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选举的几个疑问(论文文献综述)
曹春荣[1](2021)在《中国共产党对苏区群众的民主训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民主制度、民主政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部分群众的民主意识、政权意识薄弱,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以及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刚刚实行的现实情况,必须对群众进行民主启蒙与训练,以期把好事做实。围绕激发群众的民主意识,培养群众的民主能力,强固群众的民主信念等任务,中国共产党从宣传鼓动、选举运动、市乡代表会议、让群众参加并监督政府工作等方面着手,对苏区群众进行民主训练,取得显着成绩。党对苏区群众的民主训练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不同时期根据地以至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且雄辩地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主制度、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民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坚定不移的。
郭婷婷[2](2021)在《《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其历史进程就是该学科问题意识的体现。中央苏区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之前的预备期占据重要地位,而党报党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很重要的文本载体。因此,《红色中华》作为中央苏区时期重要的纸质传播媒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特的贡献。《红色中华》发行前,一些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早期共产党人所倡导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真正价值,认识到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保持应有的活力,发现盲目照抄共产国际及苏联的经验,只会使得中国革命陷入更大的危机。由此根据中国国情,拉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这为《红色中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之建立起中华苏维埃政权,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探索中国革命之路和政权建设之路。但是鉴于当时党内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不足,常常限于左“右”错误路线的泥沼,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反复,在反复中又得出正反两方面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色中华》不负时代的使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译介、对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介绍及无产阶级革命纪念活动的报道,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进行宣传,又通过对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对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进行宣传和报道。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家学说和群众观的中国化,初步形成了新闻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新闻批评的理念、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的国体、政体和选举制度,初步形成正确的党政关系;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和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真正地体现出实践性、群众性、战斗性和曲折性这四个鲜明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望历史总结经验,这就要求新时代党报必须坚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从实践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坚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错误和论争,坚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渠道,使得党报带着最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夏雪[3](2021)在《乡苏“村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局部执政地位后即致力于构建民主选举制度。1933年底在全苏区构建起以乡苏"村选"为形式的乡村民主选举制度,其短期制度绩效较明显,重建了乡苏政权、健全了乡苏维埃的组织与工作,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充分显示了苏维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以及党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能力,也启示我们:要想使农村基层民主走向善治,将当前的中国国家制度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多样的宣传方式、新潮的宣传内容进行广泛的选举宣传工作,以提高选民的参与度;此外,亦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选举方法,坚持制度创新。
朱凡娇[4](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研究 ——以《红色中华》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研究,对于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长期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乎群众对党的信任程度和拥护程度,关乎党的合法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自身形象塑造问题。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局部执政党,争取群众对中共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强大的政治宣传在中央苏区民众心中成功塑造了良好的革命形象、民主形象、廉洁形象和先进形象。《红色中华》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配合党和中央苏区政府的各项工作,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之一,对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起到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承担着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中共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红色中华》加强形象塑造的历史实践为当今中共形象塑造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红色中华》的分析,立足政党形象塑造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进行研究,以期从侧面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提供镜鉴。本文的篇章结构布局为:第一部分是对政党形象塑造理论的概述以及总结并阐述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形象塑造的历史传统,第二部分是对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形象塑造的原因和背景的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史料实证分析,总结《红色中华》中实现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四个路径,第四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通过《红色中华》加强自身形象塑造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及总结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形象的经验和启示。
