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结构论文_张善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涵洞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涵洞,结构,荷载,公路,有限元,抗压强度,盖板。

涵洞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善春[1](2019)在《装配式多孔箱板组合涵洞结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目前山东高速公路建设的路线都比较高,考虑线路与排水系统的关系,结合山东特殊的地理环境、根据水槽和水流的特性,建议采用装配式多孔箱板组合涵洞代替部分桥梁,并对装配式多孔箱板组合涵洞构造设计技术进行钻研,从而使路线高度降低。由于莱阳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完整的运输系统情况下,公路运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得知,公路运输占客运量的95.3%,占货运量的80.8%,(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9年09期)

陈磊,魏松,何家明,董阁[2](2018)在《不同结构型式寒区路基过水涵洞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胀作用是寒区路基涵洞设计中重要问题。为探究不同型式涵洞对冻胀作用的适应情况,针对某公路路基过水涵洞,采用ANSYS软件,对冻土地基条件下的整体式箱涵与盖板涵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冻胀地基条件对涵洞结构受力及变形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其特点,结果表明:在冻胀力作用下,涵洞结构位移表现为整体向上移动;随着冻胀作用增强,土的冻胀力对涵洞结构的破坏作用加大;无水涵洞比正常过水涵洞的竖向位移略大但变化规律相似。从涵洞整体结构上看,涵洞底板比顶板受到破坏可能性更大。两种涵洞都应配以钢筋才能保证其在寒区正常运作。论文也提出了前述两种涵洞可能适应的冻胀条件。(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期刊2018-06-20)

吴兴建[3](2017)在《《公路涵洞设计细则》修订结构设计部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断推动着公路涵洞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技术的进步与更新。现行的《公路涵洞设计细则》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问题,以及上位规范的许多内容也进行了修改与调整,由此目前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公路涵洞设计细则》来指导、规范公路涵洞建设。本文以现有资料和规范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现行《公路涵洞设计细则》第九章结构设计部分的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明涵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分别计算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所产生的跨中弯矩值与支点剪力值,分别取其中的较大值作为控制条件进行结构设计。(2)在对车辆荷载进行计算时,提出了将汽车荷载进行空间布载的思想。(3)对刚性管涵和柔性管涵的判别式进行了完善,新的公式考虑了更多的影响因素,能更好的对圆管涵的刚性和柔性进行区分。并对原细则中拱涵的公式进行了修正,且举例证明修改后的公式是合理的。(4)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充分了解原斜交盖板涵数值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分析求得弯矩效应折减系数。且将其与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有较大的偏差。表明新的《公路涵洞设计细则》的弯矩效应折减系数值需要相应修正。论文成果对新版的《公路涵洞设计细则》的汽车荷载的选择和斜交盖板涵弯矩效应折减系数等方面的修改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论文的圆管涵和箱涵的算例分析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15)

马国伟[4](2016)在《涵洞、通道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涵洞、通道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相关内容,分别从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施工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典型的涵洞、通道混凝土路面结构要求,对其中的要点内容进行研究,得出优化路面结构、做好路面施工等结论。(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6年28期)

凌志峰[5](2016)在《关于当前路桥工程中涵洞结构设计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路桥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涵洞施工作为路桥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因其重要的使用性能,使得涵洞建设质量受到大家的共同关注。本文主要对公路涵洞设计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6年09期)

雷安[6](2016)在《应用phase2软件试算涵洞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Phase2是一款适用于地面和地表开挖、回填、设计和计算的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软件。文章尝试应用有限元软件phase2进行涵洞的结构计算,并与结构力学法进行成果对比。通过对比成果,找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优化工程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23期)

马静,鞠加元,王培森,康波,张江山[7](2016)在《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停工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停工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建工作,通过对影响涵洞既有结构质量因素的研究,综合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了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模型。根据相关标准规范,选取涵洞偏位、流水面高程、竖直度、裂缝宽度、蜂窝麻面面积、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程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8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并依据实测数据建立各个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信息熵理论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进行等级判定。将该模型应用于萍洪复建高速公路7个涵洞的既有结构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且该方法评价过程科学合理,为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6年03期)

吴太原[8](2016)在《采用Midas对涵洞进行结构安全分析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复核计算作为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技术改造或拆除重建的重要依据,对计算的准确度与精度要求自然也较高,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建筑物的真实受力工况,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避免一般简化计算方法精度与准确度不高的缺点。(本文来源于《治淮》期刊2016年06期)

谭昊坤[9](2016)在《高填路堤下涵洞结构型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诸多高填路堤下涵洞结构建设,它的施工条件和造价都比较低,所以深受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喜爱。另外,在提下涵洞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怎当怎样克服当前的涵洞计算不足的现象,以保障施工质量为目标的前提下,从多种因素考虑涵洞断面设计问题,提升涵洞设计的效率,是当前涵洞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叙述了高填路堤下涵洞的荷载特性和涵洞有限元解析的方法、原理和步骤,针对涵洞设计理论使用有限元软件,深入探究涵洞结构中典型的断面型式结构。(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6年05期)

