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新1韩明蕊2(1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00;2黑龙江省安康医院150000)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内治法中西医结合
哮喘是慢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至今不明。我国目前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小儿哮喘发病率有所上升[1],对儿童危害较大,许多临床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的病因,内因当责之于伏痰,与素体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嗜食酸、甜、腥、辣之品,以及活动过度或情绪激动而诱发。邪入肺经,引动伏痰,痰阻气道,气逆痰动,肺失肃降可表现为哮喘。刘氏[2]认为系外风引动内伏之风痰所致。王氏[3]对千余例哮喘小儿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痰蕴是其发病之根本,而儿童御病能力薄弱乃是发病原因之一。
2中医内治法
2.1发作期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辨清寒热虚实,以攻邪为主,兼以理肺和脾。如许氏等[4]认为发作期以寒哮为主,当慎用苦寒清热之品,并提出虫类药物有使病情加剧的可能,强调加强对活血化瘀药物的研究,有助于对本病的防治。汪氏等[5]研制成的寒喘平口服液,治疗寒性哮喘发作期52例,总有效率90.38%,在控制病情、改善喘息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在改善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异常增高的免疫球蛋白(IgE、IgA、IgG)等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2.2缓解期
小儿哮喘缓解期,多数医者采用补益脾、肺、肾三脏之法。如金氏等[6]运用蛤士膜油,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健脾益气,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55例,每半年随访1次,跟踪观察1年,总有效率94.5%,且患儿血清IgA、IgG变化在用药后明显提高,IgE明显降低,用药后年感冒次数及哮喘次数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钟氏[7]采用自拟三脏共济汤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30例,总有效率93%。
2.3两期并治
沈氏[8]认为,发作期要注意痰的变化,缓解期宜用补肺、益脾、固肾,以减轻其复发。刘氏等[9]制成小儿哮喘片具温肺化痰,止哮定喘之功,治疗发病的多个环节,缓解期减量或给予维持量,共治疗303例,总有效率94%。于氏[2]总结刘弼臣的经验,以哮喘基本方(辛荑、苍耳子、玄参等)为基础方,发作期加三子汤,缓解期加二陈汤,收效颇好。
3中西医结合内治法
目前许多医家认为,单用中药或西药均显不足,而两者合用则可标本兼顾、取长补短、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刘氏等[10]运用自制哮宁口服液,配合常规用西药,治疗小儿哮喘,总有效率100%,且治疗组咳嗽、气喘、痰鸣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消除肺部哮鸣音方面优于对照组。陈氏[11]采用西药加用自拟僵龙汤治疗小儿热喘50例,总有效率96%,且痰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周氏[1]报道哮喘发作期以中药宣肺化痰、解痉止咳平喘治疗为主,而缓解期以气管炎菌苗片为主,治疗小儿哮喘32例,总有效率90%。
4辅助疗法
4.1穴位疗法及耳压、指针法
刘氏等[12]应用治喘伏帖灵膏药外贴穴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139例,总有效率94.3%,且治疗组76例作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自身对照,结果治疗后明显减低。吴氏[13]用麻杏款蚕汤与指针疗法,治疗小儿哮喘196例,痊愈141例,好转53例,无效2例。孙氏等[14]运用氨茶碱及地塞米松等西药与小青龙汤方作成的糊剂,外敷于肺俞与脾俞穴区,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29例,患儿均于36小时内哮喘缓解,有心衰者得以纠正,其中最短者6小时。吴氏[15]采用舒喘宁气雾剂雾化吸入及口服酮替芬等西药,加用磁吸针和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本病30例,总有效率96.6%,治疗组明显缩短了哮喘缓解的时间,有较强的解痉平喘作用。
4.2拔罐及其他方法
付氏等[16]采用在督脉两侧闪火法拔罐,治疗哮喘发作期共76例,观察半小时内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显示总有效率100%。刘氏等[17]采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88例,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疗效满意。
5总结
综观近年来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无论中医或西医,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而中医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把两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其疗效则更为满意。笔者以为,中医应该发挥其重视整体、内外合治的长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指标,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进而得出确为人们信服、并经得起推敲的治疗方案,使中医对该病的治疗走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国际哮喘药物选择吸入的倾向明显增加,用中药在这方面的尝试,无论从药品的选择还是研究,都还亟待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周莹.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32例.陕西中医,1998;(8):341.
[2]于作洋.刘弼臣教授治疗小的哮喘的经验.山西中医,1998;(2):6-7.
[3]原晓凤等.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经验.吉林中医药,1998;(3),6.
[4]许尤佳,等.浅谈小儿哮喘综合防治.陕西中医,1999;(7):310-312.
[5]汪红,等.寒喘平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52例的临床研究.甘肃中医,2000;(5):13-15.
[6]金志春.蛤士膜油防治小儿哮喘及其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中医药研究,1998;(2):28-30.
[7]钟醒民.三脏共济汤防治小儿哮喘30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4)57.
[8]沈乐乐.辨证治疗小儿哮喘36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结合杂志,1998;(11)1787.
[9]刘文兰.小儿哮喘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时珍国药研究,1998;(1):71.
[10]刘小凡等.哮宁口服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附55例病例报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4):12-13.
[11]陈辉清.僵龙汤治疗小儿哮喘50例疗效观察.福建医药杂志,1998;(5):75.
[12]刘贵云,等.治喘伏贴灵治疗小儿哮喘139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9;(8):474-475.
[13]吴瑞明.麻杏款蚕汤合指针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按摩与导引,2001;17(1):56.
[14]孙德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29例.中国乡村医药,1999;(10):12.
[15]吴剑辉.药物配合磁吸针和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哮喘30例.新中医,1999;(1):27.
[16]付明丽,等.走罐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76例.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3):146.
[17]刘燕,等.氧化苦参碱注射液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与护理.时珍国医国药,1999;(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