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谱,全反射,骨关节炎,含量,成分,吸收光谱,碳酸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论文文献综述
赵远,朱勇康,陆燕飞,尚林伟,符娟娟[1](2019)在《基于空芯光纤-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骨关节炎不同病期的有监督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可实现微量样本的快速可靠的在体红外光谱检测。本研究采用自行搭建的空芯光纤(HOF)ATR-FTIR探针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Fisher判别(FDA)算法,对不同病变阶段(健康,病变8周、3个月、7个月)比格犬的骨关节炎(OA)离体样本进行原位鉴别分析。对初始样本识别正确率为100%;各组分别选取一独立样本作为预测组,预测组样本识别正确率为100%;所有交叉验证的识别率均超过95%。本方法能客观地准确鉴别不同病变阶段的OA样本,可作为不同OA病变阶段的诊断参考。结合主观的OA评分结果,HOF-ATR-FTIR技术在OA的在体原位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望为OA提供更加客观精确的光谱分级和分期结果。(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12期)
符娟娟,赵远,朱永康,翟明阳,尹建华[2](2019)在《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关节炎(OA)不仅与关节软骨的退化有关,而且还可能与软骨下骨的变化有关。为探究骨组织成分的特定差异及其对OA的贡献,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评估矿物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结晶度、胶原蛋白成熟度(XLR)和酸性磷酸根含量等特定参数的变化。发现在OA的不同病变时期,膝关节骨的矿物质和碳酸盐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健康样品中的矿物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碳酸盐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矿物质含量随OA病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而碳酸盐含量仅在OA的早期才有所降低。另外,酸性磷酸盐含量,XLR和结晶度随OA病变程度的加深略有变化。可见,软骨下骨的变化与软骨退变和骨关节炎明显相关,其相关参数可作为OA治疗的研究目标。(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岳孔,程秀才,贾翀,刘伟庆,陆伟东[3](2019)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对木材-胶粘剂界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合木层板间界面起传递应力的作用,是构件承载的重要参数,其高温胶合性能决定了构件的抗火性能。以兴安落叶松结构材,以及结构用间苯二酚-酚醛树脂胶粘剂(PRF)和叁聚氰胺-脲醛树脂胶粘剂(MUF)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280℃中木材含水率、密度、顺纹弦向抗剪强度和木材-胶粘剂界面胶合性能等216个试件在高温中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中胶粘剂官能团变化,揭示了高温对木材-胶粘剂界面性能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 20~150℃时,兴安落叶松主要发生由水分释放导致的木材密度降低等物理反应,木材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 150~200℃时,木材热降解开始,密度下降速度变缓,木材颜色逐渐加深;温度继续升高时,木材热降解加剧,颜色急剧加深,木材密度损失快速增加;当温度升至280℃时,木材发生炭化、完全转化为黑色,密度降至常温的72.49%。高温对兴安落叶松顺纹弦向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劣化作用; 20℃时木材抗剪强度为9.654 MPa, 20~110℃时木材抗剪强度下降较快, 150℃时降至常温的60.68%; 150~280℃时,木材顺纹抗剪强度急剧下降, 280℃时降至1.054 MPa。木材-胶粘剂界面的高温性能与胶粘剂的耐热性能密切相关;常温时,兴安落叶松与PRF和MUF均有较好的胶合性能,其界面抗剪强度分别为9.071和9.619 MPa,木破率均在80%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胶粘剂的界面抗剪强度均明显降低,木材-PRF界面较木材-MUF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20~150℃时,两种胶粘剂界面抗剪强度劣化规律与木材抗剪强度相似, 150℃时木材-PRF和木材-MUF的界面抗剪强度分别为常温的60.61%和60.92%,木破率均高于70%。150~280℃时,木材-PRF界面抗剪强度劣化规律仍与木材顺纹抗剪强度相似, 280℃时降至0.774 MPa;木材-MUF界面胶合性能受温度影响更大, 220℃时其木破率为10%, 280℃时界面抗剪强度降至0M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 20~150℃时PRF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温度高于150℃时主要发生胶粘剂的进一步交联,以及醚键和亚甲基桥的断裂, PRF开始热解,但化学结构仍较完整; 20~150℃时MUF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温度高于200℃时,羟甲基特征峰减弱、异氰酸酯基团产生,热降解剧烈, PRF较MUF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研究结果将为木结构工程合理选择原材料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完善木结构抗火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0期)
