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聚合论文-章翰堂,董静,汪浩,张丽丽,徐静

化学聚合论文-章翰堂,董静,汪浩,张丽丽,徐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分子化学,理论教学,微课

化学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章翰堂,董静,汪浩,张丽丽,徐静[1](2019)在《利用“微课”增进高分子化学理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乳液聚合机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增进对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在高分子化学理论教学中,我们以乳液聚合机理为实验对象,将微课应用到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根据课堂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更为快速精准,良好的调动了课堂氛围和学习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2](2019)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第13届国际离子聚合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议时间:2019年9月8-13日会议地点:北京市主办方:中国化学会承办方:1、北京化工大学;2、复旦大学会议主题:离子聚合和其它活性聚合在大分子工程中的应用大会主席:张树联系人:张树电子邮箱:zhangshu@mail.buct.edu.cn电话:13810431655(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何阳[3](2019)在《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及聚合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功能材料,其中含氟苯乙烯聚合物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光电性能以及优良表面疏水性能,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然而,目前能够获取的含氟苯乙烯单体种类较少,并且其合成过程复杂、成本高,亟需探索新的有效途径来设计及制备含氟单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研究及应用需要。含氟单体能够被常用的偶氮类或过氧类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而聚合。聚合后,引发剂所产生的自由基一般连接在聚合物链端。这些端基的稳定性不如含氟聚合物链,从而成为制约含氟聚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如能设计合成新型含氟引发剂并将其应用于含氟聚合物合成,将会有效提升目标含氟聚合物的性能,满足更大范围的应用要求。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因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从而在含氟聚合物研究中备受关注。scCO2无毒无污染、不燃不爆炸、廉价易得并且操作条件易于达到。而尤为重要的是,scC02对含氟有机物(单体/聚合物/引发剂等)有着独特的亲和性和优良的溶解能力,因而将有望替代聚合反应体系中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介质。积极探索构建含氟单体-scCO2自由基聚合体系,对于含氟聚合物绿色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目标含氟引发剂的引发性能,探究了目标含氟单体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探索并构建新型含氟单体-scC02自由基聚合体系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含氟)自由基引发剂的链引发性能研究首先,选择具有高含氟高稳定性五氟苯基的全氟过氧化二苯甲酰(PFBPO)为含氟自由基引发剂模型,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B3LYP/6-311+G(d)水平上研究了该引发剂的键能、断键反应热力学能和热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的电荷分布,并与3种不含氟的自由基引发剂AIBN、ABVN、BPO作比较,以评价目标含氟引发剂PFBPO的热分解性能。其次,以苯乙烯为模型单体,在确定单体自由基结构后,采用M06-2X/6-311+G(d,p)进一步研究了 PFBPO的链引发行为,并与其他3种自由基引发剂作比较,以评价PFBPO的链引发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的3种不含氟的自由基引发剂AIBN、ABVN以及BPO而言,含氟引发剂PFBPO热分解活性稍高、链引发速度更快,因此更适合于在更低温度、更为温和条件下引发单体聚合,从而有望成为scCO2-含氟单体自由基聚合体系性能优良、最具潜力的自由基引发剂。(2)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单体制备方法探索选择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以及乙苯作为底物,并以酰氟基团封端的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FEO2COF)作为全氟环氧寡聚物原料(或亲电试剂)模型,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上述5种底物的结构特征(电荷分布)以及苯环上进行的亲电取代反应,通过比较不同底物的反应活性,评价并遴选出制备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单体FEO2St的最佳底物,以及最为合理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以上5种底物与FEO2COF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最高的是是对甲氧基苯乙烯,其次是对甲基苯乙烯,接下来是苯乙烯、乙苯,而活性最差的则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及对甲基苯乙烯与FEO2COF反应的活化能垒较低,易于生成目标含氟单体。计算结果表明,以对甲氧基苯乙烯底物与FEO2COF的亲电取代反应可能是制备目标单体FEO2St的最佳技术路线。本研究将为新型含氟单体的设计及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构建含氟单体-scCO2可控聚合体系实现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玲,矫淞霖,张慧,迟晓平,张谦[4](2019)在《聚合离子液体-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与尿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乙烯基咪唑(1-Vinylimidazole)和1-溴乙烷(1-Bromoethane)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溴化1-乙烯基-3-乙基咪唑功能化离子液体(1-Vinyl-3-ethylimidazolium bromide),以偶氮二异丁腈(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为引发剂,制备了聚1-乙烯-3-乙基咪唑溴代盐聚合离子液体(Poly(ViEtIm~+Br~-))。在此基础上,利用Poly(ViEtIm~+Br~-)中咪唑基团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强π-π相互作用,在温和条件下,使用非共轭方法制备了聚合离子液体-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电极(Poly(ViEtIm~+Br~-)/MWCNTs/GCE),并成功应用于多巴胺(DA)、抗坏血酸(UA)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在DA、AA、UA 3者的同时存在下,Poly(ViEtIm~+Br~-)/MWCNTs对3者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180μmol/L、50~5 000μmol/L、4~50μmol/L,对应检出限分别为0.4、22.2、0.9μmol/L。将该电极用于维生素C注射剂中抗坏血酸浓度的检测以及盐酸多巴胺注射剂中多巴胺浓度的检测,回收率为98.8%~101%,检测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敏,姜湃,崔咪咪,薛小松,侯彦辉[5](2018)在《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的计算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N,N′-二(2,6-二异丙基)苊二亚胺溴化镍配合物无法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的原因,使用Gaussian软件,运用密度泛函数理论(DFT),将乙烯、降冰片烯共聚过程分为3个阶段:单体竞争链引发过程、单体竞争再插入过程、乙烯链增长和β-H转移反应竞争过程,并依序计算每个阶段的动力学能量.结果显示:每个阶段中具有动力学优势的反应分别是降冰片烯单体的链引发、乙烯单体的再插入、链增长过程的β-H转移反应.这3个优势反应将构成"体系循环",使共聚过程仅能获得小分子链段,导致共聚无产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翠林,王传娥,师海雄,杨全录,魏晓莉[6](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分子化学“离子聚合”部分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化学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许多理论还不太成熟,再加上动力学理论推导,以及各种因素对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情况复杂,致使许多学生感觉本课程的学习进度快,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大翻转,主张学生课外学习知识,课堂内化知识,从而受到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一场教育教学变革的浪潮.介绍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离子聚合"的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以期为高分子化学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莹,薄颖,王珂[7](2018)在《物理聚合“催生”化学聚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采购。作为集团公司直属的专业化采购与招标机构,“十叁五”前叁年,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中心采购总额从2016年的36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11亿元,年均采购成本降低率6.66%;招标总额从2016年的48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4亿(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8-12-27)

