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高等教育整合功能,实现和谐社会理想

重构高等教育整合功能,实现和谐社会理想

重构高等教育整合功能,实现和谐社会理想

陈尤嘉潘育方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实验小学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处于“龙头”地位,是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高等教育过于强调社会性而忽略个体性,或在实际操作中忽略了人之于社会的意义尤其是弱势群体之于社会的作用,一定程度造成人与社会的失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高等教育责无旁贷,本文试图从加强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的整合、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整合、重建教育公平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091-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随后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讨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教育作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处于“龙头”地位,承担着创新知识、传承文化、培养高尖人才的重任,能否较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从科学发展观看,和谐的核心是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发展的和谐。高等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为谁培养人?培养出怎样的人?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教育的两大功能——社会化功能、选拔功能指向的就是社会。人作为万物的主宰,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完满除了指向社会还必须指向人,人与社会成了教育的悖论。如何在高等教育这个社会人才输出的瓶颈做好两者的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当务之急,在高等教育内部,要肩负起历史责任,针对出现的问题,重构个体与社会的整合功能。

一、进行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整合

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个体社会化。他在代表作《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足够的同质性’,在儿童的内心初步确立为集体生活所必须的‘相似性’,即形成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将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内化,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以适应和改造社会,并发展自身的过程。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并为政治和经济服务。自有学校出现以来,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教育表达着主流社会的价值和观念,传达着主流社会的意志和立场,从政治这一层面而言,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培育大一统的格式化的人,服从意识的培养和同质化的型塑是其鲜明的表征。

高等院校处于人才培育链的终端,不例外地通过统一化的教材、严格的规章制度、程式化的各种仪式规训,使大学生们逐步掌握服务社会的知识、技能,待人处事的行为、方式,稳定的政治态度、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大批量地生产出符合社会要求或准要求的人才,为学生将来顺利步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做充分的前期准备。但这种模式化的教育在追求同质性的同时容易忽略学生的异质性,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造成人才的千人一面或冒险创新精神的缺乏,从而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在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功能,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发学生自身潜力、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我们尤其要增强大学生的“四种能力”:①标新立异的能力。如江泽民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活力、潜力和发展可能性的民族。”大学的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重点应放在学生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这要求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多开展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推陈出新的创造力。②交流合作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称为地球村的环境里,地域疆域界限也已打破,文化、经济的跨国、多国、洲内、洲际合作日益广泛,全球一体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个体任何国家已难以闭门造车单凭一己力量在全球化的趋势前取得成功,因此高等教育应通过课程开设、事务管理、文化营造、对外交流等渠道培养学生全球性的视野、多元文化的意识、交流合作的能力。③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如果说以前的社会精英多作壁上观,那么在科技和经济双重发达的今天,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能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实战型高新人才,这也是检验人才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要认真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如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结下实践盟约等,多渠道、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④自主创业的能力。社会主义建设鼓励多种形式的参与,在当前形势上,提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它不但能缓解就业问题,还能加速学生学业成果的转化。各院校应加强创业指导,创造宽松氛围、给予制度保障,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敢闯敢拼应该也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只有将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加以整合,才能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热爱祖国,有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接班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进行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整合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推动。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很重要,高等教育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养成个人文明素养、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价值;经验事实表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越高,越有利于其劳动力市场竞争,也越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从这一意义看,接受高等教育基本等同于拿到进入收入较高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入场券。正是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迅猛发展,一定程度刺激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根据北京市居民的调查,97%以上的居民希望子女接受大专以上的教育,其中有71.6%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

高等教育需求除了个人需求,还包括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企业教育需求和国家教育需求的统一,企业教育需求是指企业由于适应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它体现在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录用,以及为在职员工提供各类培训上。国家对教育的需求是指国家鉴于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大大高于以前。而教育的规模、内容、结构又受制于适龄教育人口总量、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及其执行力度。

作为宏观架构的社会需求和作为微观世界个人需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复合转化的有机体,对扩大高等教育需求量和提高需求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个人需求的趋利性、政策的非完善性造成了个人教育需求和社会教育需求复合转化的不顺畅,尤其表现在教育供求结构和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上。如报考基础性专业、农林医专业的考生越来越少,有着较好就业前景、与市场经济联系极为紧密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高新技术型的工科类专业报考者愈来愈多,以至出现个别大专院校和院系或生源严重不足,或过于饱和的不正常现象,这将影响日后人才在社会的正常分布和社会建设对于人才的合理需求,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又将直接导致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次,在个人需求猛烈刺激下,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急剧扩张和膨胀的路子,不到十年时间,基本完成了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发展速度超过英、美、俄,以至出现人们所戏谑的局面“本科满大街、硕士一操场、博士一走廊”。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人才市场机制的不够成熟和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才的相对过剩和浪费,清华学生卖猪肉、硕士学生看门口的例子屡见不鲜。针对教育供求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失谐,高等教育应在整合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上有所作为。