余顺慧,张静,陈华华,张波,胡超生[4](2019)在《香根草对镉毒害的生理响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镉(Cd~(2+))胁迫的耐性机理及其对重金属Cd~(2+)的积累特征,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在不同Cd~(2+)浓度处理时香根草根、茎、叶化学组分的变化,同时测定香根草叶Cd~(2+)的亚细胞分布和其重金属Cd~(2+)含量。结果表明,其根组织在2927 cm~(-1)处峰高先下降后上升,表明在低Cd~(2+)(Cd~(2+)<3 mg/L)处理条件下香根草分泌的有机酸不断螯合Cd~(2+),造成羧酸O—H的减少,但随着Cd~(2+)含量的升高,其羧酸螯合力变弱,有机酸含量渐渐升高;茎组织在1631 cm~(-1)峰高处先上升后下降,表明在低Cd~(2+)(Cd~(2+)<3 mg/L)处理条件下香根草产生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渗透调节来增强抗逆性,但随着Cd~(2+)含量的升高,蛋白质二级结构中肽键间氢键的结合力受影响较大。当Cd~(2+)处理浓度为7 mg/L时,香根草生长10 d后,地上部分及根组织富集Cd~(2+)量分别高达212.49 mg/kg和290.59 mg/kg。香根草地上部分的Cd~(2+)含量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香根草叶片富集的Cd~(2+)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次为细胞壁,而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量最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李贝贝,王瑾,杨亮,杜为军,艾散江·艾海提[5](2019)在《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红花药材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评价红花药材质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对采集自新疆不同产地的20批红花药材进行测量,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及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来源的红花药材进行红外光谱数据比较分析。结果筛选出12个波数段,形成了红花药材FTIR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有峰波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00%~0.1%、0.00%~4.56%、0.32%~7.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2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95%,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不污染、样品耗量低,为不同来源红花药材的鉴定、内在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韩建勋,孙瑞雪,陈颖,孙崇德,温志刚[6](2019)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快速定性鉴别山茶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和玉米油,以及定量检测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检测方法。采用FTIR光谱技术,对比山茶油与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红外光谱中2个特征峰(1 122 cm~(-1)与1 096 cm~(-1))的峰高差异,可快速定性区分山茶油与其他3种食用油,并能鉴别掺入大豆油含量(质量分数)在30%及以上的山茶油;利用4种食用油的1 464~722 cm~(-1)范围内的指纹光谱,结合PCA算法,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可区分山茶油及其他3种食用油,并结合PLSR算法,构建了检测山茶油中掺入大豆油的定量模型,其中校正集的RMSECV值为0.032 0,验证集的RMSEP值为0.029 7,校正集和验证集的R~2值均能达到0.99,最低检测限达1%(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FTIR光谱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市场筛查掺假山茶油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8期)
顾志荣,马天翔,许爱霞,祁梅,钱倩[7](2019)在《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甘肃红芪产地溯源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甘肃红芪的产地溯源。方法采集甘肃省8个红芪主产县的110批红芪药材,采用FT-IR技术采集样品在4000~40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变量降维,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实现甘肃红芪的产地溯源。结果所建OPLS模型的RMSECV=0.1082,RMSEP=1.4221,R~2=0.9367,模型训练集、预测集中红芪的产地溯源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0.91%和84.85%;所建BP-ANN模型的RMSECV=0.9437,RMSEP=1.3249,R~2=0.9421,模型训练集、预测集中红芪的产地溯源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3.51%和90.91%。结论基于所建2种模型均能实现甘肃红芪的产地溯源,但BP-ANN模型的产地溯源准确率高于OPLS模型。(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9期)
邵惠萍,严雪俊,严俊,王金,余思逸[8](2019)在《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别两类海水养殖灰色珍珠》一文中研究指出Akoya珍珠属生物矿化有机宝玉石,该类珍珠的矿物组成与微结构分析、定性与其颜色形成属性的鉴定方法尚为缺乏。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具有白色或灰色珠核的两类Akoya灰色珍珠的珍珠层与珠核的结构特征及显色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微量金属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灰色珍珠的珠核有白色与灰色两类,两类珍珠的直径主要分布在5~9mm,珍珠层厚度约300~500μm;②两类珍珠的珍珠层和珠核的主体矿物组成均为生物文石,且两者的珍珠层中均富Sr贫Mn。③灰色的珠核具有明显的富Mn特征,且由于辐照使得Mn元素的价态升高并使得珠核致灰色,并导致整个珍珠呈现灰色;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中,一般而言具有白色珠核的灰色珍珠在300~400nm波段可见明显的反射带,而具有灰色珠核的灰色珍珠在400~500nm波段可见明显的反射带。两类灰色珍珠皆为海水养殖珍珠,研究表明这两类珍珠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可作为初步评判灰色系珍珠是否经辐照改色的依据之一。(本文来源于《岩矿测试》期刊2019年05期)
