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掌握关中地区下沉式窑洞冬季室内热环境传热效应及影响成因,对三原县典型下沉式窑洞进行空气温湿度、壁面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热环境参数测试,依据PMV-PPD热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基于土体水热耦合理论对窑洞传热机制展开探讨.结果表明:下沉式窑洞冬季防寒保温性能较差,窑洞内部与室外通风不畅,长期处于较潮湿环境中;内壁面温度低于室内约3℃,对人体易造成冷辐射影响,室内热舒适性较低;冬季窑洞周围土体容积热容量降低,热扩散系数增大,导致土体传热敏感,窑洞内部保温性能减弱;居民对窑洞预测热感觉投票PMV的均值为-2.01,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高达67%以上,室内热环境急需改善.结论可为关中地区下沉式窑洞室内热环境改善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雪平,崔羽
关键词: 下沉式窑洞,室内热环境,热舒适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JK0925)
分类号: TU111.3
DOI: 10.15986/j.1006-7930.2019.04.018
页码: 591-596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2078K
下载量: 133
相关论文文献
- [1].下沉式窑洞的营造理念、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陕西建筑 2011(12)
- [2].窑中岁月人生[J]. 中华民居 2017(03)
- [3].下沉式窑洞置换通风系统改造施工技术研究[J]. 工程质量 2018(03)
- [4].亲地文化的典型样本 陕西永寿等驾坡村[J].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6(12)
- [5].下沉式黄土窑洞结构传力机制研究[J]. 工业建筑 2019(01)
- [6].看不见的窑洞——是消失还是未来[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S1)
- [7].凝固的艺术之窑洞[J]. 中国国情国力 2017(03)
- [8].探究下沉式窑洞造型“沉”的意义[J]. 中国包装工业 2014(06)
- [9].窑底村下沉式窑洞聚落的中庭配置形式研究[J]. 华中建筑 2017(12)
- [10].融·洞 安乐寨窑洞复兴[J]. 城市环境设计 2013(12)
- [11].浅层地下空间居住模式探索 河南省三门峡市官寨头村地坑院窑洞更新实践[J]. 建筑知识 2017(07)
- [12].新型加固措施在生土窑洞中的应用[J]. 中国建设教育 2012(Z3)
- [13].自然通风采光技术在下沉式窑洞改造的应用[J]. 科学之友 2011(23)
- [14].陕西关中典型废旧窑洞的变形特性及防治对策[J]. 山西建筑 2017(08)
- [15].豫西下沉式窑洞的发展前景[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1)
- [16].窑洞民居 黄土的温暖[J]. 森林与人类 2008(06)
- [17].北京百子湾小区中学[J]. 城市环境设计 2009(09)
- [18].铜川市南移村窑居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2)
- [19].从自然辩证法的视野看渭北窑洞景观[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20].地域文化视野下传统窑洞立面装饰艺术探究[J]. 建筑与文化 2016(06)
- [21].隐于林中,沉于地下——柏社村的价值与未来[J]. 城市规划 2014(11)
- [22].院子,村子,日子,都在地下[J]. 山西文学 2012(04)
- [23].陕西黄土居住文化的再生与保护研究——下沉式古窑洞的实践探索[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2)
- [24].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改善传统窑居的天然采光[J]. 照明工程学报 2009(02)
- [25].下沉式窑洞结构的变形分析[J]. 工业建筑 2011(09)
- [26].三门峡地坑院自然光模拟分析[J]. 中外建筑 2016(06)
- [27].浅谈窑洞建筑[J]. 居舍 2020(29)
- [28].三原县柏社村地坑式窑洞改造方案[J]. 西北美术 2012(01)
- [29].豫西塬上地区下沉式窑洞民居的保护与发展[J]. 中外建筑 2012(05)