1.加强入学指导

高中和高校可成立高考指导委员会,对学生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进行指导,尤其要重视增强专业成就动机的前瞻性、社会性,避免短视性和功利性,使学生的专业选择和社会需求有较高的吻合性。

2.发挥收费的杠杆作用

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联系,根据产业和技术结构确定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规格,通过不同的收费对冷热门专业的个人需求进行调整。如热门专业各方面条件好,消耗公共资源多,毕业生就业前景好,个人收益率高,可采取高学费政策;而消耗公共资源少、个人收益率低却比较重要的冷门专业,则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对关系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或属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学科,政府和高校可增加对这类专业学生的资助,在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读研和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3.让受教育者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

在政府逐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模式的选择应改变目前以助学金等无偿资助为主的模式,建立以贷学金为主的混合资助模式,尽快向国际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靠拢,通过成本分担缓解高等教育的成本过大和不均衡的现象。

4.倡导多元化的择业观,引导就业分流。

培养正确的择业观,纠正不成熟的跟风倾向是解决因供求矛盾引发的人才过剩带来的诸种问题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要通过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人才最缺乏的中西部、中小城市及中小型企业发挥所长,通过磨炼不断成长;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学生自行创业,不断拓宽就业路子,将矛盾和失谐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重建教育公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人们看作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维持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教育领域的种种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凸现:如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口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在重点大学,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家子弟的身影越来越少。而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校则聚集了较多的农村学生,教育机会分配明显转向出生优势家庭背景的孩子。

这显然有悖于教育公平关于“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涵义。在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没有将人的平等放在足够的位置,必然导致种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1.不同地域考生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这主要反映在各地高考录取分数录取率上,如同一份考卷,在外地只可以上专科,在北京却可以上重点大学。录取名额方面,北大、清华可以在北京地区以低于一些落后地区的分数招收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外地的高中毕业生。录取分数和录取率的地区差异造成经济愈发达上大学愈容易,经济愈落后上大学愈难的局面,也导致了“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不但给教育管理带来难度,也给社会秩序带来混乱。

2.对弱势群体的隐性歧视

如一些院校招生条件中对学生健康状况的限定,影响了残疾生正常的选择入学机会;一学期几千元的高额学费,使少数边远地区领取了高校入学通知书的学生没有能力上学。高等教育政策的不公平复制着弱势群体的身份和地位,使他们始终难以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阶层晋升通道的堵塞严重影响了弱势群体的感情,容易带来阶层积怨,为社会动荡埋下祸根。3.不同高校毕业生的不同社会待遇

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重点与非重点、隶属关系看,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十分明显,在师资队伍素质、教学设施设备、课程科目开设、活动实践场所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教育条件的不均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也关乎毕业生的社会待遇,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争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争省部属、争上211工程学校就不足为奇。

如何从人的发展角度,将教育的不公平降到最低、限度?需要在高等院校的内部和高等院校之间进行整合,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最后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1)政府应该把“无差别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科学地制定教育政策。统筹区域教育,实现各地区、不同类别的高校的协调发展。如调整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向困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以避免地区和学校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大城市对小城市的教育对口支援和对口协作,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努力缩短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同时大力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2)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形成“奖、助、贷、捐、补、减”多种形式并存的助学体系。继续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健全公办高校入学“绿色通道”制度,扩大国家教育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涵盖范围,建立和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

(3)改变教育受益人缺席状态,构建公平教育政策体系,在教育政策中贯彻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的原则。让各类教育利益相关者自由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除了重大教育决策实施、行政听证制度和咨询制度以外,应在各级教育决策系统特别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活动中建立教育行政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保证教师、家长、学生等能够参与教育的公共管理,并对公共教育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最终通过教育决策的集体选择,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从而在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建立起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使教育政策具有有效性、合理性、针对性、实际性和实用性。

(4)对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实行人代会报告制度。为了动员激励社会各方力量有机会参与教育的公共治理、增加教育制度的有效性,建议每年度的全国及地方人代会,在审议一府两院报告、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报告之外,增加关于教育问题的专项报告,将依法治教、教育公平问题落到实处。让高等教育普及群众、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1998.12.1:268

2陈宏军、江若尘.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分析与高等教育需求类型关系的诠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3瞿华.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产品需求分析.未来与发展,2006(8)

4段宝霞.引导教育需求调节教育供求结构矛盾.咸宁学院学报,2006(4)

5李晓玲.呼唤教育公平共建和谐社会.职教与经济研究,2006(1)

6刘建时.完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标签:;  ;  ;  

重构高等教育整合功能,实现和谐社会理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