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分泌物论文_文景芝,高新颖,赵钰琦,于涵,张卓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分泌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泌物,可溶性,水蛭,血吸虫,日本,相似性,细胞。

可溶性分泌物论文文献综述

文景芝,高新颖,赵钰琦,于涵,张卓群[1](2019)在《寄主和非寄主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对大豆疫霉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PLC技术分析大豆疫霉抗病品种Williams 82、感病品种Sloan及非寄主菜豆紫花油豆、玉米绥玉23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测定相对原位浓度氨基酸混合液和糖混合液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卵孢子形成及游动孢子趋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品种种子分泌物中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显着。其中,大豆抗病品种种子分泌物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感病品种Sloan和其他两种非寄主作物。对于菌丝生长,除Williams 82氨基酸处理表现为抑制外,其他处理均有促进。对于卵孢子形成,氨基酸处理表现为紫花油豆=Williams 82>Sloan=绥玉23,可溶性糖处理表现为紫花油豆>Sloan>Williams 82>绥玉23。对于游动孢子趋化性,表现为Sloan>紫花油豆>Williams 82>绥玉23。4个品种种子分泌物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游动孢子差异性趋化作用上,表明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大豆疫霉寄主选择性和寄主抗病性,研究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谢俊木子,田文聪,袁向飞,胡立娟,王丰[2](2019)在《胰腺癌细胞可溶性分泌物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可溶性分泌物对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胰腺癌Panc-1、MiaPaCa-2、BxPC-3细胞24 h后留取上清制得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全实验包括两个子实验,实验A将37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4),Panc-1组(n=10),MiaPaC-2组(n=6)和BxPC-3组(n=7),分别注射正常DMEM培养基和3种胰腺癌细胞(Panc-1,MiaPaCa-2,BxPC-3)条件培养基,每组小鼠连续7 d接受培养基的皮下注射,每日2次。监测每只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检测血浆葡萄糖、叁酰甘油含量和肝脏中糖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小鼠的腹股沟脂肪垫(BAT)、附睾脂肪垫(WAT)予以称质量,Western blot检测脂肪中脂肪甘油叁酯脂肪酶(ATGL)蛋白表达水平。实验B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1/2 M组(n=10)、M组(n=10),将正常DMEM培养基和不同剂量的MiaPaCa-2细胞条件培养基注射入对应组别小鼠体内,余处理与实验A相同。结果实验A中,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初期均下降,之后回升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相比,MiaPaCa-2组和BxPC-3组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升高(P<0.05),肝糖原、叁酰甘油水平下降(P<0.05),BAT和WAT质量增加(P<0.05),Panc-1组仅叁酰甘油水平下降(P<0.05),3个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注射组脂肪组织内ATGL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实验B中,与对照组相比,M组血浆胰岛素和葡萄糖上升(P<0.05),肝糖原和叁酰甘油均下降(P<0.05),BAT和WAT质量增加(P<0.05),ATGL表达水平下降(P<0.05),1/2 M组仅胰岛素水平和脂肪垫质量上升(P<0.05)。结论注射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可造成小鼠体内脂肪代谢失衡,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储存加强和脂肪分解减弱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张玉苓[3](2018)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及阴道分泌物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阴道分泌物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150例早产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期150例足月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ain,CRP)、s ICAM-1、TNF-α、阴道分泌物及胎盘病检结果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致病菌检测阳性率和绒毛膜羊膜炎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宫颈/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查阳性者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查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胎盘病检结果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 ICAM-1、TNF-α和阴道分泌物异常均为引发早产和导致产妇不良预后事件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感染性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期刊2018年08期)

