID突变体(aa78-136)可能会导致某些具有免疫优势的表位缺失,从而造成免疫逃避现象,这可能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和持续化的一个重要机制。4.所发现的HBV CID突变体缺失的氨基酸序列未破坏HBV核心蛋白参与病毒衣壳组装的结构域。5.HBV CID突变体的表达产物空间折迭构像可能不同于HBV C基因表达的HBe Ag,是HBV CID突变体表达产物不能分泌的一种机制。6.HBV CID突变体明显激活UPR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说明HBV CID突变体参与细胞UPR反应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01)

张依德,王远亮[9](2016)在《MCM与核心组蛋白基因的负相关表达模式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用稳定表达的管家基因为内参基因,分析MCM及核心组蛋白家族基因负相关模式的动态表达情况,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基因的负相关表达模式提供支持。结果显示:两组基因在细胞周期中不论何时上调或下调,只要一组基因出现上调,另一组基因总是出现下调的情况,也就是说两组基因的表达模式总是相反的。Clb-Cdk1激酶在MCM基因和核心组蛋白基因的转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调控两组基因的表达,是导致两组基因呈负相关模式关键点。(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6年02期)

马洪波[10](2015)在《慢性肾衰竭大鼠早期脂肪沉积的动态变化及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肾脏疾病恶化进展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尿毒症期,治疗手段只能依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与肾移植,治疗成本高,生活质量下降,并且肾源短缺,成为肾移植治疗的瓶颈,服用较多抗排斥药物,导致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感染。而且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是导致该类病人死亡的首位致死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其防控治疗难度均大大增加,治疗成本大大增加,多数均以死亡告终,严重威胁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降低其生存质量。目前大量研究主要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心血管并发症防治,其中研究该类患者主动脉脂肪沉积及血液中脂肪谱浓度变化的较多,但成效较低,成本较高。故,重点应该放在早期肾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这样效果比晚期好,成本低,而恰恰此类研究极少,并且思路欠清晰,综合研究少,仅仅探讨其初步的机制,这是远远不够的。有少数研究报道了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大鼠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疗效,但亦未深入研究其具体的机制,以及除了肾衰竭肾脏本身的损伤外,还是否对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均未进一步深入研究。故,本研究设想,拟将早期肾衰竭大鼠的脂肪沉积及血液中脂肪谱浓度变化,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肾衰竭,延缓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减缓肾衰竭的发展,从而影响其脂肪沉积、血液中脂肪谱浓度变化,减缓改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寻找出早期防止肾衰竭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恶化的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肾衰竭大鼠主动脉脂肪沉积及血液中脂肪谱浓度变化,及其引发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分子水平阐明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以及是否能够防治并发的脂质代谢紊乱、心血管并发症,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1.实验动物准备与分组共186只成年SD大鼠,96只雄性,90只雌性,均购自山东大学实验室动物中心,体重约150g-200g。在无菌条件下应用两步法,行5/6肾切除手术制造肾衰竭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仅切开腹腔,再立即缝合,保留肾脏。两部分实验入组大鼠共168只,其余18只根据需要,同等条件制造相应模型,作为意外死亡大鼠的补充。2.相关指标的检测2.1第一部分实验2.1.1实验分组:实验组,接受真正的两步法行5/6肾切除手术制造肾衰竭大鼠模型,n=24;对照组,仅仅接受手术切开腹腔皮肤,但保留肾脏,即假手术组,n=24。分别在第0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处死6只大鼠,用于取主动脉弓检测脂肪沉积情况。第40天时不处死,仅抽血。2.1.2血浆、红细胞膜及主动脉弓脂肪的动态变化采集检测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40天和第60天五个时间点的红细胞膜磷脂的动态变化。采集检测第0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血浆甘油叁酯、总胆固醇、磷脂的动态浓度变化,以及主动脉弓脂肪的动态变化。其中血浆甘油叁酯的检测采用甘油-3-磷酸氧化-苯酚-氨基比林法(PAP法),总胆固醇采用钼酸铵还原法,红细胞膜脂肪、主动脉脂肪均先采用Rose-Gottlieb提取法提取出脂肪,其后甘油叁酯仍采用PAP法,总胆固醇采用钼酸铵还原法,磷脂则采用酸消化后,采用钼蓝比色法先检测出无机磷浓度,在采用无机磷与磷脂的换算系数计算得出。其他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则采用PAP比率法。2.2第二部分实验2.2.1实验分组A组,30只大鼠,行假手术,保留肾脏;其余均接受真手术制造肾衰竭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在手术后均可自由进饮食;等到真手术组大鼠肾衰竭模型建立成功,则进一步随机分组,1)B组,手术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n=30;2)C组,空白治疗对照组,仅仅接受空白载体转染的成纤维细胞[FB(LXSN)cells]治疗,n=30;3)D组,治疗组,接受核心蛋白聚糖载体转染的成纤维细胞[FB(LDCNSN)cells]治疗,n=30。分别在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60天每组处死6只大鼠,用于取肾脏组织、主动脉弓。