钟巧[5](2019)在《论喀提林阴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提林阴谋一般是对发生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即公元前66-62年)一连串政治事件的统称,其中以公元前63年喀提林计划谋杀执政官的事件为主。当时,罗马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所造成的60年代的动荡气氛,与这些事件息息相关。自公元前146年迦太基灭亡,罗马奠定地中海霸权后。在罗马内部有许多不可控的暴力因素,最主要的是农民的持续贫困和特权阶层内部的斗争。庞培离开罗马的公元前60年代,任何一点动荡都有可能酿成灾难。喀提林在众多势力的推动下走上了毁灭罗马的道路。然而,在毁灭罗马的计划萌发之初,执政官西塞罗就将阴谋公开揭露,在罗马城中的阴谋者被捕并处以死刑。喀提林和他的军队被剿灭,喀提林阴谋以失败告终。喀提林是时代的牺牲品,他的身上折射了共和国末期罗马上层阶级的生活,即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己牟利,并认为没有长久的盟友而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一场不得志者策划的失败政变,在罗马历史虽是个昙花一现的插曲,但因牵涉其时的各个主要人物并加速共和国的衰亡而变得意义深远。喀提林阴谋中所涉及的人员涵括了罗马社会的各个阶层,涉及面之广可看出所有人都期待在乱局中获得成功,而元老院已无力控制罗马。罗马共和国的根基已经动摇,大厦将倾已成定局。
周成莉[6](2018)在《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文中指出苏区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苏维埃政制是我党开展局部执政的首次尝试,为我党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历经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由盛转衰,见证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转折,总结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经验,但会后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实现革命战略的转变。本文聚焦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追溯根源,梳理过程,延伸发展,以基本历史史实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维研究方法,以历史个案为研究视角揭示中国革命选择苏维埃道路的历史根源和实现苏维埃道路转化的历史过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根源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苏联苏维埃模式,同时和国内环境息息相关。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南,成为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原点;苏维埃俄国模式是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成为中国苏维埃运动和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原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便对苏维埃制度表示认同。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苏维埃道路是当时唯一选择,于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开始宣传苏维埃,成立城市苏维埃,并于193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局部执政。到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文化上进行了革命意识的教育,军事上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在苏区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国民党在前四次“围剿”失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革命根据地的认识,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战略发起了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第五次“围剿”的准备。中央苏维埃准备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专门统筹机构,宣传是筹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宣传部和教育部承担着重要的宣传职责。查田查阶级运动、检举肃反运动、选举运动是社会结构重组的重要手段,三者层层递进,查田查阶级和检举肃反运动为选举运动清除了障碍,选举运动巩固了查田查阶级和检举肃反运动的结果。为保障选举运动的参与度,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以从小从基层为思路。但归根结底都以战争动员为根本任务。代表选举是确保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核心环节,法律视角下的苏维埃选举制度较为规范。在将选举制度进行实践中,以乡苏为选举的重心,成立选举委员会、划分选区、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开展工作报告、召开选举大会、投票选举、代表提出提案基本遵从选举制度,长冈乡和才溪乡在选举运动中起着模范作用,红军选举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区-县-省-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以间接选举为原则,通过选举产生了776名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过程改造了苏维埃政权,为妇女参政提供了重要渠道。1934年1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形成四面围合之势,中国工农红军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战事失利,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月22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如期开幕,大会以“一切牺牲给予革命”为基本方针,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及各部代表分别向大会作了5个工作报告和1个紧急动员报告,通过了5项最高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形成新一届最高权力中心。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初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建设经验,进一步奠定了新中国的雏形,但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刻上了“左”的烙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以一切服从战争为原则,以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为根本任务,以军事决议案的执行为中心,形成军事、经济、政治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各项决议案的执行。开展了扩红、优红工作以保障战争人力供给;以粮食突击为战斗任务,同时开展财政资金、军用物资的突击为战争提供财政、物力保障;通过继续开展查田查阶级、肃反检举运动以保障军事和经济突击。