马晓红[4](2016)在《Linda123阴道分泌物纤维连接蛋白及血清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对早产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及血清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3例先兆早产孕妇为早产组,同期63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fFN及血清IL-6、sICAM-1水平,分析各指标对早产的预测价值及相关性。结果早产组孕妇fFN及IL-6、sICAM-1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fFN、IL-6、sICAM-1对早产预测的敏感度分别为90.5%、85.7%、52.4%,特异度为76.2%、76.2%、95.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848、0.773。相关性分析显示,fFN与IL-6、sICAM-1均呈显着正相关(r=0.543、0.430;P<0.05)。结论早产孕妇阴道分泌物fFN及血清IL-6、s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叁者可作为临床预测早产的辅助检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罗雪梅,程秋蓉,杜建林[5](2008)在《宫颈阴道分泌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预测早产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在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先兆早产(62例)与同期正常孕妇(58例)共12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宫颈阴道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先兆早产组、正常妊娠组sICAM-1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9.80±33.61)μg/L和(32.82±22.95)μg/L;早产者、足月产者sICAM-1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9.48±31.98)μg/L和(28.17±17.24)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阴道分泌物sICAM-1的质量浓度35.54μg/L为预测早产的最佳界限值。结论宫颈阴道分泌物中sICAM-1有望成为早产预测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赵硕生,黄进,姜昌富,董素娟,魏兰英[6](2008)在《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共同蛋白组分的相似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致日本血吸虫病与常见蠕虫病血清免疫学诊断之间交叉反应现象的重要分子基础,为研究和解决这一现象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以水蛭热刺激分泌物免疫兔血清(Wp-hs-Ig)为靶分子,以噬菌体12肽库的第叁轮扩增肽库为源肽库,经过两轮吸附-洗脱-扩增的淘筛过程,得到Wp-hs的抗原模拟表位;同时,依次以蚓激酶免疫兔血清(Lu-Ig)、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Sj-Ig)分别作为靶分子,得到日本血吸虫与蚓激酶的共同抗原模拟表位。每轮随机挑取蓝色噬菌斑各20个,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并对其反应性较好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获得了3个阳性克隆的氨基酸序列,它们有与蚯蚓与血吸虫共同的线性表位。结论本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Wp-hs与Sj1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交叉抗原,证实水蛭热刺激分泌的抗原是一种蛋白,而这种蛋白是否属于应激蛋白,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期刊2008-05-01)