陈丽娟,闫叶寒,陈新,徐国梅[8](2018)在《解析《高分子化学》中经典乳液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乳液聚合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一种重要的实施方法,通过调控乳液聚合体系中乳胶粒的数目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乳液聚合可以制备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它在现代橡胶合成工业有着重要的应用。在乳液聚合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的描述乳液聚合过程以及阐述其聚合机理及特征是教学的重难点,本文期望通过对经典乳液聚合四个阶段的具体剖析,供同行及广大学生在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7期)

杨雪[9](2018)在《基于点击化学和表面引发RAFT聚合构筑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印迹技术是模拟自然界中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相互识别作用,通过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对预定模板进行选择识别。随着分子印迹技术进一步发展,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印迹也备受关注,但由于蛋白质的一些特点使其印迹存在诸多困难:一是传质阻力大,模板不易洗脱和再吸附;二是蛋白质构象复杂易变,不易形成精确印迹位点。构筑核-壳结构印迹纳米粒子可有效降低传质阻力;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可制备具有结构可控,印迹位点均一的MIPs,解决印迹位点不精确的问题。但RAFT试剂难固载至纳米粒子表面,常导致RAFT试剂固载量不足;另外,固载RAFT试剂后会降低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为解决以上问题,用高效的铜(Ⅰ)催化迭氮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将RAFT试剂固载至纳米粒子表面,解决了RAFT试剂固载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表面接枝羧基官能团,既保证了纳米粒子的水分散稳定性,又增加了模板富集量。由于RAFT聚合后表面残余的活性端基可再次引发聚合,同时MIPs后功能化接枝聚乙二醇(PEG)可提高选择性。因此,先通过表面引发RAFT聚合制得核-壳结构蛋白质MIPs纳米粒子,经过第二步RAFT聚合后功能化修饰非线性类PEG链,合成了核-壳-冠结构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一)SiO_2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先用St(?)ber法合成SiO_2纳米粒子,然后在表面修饰氨基和迭氮基团,通过氨基与丁二酸酐反应接枝羧基基团,再将炔基化的RAFT试剂通过CuAAC点击至纳米粒子表面,其固载量约为1.53/nm~2。同时,通过引入羧基极大提高了纳米粒子的水分散稳定性和模板富集能力,吸附量达到37.4 mg/g。(二)表面引发RAFT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Lyz印迹纳米粒子以上述功能化的纳米粒子为载体,溶菌酶(Lyz)为模板蛋白,温敏性单体(MEO_2MA)为主单体,在相转变温度(VPTT)以上,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Lyz-MIP纳米粒子。通过控制聚合时间可对其壳层厚度和模板识别性能进行调控。在最佳聚合反应时间为15 h时,印迹因子约为2.1。(叁)印迹纳米粒子后功能化—表面RAFT端基接枝PMEO_2MA链在不洗脱模板蛋白的前提下,利用纳米粒子表面残余的RAFT试剂接枝了PMEO_2MA。结果发现不仅降低了NIP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吸附,而且提高了Lyz-MIP纳米粒子的吸附量,印迹因子达到9.1;同时提高了选择性。另外,接枝后两种纳米粒子在1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由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可知,相比于传统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的印迹纳米粒子,其解离常数(K_d)值大幅度降低,表明了RAFT聚合可提高对模板蛋白的亲和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蓓芳[10](2018)在《结合可控自由基聚合和点击化学制备聚丙烯腈基功能聚合物刷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Cu(0)调控的可控自由基聚合(Cu(0)-CRP)和点击化学在制备功能聚合物刷上的协同优势,以CRP制备的可控聚丙烯腈(PAN)出发,利用腈基点击化学成功制备一系列功能性聚合物刷,探究其在自组装、纳米纤维、Pickering乳液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Cu(0)-CRP和PAN腈基点击化学高效制备双亲性聚(丙烯腈-g-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AN-g-PDMAEMA)功能聚合物刷。首先,以2-溴-2-甲基丙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配体,通过Cu(0)-CRP制备分子量可控的PAN和PDMAEMA。然后,在40 ~oC条件下,利用PDMAEMA卤素封端与迭氮化钠(NaN_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PDMAEMA-N_3。