然而,各项决议案执行出现了偏差,优红扩红不到位,物资、财力动员不济,强化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政权的政治优势,军事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得不面临转移。随着战略转移和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逐渐采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代了工农民主联盟,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完成向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历程,实现了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化。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次实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探索。在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担负着动员革命的职责。中国革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中国“特色”道路;中国革命实则为农民革命,只有保障其民主权利,保证其民生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的政治优势;革命的失败并不等于革命终结,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国情的演变,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而中国共产党也实现了由局部执政党——革命党——执政党的转换和成长。
牛翠萍[7](201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仍然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需要从历史中借鉴探索民主政治的经验。今天的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革命的烙印,都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起点,是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的典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并规定了暂代行人大的职能。因此,对这次会议召开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大历史视角对会议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中国时局的变化为行文背景,围绕“为什么要召开”、“谁召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共与各方民主人士协商建国中的求同存异过程。从会议的全过程看,“既透视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殊轨迹,又昭示着中国协商民主的旺盛生命力。”本文的结构设计,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来阐述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分为6章。第一章,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重点考察了政治协商思想来源,追溯到孙中山党派团体制思想,演变为中国党派政治协商思想。梳理了党派团体制思想在实践上发展为新形式的过程。抗战胜利后各方力量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围绕国民大会、建国纲领、军队整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政治协商。虽然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决议,但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和原则却保留了下来。第二章,“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首先分析了中共发布“五一”号召的背景,即国共双方军事、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中共的情况下召开的。中间党派对“五一”号召的反应绝大多数是热烈的,但有少数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中间党派对新政协的分歧,认为“五一”号召的核心主张并非中共所独有,由中共召集还是三党联合召集?尽管存在着分歧,但基本一致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共发动和领导下,开展了以香港为中心的新政协运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序幕。第三章,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的全面发动。首先对毛泽东对民主人士的8月复电及复电迟缓原因展开分析,指出新政协进入了“正式决定和实行时期”。其次,分析中共政治上准备新政协,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军事上发动战略决战以配合政治上的筹备。再次,为推进新政协运动,中共克服困难把大量民主人士运送到解放区与中共商讨建国大计,统一思想。最后,重点阐述中共与民主人士围绕新政协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及建国程序等基本问题展开协商,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精神、求同存异原则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第四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进行,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迅速恶化,国民党发动了“和平运动”,美苏支持国共和谈,一部分中间派发生动摇,支持李宗仁的和谈活动。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中间党派纷纷回应,并公开明确承认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领导,全力投入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中,开始了和中共的全面协商建国。第五章,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国民党内外交困下,李宗仁试探“和平”,国共开启北平谈判,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谈判失败。中共与民主党派加快了协商建国步伐,新政协筹备会召开,各地各界以各种形式祝贺政协筹备会的召开。新政协筹备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新政协代表的产生问题。积极推动全国各界人民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第六章,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新政协会议尤为集中体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精神的理解。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选、奠基新中国三个历史性文件及其他重大事宜,尤其就“人民政协是否长期存在”、“要不要提社会主义”、“要不要联苏”等问题求同存异,是中共和各方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产物,是政治协商精神的彰显。第三部分,结论。纵观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互尊重、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是协商建国的必要条件;各界社会团体的建立是多党合作的必要补充。
