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加工,永磁,模型,理论,正交,等离子体。
分布式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夏磊[1](2018)在《基于DNC系统的分布式船舶柴油机数控加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紧孕育兴起,“两化融合”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船舶配套行业实施加工制造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建设DNC网络将是船舶柴油机加工制造车间迈向智能化的必要步骤和重要基石。为打造高精度高质量船舶动力制造品牌,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柴油机制造加工车间近年来引进大批数控加工设备。原有的车间运行和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产品生产需求,复杂的生产现场情况得不到及时地了解和处理,影响了机床的利用效率,成为优化生产管理的瓶颈。本文基于车间当前需求,结合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深入调研和分析中船动力生产现场数控网络的应用现状,深入研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适用性,提出构建以CNC编辑系统、NC数控程序管理系统、DNC网络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分布式船舶柴油机数控加工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详细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构架、功能模型及系统环境。本文设计基于RS232协议和TCP/IP协议的DNC网络系统,系统性研究RS232协议下的电气适用性、DB-9及DB-25连接器适用性、接口信号匹配,TCP/IP协议下网口传输的关键设备、TCP/IP数据包在以太网与串口设备双向传输的原理、步骤和实现、NC断点恢复程序流程和关键代码,同时实现了网口/MPI/电信号集成数据采集。并对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库(SQL)的主要数据表及关键数据表结构进行设计,对数据分析系统中切削率等KPI指标进行算法设计和研究。该系统已经在中船动力柴油机车间得到应用,满足了制造车间的使用需求,为公司响应“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内小批量离散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提升提供宝贵经验。(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11-01)
崔晓东,戴芳芳,李猛,孟繁伟[2](2018)在《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木材加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规划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木材加工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和设计理念,介绍了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践,分析了该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认为木材加工企业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节能减排不仅可行,而且亟待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人造板》期刊2018年04期)
郝晓晓[3](2016)在《神经重用理论的认知功能:古典和现代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重用理论认为,低水平的神经回路可重复用于不同认知领域的多重目的。它和古典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现代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在大脑功能如何构造方面广泛兼容。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认为大脑功能结构是非模块化的,神经解剖的位置和复杂认知功能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33期)
代国义[4](2016)在《分布式永磁极的设计及其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是将磁场能有效的应用到零件表面精密抛光中的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平面、自由曲面和回转体表面的光整加工。其中,光整加工效率直接影响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质量和应用范围,特别是光整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时,加工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提高磁性磨粒光整加工平面的加工效率出发,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方法来设计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磁极,然后应用设计的新磁极对304不锈钢薄板进行表面光整加工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高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效率的理论分析由Preston经验公式分析得出,材料去除效率与“磁刷”对工件的压力和磨粒与工件的相对速度成正比。通过计算得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平板工件时,“磁刷”对工件的作用力和磨粒飞散的临界速度公式,从公式中明显看出两者都很大程度的受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影响,通过设计聚磁效果好的磁极能够有效提高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效率。2.分布式永磁极的仿真与设计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能优良的钕铁硼作为磁极的材料。为了提高磁极的聚磁能力,采用磁路定律对磁极的尺寸进行了计算。然后,应用ANSYS Maxwell仿真软件对永磁磁极进行仿真分析,发现相对于圆环磁极,分布式磁极聚磁效果较好。接着,对分布式磁极上镶嵌的小磁极的尺寸、间距和开槽尺寸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将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磁极头设计为分布式磁极头,主体采用不导磁的尼龙材料,而镶嵌小磁极为底面半径为10mm、高为8mm的圆柱体。相邻圆柱小磁极头之间间隙为35mm,并且小磁极的端面沿圆周开矩形槽,其中槽宽和槽深都是2mm。最后,对分布式磁极在加工区域的磁场强度的进行测量,当镶嵌4个小磁极时加工区域的磁场强度较强。3.分布式磁极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采用分布式磁极头能提高磁性磨料光整加工效率。然后,实验分析研究加工中各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情况。接着,采用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磨粒相类型、主轴转速、磨粒粒径和加工间隙四个参数对实验结果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找出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4.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表面显微硬度变化情况的研究。首先,使用Hm-102维氏硬度计测量,并通过实验研究304不锈钢薄板表面显微硬度随加工时间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测量获得加工后工件沿层深方向上显微硬度的变化情况。对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加工硬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蒋毅,孔令蕾,李其,平雪良,赵万生[5](2015)在《分布式内冲液对多孔质电极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分布式内冲液条件下的多孔质电极电火花加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内冲液方法能够达到充分降低极间蚀除产物浓度的目的,不仅可代替抬刀和平动方法,而且可采用较小的脉冲间隙以较大的占空比进行加工,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对冲液流量影响的研究发现,随着冲液流量的增大,在冲液降低极间蚀除产物浓度和冲液干扰等离子体放电通道的双重作用下,加工材料去除率曲线变化呈现双峰值特征。通过获取极间电压和分析长连续开路时间对加工总时间的占比可知,冲液流量在增大过程中,首先使极间蚀除产物浓度降低至理想水平,再使等离子体通道扰动达到理想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21期)
薛元昊[6](2014)在《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效能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和引导高技术创业,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从而带动产业整体上的转型升级,就成为了我国应对国际挑战、抓住战略发展机遇的关键途径。然而,高技术的发展本身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加之来自国际上的技术、市场、资本、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高技术创业的失败率居高不下。因此,对我国的高技术创业企业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推进成长、应对挑战、实现创业成功,就成为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研究选题的缘起。本文在系统回顾高技术创业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组织变革和行动理论为基础,借鉴并行分布式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和组织两栖性(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视角,力图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解决叁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开发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概念构思,并对其进行验证。第二,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识别出影响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情境特征和动力因素,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第叁,高技术创业行动是如何影响创业绩效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结果、作用模式以及其中的边界条件进行探究。