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址干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扰,正交,多用户,可见光,波形,误码率,载波。
多址干扰论文文献综述
贾科军,张守琴[1](2019)在《多用户干扰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和码分多址(CDMA),建立了DCO-MC-CDMA系统。受系统结构限制,选用Gold码和m序列作为扩频地址码时,互相关性比正交码差,进而导致更大的多用户间干扰(MUI)。采用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正交恢复合并(ORC),推导了受加性高斯白噪声、MUI和限幅噪声影响时信噪比的表达式,并基于Matlab建立了蒙特卡罗误码率(BER)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用户数的增大,MUI会使系统BER性能变差;ORC消除了子信道增益不同导致的MUI,因而BER性能最好;Gold码的互相关性比m序列好,采用Gold码的DCO-MC-CDMA系统BER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程凯[2](2019)在《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干扰用户动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物联网也随之蓬勃兴起,众多智能物联终端设备横空出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无线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临高吞吐量、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大连接等方面的挑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5G中重要的候选标准之一,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功率域的非正交就是其中之一。在功率域非正交的实现方式中,多个信道条件差异性较大的用户共享同一时频资源块,并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功率因子以保证总功率不变,同时,接收机通过采用串行干扰删除技术提取目标信号。但是为了能够正确提取目标信号,接收机有必要获取有关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本文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的盲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已存在的最大似然盲检算法和最大对数似然盲检算法,并指出了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了降低最大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盲检性能,本文充分考虑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优化了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并提出了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同时,本文针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了检测正确率和吞吐量性能的仿真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检测正确率和吞吐量性能均优于最大对数似然算法,而且在某些场景中,其性能接近于理想情况。此外,本文还比较了最大似然算法、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和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发现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远远低于最大似然算法,并且与最大对数似然算法非常接近。其次,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Anderson-Darling检验的关于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的特征,将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到盲检领域,并提出基于Anderson-Darling检验的机器学习调制方式盲检算法(Machine Learning modulation blind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nderson-Darling test,MLAD)。MLAD算法主要由五个步骤构成,分别是聚类、特征提取、分类模型训练、模型参数选取和判决。其中,特征提取阶段使用了 Anderson-Darling检验,而特征映射过程采用了多项式映射。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大对数似然算法、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和MLAD算法的性能,得出MLAD算法的性能是叁种算法中最优的结论。因为在绝大多场景中,其性能均接近于理想情况,甚至与理想情况相同。此外,在采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时,MLAD算法的性能几乎无差别。因此,实际应用中,MLAD算法更适合采用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的机器学习算法。(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2)
王夕予,陈亚军,肖敏,许晓明[3](2019)在《5G非正交多址系统中使用全双工基站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5G非正交多址(NOMA)系统中私密信息上行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基站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分别使用二项式点过程和泊松点过程,对NOMA上行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和窃听者的空间位置分布进行刻画,建立NOMA上行传输系统模型;其次,为了使低硬件复杂度的用户设备付出较小的开销实现安全传输,全双工基站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人工噪声干扰潜在窃听者;最后,基于全双工基站干扰方案,使用随机几何理论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越近,全双工基站干扰方案对安全吞吐量的提升越明显;即使对于距基站最远的用户设备,在最优的噪声功率下,该方案仍可以使其安全吞吐量提高约41%。(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春艳,邵建华,聂帅,郭琛[4](2018)在《多址干扰对可见光室内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接收信号强度估算定位距离时发光二极管之间发生功率的迭加——多址干扰问题,对码分多址技术与叁边测量相结合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所固有的多址干扰对可见光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非同步,导致多址干扰不能完全消除从而引入定位误差。