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论论文_李海红,叶楚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仿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总体性,视觉,理论,画意。

模仿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红,叶楚良[1](2019)在《“需求论”与“模仿论”视域的仇富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仇富"现象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社会财富心态,这一现象对民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需求理论"与"模仿论"阐述了虚假需求及模仿律是引发仇富现象的内在因素,而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与人生观、采取合理的自我防御机制调整不良心态、建构新型的贫富关系则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潘万里[2](2019)在《早期中国本土摄影理论中的画意模仿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早期摄影在由图像媒介晋升为门类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画意模仿论:在媒介观念上,当时的摄影家们自觉地将摄影视作延续传统文人画学的"画笔",并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和灵感;同时,他们对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家族相似性也有一定的思考,为摄影分享绘画的"艺术共性"从而获取合法艺术身份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在摄影美学方面,摄影家们努力实现了传统画意美学在摄影中的"民族性"转化,从而使得本土的"画意摄影"能够和西方的画意主义摄影之间产生有效的区分。虽然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画意模仿论"只是本土摄影获取合法艺术身份的"权宜之计",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却使得传统的画意美学通过摄影媒介重新焕发出了现代视觉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刘婷婷[3](2019)在《古希腊音乐模仿论形成与例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通过古希腊时期几位哲学家对于音乐是一种模仿的观点进行梳理,以音乐模仿论的发展为一条主线,体现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对于这一观念的继承发展。并以对西方音乐影响较大的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模仿论为例。(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3期)

刘朋静[4](2019)在《卢卡奇的模仿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奥尔格·卢卡奇,20世纪最着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他学识渊博、着作等身,在美学、哲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卢卡奇早期的美学思想曾受到康德、黑格尔的神秘主义、狄尔泰和西美尔的生命哲学、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克尔郭凯尔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但在1918年卢卡奇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后,他的道路和抉择发生了转向,开始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之路,卢卡奇的晚期美学着作《审美特性》就是试图构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其模仿论思想萌发的文本基础,模仿论由此成为卢卡奇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卢卡奇的模仿论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但又不同于马克思,他在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实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种重塑和再创造。本文从发生论、实践论、生存论以及道德伦理层面出发,深入挖掘卢卡奇模仿论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基质,从一种社会文化和人类学的独特视角来追寻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真谛。卢卡奇模仿论立足的哲学基础是他的审美反映论思想,审美反映论不是卢卡奇的独创,而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思想渊源关系,它强调主客观的辩证法精神,也强调审美反映的拟人化特质。关于模仿论的基本内容,卢卡奇首先认为,原始巫术的出现孕育着科学和艺术的初始萌芽,模仿的作用在于使审美要素逐渐显露,而劳动是这一切关系发生的物质实践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巫术模仿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时,艺术便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独立系统。审美模仿的主客体统一于艺术总体性这个整体范畴,主体的审美认知与客体构成的自身世界又处于一种外化与复归的不断循环不断生发的开放体系当中。在面对物化问题时,卢卡奇从空间性与时间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内在性和实体性、因果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审美艺术具有反拜物化的使命,它能破除僵化、机械和对立,改善冰冷的社会现状,也能赋予生活巨大的诗意丰富性。卢卡奇的模仿论具有内在统一性,同时也包含着总体性和辩证法精神,闪耀着光辉的人性色彩。卢卡奇的模仿论不同于以往模仿论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卢卡奇的模仿论以总体性辩证法为其方法论基础,这使得模仿说具备了科学的哲学依据;第二,拟人化的本质特性在人道主义层面上把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了;第叁,最终目标是寻求艺术解放和人类解放,这就将模仿艺术上升至了生存论的价值高度来进行考察。卢卡奇的模仿论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这必将会对今后的文艺创作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傲霜,王安[5](2019)在《《阿达》中的植物意象:纳博科夫的艺术模仿论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阿达》是纳博科夫最具艺术性的小说之一,与《洛丽塔》、《微暗的火》一起构成其艺术叁部曲。在这一小说中,植物构成了最重要的意象群之一,表征了纳博科夫关于艺术的模仿这一观念。拟态植物和伟大的艺术家都是高明的魔法师,施展模仿的魔法,各自实现对动植物的模拟和对现实世界的艺术再现。并且,艺术家可以通过再现之再现的手法实现艺术门类之间的模仿,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19年02期)

王纬[6](2019)在《模仿论的尝试和困境——亚里士多德的属人的善的统一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构并批判以"模仿论"为模版解决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善的统一性问题的尝试。本文分叁个部分。首先,笔者勾勒亚里士多德的善的统一性问题及其传统的两种解决方案。其次,笔者重构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解答这一问题的第叁种尝试——模仿论,分析其文本基础及理论预设。最后,笔者从文本和理路两方面出发批判这种尝试。(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1期)