第40天时只抽血,不处死。2.2.2显微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观察第0天、第30天、第60天叁个时间点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的变化。采用HE、PAS、Masson染色等应用普通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半定量分级法:0,正常;Ⅰ,肾脏病变(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30%;Ⅱ,肾脏病变(肾小球硬化、肾问质纤维化)31-60%;Ⅲ,肾脏病变(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61%。2.2.3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注射FB (LDCNSN)和FB (LXSN)细胞均在改良的良伊格尔DMEM细胞培养基(含300ng/ml的G418与10%的胎牛血清)中孵育培养。DCN转染的载体导入FB细胞,培养成FB (LDCNSN)细胞,空白载体导入FB细胞,培养成FB (LXSN)细胞,后应用乙二胺四乙酸-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然后应用高压无菌生理盐水冲洗3次。将细胞浓度调整到1X106/ml,采用多点注射法注射到肾髓质,使之达到约1X106/肾的注射量。2.2.4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总磷脂、血肌酐、尿素氮的测定均采集检测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和第60天五个时间点的红细胞膜总胆固醇、总磷脂的动态变化。均采集检测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60天血脂及主动脉弓脂肪的动态变化。均采集检测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和第60天五个时间点的血肌酐、尿素氮的动态变化。其中血浆甘油叁酯的检测采用甘油-3-磷酸氧化-苯酚-氨基比林法(PAP法),总胆固醇采用钼酸铵还原法,红细胞膜脂肪、主动脉脂肪均先采用Rose-Gottlieb提取法提取出脂肪,其后甘油叁酯仍采用PAP法,总胆固醇采用钼酸铵还原法,磷脂则采用酸消化后,采用钼蓝比色法先检测出无机磷浓度,在采用无机磷与磷脂的换算系数计算得出。其他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则采用PAP比率法。2.2.5肾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DCN)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检测检测第0天、第30天、第60天叁个时间点二者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EnVisionTm免疫组化系统用于检测肾组织中的DCN与TGF-β 1的表达。具体过程:脱蜡、微波修复抗原10min、每个玻片加1滴3%双氧水、室温孵育20mmin、加一抗(兔抗鼠单克隆抗TGF-β1抗体、兔抗鼠单克隆抗DCN)、1:200稀释、室温孵育2h,磷酸缓冲盐水(PBS)漂洗5minX3次、加抗生物素蛋白、室温孵育20min、PBS漂洗3min、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室温孵育30min、PBS漂洗5minX3次、加3,3'-二氨基联苯胺、光镜观察5min、加用苏木精复染和01.%盐酸保存、流动水水冲洗、显蓝色、乙醇梯度脱水、加二甲苯、树胶封片、空气风干。观察DCN与TGF-β1的表达,采用半定量观察其分布法:0,没有染色;1,偶然有染色;2,局灶性染色;3,弥漫性染色。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值以x±s表示,根据需要选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实验组BUN和Scr浓度在第10天达到最高(分别为26.56±2.16 mmol/1和308.50±15.73 mol/1)。浓度在第20天开始下降,第40天值最低(分别为16.22±3.57 mmol/l和193.45±20.32μmol/1);不过,这两个时间点的浓度都比对照组的要高(分别为7.89±2.58 mmol/l和91.22±19.73μmol/1)(P<0.01).BUN和Scr浓度在第60天再次升高。实验组主动脉弓叁种脂肪成分甘油叁酯、总胆固醇、磷脂均在第10天时呈现上升趋势,甘油叁酯在第30天、60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总胆固醇、总磷脂在第10天时开始升高,在第60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血浆TG和T-Ch水平与主动脉组织中相应脂质水平显着正相关(r=0.944和r=0.937),而血浆T-PL水平刚与主动脉组织中T-PL水平显着负相关(r=-0.832)。实验组血浆中甘油叁酯、总胆固醇均在第10天开始升高,并持续升高,在第10天、第30天、第40天、第60天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磷脂在第10天时明显升高,然后在第20天、30天时降低,在第60天时复又开始轻度升高。实验组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在第10天开始升高,在第40天、60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膜总磷脂在第20天时较对照组轻度降低(P<0.05),在第40天、60天时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膜中T-Ch的水平与血浆T-Ch水平显着正相关(r=0.946)。2.第二部分实验结果采用核心蛋白聚糖治疗干预后,D组在第10天之后的各时间点血尿素氮、血肌酐均较B组与C组上升幅度明显变小(P<0.05),但仍较A组上升(P<0.05)。D组在第30天和第60天DCN在肾组织中表达较B组、C组均明显增加(P<0.01)。D组中TGF-β1表达在第30天和第60天则较B、C组均有所减少(P<0.05),但仍较A组仍明显增加(P<0.05),B组、C组与本组第0天及A组比较亦明显增加(P<0.01)采用核心蛋白聚糖治疗干预后,D组在第30天、60天血脂成分升高幅度均低于B组与C组(P<0.01),亦较A组升高,差异程度小于与B组及C组的差异(P<0.05),主动脉弓血脂变化与血脂类似,D组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在第20天开始升高,在第30天、60天明显升高,但升高幅度均小于B组与C组(P<0.05),磷脂则在第20天开始降低,第30天、60天时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亦明显小于B组与C组(P<0.05)。结论:早期慢性肾衰竭大鼠血脂升高,主动脉脂肪沉积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红细胞膜胆固醇增加,磷脂降低,膜的僵硬程度增加,变形能力变差。应用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后,不但能延缓肾衰竭的恶化进展,改善其肾功能,而且能够减轻其血脂紊乱,从而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9-12)

