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吸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收器,等效电路,材料,频率,制冷机,表面,频带。
波吸收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霖[1](2018)在《超宽带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主要的探测方式,雷达探测技术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一环。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雷达隐身技术也应运而生。雷达波吸收材料作为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的主要方式,在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与此同时,随着消费类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频谱在军、民通讯领域被使用,这导致了电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出现。而雷达波吸收材料可以将入射的电磁能转化为热能,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电磁干扰问题。电路模拟吸收器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雷达波吸收材料,是研究的重点。其具有宽带吸收、设计灵活的特点。此外,一般的带通频率选择表面在通带外存在强烈的反射,强反射会导致雷达散射截面的增大。Rasorber因为同时具有传输和吸收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通带外的强反射。因此,对电路模拟吸收器和rasorber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传输线等效电路法为基础,利用集总器件加载的方式,实现了超宽带电路模拟吸收器的设计。同时,设计了一款具有两个传输窗口的rasorber结构和一款传输频率可调的rasorber结构。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双层的超宽带电路模拟吸收器。多谐振可以展宽电路模拟吸收器的吸收带宽,本文分析了包含双层阻性层的电路模拟吸收器的谐振表现,并分析了吸收器的谐振条件。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的方式,得到实现多谐振,超宽带吸收器的等效电参数。再结合物理尺寸与等效电参数之间的等效关系,完成物理结构的设计。所设计的吸收器,其阻性层是一款基于理想集总电阻器加载的方形环结构,反射率小于-10dB的相对带宽为157.4%,反射系数幅度频率响应曲线在工作频段内体现了四个谐振,厚度仅为工作频段内最大波长的0.098倍。经过谐振分析,吸收器在吸收频段内具有五谐振,但其中一个谐振因输入电导的不匹配而无法在反射系数幅度频率响应曲线上体现。利用加载介质匹配层的方式改善吸收器的输入电导,从而在反射系数振幅频率响应曲线上体现了五谐振,反射系数小于-10dB的相对带宽达到165.5%,厚度也控制在了工作频段内最大波长的0.117倍。其次,分析了集总电阻器在高频环境下产生的寄生效应,证明了寄生电容和电感的产生使得电阻器在高频下是无法表现为纯电阻。并在考虑实际集总电阻器的寄生效应的前提下,设计了一款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超宽带吸收器。对比了加载实际集总电阻器和理想电阻器时吸收器的反射系数,说明了实际集总电阻器在高频下的寄生参数会对吸收器的性能产生影响。设计一款考虑实际集总电阻器寄生效应的吸收器,实验测试表明吸收器的工作相对带宽可以达到159.1%,且厚度仅为工作频段内最大波长的0.096倍。对其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所设计的吸收器物理厚度非常接近理论厚度。在吸收带宽和厚度上表现良好。最后,基于集总电阻器加载的阻性层,设计了两款分别具有双通带和通带可调的rasorber频率选择吸收/传输结构。对rasorber的设计思路和概念做了阐述,利用该设计思路作为rasorber的主要设计思想。然后提出了具有双传输通带的rasorber,和传输频率可调的rasorber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全波模型。阻性层均采用了集总电容、电感和电阻加载的方形环作为基本单元结构。双通带rasorber在4.24GHz和7.87GHz实现了传输功能,两个传输频率的插入损耗分别为0.032dB和0.105dB。同时在2.62GHz-12.03GHz之间的反射系数均小于-10dB。然后设计了通带可调的rasorber结构。利用可调的变容器件实现了传输通带可调的频率选择表面,并将其作为无耗传输层。最终的结果显示传输通带的可调范围为4.4GHz-6.5GHz,并且在传输频率的插入损耗较低。将3.2GHz-9.9GHz之间的反射系数控制在小于-10dB。(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鑫[2](2018)在《多带太赫兹波吸收器设计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材料吸收器是一类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达到完美吸收的人工复合材料,基于超材料吸收器在太赫兹波段技术领域有很多潜在的应用。本文从太赫兹波段多带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了两种双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分别为双工型结构和正方对称结构,分别从电场分布和表面电流分布解释了吸收器的吸收原理,阐述了结构内各结构尺寸与吸收率及吸收频率的关系,分析了结构在TE和TM模式下的吸收特性,得出双工型结构为极化敏感结构,正方对称结构为极化不敏感结构。在此基础上合并两种双带超材料吸收器设计了一款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建模仿真并制备了样品,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测试得出了该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的电磁响应特性,以该结构单元为基本的吸收体分别在0.59 THz、1.29 THz、1.56 THz处产生叁个明显的吸收峰,对应的吸收率分别为83.19%、99.19%、99.96%。