评估了walsh序列、m序列、gold序列引入的多址干扰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扩频比、发射功率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考虑接收信号的时间差情况,gold序列作为扩频码的定位效果更好,随着扩频比的增大,定位精度越来越好,当扩频比为1023时,gold序列的平均定位精度可达到0.0392m。(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沈涛[5](2018)在《空间编队WDMA-UWB通信多址干扰抑制方法研究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飞行器编队飞行时,需要搭载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的通信系统来进行内部通信和数据传输。传统通信系统难以满足通信性能要求,然而波分多址超宽带(Waveform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ltra Wideband,WDMA-UWB)通信技术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通信技术,通过将一组的相互正交的超宽带波形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来实现多址接入,WDMA-UWB通信技术具备高速率,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的优点,能完美满足空间编队飞行器协同工作时的通信需求。本文主要研究空间编队WDMA-UWB通信系统的多址干扰抑制方法及多用户检测的FPGA实现。本文研究建立了空间编队WDMA-UWB通信系统的系统模型。然后从发射机部分研究通过波形设计实现抑制多址干扰的方法。选用相关性能较好Meyer正交小波组合构造正交波形,综合考虑多用户性能和系统可实现性,确定最佳参数,得到了10用户情况下的最佳波形组合方式,初步实现了多址干扰的抑制。然后从接收机部分研究通过多用户检测进一步抑制多址干扰。首先研究分析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利用码元重构结果的高斯分布特性,通过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方法,实现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相比于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误码率性能更强,用户容量更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远近效应的能力。最后对在FPGA上实现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串口的FPGA/Matlab联合调试方法,综合设计各个模块,搭建了FPGA硬件实现平台,测试基于FPGA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实测性能。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算法复杂度更低,具有较快的性能和实时性,系统可实现性更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韦欣荣,徐军,王万斌,张宏杰[6](2018)在《一种多星测控下行多址干扰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箭多星发射过程中的多星测控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星星地测控链路的下行码分多址干扰分析方法,构建了星箭联合体电磁仿真简化模型,并采用电磁仿真预测与多星干扰强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受干扰信号的干信比上限,检验系统的兼容性。以构型为串联结构形式一箭双星发射的某中高度轨道双星为例,根据其主动段双星所处的构型布局和使用时机的复杂约束,分析评估单站同时接收双星下行码分多址扩频测控信号的多址干扰强度,并进行了双星主动段的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多址干扰强度,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求。电磁仿真预测与多星干扰强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检验星地系统参数的兼容性,以及星箭飞行控制过程中地面站的使用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可为类似的多目标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王金鹏,曹帆,贺晓阳,邹念育[7](2018)在《基于多址干扰和蜂窝间互扰分布的多载波系统联合接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无线蜂窝系统中下行链路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和空间分集的多载波系统中下行链路的联合接收方法。由干扰的类高斯特性,给出了多址干扰、蜂窝间互扰、信干燥比和误码率的详细数学表达,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仿真结果一致,从而为研究多载波系统下行链路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赵宏杰,李常青,钟育民,谌明[8](2017)在《基于多用户检测的扩频测控多址干扰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天器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当前的扩频测控系统亟需具备支持多目标同时测控的能力。然而,由于码分多址的原生缺陷,多址干扰(MAI)将严重限制多目标测控系统的误码性能。针对多目标测控时多址干扰对扩频测控系统的影响,从多用户检测的角度研究测控链路多址干扰抑制技术。通过仿真与分析,比较了多种线性与非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干扰抑制性能与工程可实现性,提出适合工程应用的快速并行干扰消除多址干扰抑制方案,为我国天地一体化多目标测控系统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7年06期)
李清伟,郭黎利[9](2017)在《DS-CDMA系统多波形优化的多址干扰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步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多址干扰引起误码率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DS-CDMA系统多波形优化的多址干扰抑制方法。首先,从常规波形中选取所有q(q≥3)种波形组合,通过q种波形能量谱的平均分别计算每种组合的等效波形能量谱;然后,引入能量谱平坦度量化计算每种组合的等效波形能量谱平坦度;最后,优化选取平坦度大的波形组合,并循环使用这些优化波形组合与扩频序列进行扩频信号的构造,同时,CDMA用户在发射端使用构造的扩频信号扩频并在接收端使用同样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仿真结果表明:与双波形方法相比,多波形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用户间的多址干扰,使多址干扰下的CDMA用户误码率性能提升2dB。(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王彦生[10](2017)在《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干扰消除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利用LED光源进行信息传输的新兴无线通信方式。其具有速率高、无电磁辐射、成本低、频谱丰富、保密性好等特点。