高北辰[8](2018)在《《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本文以《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时代背景;其次梳理《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别论述《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特点、作用及其局限性。《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具体体现了《红色中华》的办报宗旨,且通俗易懂;内容非常广泛,形式丰富多彩,并与中央苏区开展的各项群众运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其作用不仅促进了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支援了革命战争发展,而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了党和苏维埃执政基础;同时移风易俗,促进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尽管《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还存在有所忽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常识普及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也都有需完善的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也是不容忽视和应彪炳史册的。
彭涛[9](2016)在《《党的工作》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陕北主办用以指导党的实际工作的一份政治性刊物。该刊于1936年6月10日创刊,自1937年7月25日出版第34期起改为陕甘宁特区区委机关刊物,1937年12月1日停刊,前后持续一年半时间,共出版49期。该刊对当时稳定形势、统一思想和指导具体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学术界对《党的工作》研究十分稀少,鉴于此,本论文主要通过对该刊物的系统介绍,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该刊的重要作用和对当今的借鉴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党的工作》的概况。包括《党的工作》创刊背景、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经费来源、出版发行、停刊等情况的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该刊所刊登的文章从五个方面加以梳理。一是政治方面,强调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宣传目前的政治形势和任务,宣传抗日救国和肃反惩奸,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政治形势的认识,加强团结。指导党的群众工作开展。二是经济方面,鼓励全体人民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为革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三是军事方面,宣传红军建设,发动扩红运动,并总结军事战斗经验教训。四是文化方面,开展识字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党员的素质。五是《党的工作》副刊方面,主要分析《党的工作》对张国焘问题的看法:张国焘问题的由来;对张国焘问题产生历史根源的分析;对张国焘所犯错误的分析;对张国焘问题的本质认识。第三部分论文主要分析《党的工作》几个个特点:第一,突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着重指导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第三,以陕甘宁边区为主要发行对象。最后,对该刊的价值和影响简要总结。
张平[10](2014)在《民主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的研究逻辑及评析》文中认为当今时代,是民主的时代。民主转型、民主的可持续性等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则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多,结论也有很多,达成的共识却非常有限,一些观点甚至充斥着激烈的交锋与对立。作为民主转型理论的代表性人物,美国当代学者亚当·普沃斯基改变之前大量学者研究民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静态的、“内生化”思路,开启了动态的、“外生化”研究思路。他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假设的不断检验、大量的理论阐释和对选择偏差不断的纠正,得出的结论是,经济的发展不能解释民主的出现,却有利于民主的持续与巩固。与此同时,相较于专制政体,民主政体对经济作用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至少在统计分析上得不到有力的数据支持。可以说,普沃斯基的研究既有统计分析的运用,丰富的实证考察,还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本文在对学界关于民主与经济发展关系所持观点进行梳理之后,重点从普沃斯基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民主与经济发展的界定与政体的分类、对利普塞特经典命题的检验与反思、对民主与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统计与分析等方面还原和展现普沃斯基的研究逻辑。最后,则从理论与方法论的贡献与价值、不足与局限、对政治实践的启示三个方面对普沃斯基的研究进行了评析。
二、关于选举的几个疑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选举的几个疑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苏区群众的民主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一)实现苏区群众当家作主的需要 |
(二)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建立坚强而有工作能力的苏维埃政府的需要 |
(三)保障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需要 |
二、民主训练的任务、路径与方法 |
(一)宣传鼓动,开展政治、文化教育,使群众学习并掌握民主知识 |
(二)选举运动使群众由此获得民主的技能 |
(三)市乡代表会议让群众亲身践行民主管理,提高民主的本领 |
(四)由群众参加并监督政府工作,增强群众对民主政治的信心 |
三、民主训练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
(一)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意识与素养、参政愿望与本领,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与创造力 |
(二)严格地区分了资产阶级假民主和无产阶级真民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制度的磊落胸怀 |
(三)真实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的认识与信心 |
(四)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不同时期革命根据地以至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为党的一笔革命遗产与精神财富 |
(2)《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难点、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红色中华》发行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背景 |
2.1 《红色中华》发行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机遇 |
2.1.1 中国革命转入土地革命新阶段 |
2.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早期认识 |
2.1.3 盲目依赖和照抄共产国际及苏联的经验 |
2.2 《红色中华》发行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机遇 |
2.2.1 相对“稳定”的政权环境 |
2.2.2 “左”右错误路线的掣肘 |
2.2.3 正反两方面经验对比形成的觉悟 |
小结 |
第三章 《红色中华》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报道 |
3.1 《红色中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报道 |
3.1.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推介 |
