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代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率,代价,无线电,认知,偏振,函数,博弈论。
功率代价论文文献综述
谢显中,何露,杨和林,马彬[1](2015)在《认知无线电中具有双重代价因子的联合功率控制与速率分配博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主次用户共享带宽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上行链路中次用户资源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代价因子的联合功率控制与速率分配博弈算法.首先,在效用函数中分别为功率和速率设定代价因子,更加合理地控制自私用户过大的功率、速率以减小次用户彼此间的干扰;其次,从理论上证明了该博弈算法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最后,给出了联合功率控制和速率分配的迭代更新算法以及流程图.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已有的工作,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使次用户在较小的发射功率下获得较大的传输速率以及较高的收益,在保证主用户的服务质量下提高了次用户系统容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梁骁,刘昱,李唐军,王目光,梁林俊[2](2014)在《160Gbps光通信系统中光纤准直器的基准插入损耗与功率代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几何光学和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光学原理与高斯光束耦合理论,分析了基于自聚焦透镜光纤准直器引入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特性,并采用光纤衰减基准测试方法对理论计算进行了实验验证.在160 Gbps光通信系统中分析了该器件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对误码率曲线进行了测试对比,讨论了光纤准直器增大系统功率代价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贺刚,柏鹏,彭卫东,周万银,苏兮[3](2012)在《数据链中基于组合代价函数的博弈功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据链系统中功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方法.采用组合代价函数的形式,使网络吞吐量最大化的同时节点功率消耗较小,减少了网络的功率消耗,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并且相对非线性代价函数而言,运算复杂度小,便于实现.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功率控制方法能达到较好的通信性能,同时有快速收敛的特性,有效地提升了机间数据链系统的低截获和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郭永亮[4](2011)在《基于非线性链路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博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需求程度也在持续的提高,但是由于频谱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来解决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状况。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作人员观测到全球授权频段较低的一些频谱资源信号的传输特性非常好,但其使用率却极低。正是由于这个发现,人们将目光焦距在频谱共享技术,该技术能够解决如何再利用这种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的问题。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功率控制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既能够保证用户的正常通信,又不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从而有效的减少系统内干扰,提升了系统的容量,使频谱的使用率得以提高。博弈论是目前解决功率控制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使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来解决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分布式功率控制的问题,也就是各认知用户通过改变自身发送功率的方法使收益函数达到最大值,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即纳什均衡)。本文正是将认知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思想相结合,并对相关算法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目前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论文中主要内容的结构框架做出了安排。接着介绍了博弈论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对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算法(NPG算法)和加入线性代价函数的非合作功率控制算法(NPGP算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无线电通信中的相关参数对以上算法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代价函数的引入可以降低大部分认知用户的发送功率,提高其效用函数,但是却大幅减少了距离基站较远的认知用户的信干比(SIR)。本文通过对以上两种博弈算法的分析,并结合代价函数的制定原则,对代价函数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更加完善的非线性代价函数。通过对改进的功率控制博弈算法公式的分析,给出了其代价因子的取值方法,最后给出了改进算法的仿真图。通过仿真可以表明,改进算法在效用函数和发送功率方面优于前两种算法,并且解决了NPGP算法中不公平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1-12-26)
许建霞,刘会衡,刘克中[5](2011)在《基于非线性代价函数的博弈功率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认知无线电中博弈功率控制算法的特点,对代价函数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干比的非线性代价函数博弈功率控制算法(NPGP-NL),证明了NPGP-NL算法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用Matlab软件对NPGP-NL算法做了仿真,结果表明:NPGP-NL算法使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降低,效用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系统的公平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孙彬,杨震,田峰[6](2010)在《基于代价函数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博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oodman提出的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模型改进了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功率控制博弈算法,并证明了其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通过仿真表明,该算法同几种经典的分布式算法相比,不但降低了发送功率,提高了用户效用,而且有较好的收敛性能,适用于对时延特性要求较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李亚捷,吴重庆[7](2010)在《全光开关的功率代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半导体光放大器为非线性元件的全光开关中,由于SOA中交叉增益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并存,会导致光开关各输出端口性能有所差异。文章分析了双端口全光开关各输出端口消光比、强度噪声及其引发的光接收机功率代价。结果表明反射端消光比恶化会降低接收机灵敏度,但在反射端由强度噪声导致的功率代价明显小于透射端。(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0年05期)
文凯,郭伟,黄广杰[8](2008)在《无线Ad hoc网络中基于区域代价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能量的限制,无线Ad hoc网络面临网络生存时间、无线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时延要求等方面的挑战。为了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延长节点寿命和网络生存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代价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路径选择时,综合考虑节点及其邻居的剩余能量、节点发射功率和节点接收处理功率等因素,使网络中节点的能耗趋于一致,并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该算法的复杂度不高,易于在节点运行。仿真结果证明该协议能取得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8年09期)
符兴昌,刘汉奎,田小兴[9](2008)在《基于多重重要抽样法的联合偏振效应功率代价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重要抽样法研究了偏振模式色散(PMD)和偏振相关损耗(PDL)对10Gbps OOK和DPSK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计算了在误码率为10-12时的功率代价和系统失效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失效概率随偏振相关损耗成指数增长.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DPSK系统性能总是优于OOK系统.当设定功率余量为3 dB和失效概率为10-6时,在PMD=20 ps,DPSK和OOK系统对偏振相关损耗忍受度分别可达1.25 dB和0.8 dB左右.(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包利明,周瑞松,王华奎[10](2007)在《CDMA系统中一种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中克服远-近效应、降低多址干扰、增大系统容量的一项关键技术。首先比较了传统功率控制和联合功率控制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系数的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功率控制技术和MM SE多用户检测技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功率控制算法,在系统内发射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各用户获得更高的信干比服务质量,系统容量也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电脑开发与应用》期刊2007年12期)
功率代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几何光学和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光学原理与高斯光束耦合理论,分析了基于自聚焦透镜光纤准直器引入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特性,并采用光纤衰减基准测试方法对理论计算进行了实验验证.在160 Gbps光通信系统中分析了该器件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对误码率曲线进行了测试对比,讨论了光纤准直器增大系统功率代价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代价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显中,何露,杨和林,马彬.认知无线电中具有双重代价因子的联合功率控制与速率分配博弈算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
[2].梁骁,刘昱,李唐军,王目光,梁林俊.160Gbps光通信系统中光纤准直器的基准插入损耗与功率代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
[3].贺刚,柏鹏,彭卫东,周万银,苏兮.数据链中基于组合代价函数的博弈功率控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郭永亮.基于非线性链路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博弈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5].许建霞,刘会衡,刘克中.基于非线性代价函数的博弈功率控制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6].孙彬,杨震,田峰.基于代价函数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博弈算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李亚捷,吴重庆.全光开关的功率代价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0
[8].文凯,郭伟,黄广杰.无线Adhoc网络中基于区域代价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
[9].符兴昌,刘汉奎,田小兴.基于多重重要抽样法的联合偏振效应功率代价计算[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包利明,周瑞松,王华奎.CDMA系统中一种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