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叫行为论文_吴建普,周伟,李明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鸣叫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长臂猿,鸣声,声谱,频次,无尾,节律,种群。

鸣叫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普,周伟,李明会[1](2016)在《云南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及其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功能,于2007年春、秋季和2008年春季对分布在高黎贡山赧亢的1♀1♂(成体)1幼的家群和独猿(1♀,成体)跟踪观察,记录其鸣叫频次及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家群年间鸣叫时间和频次差异性显着(p=0.05)。叁个季节比较,以2008年春季家群的持续鸣叫时间最长。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叁,首先是2007年春季家群需要保护幼猿,所以减少鸣叫;其次,2008年幼猿死亡后家群中雌性个体发情和交配准备导致鸣叫频次和持续时间增加;再次,2008年春季家群和独猿的相对距离较近,导致春季长臂猿鸣叫时间和频次较高。秋季家群成功的二重唱频次高于春季,其二重唱行为更多地支持加强群内雌雄配对关系假说,而非空间和资源防卫假说。群间的合唱还与家群的警戒和防御有关;对雌性独猿而言,长时间对家群的尾随和回应性鸣叫,其功能含义还需深入研究验证。(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Johann,H.VAN,NIEKERK[2](2013)在《鹧鸪属23种鸟类的鸣声结构、鸣叫行为及基于鸣声的分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描述了鹧鸪属(Pternistis spp.)23种鸟类的鸣叫特点,比较了占区/求偶鸣叫在种间的差异,并依据鸣叫(主要为占区/求偶鸣叫)特征,对这23种鹧鸪进行了分组。共分析了非洲所有23种鹧鸪的22个种的218段录音、约300句鸣叫,另有一种鹧鸪的鸣叫分析源于文献。结果表明,每种鹧鸪可发出7–11种鸣叫,这些鸣叫可分为3大类:1)占区/求偶鸣叫;2)警戒叫声、雏鸟和亚成鸟索群叫声、觅食叫声等维持群体关系叫声;3)雌雄两性间以及雌鸟与幼鸟间联络鸣叫。Hall(1963)将鹧鸪分为5个单系类群。本文将鹧鸪的鸣叫分为8个组,其中的5个组与Hall(1963)划分的单系类群基本一致。不同种类间占区/求偶鸣叫的差异虽然减少了同域分布的鹧鸪种间的杂交,但由于鹧鸪的遗传距离较小,种间杂交仍不可避免。本研究还基于鸣声确认了哈氏鹧鸪(P.hartlaubi)仍属于鹧鸪属鸟类,尽管其叫声与其它鹧鸪叫声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Chinese Birds》期刊2013年03期)

彭超,李奇,宋晴川[3](2013)在《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臂猿(Hylobetidae)是现生猿类中体型最小的类群,现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由于栖息地被破坏,长臂猿的数量急剧减少。对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长臂猿鸣叫的时间、结构和声谱特征以及鸣叫的主要功能和假说,总结了影响鸣叫的因素,并对今后长臂猿鸣叫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1期)

孙国政,张凤成,王志胜[4](2012)在《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主要基于对其鸣叫行为的监听,本文着重从长臂猿鸣叫的特征、鸣叫功能和进化机制叁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长臂猿鸣叫行为的研究进展,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也为通过鸣叫调查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林业建设》期刊2012年05期)

张岛,袁胜东,崔亮伟,范朋飞[5](2011)在《云南高黎贡山大塘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监测高黎贡山大塘的3群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收集了10个月(200d)的数据,发现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主要发生在黎明后4h内;平均每次鸣叫持续14min59s,不同群体间鸣叫持续时间不同。天气情况影响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开始时间(相对黎明)和持续时间,在雨天鸣叫相对黎明开始时间较晚,持续时间也较长。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频率在10月和11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可能与食物(果实)的丰富度有关。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对东部白眉长臂猿的调查最好集中在10月或11月;每天监测时间至少持续至黎明后4h,以覆盖长臂猿90%以上的鸣叫;如果出现下雨天气,应适当延长调查时间。(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1年06期)

苏仁娜[6](2011)在《百灵科五种鸟类鸣叫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鸣声是鸟类交流的“语言”,与鸟类的形态学相同,也是鸟类鉴别和分类的重要特征。鸟类鸣声研究是鸟类行为学与声学研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记录和分析技术的提高,鸟声研究内容已涉及生理、行为、分类、进化、生态和保护等诸多方面,鸟类的鸣声作为同种个体间的一种通讯方式以及种内和种间的识别已应用于系统学的研究中。百灵科鸟类共有19属91种,中国有6属14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内蒙古地区有5属7种,包括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大短趾沙百灵(Calandrella cinerea),短趾沙百灵(Calandrella cheleensis),细嘴短趾沙百灵(Calandrella acutirostris),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云雀(Alauda arvensis),占全国百灵科鸟类的58%。本项研究通过录制、计算机声谱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百灵、大短趾百灵、短趾百灵、凤头百灵、云雀5种百灵科鸟类鸣叫的物理特征,包括音节的持续时间、音节间隔和基频的测试、鸣声声谱结构的分析,比较了5种鸟在不同行为下的鸣声特点及其与行为的相关性以便为其亲缘关系的分析提供科学资料。计算机声谱分析结果发现,鸟类的鸣声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显的物种鉴别特征。鸣声音节的持续时间并不是鸣声的主要特征,而鸣声音节的频率相对能够代表鸣声大部分特征。虽然百灵科鸟类繁殖期鸣唱是配偶间相互联系识别及进行选择的重要信息,但是鸣叫能更好地反映出遗传特征,更适于用作系统分类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1-06-01)