3.1.2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活动的报道 |
3.1.3 对无产阶级革命纪念活动的报道 |
3.2 《红色中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报道 |
3.2.1 刊登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活动 |
3.2.2 刊登军队建设实践活动 |
3.2.3 刊登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设实践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
4.1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
4.1.1 形成新闻应该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 |
4.1.2 践行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
4.1.3 强调了新闻批评的理念 |
4.1.4 注重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
4.2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 |
4.2.1 宣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 |
4.2.2 体现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体 |
4.2.3 初步形成正确的党政关系 |
4.2.4 积极推动开展选举运动 |
4.3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 |
4.3.1 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 |
4.3.2 践行了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4.3.3 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
4.4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
4.4.1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
4.4.2 具有明确的群众性 |
4.4.3 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
4.4.4 具有较强的曲折性 |
小结 |
第五章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迪 |
5.1 坚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
5.2 坚持以实践为出发点 |
5.3 坚持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 |
5.4 坚持正确对待错误与论争 |
5.5 坚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形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乡苏“村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安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乡村民主选举制度 |
(一)选举委员分会制度 |
(二)居民选民登记制度 |
(三)公布候选人名单制度 |
(四)向各村选民做工作报告的制度 |
(五)准备提案草案制度 |
(六)选举大会与代表大会制度 |
二、制度绩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践效果 |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时代意蕴 |
(4)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研究 ——以《红色中华》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政党形象塑造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政党形象与政党形象塑造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形象塑造的传统与意义 |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背景及《红色中华》的创办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背景 |
第二节 《红色中华》的创办及影响 |
第三章 《红色中华》中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红色中华》的军事报道 |
第二节 《红色中华》的批评官僚主义报道 |
第三节 《红色中华》的中共基层组织建设报道 |
第四节 《红色中华》的局部执政成效报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利用《红色中华》加强自身形象塑造的效果和启示 |
第一节 以《红色中华》为中心加强中共形象塑造的成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通过《红色中华》实现自身形象塑造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论喀提林阴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元前146年至前70年罗马共和国的内政问题 |
第一节 公元前133年至前88年的动乱 |
1.格拉古兄弟改革 |
2.马略和萨图尼努斯改革 |
3.德鲁苏和同盟者战争 |
第二节 领袖之间的争端 |
1.苏拉与马略、秦纳之争 |
2.庞培与克拉苏之争 |
第二章 喀提林与喀提林阴谋 |
第一节 喀提林阴谋的背景 |
第二节 第一次喀提林阴谋 |
第三节 第二次喀提林阴谋 |
第三章 关于喀提林阴谋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喀提林阴谋的定性以及喀提林形象的探讨 |
第二节 喀提林阴谋的幕后推手及支持者 |
第三节 喀提林阴谋对罗马共和末期政局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6)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苏区史研究现状 |
1.2.2 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 |
1.3.3 论文的不足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 |
2.1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溯源 |
2.1.1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原点 |
2.1.2 苏联苏维埃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原型 |
2.2 中国共产党从“割据”到局部执政的初步探索 |
2.2.1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2.2.2 实施了土地政策 |
2.2.3 开展了对农民革命意识的先期教育 |
2.3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战略 |
2.3.1 战略的提出 |
2.3.2 战略的实施 |
第3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筹备 |
3.1 筹备机构 |
3.1.1 中央苏维埃准备委员会 |
3.1.2 宣传机构 |
3.2 查田查阶级以整肃阶级队伍 |
3.2.1 查田查阶级的缘由 |
3.2.2 查田查阶级的领导组织系统 |
3.2.3 查田查阶级的过程 |
3.2.4 查田查阶级的效果 |
3.3 检举与肃反以清除异己 |
3.3.1 检举与肃反的缘由 |
3.3.2 检举与肃反的领导机构 |
3.3.3 检举运动与肃反运动的过程 |
3.4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
3.4.1 原因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第4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参会代表的选举 |
4.1 苏维埃选举制度 |
4.1.1 选举法的演变 |
4.1.2 法律视角下的选举制度 |
4.2 选举制度的运行 |
4.2.1 选举的前期准备 |
4.2.2 乡苏、市苏及红军的选举 |
4.2.3 区-县-省-全国的选举 |
4.3 选举的意义 |
4.3.1 改造了苏维埃政权 |
4.3.2 提供了妇女参政的渠道 |
第5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
