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并行系统论文_谢文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并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多项式,流水,数据,算法,模型,状态。

分布并行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昊[1](2018)在《一种计算植物冠层光分布的并行仿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照对植物冠层生长、繁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仿真植物冠层光照分布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很大,如果利用单处理器计算机计算,会导致计算耗时过长,甚至无法得到高精度的仿真结果。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将用于计算植物冠层光分布的深度缓存排序算法进行并行化处理,移植到大型多处理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并通过在普通计算机上开发客户端对仿真计算进行控制。设计实现一套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仿真系统。应用该系统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进行光照仿真,得到了效果图。从而得出结论该系统在分析植物生长趋势模拟全天冠层光照变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王建宏,熊朝华,许莺,徐欣[2](2016)在《多项式非线性系统的并行分布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状态空间方程中引入输入和状态的多项式函数,以此多项式函数表示非线性因素.为了辨识多项式非线性系统中的各系统矩阵,对于矢量化各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分别在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下采用两并行分布算法求解.在以状态方程等式为约束条件时,将各状态瞬时刻值与由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合并为一个新的优化矢量.对于优化矢量的辨识,给出了并行分布算法的求解过程和迭代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6年05期)

王建宏,朱永红[3](2015)在《多项式非线性系统的并行分布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利用多项式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来表示非线性系统。在状态空间方程中分别引入两种关于输入和状态的多项式函数,以此多项式函数来表示非线性因素的存在。为辨识多项式非线性系统中的各系统矩阵,对于矢量化各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分别在考虑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下采用两并行分布算法来求解。在考虑某些以状态方程为主的等式作为约束条件时,应把各个状态瞬时刻值与由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优化参数矢量。对于此较复杂的优化参数矢量,详细给出并行分布算法的整个求解过程及其对应的更新迭代式。(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B卷)》期刊2015-07-28)

张新洲,周敏奇[4](2014)在《大规模分布并行计算系统容错与恢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常是大型商用系统形成计算机集群.与所有的分布式系统一样,这些系统通过独立的计算机硬件协同合作共同实现超级计算的能力.然而在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同时,集群中的任何一个组件随时都可能失效,从而导致错的输出.为了提高集群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的鲁棒性,许多容错技术已经被设计和实现,用以处理各种类型的系统故障.本文对各种现有的容错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以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适应当前环境下的系统容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张华[5](2014)在《基于分布并行系统中的网络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其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其自身的系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文章从对互联网的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及应用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4年04期)

范威威,姚新宇,吴文波[6](2014)在《连续系统模型的分布并行仿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算法实时性问题的研究中,工程系统多数是连续系统,以微分方程组的形式来表示的,通常采用数值积分算法来求解微分方程组。如果采用单一节点仿真,往往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通常是将模型分割并分布至多节点进行分布并行仿真。针对Simulink仿真的机制和特点,基于RK4积分算法,将范德波尔模型正确分割成两个子系统SS1和SS2,以状态变量为输出变量,为使子系统间同步并行计算,分别在子系统的输出端配置Memory模块来优化分布仿真的效率。其它仿真软件如RT-LAB也基于Memory模块来分布仿真,但是没有分析Memory模块给系统动态带来的影响。在分析得出Memory模块的引入给系统带来了额外一拍时延的基础上,针对延误差提出拟合外推(Least squares estimator,LSQE)算法进行外推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插值外推(Lagrange,LAGRA)算法而言,拟合外推算法的补偿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4年02期)

