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应用DPSIR框架、借鉴陆域经济理论分别构建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拟退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TOPSIS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量化,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探讨沿海11省份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海域承载力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但海洋经济效益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空间分异。(2)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机制,且影响方向正负波动;海域承载力对海洋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滞后一期以后开始,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从滞后一期开始。(3)各省份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响应有所不同,整体可划分为先负后正型、先正后负型和正负波动型。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狄乾斌,吕东晖
关键词: 海域承载力,海洋经济效益,投影寻踪,脉冲响应
来源: 生态经济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的匹配机制,测度及其优化研究”(415711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集成战略研究”(17JJD790010),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分类号: P74;X145
页码: 126-133+169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605K
下载量: 257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布局关系初探[J]. 太平洋学报 2009(02)
- [2].河北省海域承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3].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海域资源承载力定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6(06)
- [4].福建省县域单元海域承载力评价研究[J]. 科技传播 2014(08)
- [5].海域承载力理论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01)
- [6].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探析[J]. 太平洋学报 2008(09)
- [7].海域承载力研究进展[J]. 海岸工程 2013(03)
- [8].海域承载力视角下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海域承载力视角下海洋渔业空间布局适应性优化研究——基于响应面法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0].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辽宁省海域承载力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2(06)
- [11].山东省养殖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协调度研究[J]. 海洋经济 2016(03)
- [12].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的匹配关系探讨——以辽宁省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4)
- [13].基于海域承载力的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评价——以山东半岛蓝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09)
- [14].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07)
- [15].环渤海地区城市化与海域承载力协调关系评价[J]. 资源与产业 2017(04)
- [16].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海域承载力耦合分析[J]. 海洋经济 2017(05)
- [17].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脉冲响应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4)
- [18].海域承载力研究综述[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09)
- [19].基于多维状态空间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山东省海域承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J]. 海洋通报 2015(06)
- [20].海域承载力视角下海洋渔业空间布局优化评价标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 [21].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的锦州湾海域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4)
- [22].河北省近海海域承载力评价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0(04)
- [23].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海洋信息 2015(01)
- [24].基于Web of Science的海域承载力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4)
- [25].我国海域承载力研究综述[J]. 资源与产业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