随后改变入射模式和入射角度分析了该结构的极化敏感性和角度稳定性,对于TE波,该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入射角稳定性,但是对于TM波,该结构在入射角增大时产生了一个附加峰,本文从磁谐振和干涉理论两方面对该附加峰进行了探讨,文中还对结构的电场分布和表面电流分布和能量损耗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结构吸波器的吸收原理,此外分别从介质的损耗和金属的损耗两方面对该吸波器结构进行了损耗研究,分析了结构内各尺寸对吸收率及吸收频率的影响,优化了各个参数,最终得到由吸收效果最完美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构成的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郑闽锋,吴敏强,刘峰,刘曦,李学来[3](2017)在《激波吸收器结构对消波效果及压力波制冷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台单管式压力波制冷机,通过实验研究了激波吸收器结构对消波效果及压力波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安装激波吸收器后,制冷效率明显大幅提升,当射流激励频率f=25~125Hz时,L/d=137.5振荡管的制冷效率η提高了将近20%,L/d=507时η提高的幅度比L/d=137.5时小;增大吸收器的长度L_a其消波效果没有明显增强,但会减小峰值激励频率,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激波吸收器的管长不宜超过300mm;增大激波吸收器内径d_a则最大制冷效率提高了1.5%,但会增大吸收器的体积,所得结果对压力波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制冷》期刊2017年04期)
陈建霖,尚玉平,陈凯亚,徐晓敏,王一帆[4](2017)在《多谐振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阻性频率选择表面组成的超宽带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该吸收器由周期排列的导电方环阵列和介质基板构成,其中空气作为介质隔层,并且在方形环上加载集总电阻。通过合适地设计等效电路与物理结构参数,实现了具有四个谐振的吸收器设计。全波仿真结果显示,反射系数幅度小于-10 d B的相对带宽达到157.4%,吸收器的厚度仅为频带内最大波长的0.1倍。(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李宗哲[5](2016)在《基于超材料的可调谐太赫兹波吸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8年W.J.Padilla提出超材料吸收器,在最近几年内,各式各样超材料吸收器层出不穷,超材料吸收器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此外,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关住,如压缩感知成像、频率选择性热发射器、探测器以及传感器等。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超材料吸收器的理论模型,然后研究了几种新型的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两种基于石墨烯的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在近红外波段,利用石墨烯的介电常数在140THz-240THz频段内随着费米能级变化的突变性,结合超材料椭圆阵列实现了两个吸收峰的中心吸收频率的调谐,并利用阻抗匹配理论解释了调谐的物理本质;在太赫兹波段,通过设计石墨烯圆盘阵列提出一种新型的幅值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并利用石墨烯在太赫兹波段这种特殊性质成功实现了高达137%的调制深度。(2)对传统的方形环上存在的一种新的共振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该共振模式和原有的共振模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带超材料吸收器。同时,利用钛酸锶的介电常数在0.1-0.5T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色散小、切向损耗低以及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减小的特点,用钛酸锶替换了常用的中间介质层材料,提出了一种温控的频率可调谐的双带吸收器,并用等效介质理论对吸收频率的调谐做出了很好的解释。(3)对于传统的多个方形环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分析了金属材料为完美电导体和金属材料为铝的情况下,每个单独的方形环吸收器的共振特性以及组合而成的同心叁环的共振特性。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硅的吸收可开关的超材料吸收器,该吸收器可以通过改变内嵌在两个金属方形环之间的硅的电导率来实现两个金属环之间的动态耦合,从而控制两个吸收峰的开关以及实现从两个吸收峰到一个吸收峰的切换,在两环结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叁环结构,并顺利实现了叁个吸收峰的开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嘉斌,李九生[6](2014)在《基于二氧化钒的温控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设计了一种温控太赫兹波吸收器。通过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来改变二氧化钒的电导率,从而实现二氧化钒从半导体态向金属态的转变。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0℃时,吸收器具有叁个吸收峰,峰值频率分别为0.643,0.833和1.027 THz;当温度为67℃时,吸收器具有两个吸收峰,峰值频率分别为0.643THz和0.884 THz。各个峰值频率处均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实现了良好吸收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4年08期)