王玉胜,丁利,崔建国,唐业忠,余晓东[7](2010)在《雄激素对无尾两栖类鸣叫行为的调控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鸣叫行为是无尾两栖类常见的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没有一致的证据,但研究结果暗示了很多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广告和攻击鸣叫行为与其体内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雄激素对无尾类发声器官的肌肉以及运动神经元有重要影响。另外,在无尾类脑部与发声的相关核团中发现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T)也可以增加蛙类的广告鸣叫及降低释放鸣叫。这些都暗示了激素对无尾类鸣叫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已做相关研究的所有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中枢神经与鸣叫行为相关的精氨酸加压素系统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而与鸣叫相关的性激素作用系统可能是多次独立起源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0年05期)

熊洪林,田璧瑞,陈嶙[8](2010)在《无尾两栖类鸣叫行为的生物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绝大多数无尾两栖类具有声带,雄性个体还具有起共鸣作用的声囊。无尾两栖类的鸣叫行为在种间识别,召唤、集群和防御,占区、炫耀和求偶,性别识别,雌雄鉴别以及物种鉴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由于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要大力保护无尾两栖类动物。(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周志华,李东风[9](2010)在《蟋蟀鸣叫节律与行为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蟋蟀(Gryllus testaceus wallker)成虫为实验材料,用MP3采集声音,Cooledit2000和Wavesurfer2种声音软件进行分析,对蟋蟀独处、求偶和争斗时的不同鸣叫声与其相应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蟋蟀的鸣叫节律对其行为会构成一定的影响.在求偶和争斗高峰期,蟋蟀成功交配的次数和正式打斗的次数明显比低峰期时多.(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范朋飞,黄蓓,管政华,蒋学龙[10](2010)在《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与G3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鸣叫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描述了鹧鸪属(Pternistis spp.)23种鸟类的鸣叫特点,比较了占区/求偶鸣叫在种间的差异,并依据鸣叫(主要为占区/求偶鸣叫)特征,对这23种鹧鸪进行了分组。共分析了非洲所有23种鹧鸪的22个种的218段录音、约300句鸣叫,另有一种鹧鸪的鸣叫分析源于文献。结果表明,每种鹧鸪可发出7–11种鸣叫,这些鸣叫可分为3大类:1)占区/求偶鸣叫;2)警戒叫声、雏鸟和亚成鸟索群叫声、觅食叫声等维持群体关系叫声;3)雌雄两性间以及雌鸟与幼鸟间联络鸣叫。Hall(1963)将鹧鸪分为5个单系类群。本文将鹧鸪的鸣叫分为8个组,其中的5个组与Hall(1963)划分的单系类群基本一致。不同种类间占区/求偶鸣叫的差异虽然减少了同域分布的鹧鸪种间的杂交,但由于鹧鸪的遗传距离较小,种间杂交仍不可避免。本研究还基于鸣声确认了哈氏鹧鸪(P.hartlaubi)仍属于鹧鸪属鸟类,尽管其叫声与其它鹧鸪叫声有很大的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鸣叫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建普,周伟,李明会.云南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及其行为[J].西部林业科学.2016

[2].Johann,H.VAN,NIEKERK.鹧鸪属23种鸟类的鸣声结构、鸣叫行为及基于鸣声的分组(英文)[J].ChineseBirds.2013

[3].彭超,李奇,宋晴川.长臂猿的鸣叫行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

[4].孙国政,张凤成,王志胜.长臂猿的鸣叫行为[J].林业建设.2012

[5].张岛,袁胜东,崔亮伟,范朋飞.云南高黎贡山大塘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J].四川动物.2011

[6].苏仁娜.百灵科五种鸟类鸣叫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7].王玉胜,丁利,崔建国,唐业忠,余晓东.雄激素对无尾两栖类鸣叫行为的调控及机制[J].四川动物.2010

[8].熊洪林,田璧瑞,陈嶙.无尾两栖类鸣叫行为的生物学意义[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9].周志华,李东风.蟋蟀鸣叫节律与行为的观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范朋飞,黄蓓,管政华,蒋学龙.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J].兽类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在POA的表达海南黑冠长臂猿雄性鸣叫声谱图非繁殖期鹤莺行为谱震旦鸦雀单只和集群大小季节变化2 大天鹅行为分类及其归纳屈服叫声的时域语谱图和宽带语谱图

标签:;  ;  ;  ;  ;  ;  ;  

鸣叫行为论文_吴建普,周伟,李明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