为了解答以上叁方面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研究一,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构思开发研究。基于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视角和组织两栖性理论,构建了由“探索-开发”和“组织内-组织间”两个维度、四个象限所构成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四家典型的高技术创业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直接观察和二手数据等多种方法,获取了样本企业在高技术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行为事件。通过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比较,总结出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四个维度,分别是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网络互惠。研究二,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构思验证研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文献回顾和深度访谈获得了由25个题目组成的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初始测量量表。通过第一轮大样本问卷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包含19个题目且因子负荷相对较好的测量量表。之后,进行了第二轮大样本问卷调研,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聚合效度、辨别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验证了测量量表的有效性,从而获得了由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四个维度构成的高技术创业行动概念构思。研究叁,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研究。借鉴情境嵌入视角和组织变革动力理论,对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提出企业所处的具体创业情境(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环境动力因素(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政策支持)和组织动力因素(共享愿景和行动领先)是产生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变革动力机制。大样本问卷研究的结果表明,首先,在由创业领域和发展模式所构成的不同创业情境中,高技术创业行动整体及其自主探寻和整合优化两个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与既有领域中的企业相比,处于新兴领域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整合优化行动,而处于新兴领域或者采取了突跃式发展模式的企业,会更倾向于采取自主探寻行动。其次,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创业政策支持是促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关键环境动力因素,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即当企业处于高不确定性和高政策支持的环境时,更倾向于采取高技术创业行动;反之,当企业处于两类因素都低的环境时,则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第叁,企业内部的共享愿景和行动领先是促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关键组织动力因素,两者之间也存在交互效应,即当企业内部存在高共享愿景和高行动领先时,更倾向于采取高技术创业行动;反之,当企业内部两类因素都低时,则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研究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机制。基于行动理论、并行分布式加工、调节聚焦等理论,构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在子研究一中,利用二手数据分析方法和多层线性建模技术,检验了高技术创业行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自主探寻、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叁个维度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环境动态性会正向调节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行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在子研究二中,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行动模式,即企业并行、均衡地开展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四个方面的行动,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进一步的,组织内部创新聚焦的战略导向能够加强高技术创业行动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拓展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理论内涵,并开发了由四个维度构成的概念构思和相应的测量工具。第二,探究了创业情境特征、环境动力因素和组织动力因素对于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影响,从而揭示了产生创业行动的多源驱动机制。第叁,理论提出并实证检验了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行动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第四,发现了环境动态性和创新聚焦对于高技术创业行动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了行动-绩效关系的调节聚焦机制。这些结论一方面拓展了行动视角下的高技术创业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技术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12-01)
唐中燕[7](2011)在《机械零件多种工艺加工过程的分布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欧姆龙CP1HPLC及其1:N PLC Link技术,组成了机械零件多种工艺加工过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针对系统控制过程与特点,说明了系统硬件的配置、主站与各子站间的数据传递方法及控制程序流程。(本文来源于《机床电器》期刊2011年01期)
姜晨,郭隐彪,韩春光,黄海滨,潘日[8](2010)在《精密加工环境分布式无线网络监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精密加工中对加工参数设定、环境参数控制的要求以及企业化管理的需求,提出一种分布式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在车间、工厂不同层面上对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程序、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统一监控管理.研究了分布式无线网络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结构,并针对精密非球面磨削数控加工,设计了监控系统实例.最后,通过系统测试验证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黄文生,毛国勇[9](2009)在《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凸轮加工软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叙述了凸轮制造中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分布式软硬件系统的技术方案。分析了凸轮测量仪的测量头和凸轮磨的砂轮大小对加工凸轮的影响及接刀痕产生的原因,提出进行数据修正的方法,对升程的离散数据进行了叁次样条拟合与插值,既有效地消除接刀痕,又使误差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加工的凸轮完全符合加工要求,通过了和母轮的同步测试。(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张滢[10](2008)在《基于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了软件系统结构,选用CORBA作为开发方法,利用VC++语言和OpenGL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开发了一个基于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同时对程序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分布式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木材加工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和设计理念,介绍了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践,分析了该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认为木材加工企业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节能减排不仅可行,而且亟待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夏磊.基于DNC系统的分布式船舶柴油机数控加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苏大学.2018
[2].崔晓东,戴芳芳,李猛,孟繁伟.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木材加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规划和实践[J].中国人造板.2018
[3].郝晓晓.神经重用理论的认知功能:古典和现代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型[J].科技展望.2016
[4].代国义.分布式永磁极的设计及其光整加工不锈钢薄板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5].蒋毅,孔令蕾,李其,平雪良,赵万生.分布式内冲液对多孔质电极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5
[6].薛元昊.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
[7].唐中燕.机械零件多种工艺加工过程的分布式控制[J].机床电器.2011
[8].姜晨,郭隐彪,韩春光,黄海滨,潘日.精密加工环境分布式无线网络监控技术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黄文生,毛国勇.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凸轮加工软硬件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
[10].张滢.基于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