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引人误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虚假,引人,误解,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
引人误解论文文献综述
章凯业[1](2016)在《虚假广告中的“引人误解”要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假广告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如何认定虚假广告,是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认定虚假广告的关键在于引人误解的判断。引人误解的判断应该主要从虚假广告的受众、广告受众对虚假广告内涵的理解以及误导的程度叁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适当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以及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薇[2](2016)在《论网购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营者为谋取市场竞争中利益的最大化,与原有的传统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的方式更加大众化。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竞争方式应运而生,然而以不正当竞争方式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便是典型的一种不正当竞争方式。(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6期)
祝建军[3](2016)在《如何认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案号:(2014)深福法知民初字第1337号(2015)深中法知民终字第609号【裁判要旨】经营者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时,将竞争对手完成的智力成果宣传为自己完成的智力成果,以此捏造虚假事实来抬高自己,以达到引起相关公(本文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期刊2016-06-01)
邱丽婷[4](2016)在《引人误解广告语的法律语言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虚假广告有不真实虚假广告与引人误解虚假广告之分。司法实践中,不真实虚假广告的判决一般争议不多,而引人误解虚假广告的审判却常出现判决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是由立法上确定性指引的缺失及法官对涉案广告语理解分析的主观性强共同所致。引人误解广告语的认定既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也是一个法学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律语言学角度去探析如何认定涉案广告语是否构成引人误解广告语,为此类案件的司法审判提供一种审理思路,以提高此类案件审判的确定性和可接受性。本论文除去引言和结论,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引人误解广告语及其认定的前人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本文从法学界及语言学界两个领域进行分析和归纳,认为法学界的相关研究并未针对涉案广告语进行深入研究,一般都是归结到对抽象认定标准的讨论;而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又较少触及法律规范这一领域。故此类案件在法律语言学视野下还有较大研究必要与研究空间。第二部分对引人误解广告语纠纷案件的现状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对此类案件的相关立法的考察和司法审判现状及其原因的考察,认为立法上对引人误解具体判断标准的缺失及司法判决对涉案广告语的理解分析主观性强,共同导致引人误解广告语纠纷案件判决的不一致。第叁部分对引人误解广告语认定进行法律语言学视野的分析。首先,广告语引人误解的前提是广告语引起了不同理解,故对司法实践中涉案广告语引起不同理解的语言类型进行总结与分析;其次,引起不同理解的广告语是否构成法律上的引人误解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明晰此类案件的法理基础;最后综合之前的分析,从法律语言学视角下对引人误解广告语的认定进行总体及例外的分析与说明。第四部分对引人误解广告语纠纷案件的相关立法及司法提出建议。立法方面,避免循环定义,及时更新规范特殊词语的使用;司法方面,加强对涉案广告语的分析,明晰法律规定的立法原意,灵活地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综合两者对涉案广告语是否引人误解进行认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期刊2016-03-01)
董洁清,程宝库[5](2016)在《“内容引人误解虚假广告”的分类与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生效施行,新《广告法》致力于"着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虚假违法广告治理问题,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惩治力度",通过"总括+列举"的形式对虚假广告进行了界定,具有一定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新《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虚假广告包含两种类型:内容虚假的广告和内容引人误解的广告。其中,内容虚假的广告关注的是广告内容的真实性,界定的标准比较清晰;而引人误解的广告,其界定标准必然偏于主观,仅根据第二十八条第一至五款的情形似不能简单做出客观完整的判断。本文拟在对新《广告法》条文进行体系化整合的基础上,将内容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进行分类、解析,以期有效规制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虚假广告。(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杨海[6](2015)在《工商定性:属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案情简介 2015年4月3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工商局接到山东某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称甲公司)的举报,称济南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称乙公司)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发布客流对比信息,涉嫌以不正当的手段诋毁竞争对手。该局于当日立案调查。 今年3月2(本文来源于《中国工商报》期刊2015-07-15)
宋文,石东辉[7](2014)在《“引人误解的宣传”辨析——对一起在产品外包装标注“诚信3·15”案件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案情】今年3月17日,吉林省磐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检查中发现吉林市某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销售的某品牌化肥包装袋正面醒目位置上以大号字体标注了"全球高端肥料营养专家"及"高质诚信3·15"字样,对其化肥进行促销宣传。经查,该化肥是吉林市某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从长春市某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购进的,产品包装袋的外观样式和用语是由当事人(本文来源于《工商行政管理》期刊2014年15期)
范静波[8](2014)在《虚假宣传行为认定中“引人误解”的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 宣传内容产生了足以引人误解的可能是构成虚假宣传行为的前提,在引人误解的判断上,对宣传内容的含义应从整体上给受众所形成的印象来解读,并结合相关公众的知识、经验及一般注意力来判断是否产生了引人误解的可能。经营者在陈述真实事实时使用贬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期刊2014-06-25)
何瑶[9](2014)在《论我国“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判断标准之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经济下的良性竞争有益于经济发展,而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不能避免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此时需要法律来对其进行规制。本文选取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的判断标准。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概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等基础问题,为研究和探讨“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之判断标准作理论准备;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判断标准理论与实践成果,分析我国关于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判断标准的立法与司法现状,提出问题、找出不足;第四部分明确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构成要件,从行为的主体、主观方面、对象、客观行为四个方面来判定其是否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最后提出了判断标准中应当包含的核心标准,包括数量标准、整体观察及比较主要部分标准、情景标准、解释标准,为我国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判断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个人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期刊2014-05-27)
周振超[10](2013)在《搭便车式网页设计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企业为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其官方网站上将同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和本企业没有劳务关系的专家与本企业自有专家团队一同介绍,容易使人产生模糊判断,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案号一审:(2011)渝中知民初字第3号【案情】原告:北京中德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公司)。法定代表人:徐铭艺(曾用名徐霞)。被告: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重庆四院)。中德公司是北京一家专业医疗美容机构,其法定代表人为徐霞,徐霞在毛发移植技术领域取得(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3年12期)
引人误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营者为谋取市场竞争中利益的最大化,与原有的传统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的方式更加大众化。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竞争方式应运而生,然而以不正当竞争方式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便是典型的一种不正当竞争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引人误解论文参考文献
[1].章凯业.虚假广告中的“引人误解”要件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王薇.论网购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J].法制博览.2016
[3].祝建军.如何认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
[4].邱丽婷.引人误解广告语的法律语言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6
[5].董洁清,程宝库.“内容引人误解虚假广告”的分类与解析[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6
[6].杨海.工商定性:属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N].中国工商报.2015
[7].宋文,石东辉.“引人误解的宣传”辨析——对一起在产品外包装标注“诚信3·15”案件的评析[J].工商行政管理.2014
[8].范静波.虚假宣传行为认定中“引人误解”的判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
[9].何瑶.论我国“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判断标准之完善[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
[10].周振超.搭便车式网页设计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J].人民司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