黄进[7](2007)在《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共同蛋白组分的相似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我国沿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地仍有流行[1]。早期、准确、快速的诊断此病,是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免疫诊断又是血吸虫病实验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病原学检查的不足。但是,由于血吸虫是多细胞生物,整个生活史有不同的发育阶段,抗原组分多,相互间免疫交叉反应复杂,难以分离纯化,给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2]。因此,国内外学者为了提高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文献报道,同属环节动物门的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 Lt)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a, Sj)之间存在具有免疫原性的共同交叉抗原表位[3,4],Lt作为一种异源性抗原能有效降低血吸虫和其它寄生蠕虫间的交叉反应性。研究还发现,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蚯蚓热刺激分泌物之间也存在分子量相近且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蛋白组分,并且推测导致这些交叉反应现象的物质基础可能是属于蛋白激酶类,如蚯蚓激酶(Lumbrukinase, Lu)的一种酶类[5]。秦志强[6]等报道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较多的抗水蛭可溶性抗原的抗体,用水蛭可溶性抗原检测慢性血吸虫病显示出较好的敏感性,因而水蛭也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血吸虫异源抗原。水蛭(Whitmania pigra, Wp)俗名蚂蝗,隶属环节动物门蛭纲类(Annelida Hirudinea),世界上有400-500种,我国约有100种,已发现89种[7]。但对于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之间的共同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尚未见报道。鉴此,水蛭作为一种异源抗原,和蚯蚓一样在血吸虫病诊断上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本实验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Schistosoma Japonicum dissolvable, Sj-Ds)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Whitmania pigra heat secretions, Wp-hs),利用Dot-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交叉反应性,采用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 PDT)筛选获得wp-hs的抗原模拟表位,将筛选所获得的Sj-Ds和Lu的共同模拟表位作为对照,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同时将本课题组前期筛选所获得的Sj抗原模拟表位、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Pw)抗原模拟表位、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Ts)抗原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导致Sj间交叉反应的重要分子基础,为研究和解决临床常见蠕虫病血清免疫学诊断中交叉反应现象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Sj-Ds与Wp-hs的制备及免疫交叉反应性分析(1) Wp-hs的制备参考热刺激产生应激蛋白的相关文献[5,8,9],取水蛭30条置于玻璃烧杯中,(40±2)℃加热30 min,收集其分泌物。另取水蛭10条置于室温(20±2)℃,放置30 min,收集其分泌物作为对照。(2) Sj-Ds的制备取新鲜Sj 200条,洗净,按1:1的比例加入PBS (0.02 mol/L,pH 7.4),在碾钵内碾成糊状后转移至组织匀浆器内再次研磨后取出,10000 rpm / min,30 min,取上清液置–20℃保存备用。(3)Sj-Ds与Wp-hs的免疫交叉反应性分析采用Dot-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Sj-Ds与Wp-hs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组分。电泳分离后转至硝酸纤维素膜(nitric acid cellulose membrane, NCM),并分别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和Wp-hs免疫兔血清进行反应,分析蛋白组分的交叉反应性。2.Sj与Lu、Wp-hs共同模拟表位的筛选及交叉反应性分析(1) Sj与Lu、Wp-hs共同模拟表位的筛选运用PDT,以wp-hs免疫兔血清(Wp-hs-Ig)为靶分子,原肽库扩增的第叁轮肽库为源肽库进行第一轮筛选,将第一轮筛选后所得到的洗脱液继续以作为靶分子进行第二轮筛选,得到Wp-hs抗原模拟表位;同时,以Lu免疫兔血清(Lu-Ig)、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Sj-Ig)分别作为靶分子,源肽库扩增后的第叁轮肽库为源肽库进行第一轮筛选,将Sj-Ig作靶分子,对用Lu-Ig筛选过的第一轮洗脱液进行第二轮筛选,同时将Lu-Ig作靶分子,对用Sj-Ig筛选过的第一轮洗脱液同法进行第二轮筛选,得到Sj与Lu共同抗原模拟表位。(2)模拟表位交叉反应性的分析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经筛选所获的Sj-Ds与Lu共同模拟表位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组分。电泳分离后转至NCM,并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分析蛋白组分的交叉反应性。3.分析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并与前期实验结果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瑞士日内瓦大学分子生物学服务器SWISS - PROT (http://www.expasy.ch/sprot/)的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运用Blast软件分析Sj与Lu、Wp-hs抗原模拟表位共同抗原模拟表位在血吸虫蛋白质数据库和蚯蚓蛋白质数据中进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同时运用该蛋白质数据库分析本课题组前期噬菌体筛选所得到的Sj抗原模拟表位、Pw抗原模拟表位、Ts抗原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1.Sj-Ds与Wp-hs的制备及免疫交叉反应性分析Sj-Ds与Wp-hs之间存在着分子量(12.6~85.4 kDa)相近的蛋白条带。Wp-hs抗原在21.6~95.4 kDa分子量范围内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反应尤为明显,且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Sj-Ds ( 40.1~89.0 kDa )与兔抗Wp-hs免疫血清能较好的结合。发现Sj-Ds与Wp-hs之间至少存在3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蛋白组分。2.Sj与Lu、Wp-hs共同模拟表位的筛选(1)模拟表位的筛选经过2轮的吸附-洗脱-扩增,获得了3个A491nm值较高的克隆,通过DNA测序,经Blast软件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发现Lu-Sj与血吸虫和蚯蚓的肌动蛋白四个不连续的氨基酸(LP-AI)一致;Sj-Lu与血吸虫的卵壳蛋白2A前体和蚯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单位3有叁个连续的氨基酸(SSL)一致;Wp-hs与血吸虫HMG-CoA还原酶和蚯蚓的60S核糖体蛋白有四个连续的氨基酸(TRLR)一致。(2) 3个共同模拟表位交叉反应性的分析将这3个模拟表位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得到分子量为65.4 kDa的交叉反应条带。3.分析模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并与前期实验结果的氨基酸序列在蛋白质数据库中序列比对结果Ts4与血吸虫6-磷酸果糖激酶与蚯蚓的NADH脱氢酶亚单位5中四个不连续氨基酸(LS-PL)一致; Pw6与E3泛素蛋白连接酶和蚯蚓的NADH脱氢酶亚单位5有四个不连续氨基酸(HY-KS)是一致的;sj1与血吸虫热休克蛋白和蚯蚓的NADH脱氢酶亚单位5有四个连续氨基酸(LPGA)是一致的;结论本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SDS-PAGE、Dot-ELISA和Western blot,发现Sj-Ds与Wp-hs之间至少存在3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蛋白组分,说明了同属环节动物门水蛭的热刺激分泌物均与日本血吸虫成虫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现象。2.利用PDT筛选到Wp-hs抗原模拟表位,运用Blast软件分析,在血吸虫、蚯蚓蛋白质数据中均找到了相似的氨基酸序列,通过Western blot发现Wp-hs抗原模拟表位能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进一步证实了Sj与wp-hs之间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交叉抗原,证实水蛭热刺激分泌的抗原是一种蛋白,而这种蛋白是否属于应激蛋白,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3.用Sj-Ig和Lu-Ig筛选噬菌体12肽库获得Lu与Sj的共同模拟表位,证实了Sj与Lt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抗原,且这种免疫交叉反应物质是一种酶类。4.利用SWISS-PROT数据库,分析本课题组前期筛选所获得Sj、Pw、Ts抗原模拟表位,在血吸虫和蚯蚓蛋白质数据库中均找到了相似氨基酸序列,证实了我们以前的设想,即推测寄生蠕虫间导致交叉反应的物质是一类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属于应激蛋白中蛋白激酶类的一种蛋白质,且与蚯蚓蛋白数据库中的NADH脱氢酶类的酶类具有高度相似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黄进,姜昌富,董素娟,魏兰英[8](2007)在《水蛭热刺激分泌物与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的免疫交叉反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水蛭热刺激分泌物(Wp-hs)与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Sj-Ds)间的共同组分,探讨两者之间免疫交叉反应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升高温度刺激水蛭虫体产生Wp-hs,同时收集室温放置的水蛭分泌物作为对照,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Wp-hs与Sj-Ds之间的共同蛋白组分;将这些共同蛋白组分分别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兔抗Wp-hs免疫血清、健康人混合血清进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找出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活性的共同蛋白组分。结果Wp-hs与Sj-Ds之间存在着分子量(12.6~85.4kDa)相近的蛋白条带。Wp-hs抗原在21.6~95.4kDa分子量范围内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混合血清反应尤为明显,且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Sj-Ds(40.1~89.0kDa)与兔抗Wp-hs免疫血清能较好的结合。结论Wp-hs与Sj-Ds之间至少存在3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共同蛋白组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赖金平,陶正德,肖健云,李远斌,童彩丽[9](1994)在《叁种鼻病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观察(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种鼻病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观察(摘要)赖金平,陶正德,肖健云,李远斌,童彩丽鼻息内、变应性鼻炎和慢性单纯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国内、外对鼻腔疾病细胞免疫方面的研究不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是白细胞介素...(本文来源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1994年05期)