范威威[7](2013)在《连续系统模型分布并行仿真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实时仿真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参与仿真的系统模型越来越复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日益苛刻,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基于分布多目标机平台进行分布实时仿真的应用应运而生,节点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为了充分挖掘分布仿真平台中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和速度,在进行仿真前需要将模型进行分割并分布至多节点,确定节点间通信模式,确保节点间的仿真计算同步并行化进行,以使整个仿真系统达到理想的加速比。工程系统大多是连续系统,而连续系统一般是以微分方程组的形式来表示的,对于微分方程组通常采用数值积分算法来求解。本文从龙格-库塔四阶积分算法(简记为RK4)入手,深入研究了RK4积分算法的内在并行性,从计算时间和通信开销两个方面来度量并行RK4积分算法在分布仿真系统中的性能,总结出两个结论:(1)状态变量积分子步间频繁的数据交换是制约并行仿真加速比的关键因素。(2)进行并行仿真时,模型的分割粒度不能太小。全面分析了单步法、多步法的内在并行性,归纳总结出了构造连续系统并行积分算法的叁大策略:它们是系统(或问题)分割并行化方法、方法分割的并行化方法以及时间分割的并行化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语言的通用RK4并行积分引擎,通过积分引擎的统一管理,优化了仿真过程中的数据交互过程,提高了仿真的效率;设计实现了基于Simulink的分布并行积分方法,基于面向对象的仿真方法,通过引入Memory环节来优化提高分布并行仿真效率。分析了Memory环节的引入对系统动态造成的误差,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针对引入Memory模块而带来的额外“一拍”时间延迟,对系统状态变量的输出值进行外推,采用传统的线性外推lagra(lagrange的缩写)算法对系统进行补偿并分析补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外推效果一般。半实物仿真中由于自然环境、设备物理特性等的影响,采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随机噪声,随着仿真的进行,噪声所导致的异常数据会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经过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拟合外推lsqe(least squares estimator的缩写)算法,在设计实验上,通过分析高斯白噪声的数学特征,实现高斯白噪声的生成函数并引入模型中。实验结果显示,拟合外推方法可以很好的剔除噪声的影响,确保外推结果准确。针对一类守恒、满足时不变约束关系微分系统的数值求解问题,结合文献,归纳出了针对此类系统求解过程中产生误差的coordinate projection补偿算法,coordinate projection算法采取按步线性化的思路推导出了1 1 1()n n nX t X X??????间的误差传播规律,建立了误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推导出了补偿公式。分析了此算法在守恒系统分布仿真中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11-01)

吴素萍[8](2009)在《基于分布Maple系统下特征列相关算法的并行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征列算法是吴方法的核心算法,为了提高吴方法的计算效率,分析吴方法计算中的特征列计算和多项式因式分解,采用粗粒度并行计算的方法,给出基于分布Maple系统下的吴方法计算的特征列计算以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并行化算法,为吴方法计算的并行化研究提供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09年10期)

徐平均,王弘堃,肖丽,廖丽,夏芳[9](2008)在《并行分布可视化系统JaVis中的I/O优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的TB级大规模数据场,可视化过程中数据场的I/O是比较花费时间的,并行分布可视化系统如何设计其数据结构管理机制,才能减少数据场的I/O处理、提高可视化处理速度,这是目前可视化系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详细阐述了JaVis系统采用的合约机制、元数据管理机制、子集管理机制以及数据组织格式等多种优化方式大大减少了数据I/O处理,提高了数据可视化的处理速度.(本文来源于《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9-26)

龚雪容,陆林生,赵荣彩[10](2008)在《分布内存系统中流水并行代码的自动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行循环分为DOALL和DOACROSS。DOACROSS循环携带数据依赖,在并行执行时需要通信支持,对于可以精确分析依赖关系的DOACROSS循环可通过流水并行方式提高性能。该文针对流水并行代码的自动生成进行讨论,包括数据依赖关系图和流水关系图的建立、流水并行判别准则和流水代码的自动生成等。实验证明流水并行后能获得较好的加速比。(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8年11期)

分布并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状态空间方程中引入输入和状态的多项式函数,以此多项式函数表示非线性因素.为了辨识多项式非线性系统中的各系统矩阵,对于矢量化各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分别在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下采用两并行分布算法求解.在以状态方程等式为约束条件时,将各状态瞬时刻值与由系统矩阵组成的未知参数矢量合并为一个新的优化矢量.对于优化矢量的辨识,给出了并行分布算法的求解过程和迭代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并行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谢文昊.一种计算植物冠层光分布的并行仿真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8

[2].王建宏,熊朝华,许莺,徐欣.多项式非线性系统的并行分布辨识[J].控制与决策.2016

[3].王建宏,朱永红.多项式非线性系统的并行分布辨识[C].第叁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B卷).2015

[4].张新洲,周敏奇.大规模分布并行计算系统容错与恢复技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华.基于分布并行系统中的网络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4

[6].范威威,姚新宇,吴文波.连续系统模型的分布并行仿真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

[7].范威威.连续系统模型分布并行仿真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8].吴素萍.基于分布Maple系统下特征列相关算法的并行化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

[9].徐平均,王弘堃,肖丽,廖丽,夏芳.并行分布可视化系统JaVis中的I/O优化机制[C].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10].龚雪容,陆林生,赵荣彩.分布内存系统中流水并行代码的自动生成[J].计算机工程.2008

论文知识图

结构模型基于网格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体系结构4.12两并行WPT系统在计算平面上的...不同计算平台上并行算法加速比曲线(P...7 MPPR 显示墙输出

标签:;  ;  ;  ;  ;  ;  ;  

分布并行系统论文_谢文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