5.1 大会召开的主要过程 |
5.1.1 开幕 |
5.1.2 主要议程 |
5.1.3 闭幕 |
5.2 通过决议案 |
5.2.1 《关于红军问题决议》 |
5.2.2 《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决议》 |
5.2.3 《苏维埃建设决议案》 |
5.2.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5.3 评价 |
5.3.1 初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建设经验 |
5.3.2 进一步奠定了新中国的雏形 |
5.3.3 刻上了“左”的烙印 |
第6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执行 |
6.1 军事决议案以扩红、优红工作为基础 |
6.1.1 扩红、优红工作的开展 |
6.1.2 扩红、优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6.2 经济决议案以物力、财力保障为核心 |
6.2.1 物力、财力突击工作的开展 |
6.2.2 财力、物力突击中出现的问题 |
6.3 政治决议案为军事和经济突击提供保障 |
6.3.1 检举肃反是保障军事和经济突击的重要手段 |
6.3.2 政治优势遭到削弱 |
6.4 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转化 |
6.4.1 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 |
6.4.2 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 |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与内容 |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 |
(二)国民会议思想的内容 |
二、党派团体代表制的流变 |
三、战后政局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
(一)三种建国方案与重庆谈判 |
(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与影响 |
(三)国内各界对政协的反应及影响 |
四、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1948年政局 |
(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与发动全面内战 |
(二)国民党制造李闻血案,中间知识分子分化 |
(三)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民主运动的高涨 |
(四)中间党派逐渐抛弃中间路线 |
第二章 “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 |
一、中共发布“五一”号召 |
(一)廖承志的一封电报和中共“五一”号召 |
(二)“五一”号召发布的时机 |
二、中间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分歧 |
(一)第一种反应: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回应迅速而热烈 |
(二)第二种反应:少数中间党派的观望和怀疑 |
(三)中间党派对“五一”口号反应上的分歧 |
三、香港的新政协运动 |
(一)中共成立专门机构 |
(二)通过《华商报》等各种形式展开讨论 |
(三)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 |
第三章 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召开的前期准备 |
一、毛泽东回复民主人士的两封电报 |
(一)毛泽东对民主人士通电的回复 |
(二)毛泽东通电回复迟缓的原因 |
二、中共为新政协召开的准备 |
(一)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 |
(二)解放区汇聚民主力量 |
三、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和召集人的协商和调整 |
(一)召开时间和地点的协商及调整 |
(二)召集者和参加者的协商及调整 |
四、新政协建国程序的协商及调整 |
(一)建国程序的调整 |
(二)建国程序调整的原因 |
第四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 |
一、国民党的“和平运动”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
(一)国民党的穷途末路 |
(二)国民党的“和平运动” |
(三)中间党派的反应 |
二、美苏的反应:主张国共和谈 |
(一)美国弃蒋扶李,主张国共和谈 |
(二)斯大林建议抓住“和平的旗帜” |
三、中间派公开承认中共的领导 |
(一)中共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 |
(二)《关于时局的声明》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
四、中间党派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原因 |
(一)国共双方实力消长变化 |
(二)共产党的不断争取,中间党派的亲身参与 |
(三)中间党派建国模式的选择比较 |
(四)中间党派的自觉选择 |
第五章 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 |
一、背景:国共“和谈”破裂 |
(一)李宗仁试探“和平”与中共回应 |
(二)国共和谈的破裂 |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
(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召开新政协 |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
(三)各地各界对新政协筹备会的反应 |
三、新政协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商定及评析 |
(一)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原则和方式 |
(二)新政协会议参加代表分析 |
四、各人民团体的建立 |
(一)恢复和成立了全国性人民团体 |
(二)组建新的人民团体 |
第六章 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
二、奠基新中国的三个历史性文件的起草与制定 |
(一)《共同纲领》:新中国根本大法 |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制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
三、起草《共同纲领》过程中讨论的几个问题 |
(一)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还会长期存在吗? |
(二)要不要提社会主义? |
(三)要不要“一边倒”? |
四、拟定国旗、国歌、国徽和国都纪年 |
(一)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 |
(二)国都、纪年的拟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论文选题 |
1.1.2 相关界定 |
1.2 研究价值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1 着作类 |
1.3.2 期刊文章 |
1.3.3 硕、博论文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时代背景 |
2.1 中央苏区的社会结构与经济文化 |
2.2 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 |
第3章 《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主要内容 |
3.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宣传 |
3.1.1 提选谷种 |
3.1.2 病虫害防治 |
3.1.3 灌溉与堆肥 |
3.1.4 植棉方法 |
3.2 工业知识和简单制作技术的普及宣传 |
3.2.1 熬盐方法 |
3.2.2 自制蜡纸的方法 |
3.2.3 基本概念与简单发明 |
3.3 卫生防疫知识普及 |
3.3.1 卫生运动与防疫的普及宣传 |
3.3.2 预防天花法的普及宣传 |
3.3.3 脑脊髓膜炎、疟疾等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 |
3.4 军事与民主政治常识的普及宣传 |
3.4.1 基础性军事知识的普及宣传 |
3.4.2 催泪毒瓦斯防御的普及宣传 |
3.4.3 民主政治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 |