核心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Bio GPS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以及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WFDC2基因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以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Bio GP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正常卵巢组织不表达; 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417例样本,WFDC2表达水平有差异意义的结果 34项,其中WFDC2表达增高19项,WFDC2表达降低15项;对符合设定条件的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WFDC2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 CCLE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卵巢癌细胞系中也呈高表达状态;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结果显示WFDC2高表达组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显着延长。结论 WFDC2在卵巢癌组织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显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心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基因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2].陆进,杨月,闫坤,邓竹琴,张浩轩.基于多种基因数据库分析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在卵巢癌中表达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

[3].刘婷,廖弋,张仕杰,张维维,蒲晓霞.紫羊茅肌动蛋白编码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6

[4].曲延娥,任晓杰,王姝月,季天骄,罗旭光.甲胎蛋白单抗修饰的载核心蛋白聚糖基因聚乳酸-羟基乙酸靶向纳米粒在H22荷瘤小鼠体内诱导的自噬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

[5].鲁笑钦.hWAP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定位及其与c-Myc蛋白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6

[6].聂丽珠,聂丹,段玉洁,李治,陈震.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E-cadherin基因启动子活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

[7].刘云垒,杜杰,赵晓明,苏琳瑛,卫正国.家蚕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及蜕皮激素响应元件核心保守区的识别[J].蚕业科学.2016

[8].夏方娜.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内部缺失突变体的筛查及其对非折迭蛋白反应调节作用[D].南昌大学.2016

[9].张依德,王远亮.MCM与核心组蛋白基因的负相关表达模式的初步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6

[10].马洪波.慢性肾衰竭大鼠早期脂肪沉积的动态变化及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D].山东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模型总结LIF信号增强ERK活性,而BMP/...pGBKT7多克隆位点插入HCV核心蛋白基转染后成骨诱导7d两组成骨相关基因的表...FPV 4b核心蛋白基因的PCR扩增FPV 4b核心蛋白基因的PCR扩增pGEM-HCV /core酶切鉴定电泳图谱

标签:;  ;  ;  ;  ;  ;  ;  

核心蛋白基因论文_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