陈子英,吴观以,王涌清,吴瑞武[10](1964)在《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根部分泌物的研究——Ⅰ.小麦、玉米、绿豆等作物的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根部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发现根际微生物数量多、种类少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以来,对它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根际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不只是阐明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及其作用机制,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安排轮作、间作等耕作措施和经济用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论证了植物根部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有密切的关系,已经发现植物(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1964年02期)

可溶性分泌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可溶性分泌物对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胰腺癌Panc-1、MiaPaCa-2、BxPC-3细胞24 h后留取上清制得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全实验包括两个子实验,实验A将37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4),Panc-1组(n=10),MiaPaC-2组(n=6)和BxPC-3组(n=7),分别注射正常DMEM培养基和3种胰腺癌细胞(Panc-1,MiaPaCa-2,BxPC-3)条件培养基,每组小鼠连续7 d接受培养基的皮下注射,每日2次。监测每只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检测血浆葡萄糖、叁酰甘油含量和肝脏中糖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小鼠的腹股沟脂肪垫(BAT)、附睾脂肪垫(WAT)予以称质量,Western blot检测脂肪中脂肪甘油叁酯脂肪酶(ATGL)蛋白表达水平。实验B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1/2 M组(n=10)、M组(n=10),将正常DMEM培养基和不同剂量的MiaPaCa-2细胞条件培养基注射入对应组别小鼠体内,余处理与实验A相同。结果实验A中,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初期均下降,之后回升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相比,MiaPaCa-2组和BxPC-3组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升高(P<0.05),肝糖原、叁酰甘油水平下降(P<0.05),BAT和WAT质量增加(P<0.05),Panc-1组仅叁酰甘油水平下降(P<0.05),3个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注射组脂肪组织内ATGL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实验B中,与对照组相比,M组血浆胰岛素和葡萄糖上升(P<0.05),肝糖原和叁酰甘油均下降(P<0.05),BAT和WAT质量增加(P<0.05),ATGL表达水平下降(P<0.05),1/2 M组仅胰岛素水平和脂肪垫质量上升(P<0.05)。结论注射胰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可造成小鼠体内脂肪代谢失衡,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储存加强和脂肪分解减弱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分泌物论文参考文献

[1].文景芝,高新颖,赵钰琦,于涵,张卓群.寄主和非寄主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对大豆疫霉的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谢俊木子,田文聪,袁向飞,胡立娟,王丰.胰腺癌细胞可溶性分泌物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9

[3].张玉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及阴道分泌物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

[4].马晓红.Linda123阴道分泌物纤维连接蛋白及血清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对早产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

[5].罗雪梅,程秋蓉,杜建林.宫颈阴道分泌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预测早产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

[6].赵硕生,黄进,姜昌富,董素娟,魏兰英.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共同蛋白组分的相似性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8

[7].黄进.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与水蛭热刺激分泌物共同蛋白组分的相似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8].黄进,姜昌富,董素娟,魏兰英.水蛭热刺激分泌物与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物质的免疫交叉反应性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

[9].赖金平,陶正德,肖健云,李远斌,童彩丽.叁种鼻病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观察(摘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

[10].陈子英,吴观以,王涌清,吴瑞武.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根部分泌物的研究——Ⅰ.小麦、玉米、绿豆等作物的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根部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J].微生物学报.1964

论文知识图

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SDS-PAGE电泳图不同温度处理下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中可...3-4摩西球囊霉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根系分泌物对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有机酸对铝胁迫下油菜根系分泌物中飞气...一4可溶性糖分标准品液相图谱

标签:;  ;  ;  ;  ;  ;  ;  

可溶性分泌物论文_文景芝,高新颖,赵钰琦,于涵,张卓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