陈美林,杜芬妮,陈业,程超,单长海[9](2019)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定米粉中硒代胱氨酸的硒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米粉中硒代胱氨酸的硒含量,以期探寻一种快捷、绿色环保且准确的硒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添加法制备样本,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仪采集红外光谱,TQ Analyst分析软件作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并验证,选择1 600~650 cm~(-1)作为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波段,用导数对原始红外光谱处理,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处理后的模型,噪音小、失真少且预测效果更好,模型的决定系数(R■)都大于0.995、因子数为5~8、校正均方差(RMSEC)为1.17~2.68,验证均方差(RMSEP)为4.053 0~6.234 6验证集预测值相对偏差在20%以内的占87.95%,含量在18μg/100 g以上更是占了96.75%,含量在50μg/100 g(不含)以上的样品93.33%偏差在10%以内,预测效果较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子涵,李文霞,杜宇君,马静雯,郑佳辉[10](2019)在《织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库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规方法鉴别纯纺织物及预测混纺织物组分含量工序多、耗时长且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合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测试各纯纺及二组分混纺织物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图,并从已测的753个样品中筛选出正反经纬组分一致的纯纺及混纺织物样品205个,建立了涤纶/棉、涤纶/羊毛、涤纶/锦纶、蚕丝/棉和涤纶/粘胶等纯纺及混纺织物的ATR-IR谱库。并利用自建谱库的检索功能,对20个未知纤维织物样品进行快速无损鉴别及含量预测。研究表明:对于纯纺织物,识别准确率为100%;对于混纺织物,当误差≤3%时,通过T检验,其定量预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无显着差异,方便了样品的快速检验与含量预测。(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关节炎(OA)不仅与关节软骨的退化有关,而且还可能与软骨下骨的变化有关。为探究骨组织成分的特定差异及其对OA的贡献,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评估矿物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结晶度、胶原蛋白成熟度(XLR)和酸性磷酸根含量等特定参数的变化。发现在OA的不同病变时期,膝关节骨的矿物质和碳酸盐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健康样品中的矿物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碳酸盐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矿物质含量随OA病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而碳酸盐含量仅在OA的早期才有所降低。另外,酸性磷酸盐含量,XLR和结晶度随OA病变程度的加深略有变化。可见,软骨下骨的变化与软骨退变和骨关节炎明显相关,其相关参数可作为OA治疗的研究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赵远,朱勇康,陆燕飞,尚林伟,符娟娟.基于空芯光纤-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骨关节炎不同病期的有监督识别[J].分析化学.2019
[2].符娟娟,赵远,朱永康,翟明阳,尹建华.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3].岳孔,程秀才,贾翀,刘伟庆,陆伟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对木材-胶粘剂界面性能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4].余顺慧,张静,陈华华,张波,胡超生.香根草对镉毒害的生理响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J].生态学报.2019
[5].李贝贝,王瑾,杨亮,杜为军,艾散江·艾海提.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红花药材质量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6].韩建勋,孙瑞雪,陈颖,孙崇德,温志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鉴别[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7].顾志荣,马天翔,许爱霞,祁梅,钱倩.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甘肃红芪产地溯源模型建立[J].时珍国医国药.2019
[8].邵惠萍,严雪俊,严俊,王金,余思逸.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别两类海水养殖灰色珍珠[J].岩矿测试.2019
[9].陈美林,杜芬妮,陈业,程超,单长海.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定米粉中硒代胱氨酸的硒含量[J].中国粮油学报.2019
[10].魏子涵,李文霞,杜宇君,马静雯,郑佳辉.织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库的建立及应用[J].纺织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