多用户VLC系统通常使用单极性码作为地址码,存在严重的多址干扰,限制了系统容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室内多用户LED VLC的多址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具体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了多址干扰的成因以及不同地址码对LED室内VLC多址干扰的影响。分析了LED光源布局对多址干扰的影响及VLC系统误码率的室内分布情况。提出了光源布局的优化方法,并对优化后光源布局的光照度、接收光功率及误码率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2.建立了 OFDM-OCDMA系统模型,分析了静态信道环境下,解相关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对多址干扰的抑制效果,验证了线性检测器抑制室内VLC系统多址干扰的可行性。3.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遗忘因子的RLS盲多用户检测算法,推导了自适应遗忘因子的表达形式,仿真分析了该算法对室内VLC系统抑制多址干扰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光源布局能有效地改善多址干扰及误码率的不均匀分布,提高通信质量;线性多用户检测可有效抑制一般室内多用户VLC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改进型的变遗忘因子的RLS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的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多址干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物联网也随之蓬勃兴起,众多智能物联终端设备横空出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无线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临高吞吐量、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大连接等方面的挑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5G中重要的候选标准之一,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功率域的非正交就是其中之一。在功率域非正交的实现方式中,多个信道条件差异性较大的用户共享同一时频资源块,并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功率因子以保证总功率不变,同时,接收机通过采用串行干扰删除技术提取目标信号。但是为了能够正确提取目标信号,接收机有必要获取有关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本文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的盲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已存在的最大似然盲检算法和最大对数似然盲检算法,并指出了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了降低最大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盲检性能,本文充分考虑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优化了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并提出了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同时,本文针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了检测正确率和吞吐量性能的仿真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检测正确率和吞吐量性能均优于最大对数似然算法,而且在某些场景中,其性能接近于理想情况。此外,本文还比较了最大似然算法、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和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发现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远远低于最大似然算法,并且与最大对数似然算法非常接近。其次,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Anderson-Darling检验的关于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的特征,将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到盲检领域,并提出基于Anderson-Darling检验的机器学习调制方式盲检算法(Machine Learning modulation blind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nderson-Darling test,MLAD)。MLAD算法主要由五个步骤构成,分别是聚类、特征提取、分类模型训练、模型参数选取和判决。其中,特征提取阶段使用了 Anderson-Darling检验,而特征映射过程采用了多项式映射。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大对数似然算法、K-最大对数似然算法和MLAD算法的性能,得出MLAD算法的性能是叁种算法中最优的结论。因为在绝大多场景中,其性能均接近于理想情况,甚至与理想情况相同。此外,在采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时,MLAD算法的性能几乎无差别。因此,实际应用中,MLAD算法更适合采用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的机器学习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址干扰论文参考文献
[1].贾科军,张守琴.多用户干扰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2].程凯.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干扰用户动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王夕予,陈亚军,肖敏,许晓明.5G非正交多址系统中使用全双工基站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案[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张春艳,邵建华,聂帅,郭琛.多址干扰对可见光室内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J].激光杂志.2018
[5].沈涛.空间编队WDMA-UWB通信多址干扰抑制方法研究及FPGA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韦欣荣,徐军,王万斌,张宏杰.一种多星测控下行多址干扰分析方法[J].航天器工程.2018
[7].王金鹏,曹帆,贺晓阳,邹念育.基于多址干扰和蜂窝间互扰分布的多载波系统联合接收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8].赵宏杰,李常青,钟育民,谌明.基于多用户检测的扩频测控多址干扰抑制方法[J].遥测遥控.2017
[9].李清伟,郭黎利.DS-CDMA系统多波形优化的多址干扰抑制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
[10].王彦生.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干扰消除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