吴敬芳,李九生[7](2013)在《十字架金属微结构的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十字架金属微结构的太赫兹波吸收器,其结构是将金属十字架置于硅基体之上,基体的背面再覆盖一层金属,以此为单元结构经周期排列组成.针对该太赫兹波吸收器提出了一种等效电路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和加工测试证实了该吸收器的中心吸收频率位于0.571THz,吸收率为99.6%,反射率为0.38%,透过率为0,吸收带宽为29GHz.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方法是简单有效的,从而为今后太赫兹波器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程伟,李九生[8](2013)在《一种光可调太赫兹波吸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中心吸收频率可调的太赫兹波吸收器。在开口谐振环外侧的两个开口处填充光电半导体硅材料,通过外加光照强度可以控制半导体硅的电导率,从而实现对吸收器中心吸收频率点的灵活调节。计算结果表明,该吸收器不但可以实现中心吸收频率点大范围的调节(从0.750 THz到1.309 THz,调谐范围高达0.559 THz),而且可以实现小范围的微调(从1.312 THz到1.320 THz,调谐范围为8 GHz)。(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3年07期)
程伟,李九生,胡建荣[9](2013)在《基于磁性介质棒的可调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中心吸收频率可调的太赫兹波吸收器。在开口谐振环两侧引入磁性介质棒(钇铁石榴石),在改变外加磁场的条件下,通过影响开口谐振环周围环境的有效磁导率来控制中心吸收频率的大小。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磁感应强度从0 T变化到18 T时,该吸收器的中心吸收频率变化范围高达4 GHz(0.532~0.536 THz),而且吸收率均超过99%。(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3年05期)
程伟,李九生,孙超[10](2013)在《微带方形开口环的高效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带方形开口环结构的太赫兹波吸收器,它由顶层方形开口环、中间电介质层基体和底层金属板组成.提出一种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该模型完成了对太赫兹波吸收器的设计、加工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吸收器在0.575THz处吸收率高达0.993.通过对器件的物理尺寸及材料参数的灵活调节,经优化设计即可实现对不同频率入射电磁波的高吸收.该吸收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吸收率高等优点,有望在频谱成像、热辐射探测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波吸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材料吸收器是一类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达到完美吸收的人工复合材料,基于超材料吸收器在太赫兹波段技术领域有很多潜在的应用。本文从太赫兹波段多带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设计了两种双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分别为双工型结构和正方对称结构,分别从电场分布和表面电流分布解释了吸收器的吸收原理,阐述了结构内各结构尺寸与吸收率及吸收频率的关系,分析了结构在TE和TM模式下的吸收特性,得出双工型结构为极化敏感结构,正方对称结构为极化不敏感结构。在此基础上合并两种双带超材料吸收器设计了一款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建模仿真并制备了样品,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测试得出了该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的电磁响应特性,以该结构单元为基本的吸收体分别在0.59 THz、1.29 THz、1.56 THz处产生叁个明显的吸收峰,对应的吸收率分别为83.19%、99.19%、99.96%。随后改变入射模式和入射角度分析了该结构的极化敏感性和角度稳定性,对于TE波,该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入射角稳定性,但是对于TM波,该结构在入射角增大时产生了一个附加峰,本文从磁谐振和干涉理论两方面对该附加峰进行了探讨,文中还对结构的电场分布和表面电流分布和能量损耗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结构吸波器的吸收原理,此外分别从介质的损耗和金属的损耗两方面对该吸波器结构进行了损耗研究,分析了结构内各尺寸对吸收率及吸收频率的影响,优化了各个参数,最终得到由吸收效果最完美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构成的叁带超材料吸收器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吸收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霖.超宽带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刘鑫.多带太赫兹波吸收器设计与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3].郑闽锋,吴敏强,刘峰,刘曦,李学来.激波吸收器结构对消波效果及压力波制冷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制冷.2017
[4].陈建霖,尚玉平,陈凯亚,徐晓敏,王一帆.多谐振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设计[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5].李宗哲.基于超材料的可调谐太赫兹波吸收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李嘉斌,李九生.基于二氧化钒的温控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
[7].吴敬芳,李九生.十字架金属微结构的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
[8].程伟,李九生.一种光可调太赫兹波吸收器的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
[9].程伟,李九生,胡建荣.基于磁性介质棒的可调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
[10].程伟,李九生,孙超.微带方形开口环的高效太赫兹波吸收器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