易金[7](2017)在《戏剧表演与模仿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对戏剧艺术中的表演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究,我们发现,表演艺术的实质是一种模仿的艺术。和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它来自于生活。只是单就表演艺术来说,它是一种“人演人”的艺术。这种艺术有它自身的历史根源,它扎根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模仿和提炼。表演艺术源远流长,古今中外的不少戏剧家以及和戏剧相关的人,从不同程度对戏剧进行了理论化的探索和总结。这样使得表演艺术是一种有迹可寻、也同时有着自身的特点的艺术门类。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从戏剧表演中的模仿说起。戏剧是一种对生活的模仿的理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西方,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相关理论最为深入。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之路,也深深的影响了戏剧的发展。西方有不少的戏剧理论家都意识到了戏剧艺术模仿的特征。在近代表演艺术领域影响最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论述表演艺术的模仿特色,但是斯坦尼本人也并不否认模仿的存在,以及模仿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从生活化的表演和模仿这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深刻而复杂的关系。表演艺术对演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员必须得深入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磨炼自己的表演技巧。这里可以概括为叁个方面,演员首先得深入生活之中,其次是对生活进行模仿,并且在创造角色的时候又要力求摆脱表演中可能出现的模仿的痕迹。第叁章是从对人物的模仿以及性格化的表演方面进行表演艺术的探寻。观察生活最关键的基本点就是观察生活中的各类人物。而观察人物不能脱离人物的性格。性格化的表演方式是从事表演艺术的演员的追求。而性格化的表演要求演员能很好的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化身为角色,从而塑造出真实可信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论文紧紧的围绕“戏剧表演与模仿论”的主题,从上述叁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并综合一些前人较为零散的戏剧表演理念,同时从自主的角度进行探寻、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了本论文的论述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杨向荣[8](2016)在《反视觉观与视觉中心主义——古希腊模仿论的视觉张力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的反视觉观念以模仿为基础,强调艺术的非真实性。亚里士多德的视觉中心主义选择摒弃听觉而同视觉结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于视觉观建构其模仿理论,隐藏在视觉争论背后的是图文张力。古希腊关于视觉的讨论为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时期的图文关系讨论开了先河。(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6年02期)

赵炎[9](2016)在《模仿之谜——艺术模仿论语义生成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作为一个艺术理论术语的"模仿"之含义的生成。首先考察了前柏拉图时代文本中对于"模仿"这一词语的使用及含义,在此基础上清理了柏拉图不同时期的对话中涉及到绘画和雕塑艺术模仿的那些用法,最后讨论了"模仿"在柏拉图那里发生的意义转型:从复制意义上的模仿发展到再现意义上的模仿,由此奠定了艺术模仿论的基本含义。(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朱和锋[10](2016)在《从模仿论的视角谈诗歌与绘画的同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学说之一,模仿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重现或模仿,它既反映现实,又反映理想;既反映形态,又反映精神;是联结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纽带。(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3期)

模仿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早期摄影在由图像媒介晋升为门类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画意模仿论:在媒介观念上,当时的摄影家们自觉地将摄影视作延续传统文人画学的"画笔",并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和灵感;同时,他们对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家族相似性也有一定的思考,为摄影分享绘画的"艺术共性"从而获取合法艺术身份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在摄影美学方面,摄影家们努力实现了传统画意美学在摄影中的"民族性"转化,从而使得本土的"画意摄影"能够和西方的画意主义摄影之间产生有效的区分。虽然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画意模仿论"只是本土摄影获取合法艺术身份的"权宜之计",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却使得传统的画意美学通过摄影媒介重新焕发出了现代视觉品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仿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红,叶楚良.“需求论”与“模仿论”视域的仇富现象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

[2].潘万里.早期中国本土摄影理论中的画意模仿论[J].中国文艺评论.2019

[3].刘婷婷.古希腊音乐模仿论形成与例证[J].艺术评鉴.2019

[4].刘朋静.卢卡奇的模仿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杨傲霜,王安.《阿达》中的植物意象:纳博科夫的艺术模仿论表征[J].俄罗斯文艺.2019

[6].王纬.模仿论的尝试和困境——亚里士多德的属人的善的统一性问题[J].现代哲学.2019

[7].易金.戏剧表演与模仿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杨向荣.反视觉观与视觉中心主义——古希腊模仿论的视觉张力解读[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6

[9].赵炎.模仿之谜——艺术模仿论语义生成考[J].美术研究.2016

[10].朱和锋.从模仿论的视角谈诗歌与绘画的同一[J].大众文艺.2016

论文知识图

《早春图》郭熙北宋绢本浅设色纵158....(右)1936年第10期《飞鹰》杂志封面:...细节记录的特点。他用相机和底片代替了绘画...技术累积效应导致动态规模经济对建筑起源以及柱式起源的描绘安塞尔姆.基弗《德意志的精神英雄们...

标签:;  ;  ;  ;  ;  ;  ;  

模仿论论文_李海红,叶楚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