袁猛[10](2016)在《泥石流地区涵洞毁损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灾害是造成山区公路沿线桥涵及其结构物毁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渐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人为活动度不断增长加上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地貌地质条件孕育着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公路泥石流区涵洞受冲蚀毁损成为当下公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东川泥石流区桥涵的毁损状况及泥石流发育特征。以东川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试验、数值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泥石流冲击、掏蚀方面研究泥石流对路基涵洞毁损机理,完成U型涵洞设计,分析并提出泥石流公路涵洞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东川区内泥石流发育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得出功山至小江口段泥石流分布线密度为0.81条/km,功山至东川段项目区分布线密度为1.25条/km。(2)通过分析认为东川泥石流公路区涵洞毁损原因主要由泥石流的冲刷、磨蚀造成,分析得出区内公路涵洞的毁损率达51%左右;区内使用盖板涵的数量最大,占全线涵洞的53%,其毁损率占毁损涵洞的49%;圆管涵的毁损率最高,达68%。(3)泥石流直接冲击变形阶段主要包括泥石流冲涨施加荷载、反复冲击和拖拽叁个阶段。通过泥石流直接冲击洞门侧墙二维应力和位移分析得出主要应力集中在墙脚处,最大受力值为0.91MPa,最大水平位移值为3.93mm;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中,泥石流的涨落使得涵洞处应力及位移明显产生变化,涵洞接触面随着泥石流冲蚀峰值的出现应力变得愈加集中,侧墙右下脚出现最大应力为0.738MPa。(4)通过叁维应力场和位移场分析得出入口0~1m区域侧墙下部区域和铺底处应力表现集中最大,受冲蚀、掏挖最为严重,最大应力为0.717MPa,最大水平位移为48.22mm。叁维模型能够更加详细全面展现泥石流冲蚀和掏挖涵洞过程中泥石流流态变化和涵洞的毁损过程,二维模型和叁维模型中涵洞受冲蚀过程都先后表现出冲蚀、掏挖、磨损至毁损从微观局部变形至宏观毁损的演绎机理过程。(5)通过详细计算并比较了平底矩型、圆底铺底型、半椭圆铺底型、尖底V型及梯型等5种涵洞最佳水力要素,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工程造价等条件综合评价得出半椭圆型铺底型涵洞最佳,最佳铺底厚度为0.6m,并完成U型涵洞设计。(6)伴随泥石流冲蚀峰值的出现,泥石流流态变化最剧烈,此时涵洞铺底、侧墙下部及接缝处应力最为集中,随后位移发生最大变化,应力集中处局部剥离。总体上涵洞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与泥石流冲蚀变化成显着正相关;泥石流、车辆荷载、地震的迭加改变涵洞应力场及位移场,泥石流作用过程中,车辆荷载、地震作用使得涵洞所受应力和位移增加。比较矩型和U型涵洞应力和位移,U型涵洞应力集中程度和最大位移场峰值明显下降,U型涵洞能有效缓解涵洞的毁损程度。(7)通过比较等U型涵洞常用式、波浪式、挑流式等叁种铺底结构消能抗冲方式,得出挑流式消能率最佳;分析得出水工混凝土加入钢纤维和钢筋都能增加其抗裂性能和韧性,泥砂适合于铺底与地基缓冲层。通过系统分析泥石流区泥石流沟时空分布特征和动力特性,深入研究泥石流区涵洞毁损机理,开展新型涵洞设计,探究多重荷载条件下新型涵洞的受力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中泥石流流态变化和涵洞应力位移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U型涵洞设计为泥石流区高等级公路跨越中小型泥石流沟提供一种合理适用的垮沟方案,为公路泥石流地区涵洞建设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6)

涵洞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冻胀作用是寒区路基涵洞设计中重要问题。为探究不同型式涵洞对冻胀作用的适应情况,针对某公路路基过水涵洞,采用ANSYS软件,对冻土地基条件下的整体式箱涵与盖板涵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冻胀地基条件对涵洞结构受力及变形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其特点,结果表明:在冻胀力作用下,涵洞结构位移表现为整体向上移动;随着冻胀作用增强,土的冻胀力对涵洞结构的破坏作用加大;无水涵洞比正常过水涵洞的竖向位移略大但变化规律相似。从涵洞整体结构上看,涵洞底板比顶板受到破坏可能性更大。两种涵洞都应配以钢筋才能保证其在寒区正常运作。论文也提出了前述两种涵洞可能适应的冻胀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涵洞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善春.装配式多孔箱板组合涵洞结构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

[2].陈磊,魏松,何家明,董阁.不同结构型式寒区路基过水涵洞结构分析[C].《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18

[3].吴兴建.《公路涵洞设计细则》修订结构设计部分研究[D].长安大学.2017

[4].马国伟.涵洞、通道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J].交通世界.2016

[5].凌志峰.关于当前路桥工程中涵洞结构设计的探究[J].智能城市.2016

[6].雷安.应用phase2软件试算涵洞结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7].马静,鞠加元,王培森,康波,张江山.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停工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

[8].吴太原.采用Midas对涵洞进行结构安全分析一例[J].治淮.2016

[9].谭昊坤.高填路堤下涵洞结构型式研究[J].四川水泥.2016

[10].袁猛.泥石流地区涵洞毁损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钢波纹管涵洞有限元模型单元划分涵洞结构尺寸、EPS板铺设及测试...9涵洞结构水平应力云图1 隧道与涵洞结构布置( 单位: cm...1 涵洞结构尺寸、EPS 板铺设涵洞结构物受土压力作用机理分析...

标签:;  ;  ;  ;  ;  ;  ;  

涵洞结构论文_张善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