最后,120 ~oC的条件下,以氯化铵(NH_4Cl)为催化剂,通过PDMAEMA-N_3和PAN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成功的制备了PAN-g-PDMAEMA聚合物刷。所制备的聚合物分别通过GPC、FTIR、UV-Vis、~1H NMR和TGA进行了详细表征。此外,基于PAN作为疏水性主干、PDMAEMA作为亲水性支链的结构特征,在DMF和H_2O混合溶剂中PAN-g-PDMAEMA聚合物刷展现出良好的自组装性能,自组装成梭形、球形等系列胶束结构形貌。(2)结合Cu(0)-CRP、光延反应和PAN腈基点击化学等方法高效制备聚(丙烯腈-g-乙烯二醇)(PAN-g-PEG)聚合物刷。首先,以EBiB为引发剂,TEMED为配体,Cu(0)为催化剂,通过Cu(0)-CRP制备出分子量可控的PAN。GPC测试表明AN的聚合反应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所得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PAN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然后,在120 ~oC的条件下,以NH_4Cl为催化剂,PAN和NaN_3进行点击化学反应,成功将PAN中部分腈基转化为四氮唑基团,合成含有四氮唑基团的PAN。最后,在叁苯基膦(PPh_3)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的作用下,含有四氮唑基团的PAN和PEG进行光延反应,生成PAN-g-PEG。聚合物通过GPC、FTIR、UV-Vis、~1H NMR和TGA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的制备PAN-g-PEG型纳米纤维,SEM显示其尺寸约为95 nm左右,且表面较为光滑。(3)结合Cu(0)-CRP、光延反应和PAN腈基点击化学等方法制备了表面修饰功能性聚合物的纤维素纳米晶(CNC),以其为稳定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RAFT-Pickering乳液聚合。首先,以EBiB为引发剂,TEMED为配体,采用Cu(0)调控的CRP合成聚(丙烯腈-r-丙烯酸丁酯)(Poly(AN-r-nBA))共聚物。然后,在120 ~oC的条件下,以NH_4Cl为催化剂,Poly(AN-r-nBA)和NaN_3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聚(乙烯四氮唑-r-丙烯酸丁酯)(Poly(VT-r-nBA))功能聚合物。最后,利用光延反应将Poly(VT-r-nBA)接枝在CNC上,合成Poly(VT-r-nBA)-g-CNC复合材料。同时,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CPADB为链转移剂,CNC和Poly(VT-r-nBA)-g-CNC分别为稳定剂,实现了MMA的RAFT-Pickering乳液聚合,获得分子量均一可控的PMMA。此外,Pickering乳液的流变分析数据表明,在拉力、时间、温度以及频率等影响因素下其依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离心分离的方法将稳定剂CNC和Poly(VT-r-nBA)-g-CNC进行多次重复利用。(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5-01)

化学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会议时间:2019年9月8-13日会议地点:北京市主办方:中国化学会承办方:1、北京化工大学;2、复旦大学会议主题:离子聚合和其它活性聚合在大分子工程中的应用大会主席:张树联系人:张树电子邮箱:zhangshu@mail.buct.edu.cn电话:1381043165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章翰堂,董静,汪浩,张丽丽,徐静.利用“微课”增进高分子化学理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乳液聚合机理为例[J].山东化工.2019

[2]..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第13届国际离子聚合会议[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

[3].何阳.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及聚合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张玲,矫淞霖,张慧,迟晓平,张谦.聚合离子液体-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与尿酸[J].分析测试学报.2019

[5].杨敏,姜湃,崔咪咪,薛小松,侯彦辉.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的计算化学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8

[6].李翠林,王传娥,师海雄,杨全录,魏晓莉.“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分子化学“离子聚合”部分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李莹,薄颖,王珂.物理聚合“催生”化学聚变[N].中国石油报.2018

[8].陈丽娟,闫叶寒,陈新,徐国梅.解析《高分子化学》中经典乳液聚合[J].广州化工.2018

[9].杨雪.基于点击化学和表面引发RAFT聚合构筑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D].天津大学.2018

[10].刘蓓芳.结合可控自由基聚合和点击化学制备聚丙烯腈基功能聚合物刷及其应用[D].鲁东大学.2018

标签:;  ;  ;  

化学聚合论文-章翰堂,董静,汪浩,张丽丽,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