第4章 《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特点 |
4.1 常识普及宣传体现《红色中华》办报宗旨 |
4.2 常识普及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彩 |
4.2.1 内容通俗易懂、解说深入浅出 |
4.2.2 形式活泼、风格多样 |
4.3 常识普及宣传与群众运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
第5章 《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的作用和局限性 |
5.1 常识普及宣传促进经济建设 |
5.2 常识普及宣传支援革命战争的发展 |
5.3 常识普及宣传提高群众觉悟,加强党和苏维埃的执政基础 |
5.4 常识普及宣传移风易俗,促进苏区群众的身体健康 |
5.5 常识普及宣传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党的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综述 |
1.文献资料 |
2.研究现状 |
3.其它资料 |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3、难点 |
一、《党的工作》概述 |
(一)《党的工作》的创刊背景 |
(二)《党的工作》创刊和停刊 |
(三)《党的工作》的办刊宗旨 |
(四)《党的工作》的栏目设置 |
(五)《党的工作》的出版发行 |
1、出版 |
2、发行 |
(六)《党的工作》主要作者和读者 |
1、作者 |
2、读者 |
二、《党的工作》主要内容 |
(一)党的政治工作和党群工作 |
1、党组织建设工作 |
2、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宣传部署 |
3、宣传抗日救国 |
4、宣传肃反惩奸 |
5、工会工作 |
6、青年妇女儿童工作 |
(二)党的经济工作 |
1、关于边区土地政策、春耕、征粮工作 |
2、关于边区经济建设 |
(三)党的军事工作 |
1、红军建设和扩红运动 |
2、游击战争和游击队 |
(四)党的文化工作 |
三、反对张国焘专号 |
(一)张国焘问题的由来 |
(二)对张国焘问题产生历史根源的分析 |
(三)对张国焘所犯错误的分析 |
(四)对张国焘问题本质的认识 |
四、《党的工作》的特点、价值和功能 |
(一)《党的工作》的特点 |
1、突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着重指导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 |
3、以陕甘宁边区为主要发行对象 |
4、现实的指导性 |
5、很强的政策性 |
(二)《党的工作》的价值和功能 |
1、《党的工作》的史料价值 |
2、《党的工作》的教育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民主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的研究逻辑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 |
二、 文献的检视与述评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普沃斯基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一、 普沃斯基的时代背景 |
(一) 二十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 |
(二)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 |
(三) 行为主义的兴盛与美国实证政治理论的兴起 |
二、 普沃斯基的学术背景 |
(一) 普沃斯基的生平 |
(二) 普沃斯基的学术研究历程 |
三、 普沃斯基的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研究法 |
(二) 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 |
(三) 理性选择方法与博弈论的应用 |
第二章 普沃斯基的研究前提:核心变量的界定与政体的分类 |
一、 民主的界定 |
(一) 民主的核心要素:“政府”与“竞争” |
(二) 民主化:“允许参与的竞争” |
(三) 可持续的民主:民主的“自我执行” |
二、 经济发展的判定 |
(一) 经济发展的数量 |
(二) 经济发展的质量 |
三、 政体的分类 |
(一) 民主政体的分类 |
(二) 专制政体的分类 |
第三章 普沃斯基对利普塞特命题的检验与反思 |
一、 利普塞特研究逻辑的回顾 |
(一) 政治人假设与核心变量的界定 |
(二) 早期的线性模式 |
(三) 后期的 N 曲线模式 |
(四) 基本结论:经济发展是民主政治兴起和维系的必要条件 |
二、 普沃斯基对利普塞特命题的检验 |
三、 普沃斯基对利普塞特命题的反思 |
(一) 对利普塞特“内生化”研究思路的批判 |
(二) 普沃斯基的“外生化”研究思路 |
第四章 普沃斯基的考察维度之一:经济发展对民主的影响 |
一、 经济发展对民主化的影响 |
(一) 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统计关系 |
(二) 经济危机对民主化的影响 |
(三) 民主化中经济改革的影响 |
(四) 结论之一:经济发展不能解释民主的产生 |
二、 经济发展对民主可持续性的影响 |
(一) 经济发展与民主可持续性的统计关系 |
(二) 经济危机对民主可持续性的影响 |
(三) 经济发展对民主可持续性的影响 |
(四) 结论之二:经济发展有利于民主的存活 |
第五章 普沃斯基的考察维度之二:民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民主政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一) 普沃斯基对前人研究的回顾:反对抑或支持民主制 |
(二) 普沃斯基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二、 民主政体下的政治不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当前的政治巨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过去的政治不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 政治不稳定的预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 结论之三:民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第六章 对普沃斯基研究逻辑的评析 |
一、 价值与贡献 |
(一) “外生化”研究思路的贡献 |
(二) 对民主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双向性与全面性 |
(三) 纠正选择偏差的努力 |
二、 不足与局限 |
(一) “外生化”解释思路的不足 |
(二) 统计分析方法的局限 |
(三) 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 |
三、 对政治实践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选举的几个疑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苏区群众的民主训练[J]. 曹春荣.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2]《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郭婷婷. 河北大学, 2021
- [3]乡苏“村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研究[J]. 夏雪. 红色文化学刊, 2021(01)
- [4]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研究 ——以《红色中华》为中心的考察[D]. 朱凡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论喀提林阴谋[D]. 钟巧.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D]. 周成莉. 吉林大学, 2018(12)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D]. 牛翠萍. 吉林大学, 2018(12)
- [8]《红色中华》“常识”普及宣传研究[D]. 高北辰. 南昌大学, 2018(12)
- [9]《党的工作》研究[D]. 彭涛. 湘潭大学, 2016(02)
- [10]民主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的研究逻辑及评析[D]. 张平.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苏维埃论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论文; 苏联论文; 美国党派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