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弹论文_马时亮,黎雄,倪晋平,蔡荣立,董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头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头,枪弹,弹道,多普勒,机枪,风洞,测速。

双头弹论文文献综述

马时亮,黎雄,倪晋平,蔡荣立,董涛[1](2009)在《双头弹速度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卡配合光幕传感器的双头弹速度测试系统,详细地阐述了测量系统的组成与测量原理;采用相关算法分析双头弹穿过光幕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提高了弹丸时间间隔值求取精度。经实弹射击测试验证,该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09年09期)

李永禄,谭华,王成林[2](2007)在《中国新型高效能武器弹药——DVD06式12.7mm双头弹》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阿布扎比展会上展出的俄罗斯12.7mm机枪双头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弹有两种型号,即AP-I 1CL穿燃弹和AP-I-T 1CLT穿燃曳弹。当初的设想是配用在米-24D型直升机装备的YakB-12.7mm高速航空机枪上,杀伤1000~1500m内的地面有生目标和无装甲目标。由于12.7mm双头弹可双倍提高武器射频,因此被俄罗斯广泛配用在步兵机枪、坦克机枪、直升机机载机枪及转管机枪上。由于我军新装备的QJZ89式12.7mm重机枪主要用于平射、压制敌方火力和集团目标,故大幅度提高该武器系统的命中率和射击频率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双头弹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国军工部门从1996年开始对12.7mm双头弹开展预先研究,并于2006年12月顺利通过产品设计定型审查,命名为DVD06式12.7mm双头弹。该弹的诞生可大幅度提高12.7mm重机枪系统的作战效能,对提高我军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轻兵器》期刊2007年21期)

吴志林,顾军,陈一进,鄢强[3](2004)在《机枪双头弹外弹道运动及其匹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机枪双头弹外弹道过程,根据机枪双头弹两个弹头的运动特点,提出了机枪双头弹两个弹头外弹道质点弹道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机枪双头弹两个弹头的质量匹配进行分析,提出了能合理解决双头弹由于初速差异所带来的中远距离穿透威力差异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赵成刚,吴志林[4](2002)在《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阻力系数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阻力系数的 2种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采用模型风洞测试和实弹射击的方法获得了大口径机枪双头弹弹头飞行的空气阻力系数 ,对 2种方法所得的阻力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接近 ,双头弹前弹头所测得的阻力系数跟风洞测试攻角为 0°时的测试结果接近 ,后弹头的阻力系数与风洞测试攻角为 4°时的结果相近 ,说明前弹头对后弹头具有一定的空气干扰 ,实弹射击更能体现各种综合因素对弹头飞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吴志林,高乃同,孔德仁[5](2001)在《12.7mm双头弹装填条件变化对弹道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头枪弹的特点 ,概要描述了双头枪弹完整的内弹道过程 ,提出了双头弹的内弹道计算假设 ,应用文献 [1 ]所建立的双头弹内弹道计算方程组当某 1 2 .7mm双头弹装填条件——质量、质量匹配、装药量、起动压力和药厚等变化时对内弹道性能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吴志林[6](2001)在《大口径机枪双头弹内弹道性能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的运动和结构特点 ,描述了该双头弹完整的内弹道过程 ,提出了双头弹内弹道计算假设 ,应用双头弹内弹道计算方程 ,计算出了 12 .7mm双头弹膛内压力和两弹头速度的变化曲线 ,对某 12 .7mm双头弹 ,当质量、质量匹配、装药量、起动压力、药厚等参数变化时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吴志林,孔德仁[7](2000)在《计及挤进过程的双头弹膛内运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经典内弹道瞬时挤进假设的缺陷和双头弹弹头挤进的特点,提出了双头枪弹两弹头挤进阻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头弹弹头沿弹膛运动的分析模型及射击情况下的火药燃气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据此对12.7mm口径的双头弹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挤进参数对双头弹两药室最大膛压和两弹头初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吴志林,孔德仁[8](1999)在《大口径双头弹空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0 .3m ×0 .3m 高速风洞中进行的某研究型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给出了试验模型、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试验结果,最后对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双头弹模型符合小攻角下弹丸空气动力特性的一般规律,但双头弹弹形还需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期刊1999年04期)

吴志林,高乃同,孔德仁,孙海波[9](1999)在《大口径机枪双头弹测速方法与飞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的运动特点 ,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普勒测速雷达实现两目标测速的实验方法 ,进行了多普勒测速实验 ,获得了双头弹 1 0 0m内全弹道速度 -时间关系曲线。并计算出了双头弹两个弹头的初速和此弹道段的阻力系数 ,据此进行了飞行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证明 ,大口径机枪双头弹两个弹头的飞行是稳定的 ,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对比较固定的速度差。该测试结果为其弹道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吴志林,孔德仁,赵润贵[10](1999)在《双头弹多普勒测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口径机枪双头弹是机枪的辅用弹种,含有2 个弹头,一般区截测速装置难以同时测量2 个弹头的速度。提出一种采用多普勒测速雷达实现两目标测速的实验方法,介绍多普勒测试与数据处理原理,完成双头弹多普勒测速实验,获得了双头弹速度- 时间关系曲线,并计算2 个弹头各自的初速和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双头弹2 个弹头在膛口就存在较大的速度差,2 个弹头的速度—时间关系曲线规律基本一致。该测试结果为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5期)

双头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4年阿布扎比展会上展出的俄罗斯12.7mm机枪双头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弹有两种型号,即AP-I 1CL穿燃弹和AP-I-T 1CLT穿燃曳弹。当初的设想是配用在米-24D型直升机装备的YakB-12.7mm高速航空机枪上,杀伤1000~1500m内的地面有生目标和无装甲目标。由于12.7mm双头弹可双倍提高武器射频,因此被俄罗斯广泛配用在步兵机枪、坦克机枪、直升机机载机枪及转管机枪上。由于我军新装备的QJZ89式12.7mm重机枪主要用于平射、压制敌方火力和集团目标,故大幅度提高该武器系统的命中率和射击频率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双头弹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国军工部门从1996年开始对12.7mm双头弹开展预先研究,并于2006年12月顺利通过产品设计定型审查,命名为DVD06式12.7mm双头弹。该弹的诞生可大幅度提高12.7mm重机枪系统的作战效能,对提高我军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头弹论文参考文献

[1].马时亮,黎雄,倪晋平,蔡荣立,董涛.双头弹速度测量系统研究[J].工具技术.2009

[2].李永禄,谭华,王成林.中国新型高效能武器弹药——DVD06式12.7mm双头弹[J].轻兵器.2007

[3].吴志林,顾军,陈一进,鄢强.机枪双头弹外弹道运动及其匹配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04

[4].赵成刚,吴志林.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阻力系数的实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5].吴志林,高乃同,孔德仁.12.7mm双头弹装填条件变化对弹道性能的影响分析[J].兵工学报.2001

[6].吴志林.大口径机枪双头弹内弹道性能的理论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

[7].吴志林,孔德仁.计及挤进过程的双头弹膛内运动模型[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0

[8].吴志林,孔德仁.大口径双头弹空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9

[9].吴志林,高乃同,孔德仁,孙海波.大口径机枪双头弹测速方法与飞行特性分析[J].兵工学报.1999

[10].吴志林,孔德仁,赵润贵.双头弹多普勒测速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双头弹前弹头侵彻过程图双头弹频谱图双头弹频谱图双头弹测速系统示意图双头弹测速系统示意图双头弹V-t计算曲线

标签:;  ;  ;  ;  ;  ;  ;  

双头弹论文_马时亮,黎雄,倪晋平,蔡荣立,董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